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二维相关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红酒中违规添加合成色素的鉴别,研究了胭脂红纯品溶液、红酒和添加胭脂红的红酒的一维荧光光谱特性。以红酒中添加胭脂红色素浓度为外扰,配置不同浓度(0.1~10μg/mL)胭脂红色素的红酒样品18个,获得其一维荧光光谱,并构造浓度外扰下的二维相关荧光谱,根据同步和异步谱交叉峰的正负和有无,实现了对红酒中添加的外源胭脂红色素特征峰的确认。继而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建立定量分析红酒中胭脂红色素的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相关系数为0.994。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结合主成分回归方法可以实现葡萄酒中外源合成色素的定性定量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中出现不同类型的染色金珠,很难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将其与金色南洋珠区分。为了找到区分两者的无损鉴定依据,实验对比金色南洋珠和部分类型的染色金珠的紫外-可见光谱及拉曼光谱特征,结果发现:(1)金色南洋珠的拉曼光谱谱线无毛刺、荧光背景弱、文石振动峰清晰明显。若拉曼光谱毛刺多、荧光背景强、文石振动峰消失,应为染色处理金珠;(2)金色南洋珠的紫外-可见光谱具有两处特征吸收带,285nm处的窄吸收带和360~440nm处的宽吸收带。若紫外-可见光谱在285nm处的吸收带消失或明显减弱,同时360~440nm处的宽吸收峰位移至420nm以后或吸收带变窄,或分裂为两处独立的吸收带,可判定为染色金珠。若紫外-可见光谱在360~440nm处的吸收带与金色南洋珠相似或位移不明显时,紫外-可见光谱特征易引起误判,不应作为染色处理的鉴别依据。由此可见,部分染色金珠的谱学特征与金色南洋珠仍有重合,在鉴定过程中,应结合镜下观察、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综合判定,对存有疑问的样品,应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研究胶原多肽与白酒中糠醛、苯甲醛、乙醛、异戊醛的分子作用机理,为健康白酒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胶原多肽在198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强度随糠醛和苯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乙醛和异戊醛浓度较低时,胶原多肽的紫外吸收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当乙醛和异戊醛浓度较高时,胶原多肽在198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且分别在波长约为280 nm和290 nm处产生了一个强度逐渐增加的新吸收峰。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发现,白酒中的糠醛、苯甲醛、乙醛和异戊醛均对胶原多肽有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糠醛和苯甲醛表现为静态猝灭,而乙醛和异戊醛表现为动态猝灭;热力学计算表明,糠醛和苯甲醛与胶原多肽是以疏水作用力结合,且结合位点数约为1自发进行的反应。三维荧光光谱显示,4 种醛类物质与胶原多肽发生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糠醛>苯甲醛>异戊醛>乙醛。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胶原多肽能够降低浓香型白酒中醛类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板栗壳色素化学性质及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板栗壳为材料,首先优化了板栗壳色素的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纯化色素的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硅胶柱层析表明,优化的色素纯化方法简便有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1)色素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区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在218nm和264nm附近;(2)pH3.0、4.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64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48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3)pH5.0、6.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72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51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光谱也具有相同特点。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色素的主要吸收波数为3400、3145、3043、1715、1630、1400、1036和620cm-1。结合色素的化学性质鉴定,初步推断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而不具有典型黄酮类色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乳酸盐与肌红蛋白(Myogolobin,Mb)血红素辅基的相互作用机制。本试验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原材料,对牦牛背最长肌中的肌红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加入乳酸钙,在4 ℃条件下贮藏0、12、24、36、72 h,建立体外模型系统,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测定其在特征峰的吸光度,研究肌红蛋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在冷藏期间4个时间点409 nm的特征峰处吸收强度都略有增加,但峰位和峰形几乎没变化;荧光光谱在597 nm处发射峰强度减弱,肌红蛋白的铁卟啉环的发射峰位置也未发生位移,但荧光强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圆二色谱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在远紫外区192、208和222 nm 3个特征峰的形状和肩峰的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在190~240 nm处的图谱在乳酸钙处理组中和对照组一样曲线平滑。说明了乳酸盐和Mb的共价加合作用并未发生在血红素辅基上,而是通过非血红素配体结合的方式对肌红蛋白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6.
皮革固体废弃物制备铬鞣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付丽红  张铭让 《中国皮革》2001,30(15):16-20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UV-VIS)和红外光谱,对蓝皮屑和葡萄糖分别还原红矾制备铬鞣液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还原剂反应速率相差较大。在紫外区256nm和352nm处有两个吸收谱带,短波吸收峰强度高于长波吸收峰强度;短波吸收峰消失,红矾转化率只达到85%左右,而长波吸收峰消失,红矾反应基本完全。并发现两种铬鞣剂的组成和结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7.
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紫荆花红色素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用展开剂BHW分离色素出现4个色斑,分别命名为组分1、2、3、4,其中组分1为红色,254nm紫外照射有黄色荧光;紫外可见光谱扫描,λmax-vis为531nm,加入AlCl3后Δλmax-vis为0,A440nm/Amax-vis为49%,在300~335nm存在吸收峰,440nm处未见肩峰;KBr压片,红外扫描观察谱图,主要波数为3439、2926、1632、1437、1385、1011、800、565cm-1。综上可推断紫荆花红色素为芍药色素,可能为芍药色素-3,5双葡萄糖,且分子内带有肉桂酸式酰基结构。  相似文献   

8.
文中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含芳香烃结构表面活性剂的紫外光谱特征,探讨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在最大吸收特征峰的质量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并应用于分散剂NNO定量分析中。结果表明,含芳香烃结构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吸收峰在224 nm、275 nm左右,且质量浓度和吸光度在224 nm、275 nm左右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以227 nm为定量特征峰,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分散剂NNO进行有效含量检测,可以分析分散剂NNO的有效含量。  相似文献   

9.
黄群  蒲灵操  麻成金  余佶  高耀富 《食品科学》2012,33(23):107-109
通过分析湘西原香醋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不同陈酿年份原香醋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原香醋的紫外光谱主要在200~400nm间近紫外区存在特征吸收,随陈酿时间延长,紫外吸收增强、光谱曲线上移。不同年份陈酿湘西原香醋的红外光谱—OH对称伸缩振动峰υ(OH)随陈酿时间延长发生不规则变化,在2351cm-1处变化较明显。随陈酿年份延长,原香醋荧光光谱变化较大,总体荧光强度呈下降趋势,陈酿3年后总体荧光强度急剧降低,发射峰由3个减少至2个。陈酿期间原香醋发生的理化变化导致光谱特性改变,光谱分析法可为原香醋陈酿时间的鉴别提供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离子强度试验及DAPI-大肠杆菌DNA竞争性分析方法对生厚朴和姜厚朴水提物与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作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入DNA后姜厚朴和生厚朴水提物最大吸收峰的荧光强度出现淬灭;紫外-可见光谱显示水提物-DNA体系在305~325 nm内均衡存在,同时随着大肠杆菌DNA浓度的增加,姜厚朴和生厚朴水提物的吸光度值逐渐增大,发生增色效应;水提物-大肠杆菌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说明厚朴及姜厚朴水提物与大肠杆菌DNA可能发生静电作用和/或沟槽作用;在竞争性试验中,加入厚朴及姜厚朴水提物后,荧光扫描图谱显示DAPI-大肠杆菌DNA体系出现减色效应。姜厚朴及生厚朴水提物与大肠杆菌DNA间通过沟槽结合的方式相互作用并生成非荧光型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充填斜红磷铁矿是珠宝市场上常见的首饰材料,但目前对其充填物及充填程度的研究较少。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市场上常见的充填斜红磷铁矿样品进行了研究。常规宝石学测试表明,严重充填的斜红磷铁矿样品的充填区域光泽差异明显且荧光异常,但对于轻微充填的斜红磷铁矿样品,仅通过放大观察和荧光检查难以鉴别,需要进行详细的谱学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充填斜红磷铁矿样品在中红外区域可见1 510、1 250cm~(-1)谱峰,近红外区域可见5 985cm~(-1)谱峰,均与环氧树脂有关。拉曼光谱中,充填斜红磷铁矿样品不仅可见1 112、1 185、1 464cm~(-1)等环氧树脂组合峰,部分样品在裂隙处可见1 061、1 131、1 293、1 438cm~(-1)等与石蜡相关的拉曼峰。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充填斜红磷铁矿样品显示423、538、750nm等处的吸收带,与天然斜红磷铁矿一致,说明充填物未对样品原本体色产生影响。市场上常见的斜红磷铁矿可能经过了多次充填加工流程,其内部充填物主要为无色或近无色的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无损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钻石的联合处理已成为钻石改色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红色钻石一直是研究者希望通过联合处理得到的钻石品种。基于联合处理过程中的色心转变,对15颗Ib型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样品进行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红色钻石。合成钻石样品经过辐照处理后颜色具有黄绿色调,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后变成了红色、紫红色、橙红色,其红色的产生与(N-V)-色心有关。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USB4000光纤光谱仪对比分析合成钻石样品处理前、后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得到此类改色钻石的鉴定特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样品处理前、后钻石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辐照后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在741nm处有吸收峰;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后样品在紫外-可见光谱中637nm处的吸收峰,400~450nm范围内的吸收以及550nm左右的吸收峰均可以作为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红色钻石的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黑花生衣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对黑花生衣色素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分别测定黑花生衣色素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功能。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色素的紫外光谱图显示在223nm和278nm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与可可色素和高粱红色素等天然抗氧化物质的紫外吸收图谱相似;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能力IC50分别为0.601、0.496、0.208mg/mL,对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以及合格食用油的鉴别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市售普通食用油、餐馆用油、生物柴油和餐饮废油(包括潲水油和煎炸老油)为研究对象,以1745 cm-1波数处的共有吸收峰为基准,比较各油脂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相对强度;在230~800 nm范围内,比较各油脂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对油脂品质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比较红外图谱发现,各油脂在3473、3008、1652 cm-1附近对1745 cm-1的吸收峰相对强度差别较大,可以此作为判别依据;通过观察比较各油脂在紫外可见光谱图中的起始和终止吸收波长,以及在668 nm处是否有较高的吸光度或特征吸收峰,可对油脂品质进行鉴别。结论综合红外和紫外可见两种光谱方法的检测结果,本方法可初步地快速鉴别合格食用油与餐饮废油。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大豆原油与成品油的荧光谱图的共同差异,结合谱峰归一化建立了无损、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大豆原油掺伪判别方法。该方法采用荧光光度计,固定激发波长360 nm,设定激发狭缝与发射狭缝均为5 nm,收集不同来源大豆原油、成品油及其不同比例掺混油在370~800 nm的发射荧光谱图。由于大豆原油在388、525和676 nm处均有谱峰,而各成品油仅在417 nm处有强峰,使得它们的掺混油在388nm和525 nm的谱峰强度发生明显变化。利用这一特性,本试验设525 nm处峰强为1,定义388 nm与525 nm的峰强比值乘以100为掺伪指数(Ia)。试验表明:大豆原油中掺入了成品油的Ia均超过20。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测量丙烯酰胺添加前后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变化,来研究精氨酸/葡萄糖的模式美拉德反应产物对丙烯酰胺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丙烯酰胺后,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变化,但其荧光光谱的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美拉德反应产物在42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为0.327,在吸收波长396 nm和发射波长462 nm条件下,荧光强度为96.48;添加丙烯酰胺并和精氨酸、葡萄糖沸水浴1 h后,其可见光吸收强度为0.159,下降了51.38%,荧光强度为50.75,下降47.40%。红外扫描结果表明,丙烯酰胺的特征吸收峰在2 356 cm~(-1)和2 065 cm~(-1)处,加入美拉德反应产物溶液后,丙烯酰胺特征峰消失表明其状态发生改变。模式美拉德反应产物对丙烯酰胺的状态表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以结合状态存在并因此降低了丙烯酰胺的毒性,可为评估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性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确定1株疑似产ε-聚赖氨酸链霉菌所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方法:采用D152树脂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分析化学组成;紫外可见扫描光谱分析有机官能团;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分析赖氨酸分子间的键连接方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ε-聚赖氨酸分子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赖氨酸为纯化产物的惟一化学组成;纯化产物2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260~280nm蛋白特征吸收处无吸收;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显示纯化产物为ε-聚赖氨酸;所分离ε-聚赖氨酸分子量约为3300u左右。结论:菌株GIM8发酵产物为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紫外可见扫描光谱以及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三者结合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维荧光光谱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荧光分析技术,其与紫外荧光光谱相比,前者能获得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同时变化时的荧光强度信息,在多组分混合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在环境、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较成熟,而在珠宝玉石的测试与研究中则应用较少。选取山东蒙阴矿区产出的25颗钻石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荧光和紫外荧光对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钻石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可分为无荧光谱峰、单荧光谱峰、双荧光谱峰和3个荧光谱峰4种类型,与其紫外荧光特征呈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肇实壳为原料,研究肇实壳棕色素的提取纯化及不同条件对棕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肇实壳色素易溶于碱性水溶液,难溶或不溶于酸性水溶液,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色素在214 nm和276 nm处有明显吸收峰。纯化色素在p H 6~10之间的稳定性较好;日光和60℃以上温度能显著降低棕色素的稳定性;Fe3+显著降低色素稳定性,其他金属离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对阿富汗石样品的矿物组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等谱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阿富汗石样品的折射率为1.523~1.529,摩氏硬度5~6,受S~(3-)、S~(2-)分子离子根影响,在长波紫外光下呈弱至强亮橙黄色荧光,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具有600 nm附近吸收宽带和380 nm附近弱吸收带为特征的吸收光谱。红外测试结果显示,指纹区以1 005、1 119 cm~(-1)处强吸收峰,伴随1 166 cm~(-1)处肩峰和768、1 387 cm~(-1)处弱峰,及690~400 cm~(-1)范围内一系列锐锋为特征,官能团区以1 631、3 438 cm~(-1)为中心的吸收带为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阿富汗石样品的特征拉曼位移峰位于260、426、453、542、579、615、989、1 083 cm~(-1),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显示阿富汗石的特征衍射峰为一组五强峰d=3.682、3.293、2.125、4.825、2.678■,原岩共生矿物包括磷灰石、透辉石、方解石、黄铁矿、方钠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