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0):291-297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对产品抗菌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纳米技术和材料的改进与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活性物质包埋技术,同时对活性物质也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文从天然聚合物(蛋白质、多糖)和合成聚合物(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乳酸、聚丙烯)两方面分别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封装抗菌物质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静电纺丝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静电纺丝技术与食品抗菌包装的结合,在未来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抗菌包装也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会受到高温、离子强度、酸碱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生物活性物质极其不稳定。同时,如果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直接暴露于胃肠道环境中,其生物利用率迅速降低且容易被降解,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地限制了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包埋生物活性物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活性物质包埋技术,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静电纺丝的原理、影响因素和类型,以天然多糖和蛋白质为基质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生物活性物质递送体系(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方法,并展望了静电纺丝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纳米功能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静电纺丝作为一种非热物理加工手段,以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制备高效等特征在微/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特别地,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以纳米纤维膜为基础开发食品抗菌包装膜材取得了较多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常用的基质材料、常用抗菌剂类型的基础上,更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各类食品抗菌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 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肉类食品抗菌保鲜方面的研究现状; 此外,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十年来不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将生物活性成分捕获到高分子基质中进行控释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将生物活性成分加入到不同的封装基质中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它可以保护这些有价值的成分在不利的体外或体内环境中不致失活,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与传统封装技术相比,静电纺丝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所产纤维的孔隙率高、表面体积比高、结构上与细胞外基质相似以及对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高包封率等,这些结构和功能上的优势使得静电纺丝技术在保护生物活性成分方面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工作原理、纳米纤维聚合物的选择、影响纳米纤维特性的参数,分析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优势,并探讨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包封不同类型生物活性化合物中的应用,为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以及相关创新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力将高分子聚合物转变成微纳米级超细纤维的技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成原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溶液参数及工艺参数。之后详细介绍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包括在抑菌、抗氧化活性包装,生物活性物质、脂肪和益生菌保护,以及酶的固定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未来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较小,是食品加工领域最具研究潜力的技术之一。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包埋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食品活性包装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首先概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影响纳米纤维形成的因素;其次,介绍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食品活性包装分类;最后,综述了以天然生物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为基质包埋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应用于食品活性包装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食品活性包装前景和未来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李浩  袁莉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8):454-460
静电纺丝是一项制作纳米尺寸聚合物纤维膜的技术,该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高、连续性好、功能性强等优势。目前,静电纺丝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能源、食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活性物质包埋、食品检测、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在植物性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之后其在食品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然酚类化合物因其对人体健康具有众多益处,近年来在食品、营养学和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酚类化合物较差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运载这些酚类化合物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静电纺丝是一种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廉的纳米级纤维制备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可作为纳米载体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包埋和控制释放,因此可作为包埋酚类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影响参数、常用的聚合物基质和优势,对静电纺丝技术包埋天然酚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制备简单、可控性良好、易功能化、仪器便宜、工艺简单、对材料要求低、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技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食品科技领域的四方面主要应用:食品包装材料开发;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开发;食品载体技术开发;食品添加剂开发,并从纳米纤维制备技术角度对每一个应用领域进行了亚类分类。本文将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用于食品科技领域提供总结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由于活性肽、精油及益生菌等生物活性物质易受热、光、加工和储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何使生物活性物质不受上述条件制约,并保持其活性已成为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生物活性物质包封效率高、包封过程中不产生热量、被包封物质易于释放等优点,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主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常...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分析技术发展对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撑。近年来,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方法在低浓度、复杂基质的食品安全分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制备高效、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征,在新材料研发领域备受关注。近年,以静电纺丝材料为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吸附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新的进展,也开始应用于食品安全分析领域。本文总结了食品安全分析领域中基于静电纺丝纤维的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讨论了现有研究中静电纺丝材料在吸附剂中的应用及相关前处理方法的优势,以期为以静电纺丝纤维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纺纳米纤维因具有快速的吸/脱附特性和较高的吸/脱附效率等独特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食品分析检测。本文简述了纳米纤维特性及静电纺丝技术,重点综述了电纺纳米纤维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其中着重对聚苯乙烯(PS)、尼龙6等单组份电纺纳米纤维以及聚冠醚/聚苯乙烯(PCE-PS)等混合组份纳米纤维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做了阐述,同时对其他一些纳米材料如纳米晶簇、碳纳米管、石墨烯、磁性纳米粒子、纳米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某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此外还展示了一些纳米纤维固相萃取器件和装置,并对其做了简要说明;最后对电纺纳米纤维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已成功地开发出多种不同来源的天然抗菌物质。由于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对其抗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目前常用的包埋技术在包埋抗菌物质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开发出高效包埋天然抗菌物质的包埋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新颖的、简单的生物活性物质包埋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效率、稳定性和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包埋技术在包埋生物活性物质时的弊端。本文主要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纺丝参数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影响以及以多糖和蛋白质为基质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包埋抗菌物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良好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Electrospun nanofibers wit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dvantages have drawn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active food packaging.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food packaging is just storage containers for food products. The changes of retailing practice and consumer dem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packaging to improve the safety, quality, and shelf life of the packaged foods. To develop the technique of electrospinning for active food packaging, electrospun nanofibers have been covalently or non‐covalently functionalized for loading diverse bioactive compounds including antimicrobial agents, antioxidant agents, oxygen scavengers, carbon dioxide emitters, and ethylene scavenger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esent a concise but comprehensive summary on the progress of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s for active food packaging.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tunability of th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hich achieves the modification of fiber composition, orientation, and architecture. Efforts are also made to provide functionalized strategies of electrospun polymeric nanofibers for food packaging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the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electrospinning in food packaging are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