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 ,且花头、花瓣含水不均的生理特性 ,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 -气流式干燥技术 ,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和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在达到干燥菊花目的的前提下 ,使菊花色、香、形、味不变 ,提高了菊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且花头,花辫含水不均的生理特性,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气流式干燥技术、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和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达到干燥菊花目的的前提下,使花花色、香、形、味不变,提高了菊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菊花生理特性和对干燥过程的要求,分析了微波干燥的原理和特点。根据菊花干燥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微波和热风一体式干燥装置的设计,对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可为菊花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微波—气流式干燥技术在菊花烘干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且花头,花瓣含水不均的生理特性,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气流式干燥技术,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达到干燥菊花目的的前提下,使菊花色,香,形、味不变,提高了菊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微波-气流式干燥菊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且花头,花瓣含水分不均的生理特性,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0-气流式干燥技术,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达到干燥菊花的前提下,使菊花色,香,形、味不变,提高了菊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菊花含水率高,且花头、花瓣含水不均的生理特性,优化组合应用先进的微波-气流式干 燥技术,对菊花的干燥方式、方法、工艺、效果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达到干燥菊花目的的前提下,使 菊花色、香、形、味不变,提高了菊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李赫  张志  任源  张开飞 《食品与机械》2018,34(10):133-138
在菊花干燥过程中,干燥机内部的流场分布特点是影响菊花干燥品质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在菊花干燥过程中干燥机内部的流场分布及变化规律,针对负压式干燥机,建立了干燥机的物理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参数确定和求解计算,得到了菊花干燥过程中速度场、压强场、温度场在干燥机内部的分布情况,实现了对菊花干燥过程中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为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着重将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相对误差在8%以内,充分证实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风干燥试验装置对菊花脑的热风干燥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热风温度(T)、热风相对湿度(φ)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热风温度是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利用3种不同干燥速率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菊花脑热风干燥符合指数模型MR=exp(-kt),其中k=0.0922T-9.83φ。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开展菊花脑热风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脑热风干燥的优选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100℃、漂烫时间150s、浸泡处理配方15%糊精浸泡、干燥温度80℃。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褐变相关酶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褐变相关酶活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菊花采后干燥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蒸制干燥、恒温鼓风干燥、阴干对菊花的全花和花蕾样品进行干燥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总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芹菜素含量。结果:蒸制干燥处理的菊花样品,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均可被完全灭活,总酚、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芹菜素含量均高于风干和阴干;干燥处理后的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损失大于50%,总酚类的损失小于50%,不同干燥处理后全花和花蕾的绿原酸含量:蒸制干燥鼓风干燥阴干。全花和花蕾中POD活性均与总黄酮含量显著相关,全花中PPO活性与绿原酸含量显著相关。结论:褐变相关酶PPO和POD活性与酚类、黄酮类物质均有一定相关性,蒸制干燥可完全灭活褐变相关酶,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于风干和阴干。  相似文献   

11.
热泵干燥技术作为一种热回收节能型干燥技术,广泛用于农产品加工。近年来更趋向于利用预处理技术结合基础热泵干燥或者热泵干燥与其它干燥技术联合的工艺更新研究。该文综述重点预处理结合热泵干燥技术及热泵干燥与其它干燥技术联合干燥的工艺研究进展,为热泵干燥技术匹配不同干燥物料的工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瑛  刘天志  袁守亮 《食品科技》2012,(8):186-188,192
对新疆昆仑山产高寒香菊黄酮、多酚及水溶出物质量进行测定,为香菊功能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超声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香菊多酚含量;采用烘箱恒重法测定其水浸物含量。结果表明:高寒香菊中总黄酮含量为15.76%(占干重)、总多酚含量为237.09mg/g、水浸出物含量为51.57%,因此香菊作为一种特色天然产物进行其在保健品的研究具有较大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油菜籽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油菜籽干燥技术是油菜籽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干燥方法及工艺的不同对油菜籽的品质有显著影响。依据国内外关于油菜籽干燥机理、数学模拟、干燥工艺及品质分析等研究成果,综述国内外油菜籽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油菜籽热风干燥、就仓干燥、微波干燥、高压电场和过热蒸汽干燥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目前油菜籽干燥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油菜籽干燥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后续的油菜籽干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干燥技术在甘薯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干燥技术包括热风干燥技术、油炸膨化干燥技术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甘薯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甘薯干燥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甘薯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干燥技术,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以及联合干燥技术在未来甘薯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菊花粉的贮藏稳定性,分别在20、30℃和40℃下,采用静态称量法对黄山贡菊粉和金丝皇菊粉的水分吸附等温线进行研究,同时探讨水分吸附过程净等量吸附热、微分熵、熵-焓互补理论、固体单位吸附表面积及有效孔径等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粉和金丝皇菊粉的水分吸附遵循Ⅱ型等温线.Peleg模型最适合描述菊花粉水分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江兆清  周然 《肉类研究》2012,26(7):39-43
本文对鱼、肉类真空冷冻干燥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真空冷冻干燥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模型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国内外真空冻干特别是在鱼、肉类冻千方面的理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国内外对真空冻干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侧重鱼、肉类真空冻干的阐述,着重阐明了鱼及肉类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贮藏的优势和必要性,结合生产实践说明真空冻干的效果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能耗所带来的高成本依然制约着鱼、肉类真空冻干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降低能耗而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将是鱼及肉类真空冻干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纸机干燥部新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Condebelt干燥技术、OptiDry冲击式干燥、OptiDry Twin冲击式干燥、OptiDry Vertic&l穿透干燥、CombiDuoRun和TopDuoRun干燥部以及红外干燥等先进干燥技术的发展、性能及特点;并对处于试验阶段的微波干燥和脉冲干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如何快速而经济地干燥物料并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是干燥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传统单一的干燥技术在一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探索各种干燥技术的组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功率超声(声强大于1 W/cm2)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物理加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强化水分的传热和传质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在食品干燥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超声在食品干燥前预处理、超声强化渗透脱水、超声耦合热风干燥、超声耦合喷雾干燥、超声耦合冷冻干燥、超声耦合热泵干燥、超声耦合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声干燥的作用效应及机理,总结了超声干燥的优点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new trends in drying technology seek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synthetic preservatives to improve the shelf-life and storage st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rying process can result in deform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phytoconstituents due to their thermal sensitivit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give a general overview of common drying techniqu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foo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ocusing on recent advances to maintain the features of the active phytoconstituents and nutrients, and improve their release and storage stability. Furthermore, a drying technique that extends the shelf-life of food products by reducing trapped water, will negatively affect the spoilage of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undesired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but can protect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like probiotics.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recent efficient improvements in drying technologies that produce high-quality and low-cost final produc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However, despit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drying technologies, hybrid dry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drying techniques) and spray drying (drying with the help of encapsulation methods) are still promising techniques in food industries. In conclusion, spray drying encapsulation can improve the morphology and texture of dry materials, preserve natural components for a long time, and increase storage times (shelf-life). Optimizing a drying technique and using a suitable drying agent should also be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preserve probiotic bacteria and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