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白酒厂丟糟为原料,自制爆破装置,采用化学分析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蒸汽爆破在温度200℃~220℃,维压时间5min~20min,压力1.0MPa~4.0MPa;液氨爆破在温度60℃~80℃,维压时间10min~30min,压力1.0MPa~4.0MPa的条件下,蒸汽与液氨爆破预处理对丢糟的主要成分与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蒸汽爆破条件为温度210℃,时间10min,压力2.5MPa时,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含量33.42%,半纤维素19.03%,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最高51.92%;当液氨爆破条件为温度70℃,时间30min,压力2.5MPa时,处理后物料纤维素含量19.01%,半纤维素32.45%,稀硫酸水解还原糖得率最高48.09%。SEM与XRD显示,蒸汽与液氨爆破后白酒丢糟纤维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断裂、空隙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稀酸水解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皮渣为原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对苹果皮渣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表面结构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苹果皮渣多酚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在不同蒸汽爆破压力(1.0、1.5和2.0 MPa)下维压处理60 s,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蒸汽爆破前后各样品的总酚、游离酚及结合酚含量,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游离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蒸汽爆破结合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蛋白工艺,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同时分析了pH、蛋白质量浓度、NaCl浓度和蔗糖浓度对蒸汽爆破处理前后油茶籽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蒸汽爆破压力0. 8~2. 3 MPa、蒸汽爆破时间30~120 s、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0℃、pH 10、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油茶籽蛋白提取率为71. 01%,显著高于未经蒸汽爆破处理的58. 74%;经蒸汽爆破处理得到的油茶籽蛋白吸油性和吸水性均有所提高; pH、蛋白质量浓度、NaCl浓度均对油茶籽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蔗糖浓度对油茶籽蛋白起泡性作用比较明显,但对泡沫稳定性无显著改善作用,对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蒸汽爆破预处理牛膝提高多糖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蒸汽爆破预处理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2-)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牛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的最优工艺为维压时间63s、预浸泡含水率11%、蒸汽爆破压力1.6 MPa,该条件下牛膝多糖得率为11.88%,是未处理的2倍左右。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蒸汽爆破使牛膝表面断裂、出现空洞,可能是多糖提取率提高的原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经汽爆破处理后,牛膝多糖抗氧化性显著增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大值由原来的77.9%增大至90.1%,O~(2-)自由基清除率也提高到1.3倍左右。结合红外分析,可能是汽爆处理导致牛膝多糖中被纤维类包裹的一类多糖释放,增加了多糖的含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5.
选取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瓦尼桑黄多糖溶出率的影响。蒸汽爆破压力为0.8 MPa时,多糖溶出率为1.45%,蒸汽爆破维压时间为240 s时,多糖溶出率最大为1.68%。多糖中相对含量较多的单糖种类为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糖醛酸且葡萄糖占比最高。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瓦尼桑黄多糖与未蒸汽爆破处理的样品相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更强,对斑马鱼有更高的安全剂量,可明显提升荧光标记脱氧葡萄糖类似物(2-NBD-glucose,2-NBDG)在斑马鱼体内的转运效率,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样品降血糖功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造纸》2016,23(5):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纸》2016,23(4):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纸》2016,23(3):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蒸汽爆破处理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爆破压力1.0、2.0 MPa,维持压力时间30、60 s(1.0 MPa 30 s、1.0 MPa 60 s、2.0 MPa 30 s),对亚麻籽进行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并对亚麻籽油提取动力学进行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亚麻籽油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后,亚麻籽油得率得到显著提高。在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下,亚麻籽油得率为43.88%,是未经处理亚麻籽油得率的1.17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亚麻籽表面比较粗糙,结构破坏严重,且随着爆破压力增大、维持压力时间的延长,亚麻籽油提取速率增加。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显示亚麻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处理后油脂中亚麻酸质量分数为81.28%,高于未经预处理的77.41%。  相似文献   

11.
利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油茶籽饼粕,探究蒸汽爆破对油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率、理化性质以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最适条件为:1.2 MPa,60 s。汽爆处理茶皂素的表面张力为47.63 m/Nm,低于对照组的48.07 m/Nm,起泡性差异不显著(P<0.05),汽爆处理对茶皂素乳化能力影响较小。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汽爆处理后的油茶籽饼粕表面粗糙蓬松,原有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茶皂素的释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茶皂素特征吸收峰的峰型和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而部分峰的强度增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所茶皂素主要由茶皂素E13、油茶皂苷D5、茶皂素B5或茶皂素C1三种单体组成。因此,汽爆预处理结合醇提法可实现茶皂素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压力2.0、2.4 MPa,保压时间30 s,1、2、4 min,对山楂果渣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探究不同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对山楂果渣组分、酶解效果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使山楂果渣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减少;同时随着预处理条件强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量也呈增加趋势,在预处理条件为2.4 MPa、4 min时,总黄酮提取量达到最大为26.5 mg/g,是原物料的1.5倍;根据酶解糖化实验得出在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2.4 MPa、2 min,纤维素酶量为200 U/g时,山楂果渣酶解效果最好,酶解糖化率为42.0%,较原物料提高了0.392倍;通过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扫描,发现蒸汽爆破预处理使山楂果渣微观结构变得松散,比表面积增大,纤维素结晶度降低。因此,蒸汽爆破是一种很有效的山楂果渣预处理方法,这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实验选取爆破压力1.0、2.0 MPa,维持压力时间30、40、60、80 s,对粉葛进行预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爆破前后总黄酮的变化,旨在探讨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粉葛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粉葛的总黄酮提取量、甲醇提取物得率和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最优处理条件下,总黄酮(以葛根素计)提取量达到5.43 mg/g,是未经预处理粉葛提取量的2.32 倍;甲醇提取物得率为16.92%;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加,DPPH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由30.65 g/L降低至10.10 g/L。将蒸汽爆破预处理应用于粉葛活性物质的提取,可实现提取量和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瞬间释压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植物活性成分的释放.适宜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有助于显著提高可溶性多酚的提取率,有效促进多酚物质的释放,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将蒸汽爆破技术引入植物及加工副产物预处理中,可以明显提升天然活性成分提取率和功能活...  相似文献   

15.
微波预处理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经 《食品科学》2012,33(6):87-91
研究微波处理茶叶籽仁,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茶叶籽仁粉碎60目加6倍质量的水,经过800W微波处理10min,加入纤维素酶1.5%、果胶酶2.0%、蛋白酶0.25%,采用pH4.5、酶解温度45℃、酶解6h,离心萃取茶叶籽油。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茶叶籽能够促进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出油率达27.9%。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加热茶叶籽仁粉,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适宜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00 min,CO2流量45~55 kg/h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94.1%,并测定了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7.
方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5):21-25,30
实验选取汽爆压力0.3、0.6、0.9、1.2、1.5 MPa,汽爆时间10、20、30、60、120 s,对籽粒苋籽实进行预处理。分别测定汽爆前后各组样品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通过测定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来衡量各组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旨在探讨蒸汽爆破对籽粒苋籽实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汽爆处理,籽粒苋籽实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5)。0.6 MPa、60 s是最佳处理条件,此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未汽爆组的5.3倍和7.3倍,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是未汽爆组的4.6、3.8和11.6倍。蒸汽爆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前处理方式,为籽粒苋籽实的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新华  李晓娜 《食品科学》2009,30(12):78-81
利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从大扁杏杏仁中提取杏仁油。确定了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杏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粒径40 目,萃取时间2.5h。此条件下杏仁油得率为49.85%。各因素对大扁杏杏仁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粒径。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茶叶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36℃、萃取时间74min,该条件下,茶叶籽油得率达26.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