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通过采用常规方法对林芝2份黑脉羊肚菌菌样品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糖、灰分和水分)及18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粗脂肪含量低.2份样品均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且差异不大.与云南产黑脉羊肚菌相比,氨基酸总量要高,多色...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牛肝菌与羊肚菌的营养元素、多糖、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营养评价标准评估二者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牛肝菌与羊肚菌均富含量磷、钾、铁、硒等营养元素,尤其是磷、钾,含量高达1.7 mg/g~4.8 mg/g、27.8 mg/g~35.4 mg/g。牛肝菌与羊肚菌的富含蛋白质和多糖,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牛肝菌29.9%、12.35%;羊肚菌31.9%、8.35%。必需氨基酸占比,牛肝菌为49.59%、羊肚菌为49.64%。羊肚菌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略高于牛肝菌,整体上牛肝菌评分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标准模式蛋白,而羊肚菌略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标准模式蛋白,更接近鸡蛋蛋白。 相似文献
4.
5.
滇西北地区四种羊肚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滇西北地区的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羊肚菌(Morehella esculenta(L.)Pers)、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 Fr.)、褐赭色羊肚菌(Morchella umbrina Bound.)四种羊肚菌的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等,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品种的羊肚菌中常量营养成分差别不大,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质元素,脂肪含量很低。羊肚菌蛋白质氨基酸构成较好,属于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6.
测定分析了滇西北地区的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羊肚菌(Morehella esculenta(L.)Pers)、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 Fr.)、褐赭色羊肚菌(Morchella umbrina Bound.)四种羊肚菌的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等,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品种的羊肚菌中常量营养成分差别不大,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质元素,脂肪含量很低。羊肚菌蛋白质氨基酸构成较好,属于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7.
通过动态监测不同储藏时间段后羊肚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含量变化和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评估不同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及储藏方法(室温储藏、真空储藏)对羊肚菌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真空储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羊肚菌的脂肪含量,有效抑制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丢失。储藏12 d后羊肚菌的抗氧化性能强弱顺序为冻干真空>烘干真空>冻干室温>烘干室温。因此,干燥真空储藏方式可发展为高效、长时、保质的工业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评估陕北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方法:以陕北野生羊肚菌及驯化后以温棚、弓棚及林下3种模式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作为样品,依据国家标准通过常用方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水分含量方面,所有人工栽培羊肚菌都比野生羊肚菌略高;并且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氨基酸含量也比野生羊肚菌高,其中林下栽培羊肚菌的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均富含矿物质元素,而野生羊肚菌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结论:陕北地区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不低于野生羊肚菌,但栽培模式不同会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干制方式对红枣部分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鲜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干枣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红枣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有较大的影响;果胶、总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干制后均有所下降;35℃干制时果胶降解量较大,还原糖、总糖、总酸含量下降幅度较低;干制方式对干枣的香气成分影响较大,不仅表现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也表现在香气成分的含量上;在加热干制条件下采用相对较低的干制温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在本实验条件下,35℃干制为最佳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以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Kyoho’)叶为原料,分析葡萄叶中主要成分,并研究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80℃热风干燥和-48℃真空冷冻干燥对其白藜芦醇、总黄酮含量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成熟期的巨峰葡萄叶水分含量76.67%,蛋白质含量5.78%,膳食纤维含量12.80 g/100 g,钾、钠、钙、镁、锌、铁、锰和铜含量分别为350、1、15、37、2.2、4.8、23 mg/100 g和79 μg/100 g。葡萄成熟期,葡萄叶中白藜芦醇和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424.34 μg/g和95.27 mg/g。四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能够更好保持葡萄叶中的白藜芦醇和黄酮类物质,对葡萄叶粉的色泽影响最小,颜色更绿。真空冷冻干燥是制备葡萄叶粉的最好方式,其次是40℃热风干燥,最差的是80℃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的改性方法对代餐粉进行改性,并且将改性后的代餐粉进行干燥,研究不同改性工艺及干燥方法对代餐粉营养及功能组分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代餐粉最佳的改性及干燥方法。结果表明,酶解与发酵改性技术的联合使用提高了代餐粉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红外冷冻干燥比微波冷冻干燥有利于生物活性物质的保留,且其干燥时间较短。因此,酶解联合发酵改性技术及红外冷冻干燥更有利于代餐粉生物活性物质的保留。 相似文献
15.
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 ℃热风干燥、60 ℃热风 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 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 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必需氨基酸 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中,干燥后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多酚、VE、β-胡萝卜素、VB2、VC、 VB6、烟酸与泛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黄酮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 与氨基酸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是60 ℃热风干燥,在此条件下干燥的辣木叶色泽指标L、a、b值分别为:90.26、5.55、 6.35,蛋白质量分数30.76%、黄酮质量分数3.17%、总酚质量分数13.82%,总氨基酸质量分数30.56%,必需氨基酸质 量分数12.35%,VE、β-胡萝卜素、VB2、VB6、泛酸含量分别为113.00、60.36、1.90、8.18、89.10 mg/100 g,高于其 他干燥方式,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WHO/FAO的标准的1.17 倍,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63.88。依据WHO/FAO 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总体来说,60 ℃热风干燥方 式较适合于辣木鲜叶的干燥。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产业化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适宜的玉木耳粉制备工艺,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三种干燥模式对玉木耳子实体进行干制处理,干制后分别进行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不同处理下玉木耳粉粉体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模式粉体流动性和填充性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真空冷冻干燥持水、持油能力较好,超微粉碎可改善粉体特性,但流动性和填充性会有所下降,超微粉碎后粉体润湿下沉所需时间显著多于普通粉(P<0.05)。真空冷冻干燥玉木耳粉营养物质含量保存效果最好,其次为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对营养物质损耗较大,超微粉碎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玉木耳粉营养物质的溶出率。综合比较得出,玉木耳真空冷冻干燥超微粉较适合用作功能食品深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7.
干燥方法对枸杞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两种干燥方法(自然晾晒和除蜡热烘)处理的枸杞为研究对象,对其色泽、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法处理的枸杞在色泽、粗脂肪、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含量方面有显著差异。自然晾晒干燥处理的枸杞色泽更为鲜亮,粗脂肪含量损失较除蜡热烘干燥大,其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组成含量损失较小。结果发现,自然晾晒枸杞在主要营养及功能成分保持方面优于除蜡热烘枸杞。虽然自然晾晒干燥过程比除蜡热烘干燥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但自然晾晒干燥对枸杞的色泽、营养及功能成分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