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少数民族特有风格。而在东北地区,满族和朝鲜族居多,它们不但保留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又不断地吸收汉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表现手法,进而使满族和朝鲜族的文化丰富而又不失它固有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满族和朝鲜族的屋顶结构、民居建筑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来展示在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所孕育出来不同民族所带来独特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2.
朝鲜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朝鲜族文化,而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朝鲜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激励着中国朝鲜族的人民。本文主要阐述了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形成及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3.
满族历史源远流长,在半农耕、半渔猎生产、生活、祭祀等过程中创造了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满族家具是其历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厚重深沉的文化和工艺,折射出深厚独特的设计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满族传统家具的文化起源、结构、涂饰工艺、造型与装饰等特点,探讨满族传统家具的设计文化特征。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对满族传统家具工艺和文化的关注,增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家具艺术的活化与传承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植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聚居地的文化现状,分析该地域内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与装饰因素。并通过对朝鲜族的居住文化和内部装饰两个部分详尽解读东北地区朝鲜族民居的少数民族特色,阐明朝鲜族的独特住居文化在东北地区民居文化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而为探索朝鲜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互融的新模式提出未来发展设想,以期为未来如何将传统与创新有机融合做出基础性铺垫。  相似文献   

5.
正满族饮食文化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直到今天,满族民间美食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仍然以活态文化的形式存在于满族聚居地区,体现在满族聚居区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和男女老少的舌尖上。满族民间美食养生保健功能的应用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曾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发展做过重大贡献,其成就显著,影响深远,贡献突出。在长期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朝鲜族传统文化,对朝鲜族装饰元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丰富了中国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通过对朝鲜民族深入的了解,进而从朝鲜族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居文化、纹样文化、国花文化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朝鲜族在装饰元素上的创造力,进一步说明朝鲜族装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文化的传承、符号的延续以及...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第二个统一中国并建立清王朝的少数民族。入关后满族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满族吸取汉文化精华的同时,满族文化也对建筑、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以坤宁宫为代表,对其历史、形制,历经明清两朝的变化进行介绍,进而探讨满族文化对其室内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的辽宁省主要聚居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等五大少数民族,这形成了辽宁地区民俗文化的多元化、服饰风格多样化的局面。辽宁地区手工艺品种类繁多,服饰品特色鲜明,开发地区性手工艺服饰品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在现代"快时尚"的消费理念下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是我们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满族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加上清代政府实施了非常特殊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政策,对满族文化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促使满族文化在清代中发展到顶峰。而满族服饰文化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非常显著反映出文化的基本特征,如符号特征。民族融合特征等,充分展示了清朝满族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本文通过对清朝满族服饰文化形成原因分析,剖析了满族服饰的文化特征,为后续满族服饰文化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多民族的聚集地,黑龙江西部地域的达斡尔族是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族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以及手工业,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生活。然而在时代历史条件下,达斡尔族民俗近年来呈现出濒危趋势。为了探求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尝试以综合材料绘画表现民俗的方法实现达斡尔族民俗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Miss Special 《美食》2024,(2):45-46
<正>中国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纬度纵跨约50度,每个地方的冬天都各有特色,虽然有时南方也下雪,然而那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标志性冬天,一定是在北方。冬日的东北,尽展姿颜。辽宁的冬季或许还夹着点温柔,而向北一进入吉林,就一下子冷得凛冽。山间的树木光秃着枝丫,那分明的线条配上一冬都不会融化的雪,像是一幅随道路延展而开的素净的工笔画。吉林这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省,有长白山绵延万里,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川流不息。它像是个豪放的北方汉子,让人一靠近就觉得踏实,心情自在。于美食而言,它走的不是南方那般精致路线,而是用一种朴实与豪情,将北方山河的资源尽致呈现。长春作为吉林的省会,在东北菜为主,也汇聚了各地的美味。长白山有数不尽的“山货”,是人们眼中的山间珍宝。吉林聚居着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不同民俗文化交融中,美味文化朴实而丰盛。  相似文献   

12.
金达莱花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已经成为我国朝鲜族传统花卉和文化的标志之一。以金达莱花的情感属性为切入点,从配色要求和在朝鲜族家居装饰中的传承为脉络,阐述金达莱花在朝鲜族家居装饰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悦 《西部皮革》2023,(6):69-7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多的一个区域,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地方朝鲜族的服装体现着民族的特点,民族的个性,并承载着民族的文化,重新对朝鲜族服装进行记录与整理,对其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民族服装日益显示出其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其文化内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朝鲜族民族服饰特有款式艺术特征的阐述分析,研究其独特魅力下朝鲜族自然观念、生活智慧、审美理想以及礼仪风俗、观念性文化内涵,为朝鲜族民族服饰在现代设计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韩服是受我国蒙古服和汉服影响的朝鲜族民族服饰,作为一款民族服饰其内在的气韵、行制和结构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文章探讨了现代韩服结构设计与改良技术,根据服装3D数字模拟技术进行韩服的穿着模拟试验,以测试韩服的和体性和舒适性,由此提出韩服改良技术方向和开发设计建议,可为我国民族服装款式与结构设计提供一个新方法,为服装行业发展民族服饰提供参考,有助于相关的文化企业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塑造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带着古文明气息的文化产物正在被人们追捧和向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坐落于我国东北部,毗邻朝鲜、接壤俄罗斯、遥望日本。作为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拥有绚烂历史的民族,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延边地区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涌现,吸引着大批对此感兴趣的人们。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文化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分析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相关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秋千,根据清翟颢《通俗篇》记载在齐桓公时期传入中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朝鲜族秋千是朝鲜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现今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是一项具有表现女性特点的比赛.研究朝鲜族秋千的近代发展脉络,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项目具有积极作用.前后两次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7.
王志媛 《西部皮革》2024,(4):100-102
朝鲜族刺绣作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将富有文化内涵的刺绣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融入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在促进朝鲜族刺绣的商业化发展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还能助力提升地域知名度,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基于此,通过文献研究,文章简单分析了朝鲜族刺绣的特征和服饰类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并根据市场需求,解构朝鲜族刺绣元素,设计了几款服饰类旅游纪念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提到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人们马上会想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清代陪都盛京"等一系列美誉。其实,作为清朝"龙兴"之地的盛京沈阳,还有她光鲜的另一面:美食之都!沈阳地区的特色美食洋溢着浓郁的东北气息,散发着浓烈醇厚的黑土芳香,成为中华饮食文化园圃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均曾定都沈阳,称"盛京",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使这里的美食融合了满汉文化的诸多元素,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精良细作、满汉相融的特点,老边饺子、杨家吊炉饼、李连贵熏肉大饼、沈阳回头、沈阳小土豆、满族八大碗等传统美食名播远近,引得八方食客  相似文献   

19.
正前几天,与家人去吉林游玩,在那里品尝到了传统美食——乌拉满族火锅。那鲜而不懈、淡而不薄的口感,至今回味不绝!乌拉城,是吉林市龙潭区的一个小镇,不仅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更被清王朝视为满族的发祥地。走在乌拉街满族镇,这里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那天,我们一家人在街边寻寻找找,最后选择了一家叫富察氏火锅的店面。  相似文献   

20.
该怎么形容京都的美食呢?精致、典雅、风情万种等一切美好的形容词,似乎都无法穷尽其多样化和意料之外。京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几乎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饮食相伴,人们在饱览历史自然文化的同时,几乎无时无刻不享受着各种文化和谐融汇的美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