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新疆褐牛不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不同部位牛肉在成熟中品质变化,选取其具有代表性的冈上肌(SU)、冈下肌(IF)、臂三头肌(TB)、腰大肌(PM)、背最长肌(LD)、半腱肌(ST)、半膜肌(SM)和股二头肌(BF)八个部位肉,测定并分析成熟过程中(1、6和12 h以及1、3、7和14 d)的品质指标(色差、质构特性指标、剪切力、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pH)变化。结果表明,该品种牛半腱肌具有最高的L*值,腰大肌具有最高的a*值。八个部位肉的硬度和弹性均随着成熟时间先增加后降低,且腰大肌的硬度低于其他部位。八个部位肉的剪切力随着成熟时间先增加后降低,腰大肌剪切力低于其他部位肉。股二头肌的剪切力变化率最大,半腱肌的剪切力变化率低于其他部位肉。腰大肌系水力较差,半膜肌的系水力较好。八个部位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蒸煮损失总体均呈增加的趋势。八个部位肉的pH的变化均是先降低后增加。本文为新疆褐牛精细成熟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部位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变化及肉色指标之间相互关系,该试验以川西北麦洼牦牛背阔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3个部位肉为研究对象,置于4℃自然成熟并在相应时间点测定分析肌肉色泽、肉色稳定性指标总肌红蛋白(total myoglobin, TMb)含量、氧合肌红蛋白(oxymyoglobin, OMb)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 MMb)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metmyoglobin reductase, MetMbR)活性及pH值。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3个部位肉L*值和a*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背最长肌和半腱肌b*值和H*值均呈逐渐上升变化,背阔肌b*值、H*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Mb含量、OMb相对含量及MetMbR活性呈下降趋势,MMb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pH值呈先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变化的趋势;相同时间点下,三者的L*值和b*值总体上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3.
以真空包装作为对照,研究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对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影响。取6头宰后24h的黄牛左侧背最长肌,切割成大小基本相同的肉块并随机分组进行托盘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2.54cm厚),在4℃下冷藏成熟0,4,7,10d,分别测定颜色、嫩度、贮藏损失、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和水分分布状态,评价包装方式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真空包装相比,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牛肉样品的蒸煮损失在宰后成熟过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贮藏损失差异显著(P0.05);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牛肉样品的a*值和自由水含量较高(P0.05),而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牛肉样品的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气调包装和托盘包装有助于改善牛肉的颜色,而对牛肉嫩度和水分分布状态却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牛背最长肌施以常规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保水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快速冷却使蛋白性质在宰后12 h内变化不显著,使葡萄糖、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出现峰值时间提前,且肌原纤维蛋白疏水性、浊度及乳化性变化是宰后48 h至72 h蛋白结合水的能力减弱。此外,快速冷却比常规冷却处理牛肉的表观持水力在宰后6 h内较高、48 h后较低;宰后168 h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分别降低0. 11%和4. 37%,且差异极显著(p 0. 01),加压损失降低2. 07%(p 0. 05)。结果表明,快速冷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料肉质量,缩短僵化时间,提高保水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正常牛肉与DFD(dark, firm and dry)牛肉成熟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及其对保水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正常牛肉和DFD牛肉的背最长肌(M. longissimus lumborum)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探究DFD牛肉与正常牛肉分别在成熟3、7、14 d和21 d时水分状态的变化,并通过肌节长度和细胞外空间比组织学指标分析成熟过程中DFD牛肉与正常牛肉保水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正常牛肉和DFD牛肉保水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FD牛肉保水性显著高于正常牛肉(P0.05),DFD牛肉中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自由度较低,且结合水相对含量较高;DFD牛肉肌节长度显著低于正常牛肉(P0.05),肌节内狭窄的储水空间可降低肉中水分的自由度,并且成熟过程中DFD牛肉肌细胞始终保持完整形态,细胞水分散失减少,因此DFD牛肉能够在成熟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保水性。本研究结果阐述了DFD和正常牛肉成熟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变化,并从不同水分状态和肌肉组织学角度揭示了DFD牛肉成熟过程中保水性较好的原因,可为提高牛肉保水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不同牛肉部位对牛肉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部位牛肉加工成牛肉片后品质的差异,选择辣椒条、霖肉、腱子肉和黄瓜条为原料加工成牛肉片,分别测定其出品率、色差、剪切力、水分含量及水分分布等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辣椒条加工的牛肉片感官总分最高,为14.44 分,剪切力为5.31 N,显著低于其他组牛肉片;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辣椒条制作的牛肉片不易流动水含量最高,保水性最好;牛腱制作的牛肉片感官总分最低,为12.22 分,剪切力为11.54 N,显著高于其他组牛肉片,嫩度最差。因此,以辣椒条为原料生产的牛肉片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牛肉炖煮风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泽  徐晓东  许锐  贾茜  冯涛  宋诗清 《食品科学》2019,40(4):206-214
目的:为深入了解炖煮牛肉的风味特征,对不同部位的牛肉(上脑、辣椒条、牛腩、牛臀和腱子肉)炖煮后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采用感官评价、电子舌、快速气相电子鼻以及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的方法对其物质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感官评价发现牛腩香气重,肉汤味浓厚,油脂感强,肉质肥厚,炖煮口感最佳;电子舌分析发现,各样品的滋味存在明显差异;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发现5?种不同部位牛肉表现有明显差异的雷达图谱特征;同时SDE-GC-MS分析共检测出9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物质最丰富,其次为醇类和酮类。腱子肉、辣椒条、牛腩、牛臀、上脑分别有44、50、20、31?种和47?种。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炖煮牛肉风味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基础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排酸成熟过程中肉类品质的变化,以牛肉为研究对象,测定排酸1~7 d肉样的硬度、保水性、pH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以及排酸1、3、5d时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牛肉排酸3 d时出现最大僵直期,硬度达到最高,保水性达到最低,pH值降到最低值5.56;随着解僵及成熟的进行,牛肉嫩度、保水性回升,排酸7 d时pH值回升到5.84,达到排酸成熟肉标准(5.8~6.2);排酸1 d时,肌原纤维的Z线、粗细丝清晰可见,随着肌原纤维小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排酸5d时,Z线变得模糊,几乎消失,成为晕染状,几何构型发生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牛肉在0~4 ℃条件下排酸成熟需要7d,前3 d是排酸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牛和部位肌肉在成熟过程中品质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肌肉部位和成熟时间对鲁西黄杂交牛和安秦杂交牛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2种牛宰后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膜肌3个部位肉,在成熟5、7、14、21?d时测定其嫩度、肌节长度、肉色和蛋白降解程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2种牛腰大肌剪切力值较低,肌节长度较长,肉色更好,而背最长肌和半膜肌剪切力更高,肌节长...  相似文献   

10.
不同部位鹿肉在成熟过程中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宰后成熟处理0、3、5、7、14、21d 的花- 马杂交F1 鹿较具代表性的背最长肌、半腱肌、冈上肌和腰大肌中主要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部位因素对经过成熟处理鹿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食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时间对不同部位鹿肉的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剪切力值、解冻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 < 0.05),而对胶原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背最长肌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水分含量较低;剪切力和蒸煮损失明显小于其他3 个部位肉。成熟时间对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剪切力有影响,而对冈上肌和成熟3d 后的腰大肌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烤制是我国牛肉食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不同部位牛肉烤制加工适宜性并不明确.本研究以牛肉上脑、腱子、辣椒条、黄瓜条、外脊、里脊、米龙和臀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烤制前营养品质、理化品质、加工品质及肌纤维特性和烤制后感官品质及烤制加工品质的差异,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烤制加工的关键品质指标,并建立烤牛肉综合品质评价方程:Y=-...  相似文献   

12.
选用真空包装作为对照,通过测定pH、颜色、总色素含量、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对比例、脂肪氧化以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研究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颜色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真空包装,托盘包装牛肉样品的pH较高,而气调包装牛肉样品的pH较低,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牛肉样品的L*值和b*值较高(P0.05),气调包装能够有效地维持牛肉样品颜色稳定性(P0.05),而托盘包装在维持颜色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差,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的牛肉样品脂肪氧化程度较高(P0.05),脱氧肌红蛋白含量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卢士玲  李开雄 《肉类研究》2006,20(12):12-14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发酵剂作用下,在发酵香肠的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的变化,得出了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不同发酵剂作用下,在发酵香肠的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的变化,得出了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129-133
对新疆风干牛肉自然发酵成熟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风干牛肉成熟过程中最低pH值在5.78左右;最终水分活度为0.76,水分含量在20%左右;在自然风干成熟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新疆风干牛肉自然发酵成熟过程中的优势菌主要有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部位牛肉对杏鲍菇牛肉菜肴品质的影响,本文选择里脊、牛腩、后腿、黄瓜条和肩肉五个部位的牛肉,采用相同工艺制作杏鲍菇牛肉菜肴,进行探究不同部位牛肉对菜肴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质构分析仪、电子鼻、气质联用、扫描电镜等,分别从嫩度、质构、风味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嫩度方面,牛后腿的嫩度值最大,其次是黄瓜条部位。质构方面,里脊品质最好,黄瓜条次之;在风味物质方面,通过分析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肩肉26种、黄瓜条20种、里脊16种、后腿15种、牛腩12种;电子鼻雷达图显示5个部位牛肉的敏感物质类型没有显著性差异。微观结构方面,扫描电镜显示黄瓜条和肩肉部位肌纤维空隙和断裂程度最大。黄瓜条部位在感官评分中得到85分。结果得出,采用不同的牛肉部位制作杏鲍菇牛肉菜肴,黄瓜条部位风味物质20种、嫩度和质构品质较好、感官评分最高,因此,以黄瓜条部位为原料制作的杏鲍菇牛肉菜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宰后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与降解规律以及不同部位肉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取牦牛背阔肌、冈上肌和半腱肌三个部位肉,在0-4℃下分别成熟0-14d,监测其在宰后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成熟时间的延长,牦牛三个部位肉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1-14d,背阔肌羰基含量显著高于冈上肌(P0.05),极显著高于半腱肌(P0.01)。巯基以二硫键的形式交联而损失。表面疏水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d时达最大,背阔肌显著高于冈上肌、半腱肌(P0.05),至14d时,背阔肌显著低于其它两个部位肉(P0.05)。Ca-ATPase酶活性呈下降趋势,7-14d,背阔肌显著低于其它两个部位肉(P0.05)。背阔肌Troponin-T 28kDa、Desmin 38kDa和36kDa特征降解产物出现的时间较其他两个部位均早,降解程度也较高。表明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蛋白变性、聚集和降解同时存在,牦牛不同部位肉肌原纤维蛋白发生氧化程度:背阔肌冈上肌,半腱肌。  相似文献   

18.
实验建立并优化了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川菜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方法。样品的萃取选择65μm PDMS/DVB(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SPME萃取头,50℃顶空萃取40min。通过GC-MS对4种不同烹饪方式川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检出酯类、酸类、酚类、醚类、酮类、醇类、烃类7类36种化合物。该方法具有萃取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川菜中多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为研究川菜菜肴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干法成熟过程中牛上脑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研究其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成熟阶段牛肉风味有较好区分度;随着干法成熟时间的延长,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上升,在成熟28 d时,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是未经成熟牛肉的3.21倍。通过挥发性风味物质聚类分析可将干法成熟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成熟7 d;第2阶段为成熟7~21 d;第3阶段为成熟21~28 d。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和香气特征分析发现,异戊醇和正己酸乙酯是整个成熟过程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呈酒香味、麦芽味和果香味。同时每个成熟时期还存在不同的关键风味物质,癸醛和十二醛在成熟28 d时被检测为关键风味物质,这使牛肉整体风味从以果香味为主,转变为以脂肪味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烹饪方法(炸制、蒸制和煮制)对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烹饪方法处理牛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