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小鼠醉酒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液中乙醇含量、乙醇脱氢酶(A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探究在不同灌胃剂量及不同灌胃时间下,醋蛋液的醒酒活性,并对醋蛋液进行结构鉴定,厘清醋蛋液发挥醒酒功能的活性因子。结果表明:酒后15 min灌胃54 mL/kg醋蛋液时,其醒酒效果最佳,血醇清除率为21.33%。同剂量下(54 mL/kg)与苹果醋、酸奶、“海王金樽”相比,发现灌胃醋蛋液的小鼠其血醇清除率高于其他对照组。灌胃醋蛋液小鼠的血清乙醇脱氢酶ADH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酸奶组与“海王金樽”组(P<0.05),而其肝脏中ALT、AST活力显著高于“海王金樽”组(P<0.05)。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醋蛋液的结构序列中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如Leu、Phe、Ala等,且含有如Leu簇(Leu-Leu)等结构单元。醋蛋液能激活ADH发挥良好的醒酒活性,其作用可能与醋蛋液中含有较多的疏水性短肽和Leu簇短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乙醇致醉的醉酒小鼠为对象,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对小鼠的防醉解酒作用。方法:通过解酒、防醉、攀附、检测小鼠全血乙醇含量的实验,探究KGM对小鼠的防醉解酒作用。结果:魔芋葡甘聚糖可显著(p0.05)延长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缩短醉酒的维持时间。在小鼠全血乙醇含量检测中,醉酒小鼠血液乙醇高峰在酒后60min出现,且中、高KGM组较模型组乙醇浓度显著(p0.05)缩小,因此KGM可明显降低醉酒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所配制的葛根饮料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及解酒护肝的功效评价。葛根饮料中葛根总异黄酮含量是2%。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脏器均未发现病变,葛根功能饮料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600 m L/(kg·mb·md),表明该样品无毒。功效评价试验,测试组的平均醉酒时间显著长于空白组(P0.01),测试组的平均醒酒时间短于空白组(P0.05)。在1、4、5 h时,测试组血液中乙醇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在2、6 h时,测试组血液中乙醇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表明饮酒之前适量饮用葛根饮料能起到增加酒量、防醉、解酒的作用,有效避免或减轻酒精造成的急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枳蓂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蓂子浸提液+低醇组、枳蓂子浸提液+高醇组、枳蓂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蓂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蓂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枳棋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枳棋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棋子浸提液+低醇组枳棋子浸提液+高醇组+枳棋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棋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人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棋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枳椇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椇子浸提液+低醇组、枳椇子浸提液+高醇组、枳椇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椇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椇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7.
枳椇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枳椇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子浸提液+低醇组枳子浸提液+高醇组+枳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椇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8.
最新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可以降低高血压男性患者心脏病死亡率,从而向许多医生建议这类患者远离酒精提出了挑战。研究结果显示,与从不或很少饮酒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如果每天饮用1~2杯酒,其心血管类疾病死亡率可以降低44%。众所周知,酒精可以提高良性胆固醇含量和稀释血液以防止形成引起心脏病的血栓。每天饮用1~2杯酒可以降低健康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但是许多医生因为过度饮酒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而反对高血压患者饮酒。为此,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通常规定高血压病人避免饮酒。而最新的发现表明,适度饮酒…  相似文献   

9.
李银花  宋卉 《食品工业科技》2011,(4):368-369,372
葛根具有解酒功能,单独饮用,口感差且解酒效果不明显。葛根与酸奶混合发酵可形成葛根酸奶,经急性毒性实验(限度实验)、小鼠饮酒量实验、防醉效果实验、醒酒效果实验、小鼠血液乙醇浓度检测实验,证实葛根酸奶比葛根提取液具有更好的解酒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考察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绿橘解酒饮)的解酒效果,并对其解酒机制进行初探。采用乙醇致小鼠醉酒模型,以RU21为阳性对照,通过小鼠睡眠潜伏时间、睡眠时间等指标考察不同剂量绿橘解酒饮对醉酒小鼠的预防和解酒效果,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取肝脏组织匀浆检测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切片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绿橘解酒饮能显著延长醉酒小鼠的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时间,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能有效提升乙醇诱导的肝脏中ADH和GSH活力,抑制MDA含量的升高。肝脏切片结果显示,中、高绿橘解酒饮组无炎症。综上所述,中、高剂量的绿橘解酒饮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对醉酒小鼠的肝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出一款营养功能兼具的黑枣醋蛋液产品,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黑枣醋蛋液与白醋醋蛋液成分与功能的差异。跟踪测定了浸泡过程中多酚、磷、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醋蛋液抗氧化能力及黑枣醋蛋液与白醋醋蛋液不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黑枣醋蛋液最适浸泡方式为二次浸泡;黑枣醋蛋液中多酚浓度在40 h时达到最高,是浸泡前的2.38倍,磷的浓度整体呈升高趋势,浸泡64 h的黑枣醋蛋液氨基酸总量比浸泡24 h增加了42.62%;浸泡过程中两种醋蛋液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黑枣醋蛋液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是白醋醋蛋液的2倍左右,比白醋醋蛋液多了香叶基丙酮等多种酮类及芳香烃物质,香气更加饱满;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还原力(FRAP)得出,黑枣醋蛋液的IC50值均低于白醋醋蛋液,分别为0.19、0.31、0.66 mg/mL,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白醋醋蛋液。综上,黑枣醋蛋液在营养成分、抗氧化等多方面要优于普通醋蛋液,充分证明了黑枣醋蛋液自身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枳椇子、葛根、牛磺酸、酵母、益生菌解酒配方产品的醒酒及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采集大鼠血液检测乙醇含量,观察小鼠醉酒行为学指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集小鼠肝脏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液乙醇含量及血液乙醇曲线下面积(AUC)较低。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醉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46.10%、30.89%和28.83%,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醒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28.02%、13.26%和19.57%,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缩短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TG含量、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酒配方具有短时速效解酒功能,长期食用可预防酒精性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刺梨口服液对急性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解酒作用实验:各试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30d后建立急性醉酒模型,1 h后取血、肝脏,比较各组小鼠的血液乙醇浓度,并测定肝脏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活力;护肝作用实验:各组于建模后12 h取血和肝脏,计算其肝脏指数,并检测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刺梨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降低33.54%,肝脏ADH活力由26.92 U/mL上升至41.78 U/mL、ALDH活力从118.12 U/mL升高到146.72 U/mL,血清ALT、AST活力分别降低58.40%、42.69%,肝脏指数下降9.80%,肝脏SOD活力升高72.65%,肝脏GSH含量增加25.34%(p0.05)。表明刺梨口服液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且对急性醉酒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枳椇醋解酒护肝、减肥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枳椇果柄酿制的枳椇果醋解酒护肝、减肥降脂的功能特性。以2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和枳椇醋组。模型组、枳椇醋组每天先分别灌胃0.1mL的生理盐水、0.1mL枳椇醋,30min后再各灌胃0.15mL的52%配制酒,30d连续酒精灌胃后取小鼠肝脏制成10%的匀浆,测定小鼠肝脏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醇脱氢酶(ADH)活力,并对肝脏病变情况观察;另以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肥胖模型组、枳椇醋减肥实验组、高血脂模型组、枳椇醋降血脂实验组,每组10只。小鼠喂养30d后,测定体质量、脂肪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枳椇醋能够提高小鼠肝脏中GSH含量和ADH活力,降低MDA含量,可显著缓解连续灌酒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和肝细胞肿大等症状,具有解酒护肝作用。枳椇醋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和脂肪组织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减肥功效;食用枳椇醋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清中的血脂含量,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外试验法测定河蚬肉酶解产物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采用动物试验测定灌胃河蚬肉酶解产物后小鼠醉酒时间、醒酒时间、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以及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价其解酒护肝的功效。体外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对ADH具有激活作用,激活率为52%。动物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组与阴性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时间延长率为69.42%,缩短率为13.40%,且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P0.05)。此外,河蚬肉酶解产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的MDA、TG的含量(P0.05),减缓GSH的消耗(P0.05)。综上可知河蚬肉酶解产物具有解酒护肝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葛根和葛花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葛根和葛花的解酒效果及葛根素剂量与解酒效果的相关性。先给小鼠灌胃葛根和葛花提取物,30 min后灌胃白酒(5.75g/kg·bw),观察醉酒小鼠的醒酒时间及ADH法测定小鼠血液乙醇含量变化,以探讨葛根和葛花对醉酒小鼠的影响。结果低、中剂量(2.5,7.5 g/kg·bw)的葛根水提物(PRW)和葛根醇提物(PRE)能显著缩短醉酒小鼠的醒酒时间(PRW:43.3%、48.7%;PRE:51.1%、53.6%),中剂量(7.5g/kg·bw)的葛花醇提物(PFE)能有效缩短小鼠睡眠时间(24.3%);中、高剂量(7.5,10 g/kg·bw)的PRW和PRE能有效抑制酒精的吸收,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而高剂量的PFW和PFE对血乙醇浓度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仅在240min处有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的解酒预防效果比葛花好,PRE优于PRW,且PR中的葛根素剂量与解酒效果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芦荟粗多糖和芦荟苷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汪何雅  钱和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355-358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来研究芦荟粗多糖和芦荟苷对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芦荟粗多糖(AP)和芦荟苷(Aloin)可以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AP实验组的乙醇吸收最高峰在120min左右出现,与对照组相比,AP(9mg/kg·bw)组小鼠血液乙醇浓度缩小了25.49%;Aloin组的乙醇吸收最高峰在120~180min出现,Aloin(200mg/kg·bw)组乙醇浓度缩小了42.56%。因此,芦荟苷和芦荟粗多糖都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8.
解酒饮料是一种采用水果和蔬菜制备的新型解酒功能饮料,本文采用体外的试验方法观察到解酒饮料和酒精饮料混合后形成胶体状的醇凝胶(alcogel),乙醇保持率可达92%.动物试验表明解酒饮料能明显延长或不出现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降低血中乙醇含量,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解酒饮料能包裹酒精形成凝胶状结构,因此是一种特异性乙醇吸收抑制剂,具有预防醉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醇提取、多种层析分离,以及核磁共振鉴定结构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以小鼠醉酒潜伏期、睡眠时间、血液乙醇浓度、肝中乙醇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为指标,筛选各组分的解酒作用,研究葛花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功效与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葛花醇提物经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洗脱物具有显著缓解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P <0. 05)。从该组分分离到3个单体,分别是8-C-葡萄糖-鹰嘴豆素甲(Ⅰ)、8-C-葡萄糖-O-木糖-染料木素(Ⅱ)、印度黄酮苷(Ⅲ),其中化合物Ⅰ能显著增加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84. 19 min),缩短小鼠的醉酒时间(241. 40 min),降低血液中的乙醇质量浓度(401. 79 mg/100 mL),提高肝中乙醇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3. 06 U/mg,1 109. 26 U/g)。首次从葛花中分离出化合物Ⅰ,并证实其具有解酒功效,为葛花解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9治感冒感冒时,每天喝3次醋开水,每次喝1杯(1杯开水滴醋5~10滴);用米醋滴鼻,每次2~3滴,每日2次,连滴3日,可防治感冒;将醋与蜂蜜调匀饮用,主治感冒,兼治喉咙痛或呼吸器官疾病。10治糖尿病用醋蛋液加蜂蜜对温开水服用,有利于体内糖代谢的顺利进行,能降低血糖;将黄豆用醋浸渍后食用,可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11治便秘在每天所喝的开水中加点醋,每次洗澡时,在浴盆中加几碗醋,都可防治便秘。12治痢疾每餐服点醋,可预防痢疾;马齿苋用醋炒食,可治疗痢疾。13治肠炎、肠梗阻米醋40mL,温服,每日2~3次,可治疗肠炎;米醋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