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超声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渣含有丰富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但直接从红枣渣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色泽较深,影响其产品质量,因此,脱除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的色泽对开发利用枣渣具有重要意义。为脱除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色泽。本文采用超声辅助H2O2技术对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脱色,研究H2O2脱色浓度、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枣渣白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浓度7%,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47℃,超声功率160W,该条件下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达到62.3。表明超声辅助脱色技术是一种适宜的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方法,为提高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以枣渣为原料,采用高温蒸煮、纤维素酶酶解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酶解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经120℃高温蒸煮60 min,纤维素酶改性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0.55%、p H4.6、料液比1∶27 g/m L、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0.03%±0.58%,与模型预测值20.37%较为一致。响应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好,说明此模型合理可靠,可为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地瓜渣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酶解时间、超声温度、加酶量四个因素,以地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地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地瓜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 W,酶解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0℃,加酶量0.6%,此时IDF提取率为68.98%,与模型的预期值69.05%基本相符,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拟合度良好。产品为淡黄色,地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和持油力为0.897g/g和0.574g/g。  相似文献   

4.
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金盏花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化学法从金盏花渣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测定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1.3mol·L-1,料液比1:13(g/mL),提取时间110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75%,颜色为近白色,纯度为40.59%,持水力为10.8g/g,溶胀性为12.68mL/g.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枣渣为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酸解、高压蒸煮和超声分散进行预处理,再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根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得率来选择最佳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枣渣经121℃,0.1 MPa高压蒸煮30 min后,再加0.5%的纤维素酶水解,SDF的得率达11.3%。和其它方法相比,该工艺过程的水解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芹菜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以榨汁后的芹菜渣为原料来提取芹菜膳食纤维的工艺.分别以产率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主要指标,寻找碱解与酸解最佳工艺.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芹菜膳食纤维总产率达79.5%,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69.0%,溶胀性为12.2ml /g,持水力为2.11g/g.  相似文献   

7.
酱油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酱油厂生产酱油废渣为原料,研究采用碱处理法从酱油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膳食纤维影响顺序为:碱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组合是碱浓度4%、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6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32.37%,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65g/g,溶胀度为4.08ml/g。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杏渣为原料,采用酶碱法水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方法提取杏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探汁了时川,温度,固液比,酶浓度等因素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碱法提取杏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他工艺条件,其中酶作用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为60min,温度为50℃,酶浓度为0.6%(0.2716g中性蛋白酶),固液比为1:10,在此条件下杏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67.23%。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在化学法基础上采用双酶降解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探讨了酶解的工艺条件,并对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持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80 u/g,温度90℃,p H6.5,时间2 h;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100u/g,温度50℃,p H7.5,时间1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9.0%,且持水力与持油力性能较好,分别为6.63 g/g和2.07 g/g。  相似文献   

10.
陶永霞  周建中  武运  于小会 《食品科学》2009,30(20):118-121
以枣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碱法水解蛋白质、脂肪的提取方法提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值、碱解时间、碱解温度等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碱法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为0.4%,纤维素酶加酶量为0.5%、酶解时间60min、碱解pH值为12、碱解温度70℃、碱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11.32%,持水力和溶胀性分别达到848.68%和9.26ml/g。  相似文献   

11.
黄豆酱油渣油脂和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伟  朱新贵  刘滢  曾苑玲 《中国酿造》2013,32(10):109-112
黄豆酱油渣是传统酱油酿造后所产生的废渣,富含大豆油脂和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油脂和膳食纤维的条件。提取油脂最佳工艺:料液比(正己烷量∶酱油渣量)2.5∶1,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油脂的提取率为44.1%;脱脂酱油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脱脂酱油渣经酸处理,并水洗至中性后,按料液比10∶1加入浓度4%的NaOH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27.0%。对提取产品进行分析,粗油脂颜色较深,过氧化值为2.26mmol/kg,酸价为51.51mg KOH/g;黄豆酱油渣的膳食纤维呈米白色,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3.20mL/g和4.53g/g。  相似文献   

12.
酶法制备枣膳食纤维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枣渣为原料,探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7%,35℃,水解时间120min,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提高28%,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溶胀性分别为886%和18.7ml/g。面粉中添加7%纤维可提高饼干的稳定性和起酥性,提高了饼干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四层米糠、大豆粉、紫米粉、香菇粉、玉米粉、红薯粉、红枣粉为主要原料,利用线性规划法设计分层米糠代餐粉,以膳食纤维含量不低于总质量13%,且价格不得高于6元/份为主要约束条件,获得五种分层米糠代餐粉配方。通过对分层米糠代餐粉进行感官评价、水合特性以及自由基清除率比较,进一步确定了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最优配方各成分含量为米糠1# 30 g、米糠2# 30 g、米糠3# 98.68 g、米糠4# 34 g、大豆粉22 g、紫米粉26 g、香菇粉14 g、玉米粉10 g、红薯粉18 g、红枣粉30 g,分层米糠代餐粉膳食纤维含量为16.03%,感官评分80分。在25和100 ℃时,代餐粉吸水指数为:1.07和1.19;水溶性为:68.46%和71.22%;膨胀势为:3.38和4.15;DPPH和ABTS+的自由基清除率为42.59%和57.52%。该分层米糠代餐粉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梨渣为原料,用酶与碱结合提取的方法,探讨了酶用量、料液比、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酶碱法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淀粉酶4 U/g在p H6.0下处理后,在料液比1 g∶15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0 mol/L,温度50℃,时间1 h的条件下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12.9%。最优的脱色条件是H2O2溶液体积浓度8%,温度60℃,时间3 h。产品的膨胀力、持水力分别达到6.167 g/m L、7.1 g/g。  相似文献   

15.
梁丽敏  徐勇  王欣  王洪健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8):988-990,1004
研究了从酱油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IDF)的工艺,同时对IDF的脱色工艺也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从酱油渣中提取IDF的适宜条件为:NaOH 1%、碱浸温度90℃、HC11%、酸浸温度90℃.最优脱色条件是H2O2浓度为3%,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h,料液比为1:6.产品的提取率为20.10%,膳食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及持水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法对马铃薯渣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进行处理,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料液比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基本性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膨胀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70W,膨胀力为20.50mL/g;持水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超声时间40min,超声温度80℃,超声功率70W,持水力为14.81g/g。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疆红枣,采用绿色、高效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为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其中的功能性成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cAMP)。研究低共熔溶剂的摩尔比、含水量以及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与cAMP提取量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新疆红枣中cAMP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氯化胆碱与丙三醇摩尔比为1:3,DES体系含水量为44%,红枣粉末与DES的料液比为1:35 g/mL,超声时间为45 min,超声温度为45 ℃,此时与同等超声条件下的水提法和醇提法相比,低共熔溶剂法提取cAMP的含量最高为(284.15±0.06) μg/g。因此,选用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新疆红枣中的cAMP是获得较高提取量的一种新型、高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酿酒后桑椹果渣为原料,使用糖化酶对桑椹果渣进行去糖、碱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桑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并对提取物进行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碱质量分数1.5%、碱提时间2.0 h、碱提温度60 ℃、料液比1∶12(g∶mL),在此优化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28.77%,其吸水膨胀性为4.81 mL/g、持水性5.23 g/g、持油性1.6 g/g。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加工副产物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及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针菇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碱结合酶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和脱色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针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64.88%,产品呈淡黄色,无粗糙感,其持水力为7.21g/g,膨胀力为5.8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