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桃仁蛋白酶解分离所得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研究不同品种多肽、铁盐和不同分子质量多肽组分对螯合率的影响,以及对多肽螯合亚铁(PKP3-Fe)的结构表征和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的螯合率显著高于(P<0.05)大豆多肽、玉米多肽和鱼胶原蛋白肽,氯化亚铁和小分子质量桃仁多肽具有更高的螯合率。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前、后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图对比显示,螯合后紫外吸收峰位置、峰值均发生迁移,内源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有螯合物形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亚铁离子与桃仁多肽中的-COO-、N-H、C-N、O-H形成配位键;扫描电镜图显示,桃仁多肽螯合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有光滑球状颗粒生成。在模拟胃部消化过程中,PKP3-Fe的铁离子释放率显著低于硫酸亚铁片和乳酸亚铁片(P<0.05),避免了大量氢氧化铁沉淀的生成,进入模拟肠液后,PKP3-Fe仍有相当部分成分在肠道中以离子态或与多肽以螯合物的状态存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乳铁蛋白活性多肽的抑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乳铁蛋白活性多肽的结构、制备方法、抑菌谱、抑菌机理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沉淀,在抗坏血酸和还原铁粉、50 ℃水浴的条件下,富血红素多肽酶解液及其超滤分离组分(透过液和截留液)以2:1比率(v/m)分别与FeCl2反应1 h得总铁含量为127.34 mg/g,128.70 mg/g和47.83 mg/g的多肽螯合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多肽螯合铁形成新的-C≡N特征吸收峰,证明了多肽与铁形成新的化学结构.脂肪储藏实验表明:在促进脂肪过氧化值升高方面,富血红素多肽螯合铁比富血红素多肽酶解液和透过液要强,但比FeCl2弱.  相似文献   

4.
多肽亚铁螯合物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舟山带鱼下脚料为原料,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并研究亚铁鳌合物的抑菌活性。利用风味酶和动物复合蛋白酶双酶法制备水解液,采用氯化亚铁螯合。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测试菌株,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确定亚铁螯合物的抑菌中浓度及探讨pH和温度对亚铁螯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酶解条件为带鱼下脚料蛋白用量4.1g/100mL,温度40℃,复合比1:1,酶量6&#215;10^3 IU/100mL,pH7;(2)带鱼下脚料蛋白最佳螯合条件为:pH7,时间15min,温度20℃,抗坏血酸用量0.1%;(3)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亚铁螯合物对所选取的测试菌株除普通变形杆菌外都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中对巨大芽胞杆菌抑菌效果最好;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仍然较高,但在碱性环境中抑菌活性明显降低;在较低温度下保持抑菌活性,但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显著降低。亚铁螯合物对各测试菌株除普通变形杆菌之外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一种对细菌较为广谱的抑菌剂。  相似文献   

5.
鲢鱼源多肽锌的制备工艺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制备工艺中的主要因素对鲢鱼源多肽锌螯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探讨了酶解工艺(蛋白酶种类和酶解时间)和螯合工艺(螯合反应的pH、多肽与氯化锌的质量比、螯合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多肽锌螯合物的抑菌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水解鲢鱼蛋白制备抑菌型多肽锌的最佳条件为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6h、螯合反应pH为6.0、多肽与氯化锌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45min、温度30℃,得到的螯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50mm和12.66mm,螯合物得率38.67%。因此,鲢鱼源多肽锌螯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6.
以河蚬肉为原料制备河蚬多肽,探讨河蚬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河蚬多肽螯合亚铁离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螯合工艺条件为pH6.0,多肽与亚铁离子质量比1.5:1,螯合时间41 min,螯合温度31℃,螯合率预测值为82.40%,实测值为81.6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多肽中的氨基和羧基均参与了螯合反应。本研究拓宽了河蚬的加工利用途径,并为多肽螯合亚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猪皮明胶复合酶解胶原多肽和葡萄糖酸钙为原料,多肽钙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多肽螯合钙。通过Plackett-Buiman(PB)和中心组合设计(CCD),考察胶原多肽/水料液比、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多肽螯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B设计筛选出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和反应时间为多肽钙螯合主要影响因素,经CCD优化确定最佳螯合工艺为多肽/葡萄碳酸钙质量比5.5∶1,p H6.0,反应时间130 min,胶原多肽/水料液比1.5∶100,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30 r/min,搅拌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多肽螯合率达78.3%。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猪皮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猪皮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螯合物,且胶原多肽的氨基和羧基均与Ca2+发生了螯合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用酶法水解制得乳清多肽,研究乳清多肽与Ca2+螯合反应的规律。以产物中Ca2+的含量和螯合率为指标,优化得到制备乳清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乳清多肽与钙盐质量比为1∶5(g/g),多肽溶液初始pH为10.5,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50min,所得产物Ca2+含量为10.5%±0.5%。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乳清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Ca2+和乳清多肽的羧基与氨基均发生了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表征鲶鱼骨肉泥酶解多肽螯合钙结构特征,分别采用红外吸收(IR)光谱法、紫外吸收(UV)光谱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法,解析并对比多肽及多肽螯合钙结构。结果表明,多肽螯合钙相对于多肽,紫外最大吸收峰红移,红外吸收峰在N-H伸缩振动特征区蓝移,酰胺Ⅱ带的N-H变形振动特征区消失,酰胺Ⅰ带的C=O伸缩振动特征区红移,O-H面内变形振动指纹区消失,表明钙离子与多肽的氨基、羧基发生配合;多肽螯合钙后微观结构由无规则态变为致密且有棱角的块状,表面新增Ca、Mg元素。研究结果为鲶鱼骨肉泥酶解多肽螯合钙的构效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利用蚕蛹多肽为原料制备多肽螯合钙,以可溶性钙含量为主要指标,综合考察螯合率和得率,研究了螯合pH、温度、时间以及肽钙比等单因素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0min、反应温度73℃、pH 10、肽钙质量比3.41.0,该条件下蚕蛹多肽螯合钙的含钙量为14.51%。傅利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蚕蛹多肽主要通过羧基、胺基和磷酸基团与钙离子结合。  相似文献   

11.
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合成的羧甲基硫脲壳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羧甲基硫脲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硫脲壳聚糖中羟基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与壳聚糖相比热稳定性降低;羧甲基硫脲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壳聚糖本身增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0.20mg/mL。  相似文献   

12.
Palm kernel cake protein was hydrolyzed with different proteases namely papain, bromelain, subtilisin, flavourzyme, trypsin, chymotrypsin, and pepsin to generate different protein hydrolysates. Peptide content and iron‐chelating activity of each hydrolysate were evaluated using O‐phthaldialdehyde‐base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ferrozine‐based colorimetric assa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ptide contents and iron‐chelating activities of the protein hydrolysates. Protein hydrolysate generated by papain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ptide content of 10.5 mM and highest iron‐chelating activity of 64.8%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hydrolysates. Profiling of the papain‐generated hydrolysate by 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ractionation indicated a direct association between peptide content and iron‐chelating activity in most of the fractions. Further fractionation using isoelectric focusing also revealed that protein hydrolysate with basic and neutral isoelectric point (pI) had the highest iron‐chelating activity, although a few fractions in the acidic range also exhibited good metal chelating potential. After identif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papain‐generated peptides, GGIF and YLLLK showed among the highest iron‐chelating activities of 56% and 53%, whereas their IC50 were 1.4 and 0.2 μ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丁利君  危雪如 《食品科学》2009,30(20):198-202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的复合酶解罗非鱼蛋白,制取富含多肽的酶解液;并将酶解液中的多肽与Ca2+反应制备多肽-钙螯合物,探讨反应液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多肽与CaCl2的质量比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多肽液与Ca2+的最佳螯合工艺为反应pH7.13,反应温度29.5℃,反应时间24.05min,多肽与CaCl2的质量比2.68:1,在此最佳条件下钙的螯合率为87.5%;产物对多种微生物,特别是对细菌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Nata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制备了密度为30 mg/cm-3的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韧性的Nata气凝胶,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法(TGA)对其形貌结构,超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热性质进行表征。XRD谱图表明Nata气凝胶中纤维素超分子结晶形态为纤维素I,具有比Nata和微晶纤维素更高的相对结晶度和更大晶粒尺寸;FT-IR光谱表明,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计算出红外结晶指数比微晶纤维素大,结果与XRD一致;对FTIR光谱特征峰进行分峰拟合,3100~3600cm-1分峰拟合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变化,气凝胶中纤维素分子内氢键O(2)H...O(6)强度减弱,O(3)H...O(5)强度增大,分子间氢键O(6)H...O(3')强度增加;660~760 cm-1进行分峰拟合,纤维素Iα含量为92.18%;SEM显示该气凝胶中存在大量的孔隙;TGA显示:热分解温度为322.07℃,热稳定性优于Nata和MC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取并纯化文冠果落果黄酮,测定黄酮含量,确定单体种类,评价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采用显色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酮单体种类,同时评价文冠果落果黄酮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文冠果落果中黄酮含量为18.4?mg/g;落果黄酮纯化物中含有芦丁单体及其他14?种未知的黄酮类单体物质,其中芦丁的含量为27?mg/g,占文冠果落果总黄酮的6%左右;文冠果落果黄酮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文冠果落果中黄酮含量丰富,芦丁是其重要的单体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芦荟汁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芳  胡云  彭常安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04,25(10):77-80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芦荟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几种常见球菌和杆菌的生长。长时间的沸水浴处理对芦荟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的芦荟提取物与糖、盐协同作用时,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松子肽Ac-QWFCT和核黄素为原料制备核黄素结合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特征;通过测定RAW264.7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率和NO释放率评价核黄素结合肽的免疫活性;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驼乳和牛乳的乳清蛋白为原料,经胃蛋白酶水解后,通过超滤及葡聚糖凝胶层析对其水解物进行分离纯化,其后对获得的蛋白肽进行抑菌活性、二喹啉甲酸法(BCA)蛋白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及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超滤获得的驼乳和牛乳分子量<3 kDa的多肽片段-F3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将F3(<3 kDa)组分通过层析处理得到的驼乳G-25-2和牛乳G-25-2抑菌肽纯度较高(BCA蛋白浓度分别为95.60%和95.32%);驼乳G-25-2和牛乳G-25-2组分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均为32.50和65.00 mg/mL;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高活性抗菌肽中的总碱性氨基酸和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最高,驼乳G-25-2中分别为32.80%和65.76%,牛乳G-25-2中分别为31.77%和58.70%。本研究结果表明,驼乳与牛乳均具有抑菌效果,且其抑菌能力高于牛乳,为今后研究驼乳抑菌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发酵、分离纯化得到聚赖氨酸(PL),其与葡聚糖(Dextran)在Maillard 反应中通过共价结合生成一种防腐型乳化剂--葡聚赖氨酸(DPL)。通过测定420nm 波长下吸光度和SDS 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分析,检测聚赖氨酸与葡聚糖的共价结合过程。乳化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DPL 不但具有比传统乳化剂优良的乳化能力,而且还保留了聚赖氨酸大部分的抑菌活性,并且其乳化活性在pH 值为7 时最高,在NaCl 浓度为1.75mol/L 时依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