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毛瓣金花茶老叶和嫩叶中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毛瓣金花茶叶片营养成分丰富,老叶中总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均高于嫩叶,而嫩叶中的粗蛋白含量较高。毛瓣金花茶叶片中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嫩叶中黄酮类物质、茶多酚、皂甙、咖啡碱、多糖等明显高于老叶。老叶和嫩叶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99%和6.80%,其中以谷氨酸、门冬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等4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老叶和嫩叶中EAA/TAA分别为42.24%和43.38%,EAA/NEAA分别为为73.12%和76.62%,均达到FAO/WHO标准。毛瓣金花茶老叶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老叶中Ca、Mn、Zn、Fe、Se、Mo等均高于嫩叶。与金花茶叶片相比,毛瓣金花茶叶片中茶多酚、总黄酮、氨基酸等含量更高,矿质元素Ca、Mn、Fe、Zn、Cu、Se、Mo含量更为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实生和嫁接槐树的槐米、叶片为材料,依据芦丁及各营养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对槐米和槐叶的芦丁、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实生和嫁接槐树的槐米、槐叶的芦丁含量和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生和嫁接槐树的槐米、槐叶均含有芦丁,含量2.12%~25.30%;氨基酸组成分析得出实生和嫁接槐树的槐米、槐叶均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绝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得出色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为槐米和槐叶的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46.33~68.01之间,呈现实生树槐叶>嫁接树槐米>实生树槐米>嫁接树槐叶的趋势;实生与嫁接槐树的槐米、槐叶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其中以K和Ca含量最高,分别达751.85~1672.45、481.38~2591.36mg/100g。实生树槐米的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嫁接树槐米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花两个部位化学指纹图谱差异, 分析其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建立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化学指纹图谱; 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 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 利用SPSS 23.0, 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 对叶和花间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320和210 nm波长下, 防普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504、0.054; 越南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151、0.478; 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069、0.748, 3个品种金花茶的叶和花相似度均较低。各部位不同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防普金花茶花中金丝桃苷、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 且花和叶中绿原酸、二氢槲皮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 越南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水杨酸含量最高,且叶和花中绿原酸、牡荆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 大叶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且花和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结论 3个品种金花茶叶和花化学成分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叶和花在药理活性和功效上各有侧重, 药用和食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筛选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为材料,对桦褐孔菌蛋白质、脂肪、多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及评价。采用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粗蛋白、粗脂肪、粗总糖和10种主要矿质元素、17种氨基酸等全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的一般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矿质元素中,K的含量最高,Mg、Ca、Na的含量次之,Mn、Zn、Cu、Cr、Ni含量较低。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Thr、Val、Met、Ile、Leu、Phe、Lys)占总氨基酸的41.34%,非必需氨基酸占58.66%,含量高于必需氨基酸。旨在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桦褐孔菌的食用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五指山茶树花花朵、花蕾与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茶多酚、粗多糖、总黄酮、总皂甙、超氧化物歧化酶、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茶树花盛开花朵和花蕾中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高于茶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 230 mg/100 g和1 130 mg/100 g,总皂甙含量分别为0.629 g/100 g和0.761 g/100 g;茶树花中茶多酚、粗多糖、游离氨基酸低于茶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2 g/100 g和5 g/100 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63 g/100 g和1.15 g/100 g,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 g/100 g和11 g/100 g,而茶树花中检测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远低于茶叶。  相似文献   

6.
田瑞  程超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1,32(23):297-300
对野生和栽培薇菜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薇菜资源提供依据。分别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ICP)半定量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方法对野生薇菜和栽培薇菜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比较两者的差异。二者在叶绿素、总糖含量上差异极显著(P值分别为0.006和0.002),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野生和栽培薇菜的氨基酸含量呈现不规则变化。薇菜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部分微量元素Fe、Zn、Mn、Cu,其中野生种的K和P元素的含量高于栽培种,而栽培种的S元素的含量高于野生种。  相似文献   

7.
以‘黔核7号’铁核桃雄花序为材料,研究干燥方式和贮藏时间对铁核桃雄花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氨基酸含量、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温干制的铁核桃雄花中不仅脂肪、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和15 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阴干的铁核桃雄花,而且还保持了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而2 种干制方法对灰分、矿质营养元素、粗纤维、蛋白质以及甘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 种方法干制的铁核桃雄花中除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外,其他各种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肉类研究》2017,(12):11-12
为研究泰和乌鸡肌肉的品质特性及营养成分,对泰和乌鸡、杂交乌鸡和市售白羽肉鸡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质成分、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以及11种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鸡(公、母)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杂交乌鸡公鸡肉中的粗蛋白含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母鸡则低于其他2个品种;泰和乌鸡(公、母)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杂交乌鸡和市售白羽肉鸡(P<0.05);泰和乌鸡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杂交乌鸡和市售白羽肉鸡;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公、母)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白羽肉鸡(P<0.05);3个品种鸡肉(公、母)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公、母)肌肉中的铁、铜、铬、硒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白羽肉鸡,且有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鸡肉(公、母)中铅、镉、砷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杏鲍菇废菌渣代料栽培对草菇营养成分的影响,探究其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杏鲍菇栽培废菌渣为草菇培养料,以(稻草+牛粪)培养的草菇为对照,测定2组草菇的水分、灰分、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多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全面比较2组草菇营养价值的差异。结果在同一管理模式下,稻草组草菇和菌渣组草菇水分、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渣组草菇蛋白质、灰分含量较稻草组草菇分别降低了12.2%、19.6%;菌渣组草菇膳食纤维、粗多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较稻草组草菇分别提高24.1%、17.5%、16.7%、26.0%、88.8%。在矿质元素含量上,稻草组草菇矿质元素P、K、Fe含量均显著高于菌渣组草菇(P0.05),而Ca含量显著低于菌渣组草菇(P0.05)。稻草组草菇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菌渣组草菇(P0.05),但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相近。2组草菇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菌渣组草菇氨基酸营养价值略高于稻草组。结论杏鲍菇栽培废菌渣替代(稻草+牛粪)栽培草菇是可行的,可以变"废"为宝,降低草菇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等级金牡丹乌龙茶为试材,测定了不同等级金牡丹乌龙茶的感官审评得分、品质指标(茶多酚、咖啡碱、8种儿茶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氨酸、水浸出物和总黄酮)和8种矿质元素含量。等级越高的金牡丹乌龙茶水浸出物含量越高,特等奖水浸出物含量比一等奖和优质奖分别高1.07%和1.75%,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均为低等级显著高于高等级(P<0.05)。三个等级的茶多酚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特等奖的酚氨比要显著低于一等奖和优质奖(P<0.05)。优质奖的茶氨酸含量要显著低于特等奖和一等奖(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与审评得分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可溶性糖与审评得分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而水浸出物与审评得分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不同等级金牡丹乌龙茶除Mn和Fe外,大多数矿质元素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限制性主坐标分析表明,品质指标结合限制性主坐标分析可以很好的区分金牡丹乌龙茶等级差异,R值达1.00。但矿质元素结合限制性主坐标分析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不同等级金牡丹乌龙茶的品质差异。研究结果为金牡丹乌龙茶品质鉴定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干燥温度对萎凋叶压制白茶饼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及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60、70、80、90、100℃)对萎凋叶压制白茶饼香气、糖组分、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叶压制白茶饼感官品质得分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80℃干燥茶饼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90.2分。80℃和90℃干燥的白茶饼儿茶素总含量显著低于60、70、100℃干燥的白茶饼(P<0.05);80℃干燥的白茶饼总氨基酸和鲜爽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70℃干燥的样品(P<0.05);70、80℃干燥的白茶饼糖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低温干燥(60℃)和高温干燥(90℃和100℃)(P<0.05);各干燥温度白茶饼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总体一致,其中醇类物质所占比例较大,80℃干燥处理白茶饼的十三酸甲酯、辛酸甲酯、己酸甲酯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酯类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90、100℃干燥样品(P<0.05)。综上,80℃干燥能提高萎凋叶压制白茶饼的鲜爽度和甜度及愉悦香气物质的含量,更有利于品质形成,是萎凋叶压制白茶饼...  相似文献   

12.
以白木香半成熟叶和老叶为试材,比较其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以筛选出的半成熟叶为原料,经同种工艺而不同的干燥参数制成叶茶A(120℃初烘1 h、100℃焙火2 h)、叶茶B(135℃初烘1.5 h、110℃焙火2.5 h)和叶茶C(145℃初烘1.5 h、115℃焙火2.5 h),然后通过感官评审和芒果苷、总黄酮、总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标和农业部颁布的标准方法对新疆产青岛大花花和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岛大花花和叶营养成分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9%和18.1%,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4.8%和12.7%,总糖含量分别为3.26%和5.44%;花和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5%和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占各自氨基酸总量的34.32%和43.94%,药效氨基酸占各自氨基酸总量的68.26%和63.52%;花和叶中矿质元素丰富,且钾含量分别为钠含量的147.5和84.8倍,具有典型的高钾低钠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产青岛大花花和叶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且叶的总体营养品质略优于花。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性别对舍饲育肥牦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5岁健康麦洼公牦牛和母牦牛各6头,舍饲育肥194 d后全部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肉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公牦牛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而肉色和pH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公牦牛组肌肉的剪切力、总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热溶解度、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而肌纤维密度、直径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肌肉中抗氧化性指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牦牛组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粗灰分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公牦牛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EAA/TAA)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EAA/NEAA)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the ratio of umami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FAA/TAA)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公牦牛组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其它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山嵛酸、11,14-二十碳烯酸和γ-亚麻酸仅在母牦牛组肌肉中检出,母牦牛组肌肉中顺-10-十七碳烯酸显著高于公牦牛组(P<0.05),其余脂肪酸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公牦牛相比,母牦牛肌肉的剪切力更低,而粗蛋白和肌内脂肪含量更高,且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高于公牦牛,具有作为优质牦牛肉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枇杷叶新芽伸长生长过程中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对制茶适性的影响。以春、夏新发枇杷叶为材料,在伸长生长过程定期进行主要成分测定,并对以不同长度夏梢新叶的加工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伸长生长过程中,枇杷夏梢和春梢新叶的黄酮、总酚和三萜酸的含量都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其中夏梢枇杷新叶主要成分含量总体高于春梢。不同长度夏梢新叶加工的叶茶中,其黄酮、总酚、三萜酸、酚类单体成分和抗氧化性能及水浸出物中V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叶长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果表明,枇杷新叶可用于叶茶的加工利用,以长度2~13 cm之间叶片所制叶茶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对两种金花茶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金花茶的含水量、水浸出物、总黄酮、水溶性糖的含量分别为6.18%、30.16%、0.214%、10.09%,而显脉金花茶的对应含量则为10.06%、18.97%、0.445%、3.69%。普通金花茶的游离氨基酸为6.5014 mg/g,显脉金花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2575 mg/g。二者茶多酚的含量均较少,总体上是显脉金花茶多于普通金花茶。在香气成分上,普通金花茶鉴定出45种,而显脉金花茶则只有26种。由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普通金花茶与显脉金花茶的差异性还是很大,普通金花茶的开发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7.
高γ-氨基丁酸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高γ-氨基丁酸(Gabaron)茶加工过程中离体茶鲜叶在无氧条件下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的离体茶鲜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5%,其中除含有一般的蛋白质氨基酸外,还含有茶叶特征氨基酸-茶氨酸(The)以及微量的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Glu)、脯氨酸(Pro)、天冬氨酸(Asp)、精氨酸(Arg)、组氨酸(His),较低的是苏氨酸(Thr)、丝氨酸(Ser)和甘氨酸(Gly)。离体茶鲜叶经3h无氧处理后,游离氨基酸总量达3.4%。其中Pro、γ-氨基丁酸(Gaba)、Gly、Ser、丙氨酸(Ala)、缬氨酸(Val)、Thr等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Pro和Gaba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两种氨基酸,分别为正常条件下的3倍和15倍。无氧条件下Glu和ASP含量下降,降幅分别为45%、36%。其余游离氨基酸基本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压饼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白牡丹散茶为原料制成白牡丹茶饼,比较了压饼工艺前后白茶散茶与茶饼之间在干茶色泽、滋味及香气组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散茶色泽鲜绿、滋味浓、香气以嫩香为主,而茶饼色泽黄、滋味浓醇、香气以果香与甜香为主。与散茶相比,茶饼色泽的红绿度(a*)极显著(p<0.01)增加,干茶色泽变红;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b含量均极显著(p<0.01)降低;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与"茶三素"含量显著(p<0.05)降低,而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提高,引起酚氨比极显著(p<0.01)降低。与散茶相比,茶饼中醇类香气总量和香叶醇组分相对含量降低9%左右,而芳樟醇氧化物、烯类、酮类、酯类和杂氧化合物香气平均相对总量分别增加1.86%、1.89%、1.87%、3.42%和0.83%;香气组分主成分分析得出,茶饼香气质量综合得分比散茶高4~7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茶树花的生化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对13个云南大叶种茶树花的主要生化指标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5种体外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主要生化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范围分别为41.22%~63.73%、7.74%~13.56%、1.61%~5.91%;咖啡碱、黄酮含量分别为4.98~8.46、4.21~8.63 mg/g,样品间生化含量及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茶树花样品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地界古茶树花、布朗山古茶树花、冰岛古茶树花抗氧化活性表现良好,而秧塔大白茶古茶树花最弱。茶树花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指标呈现相关性,茶多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相关(P<0.0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P<0.05),结果可作为预测茶树花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