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红豆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红豆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红豆浆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对红豆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红豆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豆浆浓度10%,红豆颗粒量5%,蔗糖添加量8%,奶粉添加量10%,接种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5h。采用本工艺得到的红豆酸奶色泽微红,酸甜可口,爽滑细腻。  相似文献   

2.
以红豆、薏米、乳粉等为原料生产新型酸奶,依据感官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红豆薏米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脱脂乳粉8%、薏米浆10%、红豆浆20%、白砂糖6%、稳定剂0.4%、接种量4%。  相似文献   

3.
凝固型红豆颗粒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凝固型红豆颗粒酸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豆浸泡8 h,蒸煮1 h,效果最佳。采用正交实验,确定酸奶的最优配方和发酵条件为:红豆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4%(均为质量分数),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  相似文献   

4.
红豆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豆和脱脂奶为原料,发酵生产益生菌红豆酸奶,得到一种新型的酸乳蛋白食品.以益生菌菌数、蛋白质含量、滴定酸度、糖分含量等为考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红豆酸奶原料的最佳配兑比例为红豆奶:100,6脱脂牛奶=6.4(v/v),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1:2(v/v);调配配方为蔗糖添加量为7%,稳定剂为0.2%海藻酸钠和0.2%CMC.  相似文献   

5.
采用U10(1010)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红豆风味调味乳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红豆风味调味乳最佳配方为:牛乳含量81.2%、红豆粉添加量3.2%、蔗糖添加量3.5%、稳定剂添加量2.0%、香精添加量0.052%。  相似文献   

6.
以鲜牛乳为主料,绿豆浆、野菊花汁、金银花汁、蔗糖为辅料,研究了新型清热解毒酸奶加工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辅料添加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绿豆浆野菊花汁蔗糖金银花汁。辅料最优添加量(占原料总量)分别为绿豆浆20%、野菊花汁8%、金银花汁4%、蔗糖8%,灭菌冷却后接入占总体积4%的发酵剂,经发酵及后熟所得酸奶产品酸度在80°T左右,活菌数≥107 CFU/m L。采用此工艺加工的酸奶口感清爽、风味良好,符合国家酸奶产品标准,可用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肖士莉  李明 《饮料工业》2014,(2):15-18,30
以红豆、红枣、枸杞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研制红豆大枣枸杞复合酸乳。以酸乳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混合汁(红枣汁∶红豆浆∶枸杞汁=2∶5∶3)8%、接种量3%、蔗糖7%、复合稳定剂(CMC-Na∶黄原胶=5∶5),0.30%,即制得营养丰富,富有混合汁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8.
以红豆、红枣、枸杞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生产红豆大枣枸杞复合酸乳。以酸乳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混合汁(红枣汁∶红豆浆∶枸杞汁=2∶5∶3)为8%,接种量为3%,蔗糖为7%,复合稳定剂(CMC-Na∶黄原胶=5∶5)为0.30%,即制得营养丰富,富有混合汁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9.
以乌龙茶和酸奶为主要原料,对乌龙茶汁的提取方法以及乌龙茶酸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对茶汁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乌龙茶酸奶的菌种接种量、蔗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茶汁添加量酸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制作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汁提取条件是温度90℃、时间5min、茶和水的料液比为1:30,牛奶中添加乌龙茶汁量为5%,蔗糖6%,稳定剂添加量0.05%,菌种接种量2%,42℃发酵24h。制作出的乌龙茶带着乌龙茶特有的清香,口感顺滑。  相似文献   

10.
以红豆和咖啡为原料,对红豆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进行了探讨,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红豆汁、咖啡、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对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豆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豆汁35.73%、咖啡0.90%、蔗糖12.22%、柠檬酸0.08%。  相似文献   

11.
以黑木耳多糖得率为指标,以料液比、微射流压力、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料液比1∶40(g/mL),微射流压力140MPa,提取温度90℃。该工艺条件下,黑木耳多糖得率为22.13%。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以河南平顶山大面积栽培品种香梨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香梨果酒的发酵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 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香梨果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 结果表明,香梨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初 始pH值3.5、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5.2 ℃,在此条件下,香梨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4.4分;从香梨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68种, 占总香气成分的99.5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为乳酸乙酯(11.94%)、乙酸异戊酯(1.17%)、己酸乙酯(4.41%)、乙酸己 酯(2.09%)、辛酸乙酯(11.75%)、丁酸乙酯(9.04%)、异戊醇(12.69%)、正己醇(4.30%)、2,3-丁二醇(6.01%)、苯乙醇(3.36%)、苯 甲醛(2.01%)。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使用质构仪、布拉班德粉质仪、低场核磁共振和电镜扫描研究改良剂-木薯淀粉、谷朊粉、复合磷酸盐与瓜尔胶,对冷冻熟面(frozen cooked noodles,FCN)品质、加工性能、冻融稳定性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同时探究4种改良剂的最佳复配添加量。结果表明:木薯淀粉降低硬度使面条变黏,谷朊粉提高面条的硬度和回复性,复合磷酸盐提高面条的内聚性和回复性,瓜尔胶对硬度和回复性影响先升高后降低;谷朊粉和复合磷酸盐强化面筋网络,提高面粉加工性能,瓜尔胶抑制冰晶生长,保护面条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造纸车间圆柱齿轮减速机齿轮的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针对点蚀、磨损、胶合及断齿等失效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米酒是馒头传统发酵剂之一,通过考察米酒制作工艺对米酒馒头质构及感官评分的影响,来评价馒头发酵剂米酒品质,找出更适合的馒头发酵剂米酒的制作工艺。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米酒馒头质构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甜酒曲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米酒的最佳制作条件。结果表明,米酒的最佳制作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 ℃,甜酒曲添加量1.5%,加水量1.0倍。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米酒,蒸制出来的米酒馒头质构良好,感官评分达到了90.2分。  相似文献   

16.
研究小麦及其土壤中微量锗的相关性,为富锗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富锗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用 微波程序消解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郑州、漯河、巩义、焦作和商丘地区种植的彩色小麦和普通小麦及其 生长土壤中的锗含量。结果表明:郑州种植的小麦锗含量较高,其次是焦作地区。而小麦的生物吸收比与品种、土 壤的特性密切相关,郑州、漯河地区土壤中锗的含量相对丰富,郑州种植的蓝麦锗的生物吸收比达85.2%,而漯河 地区种植的灰麦生物吸收比最低为31.9%,蓝麦是较为理想的富锗食品原料,有一定的培育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河南主产烟区烤烟单料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变化特征,采集河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144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料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均值分别为21.86、23.72、23.91 μg/支,其中中部叶的变幅较大;上部叶与下部叶巴豆醛释放量差异显著,中部叶与下部叶和上部叶差异不显著;主栽的4个品种中烟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表现为秦烟96 > 中烟203 > 豫烟10号 > 中烟100,秦烟96与中烟100的下部叶和中部叶巴豆醛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品种间及上部叶的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产烟区烤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类型初步分为高释放型、中释放型、低释放型3大类型,高释放型主要分布在三门峡、洛阳和南阳大部分产区,中释放型主要分布在漯河、平顶山和许昌大部分产区,低释放型只有平顶山和漯河少部分产区。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菌体OD600 nm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木醋杆菌NUST4.2的种子扩大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通过Plackett-Burman试 验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搅拌转速、通气量、消泡剂用量;木醋杆菌NUST4.2的种子扩大培养的最优条件为装液量70%,初始pH值为6.0,搅拌转速257 r/min,消泡剂用量0.054%,罐压0.2 MPa,通气量1.72 Nm3/h。 在此最优条件下培养36h,OD600 nm值达到0.70。  相似文献   

19.
叶伟  孙雷  余进  孙启龙 《纺织学报》2019,40(1):97-102
为开发兼具电损耗和磁损耗的新型轻质柔软吸波复合材料,采用聚丙烯腈(PAN)基预氧丝毡浸渍金属盐溶液,经高温处理工艺制备了磁性颗粒/碳纤维轻质柔软复合材料。通过弓形法吸波测试、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具有磁损耗性能的Fe—Co—Ni、Fe3O4、Fe—Ni、Fe—Co等颗粒组成,磁性颗粒沿着纤维轴向均匀分布,电损耗与磁损耗间的协同作用使磁性颗粒/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当处理温度为650 ℃和700 ℃时,试样电磁波发射损耗小于-5 dB的吸收波段分别为8.6~18 GHz和10~18 GHz,电磁波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吸收波段分别为13.9~18 GHz和14~18 GHz。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处理温度会降低材料电磁波损耗,通过调节处理温度可控制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习是工科类高等院校学生将教学内容应用于生产实践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综合实习为例,针对目前制浆造纸综合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实习前教育培训,建立仿真教学,创新实习教学实践模式,采用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制浆造纸综合实习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这些措施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热情,为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