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加兴  秦轶  刘飞  陈双平  李伟 《食品科学》2009,30(22):391-393
以猕猴桃鲜果为原料,研究猕猴桃速食果片加工工艺,并对影响其品质的鲜果硬度、真空渗糖液配比及微波杀菌工艺条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鲜果硬度控制为10.0kg/cm2,易于去皮、切片处理;真空渗糖液的最佳配比为猕猴桃果浆15%、果葡糖浆42%、苹果酸1.6%、果胶3‰,产品甜酸可口;采用微波频率2450MHz、微波输出功率850W、灭菌时间50s 的微波杀菌条件,可使成品达商业无菌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诸因素对猕猴桃果脯微波渗糖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微波渗糖过程中的含糖量变化以及产品感官品质来确定最佳微波渗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质量分数2%的盐水浸泡切片厚度为5 mm的猕猴桃果片,在30%微波火力(240 W)下渗糖40 min,渗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果片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片、护色处理、烫漂漂洗、冷却、沥干、糖渍、糖煮以及干燥等工艺而制成猕猴桃果片。以维生素C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猕猴桃的最佳切片厚度为10mm,温度为4℃时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为30%;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猕猴桃果片的最佳护色配方为乙酸锌0.15%,维生素C 0.10%,氯化钙0.30%。比较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确定热风干燥的最佳干燥温度为65℃,最佳干燥时间为9.5h。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制作低糖胡箩果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研究工艺条件对β-胡箩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感官指标。结果胡萝卜果脯最佳生产工艺组合:切片厚度0.8 cm,糖液浓度50%,糖煮时间30 min;渗糖液添加组分:25%蔗糖,2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1%甜菊糖苷和0.4%明胶。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β-胡萝卜素含量达3.55mg/100 g,维生素C保存率为51%。  相似文献   

5.
月饼糖浆熬制工艺条件对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月饼糖浆熬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水量和柠檬酸添加量是影响糖浆浓度和转化率的主要因素,而影响糖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熬制时间,其次是柠檬酸添加量和熬制温度,加水量影响最小。熬制糖浆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添加量1.1%、加水量60%、熬制时间23min、熬制温度116℃,糖浆糖浓度92%,化率94.2%。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粒果汁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原料,研究了猕猴桃果粒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猕猴桃果汁与果粒的配比、采用果葡糖浆和功能性甜味剂AK糖替代白砂糖、稳定剂的复配及其化胶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品配方中,果汁含量占12%、果粒含量占8%、果葡糖浆和AK糖分别占总糖甜度的60%和40%,产品的风味和口感较好;采用0.08%的CMC-Na、0.10%的卡拉胶、0.06%的结冷胶构成的复合稳定剂,化胶浓度为1.0%,化胶温度控制85℃以下,放置时间30min内,可取得较理想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04-108
研究采用颗粒活性炭固定床精制F-90果葡糖浆的工艺,利用颗粒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去除F-90果葡糖浆中影响品质的不良物质5-羟甲基糠醛(HMF)。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温度、流速、初始p H值对HMF去除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水平分别为:温度70℃、流速1.0 BV/h、p H 5.2;并且发现在使用颗粒活性炭去除F-90果葡糖浆中HMF的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吸附平衡关系。采用Design Expert 8.0.6设计响应面试验,以HMF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考察温度、糖浆初始p H值和流速对HMF的综合影响,得知各因素对其影响的显著性大小依次为:初始p H值温度流速;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9.5℃、流速0.9 BV/h、p H 5.1。经过验证试验测得HMF的去除率为87.05%,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魏征  祝美云  邵建峰 《食品科学》2010,31(18):37-40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预处理方式、切片厚度和渗糖时间等因素对低糖苹果果脯微波渗糖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微波渗糖过程中的含糖量变化以及产品感官品质来确定最佳微波渗糖工艺。结果表明:果片经预冻处理,微波渗糖效果最佳;使用30% 微波火力(240W)渗糖40min,果脯既可以保持较高的含糖量,并且产品晶莹透明、口感纯正;控制苹果切片厚度为6mm,微波渗糖效果最好。综合方差分析表明,使用质量分数2%的盐水浸泡切片厚度6mm 的苹果果片2h,在30% 微波火力下渗糖40min,渗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制作低糖胡萝卜果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研究工艺条件对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感官指标。结果胡萝卜果脯最佳生产工艺组合:切片厚度0.8cm,糖液浓度50%,糖煮时间30min;渗糖液添加组分:25%蔗糖,2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1%甜菊糖苷和0.4%明胶。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β-胡萝卜素含量达3.55mg/100g,维生素C保存率为51%。  相似文献   

10.
低糖苦瓜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糖醇代替传统的蔗糖,选用真空渗糖工艺,得到低糖苦瓜脯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瓜切分后在混合溶液[CaCl_2质量分数0.5%,Zn(Ac)_2质量分数0.03%,NaCl质量分数1.5%]中浸泡5h进行硬化、护色处理,以0.2%海藻酸钠、0.3%琼脂和0.4%明胶混合溶液作为填充剂,糖液浓度、果葡糖浆取代量、柠檬酸质量分数、安赛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40%、0.2%、0.02%,真空渗糖时真空度为0.085MPa,煮制温度为60℃,维持真空时间为10min.破除真空时间为30min,抽真空次数为4次.  相似文献   

11.
轻型羽绒服兼具了保暖、轻便、时尚等多重性能,以轻型羽绒服的钻绒问题作为切入点,调研了当前轻型羽绒服的缝制工艺,分析了含绒量、面辅料及制作工艺对轻型羽绒服防钻绒性的影响,从面料结构设计、缝制工艺、充绒工艺及缝制手法等方面给出了轻型羽绒服防钻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赤霞珠葡萄皮渣中酚类物质提取和抗氧化性,为其资源化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总酚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以VC为参照测定提取液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赤霞珠葡萄籽中单宁和酚类物质提取率高于葡萄皮,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15(g/mL)、乙醇浓度60%、70℃提取60 min,总酚提取率10.21%。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力均高于VC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浓度为20μg/mL的提取液对DPPH自由的清除率可达95%。说明酚类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郭楠楠  张岩  李永波  张涛  张雅伦  周巍  王红 《食品科学》2019,40(14):346-351
为定量分析市售杏仁露中杏仁源性成分和掺假花生源性成分的含量,本研究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建立准确的检测方法。从杏仁、花生的植物组织提取核酸后,建立植物源性成分质量(M)与DNA拷贝数(C)之间的线性关系。ddPCR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杏仁、花生的质量和DNA含量、DNA含量和DNA拷贝数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DNA含量为中间值换算得出公式:M杏仁=0.13C+1.24,M花生=0.081C-0.63。通过已知混合比例的两物种掺假模型验证该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对市售的12 个杏仁露样品进行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能达到精准定量。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可有效甄别杏仁露中的花生源性成分为无意沾染或有意掺杂,在杏仁露中杏仁和花生含量的定量检测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为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筛选抗氧化肽的快速、准确和重复性高的测定方法,利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谷胱甘肽对文献报道中常用的7种生物化学体外抗氧化实验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方法在采用不同试验人员进行验证,而后对验证重复性比较好的方法再用合成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568 (Pro-Phe-Thr-Arg-Asn-Tyr-Tyr-Val-Arg-Ala-Val-Leu-HisLeu)、肽580(Trp-Asn-Trp-Ala-Asp)、肽567(Val-Tyr-Gln-Phe-Leu)和肽467(Pro-His-Cys-Lys-Arg-Met)进行确认,数据处理采用origin8.0和SPSS15.0进行。结果表明:常用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这两种方法稳定性和重现性最佳,清除DPPH·和SOD可以作为抗氧化肽初步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海南产黄皮叶及树皮的挥发油成分、含量的差异与其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相关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鉴定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采用聚类分析将海南不同产地的黄皮叶及树皮挥发油分为3个化学型,其中不同部位的成分和含量差异最大。采用纸片法初步研究挥发油对5种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抑菌结果与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化学型Ⅲ黄皮叶挥发油对试验中的所有假丝酵母菌均具有抑菌作用,抑菌圈为9.3 mm^14.2 mm,化学型Ⅰ次之,而化学型Ⅱ即树皮挥发油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山楂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离子液体酶法微波辅助提取有机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液料比和时间为自变量,山楂有机酸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得到山楂有机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溴化-1-丁基三甲基咪唑浓度为0.039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质量分数1.059%、液料比29.84∶1(mL/g)、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5.3 min,在此条件下有机酸含量为164.159 mg/g。将传统水浸泡法和离子液体酶法两种方法得到的有机酸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主要成分均为柠檬酸,占相对含量的88.641%和90.858%。与传统水浸泡法相比,离子液体酶法有效的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高过滤效率、低过滤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掺入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为混合溶剂的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PVDF复合纤维过滤膜。研究不同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静电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参数对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外观形态、过滤效率、过滤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为16%,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0%,静电纺丝电压为29.0 kV,接收距离为16 cm时,制备的复合纤维过滤膜形貌较好,纤维连续且均匀,过滤效率为99.99%,过滤阻力为11.53 Pa/μm,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东北酸菜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筛选高产酸乳酸菌,通过探究乳酸菌的低温生长性能、耐盐特性及抑菌能力,从中获得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应用于发酵酸菜。结果表明,从传统东北酸菜分离筛选获得192株乳酸菌,其中5株为高产酸乳酸菌,均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5株高产酸乳酸菌中植物乳杆菌DBC3和DBC33兼有多种优良性能,且在15 ℃条件下,接种量为3%的植物乳杆菌DBC33发酵得到的酸菜感官评分最高,显著缩短了发酵周期(P<0.05),为东北酸菜的标准化生产和酸菜发酵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商陆根为原材料,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讨商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商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0∶1(mL/g)、提取时间3.5h、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商陆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21.65%,与模型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冀中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小麦品质状况对全国商品小麦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河北省中部石家庄、衡水、沧州3个地区抽取81个小麦品种样品进行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地区小麦样品千粒重、容重和籽粒硬度显著低于衡水地区和石家庄地区;衡水地区小麦样品的出粉率和小麦粉色泽b*值显著高于沧州和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地区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长度、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能量和拉伸比例显著高于衡水地区和沧州地区;有82.72%的小麦样品容重达到1级小麦标准1,9.75%的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96.30%的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16.05%的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 min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