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肌醇含量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绘制。当功能性饮料中肌醇含量为1255.2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67.8 mg/L(95%置信度),此时肌醇含量表示为(1255.2±67.8)mg/L(k=2)。结论该评定方法可用于气相色谱法对功能性饮料中肌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定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不确定度,分析检测条件的改变对检验过程的可靠性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的影响。方法在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改为使用20 mL比色管定容溶液体积至12 mL,并确定检测方法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白酒样品中氰化物含量为0.25 m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 mg/L(P=95%, k=2),样品前处理和标准溶液配制对方法不确定度贡献较小,样品重复测定对方法不确定度贡献最大。结论定容体积的改变和使用20mL的比色管对检测过程干扰较弱,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小,可以采用提高检测数据稳定性的方法来降低测量不确定度,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 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 对测量过程中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 通过对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和合成,蜂蜜样品中马拉硫磷的残留量为0.021 mg/kg, 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7 mg/kg(k=2)。结论 气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的拟合, 其次是样品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溶液, 而回收率与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经皂化、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外标法定量,对保健食品中的二十碳五烯酸进行测定。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合成不确定度。结果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4.2%,扩展不确定度为19 mg/g,测量结果为(2.2±0.2)×10~2 mg/g,k=2,置信区间为95%。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和样品制备过程引入。结论对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的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有利于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制酒中氰化物的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评定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配制酒中氰化物含量为2.5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0.1 mg/L (k=2)。各不确定度分量中,实测含量、测定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样品制备和酒精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次之,试样体积、氰化物和氰离子的分子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小。不确定度评估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制酒氰化物含量的过程,对检测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度在测定生活饮用水氰化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饮料工业》2009,12(7):31-33
目的:探讨不确定度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检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结果:该方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c=0.00034mg/L.结论: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减小不确定度,在检测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白酒中DBP、DEH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整个测试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系统分析。样品提取、离心后取上层有机相进行测定,利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以氘代同位素标记物作内标,以m/z 149和m/z153为定量离子对,对其定性定量测定,并对测试过程中引入的各个分量进行评定与合成。结果表明,DBP、DEHP在0.2~2.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限为0.05 mg/kg,不同加标水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DBP:91.2%~100.4%,RSD为2.24%~2.79%(n=5);DEHP:99.0%~110.6%,RSD为4.98%~5.44%(n=5)。当DBP测定结果为0.572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 mg/kg,DEHP测定结果为0.251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5 mg/kg,k=2,p=95%。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白酒中DBP、DEHP的含量测定。并且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用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DBP、DEHP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估。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仪器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相似文献   

8.
以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氰化物的含量,并对实验过程中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本实验表明,该水样总氰化物浓度为0.0546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 mg/L,k=2,校准曲线的建立和拟合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是本实验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林子吉  李霞  易啸  李芳芳 《酿酒科技》2013,(1):108-111,1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糖精钠含量,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通过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合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64 mg/kg和0.13 mg/kg.该评定方法对提高白酒中糖精钠的检测准确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纽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全面考虑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分量进行量化处理,得出纽甜残留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样品称样量为10.0 mg/kg时,测定白酒中纽甜含量为2.0 mg/kg±0.3 mg/kg。本方法适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纽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牛力  罗冠龙  王婧 《酿酒》2020,47(2):100-103
氰化物是白酒检测卫生指标的重要一项,按照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1]第一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的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含量,并对整个检测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估不确定度。经过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样品测定过程中随机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试样量取、定容产生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仪器的量化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等。经评定,白酒中氰化物测定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95r(el x)=4.58%,包含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三七中腐霉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检测方法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计算各不确定度的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三七样品中腐霉利残留量为0.103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5mg/kg(k=2)。结论测定三七样品中腐霉利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和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了白酒中氰化物能力验证的可靠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和气相色谱法对白酒中氰化物进行测定。分光光度法选定的浓度0.01-0.2mg/L线性范围,流动注射法、气相色谱法选定浓度0.002-0.1mg/L区间内对白酒考核样中的氰化物进行测定和加标试验,并分析了3种方法对考核样测定的准确度和影响因素。结果:采用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和气相色谱法均能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 其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4mg/L、0.001mg/L和0.001mg/L,均能达到检测的要求,但操作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且对样品前处理有严格要求。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考核样中的氰化物,均能达到检测要求,但需要严格控制检测前处理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客观分析蔬菜中多组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以NY/T 761-2008第一部分方法二的标准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的全过程,从标准溶液、样品制备、重复性、标准曲线拟合和回收率等五个方面对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确认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大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并报出结果。结果:蔬菜中16种有机磷农药的含量范围为0.100~0.339 mg/kg,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在0.016~0.052 mg/kg之间(P=95%,k=2)。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拟合,其次为回收率,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制作标准曲线、优化前处理方法、质控样品等措施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与食品接触聚丙烯成型品蒸发残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GB/T 5009.60 - 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处理分析样品,在此基础上建立蒸发残渣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不确定度的各种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当蒸发残渣(正己烷)的残留质量浓度为30.1mg/L 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99mg/L,扩展不确定度为4.0mg/L(k =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含量检测的方法,探究GB5009.36-2016第二法在白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等酒样中应用的区别。方法将酒样进碱解前处理后,以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加标回收率为指标,对方法及前处理进行评价。结果国标第一法与第二法结果有较大的差别,碱解前处理的气相色谱法与国标第一法结果相近。用GB 5009.36-2016第二法测定白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等中的氰化物含量时,均无法得到较好的加标回收率;用GB5009.36-2016第二法检测伏特加、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的露酒中的氰化物含量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回收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含量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8.0%,回收率为78.0%~1112.5%。结论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含量时能够得到与国标第一法相近的结果,该方法操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度高,适合白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