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法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溶剂体积、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甲醇为提取溶剂、固液比1∶6(g/mL)、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 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不高于0.07 μg/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3.51%~96.0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94%。该方法准确度高、简单、快速,可适用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中  葛水莲  杨明建  张元 《食品科学》2016,37(10):208-212
建立一种检测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方便面,以甲醇为萃取剂,在1 500 psi和50 ℃静态循环提取2 次,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除脂。采用XBridgeTM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藏花素和藏花酸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中的检测波长为441 nm和427 nm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藏花素和藏花酸在1.0~2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n=6)在83.64%~94.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2%~2.13%,方法的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0.5~1.0 μg/g和0.05~0.20 μg/g,本方法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可靠,是一种适合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实验优化了样品提取方法、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脱脂,Eclipo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流速1.0 m L/min。采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电离,多重反应选择离子检测。藏花素的检测离子对为m/z 975.4/651.3和m/z 975.4/327.1,其中定量离子对为m/z 975.4/651.3,藏花酸的检测离子对为m/z 327.2/105.0和m/z 327.2/185.1,其中定量离子对为m/z 327.2/105.0。结果表明,线性范围50~2000 ng/m L,回收率为80.49%~90.34%,相对标准偏差3.01%,藏花素和藏花酸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5、3 ng/m L,方法定量限分别为20、12 ng/m L,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提高栀子果中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对后期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及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从栀子果实中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有效经济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研究栀子果实中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及液料比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结果显示,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62℃、液料比25∶1、乙醇浓度48%、粒度80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栀子黄色素实际平均提取率为18.36%,与响应预测值18.38%相差0.02%,误差为0.19%,误差较小,说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单因素实验相比,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从15.15%提高到18.36%,故优化后的工艺有利于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中提取的优良天然黄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在食品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对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精制工艺等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栀子黄色素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栀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中分离出的活性成分,属于天然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研究表明,栀子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抗炎以及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活性功能。因此,在食品及医药等领域极具开发潜力。但目前有关栀子黄色素药理活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本文简要综述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精制方法,如传统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柱层析法和膜分离法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栀子黄色素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其治疗疾病的机制,以期为栀子黄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栀子色素研究进展与开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栀子中可提制出黄色、蓝色、红色等色素。本文详尽阐述栀子色素的种类、性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藏花素的功能作用、检测方法和我国栀子黄色素的生产、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栀子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标准(GB/T5009.149—2003)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栀子黄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溶液中栀了黄色素含量的分析,用吸光度法作对照。结果表明:国标中以栀子苷为对照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栀子黄色素不够合理。为建立成熟的定性、定量栀子黄色素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栀子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汤兴俊  卢林海 《食品科学》2005,26(12):254-256
栀子中含有的栀了黄色素是优良的天然黄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且从栀子中的栀子甙可制备出栀了蓝和栀子红色素。本文对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栀子黄色素产生绿变原因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栀子蓝和栀子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栀子黄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食用着色剂,应用广泛,其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苯甲酸。为了研究栀子黄色素中苯甲酸的来源及其本底含量,本文通过研究栀子黄色素的原料栀子鲜果、加工过程中各阶段中间产品、产品辅料和加工助剂、栀子黄色素终产品中的苯甲酸含量,确定出栀子黄色素产品中的苯甲酸为内源性本底天然苯甲酸;通过对栀子黄色素进行了放射性(C14)天然属性的鉴别,确定栀子黄色素中的苯甲酸为天然属性,无人为外加的化学合成苯甲酸。我国目前栀子黄色素产品中所含的内源性天然苯甲酸含量均在1.28~56.2 mg/kg范围,低于化学合成苯甲酸防腐剂在食品中最大使用量,范围为200~2000 mg/kg(以苯甲酸计),安全性更高,无食用风险。  相似文献   

11.
栀子黄色素提取与精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栀子黄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色素需求量日益增多,本文对栀子黄色素的性质、质量劣变、提取精制方法作了论述,着重阐述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方法,以期能为高品质栀子黄色素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藏花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中提取精制的一种天然食用黄色素。本文对藏花素的理化性能作了全面的测试,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该色素的吸收光谱。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pH值、金属离子、热、光等因素对藏花素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藏花素中As、Pb含量。从而得出:藏花素溶解性好,着色力强、金属离子、酸、碱、糖对色调无影响;耐热、耐光、As、Pb含量很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天然食用黄色素。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分离纯化栀子黄和栀子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所生产的栀子黄色素杂质含量高,不能达到出口标准。采用4因素3水平对低浓度60%乙醇提取栀子黄色素进行正交设计,以得出低浓度乙醇提取栀子黄的最佳工艺,进而利用HPD100A大孔树脂对栀子黄初液进行一次性分离纯化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低OD值比率(≤0.29)的栀子黄色素与高纯度(≥90%)的栀子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成本低、简便高效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YWD09A5精制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栀子黄色素中栀子苷的含量,以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本文考察了YWD09A5、H103等11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YWD09A5大孔树脂选择性吸附藏花素的能力较强。且得到了YWD09A5吸附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色价〉560、OD值〈0.20的高品质栀子黄色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栀子黄色素在棉织物中的染色应用情况,采用不同温度提取栀子黄色素,并在纯棉织物上进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栀子黄色素可在常温下采用直接水煮法提取,且提取的栀子黄色素可染出鲜艳的黄色纯棉织物;当温度为60℃时,提取的栀子黄色素对纯棉织物的上染百分率最高;染液浓度越大,染得的棉织物越容易获得深浓的黄色,也越偏红光;当温度大于60℃时,温度越高,栀子黄色素越容易遭到破坏,染得的棉织物也越容易偏绿光和蓝光。  相似文献   

16.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影响栀子黄色素提取的因素 :提取剂 (乙醇 )浓度、温度、时间、pH值 ,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温度 5 5℃ ,时间 4~ 5h ,以 6 0 %的弱碱性乙醇为溶剂。通过对栀子黄色素的热分析 ,得出栀子黄色素在 16 0℃左右开始熔化 ,分解温度为 30 4℃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桅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栀子为原料,用蒸馏水浸泡提取天然桔黄色素,研究了食品中常用的几种添加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并对色素的耐氧性、耐光性、耐酸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花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晓峰  王宁  刁海鹏  王斌 《食品科学》2004,25(8):127-131
从野生蒲公英花中提取的黄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天然色素。本文研究了它的提取方法、性质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蒲公英仡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蒲公英花黄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栀子黄色素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宜锋 《食品科技》2007,(12):162-164
对栀子黄色素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了栀子黄色素微波提取的工艺为提取液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400W、提取时间90s、料液比1∶10、提取次数1次,色素提取率达94.14%。  相似文献   

20.
防止栀子黄色素绿变方法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栀子黄色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果实中提取的水溶性色素,安全无毒,资源广泛,但经过长期使用发现,当栀子黄色素用于面类制品着色时,易发生绿变,另外与大多数天然色素一样,栀子黄色素也有稳定性差的弱点。本文提出了多种防止栀子黄色素面类制品绿变的方法,并在研究中发现,层析是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