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参皂苷对双侧去卵巢小鼠骨密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健康C57BL/6J小鼠采用去卵巢术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4 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低、高剂量海参皂苷组(分别为7.5、15.0 mg/kg mb)。连续灌胃90 d后,检测尿钙浓度、尿磷浓度、骨密度和骨矿化沉积率,评价海参皂苷对模型小鼠骨矿物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测定ALP等成骨标志指标的mRNA表达情况,以及调控其表达水平的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探究海参皂苷改善骨密度的分子机制。结果:尿液检测显示,海参皂苷能够显著降低尿钙、磷浓度(P<0.05),减少骨矿流失;双能X射线扫描及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海参皂苷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小鼠骨密度,提高骨矿化沉积率(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海参皂苷显著降低Wnt/β-catenin通路中关键基因的水平(P<0.05),下调骨生成标志基因ALP、OCN、Col1a和BMP2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海参皂苷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降低去卵巢模型小鼠代偿性增加的骨生成,并能够抑制骨矿流失,提高骨密度和骨矿化沉积,改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海地瓜是产自东南沿海的一种低值海参,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活性,而其对骨折愈合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对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进行右侧胫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构建骨折模型,在模型小鼠灌胃海地瓜(500 mg/kg BW)后的第5,10,21天取材,检测各组血清指标、组织形态学、软骨内成骨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探究海地瓜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研究软骨多糖对小鼠Ca761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是建立615近交系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设模型组和治疗组.检测软骨多糖肺转移抑制率、肺部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侵袭情况、免疫组化CD34观察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以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软骨多糖肺转移抑制率达44.4%;通过肺部HE染色发现治疗组转移情况明显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CD34蛋白标记的MVD、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可见软骨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Ca761乳腺癌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转移,与软骨多糖能够下调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酯型鱼油(fish oil,FO)对骨性关节炎小鼠软骨退变的改善作用。方法:9 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内侧半月板不稳骨性关节炎模型。术后8 周,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FO低、高剂量组。每天灌胃1 次,持续灌胃60 d后,取关节软骨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析。结果: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表明FO能够显著改善软骨结构,维持软骨基质的稳定。qPCR结果表明,FO能显著提高Acan、Col2α1的mRNA表达,维持软骨细胞正常表型;抑制Col10α1、Runx-2、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及异常凋亡。同时,FO能够显著降低mTOR的mRNA表达,提高LC-3B和ATG-5的mRNA表达,促进自噬进程,维持软骨的稳态。结论:FO能够通过激活软骨细胞自噬进程来抑制骨性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牡蛎壳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小鼠的缓解作用。方法: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碳酸钙组和牡蛎壳粉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d)构建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分析股骨微结构、血清钙、粪便钙、股骨钙、骨转换指标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牡蛎壳粉能显著提高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P<0.05)并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改善骨微结构,显著降低血清钙含量(P<0.001)。牡蛎壳粉也能显著升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酶活(P<0.001),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酶活(P<0.01);显著升高骨形成标记物碱性磷酸酶和骨保护素的基因转录(P<0.05),降低骨吸收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硬骨素的基因转录(P<0.05)。牡蛎壳粉还能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约氏乳杆菌、产粪甾醇真细菌等的丰度。嗜酸乳酸杆菌、豚鼠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产酸拟杆菌与骨形成指标显著负相关,而与骨吸收指标显著正相关。结论:牡蛎壳粉能够抑制骨矿物质流失,提高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促进骨形成指标而抑制骨吸收指标,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有效缓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杨平  王丽娟  徐昕  徐彩红  公丽艳  黄趁  许青 《食品科学》2022,43(13):118-124
为了研究草鱼鳞胶原蛋白肽(collagen peptide,CP)防治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作用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的关系,将雌性ICR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钙尔奇D组和胶原蛋白组,建立OP模型。分析CP对小鼠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骨微结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与IL-6以及肠道菌群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草鱼鳞CP可以显著增加OP小鼠股骨的最大弯曲荷载和最大弯曲应力(P<0.05,P<0.01),增加骨小梁数量,修复骨微结构,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质量浓度(P<0.05),改变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比值,增加乳酸杆菌和普雷沃菌等益生菌的丰度,抑制螺杆菌属等多种条件致病菌在肠道的定植与繁殖。结论:草鱼鳞CP通过减少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辅助治疗OP。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南极磷虾油、鱼油和花生四烯酸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8 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部分进行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部分不进行去卵巢手术,仅进行开腹腔与缝合的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南极磷虾油组(150 mg/kg mb)、鱼油组(80 mg/kg mb)和花生四烯酸油组(140 mg/kg mb)。连续灌胃12 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肝脏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油脂南极磷虾油和鱼油能极显著降低骨质疏松小鼠体脂比(P<0.01),改善血脂及肝脏脂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调肝脏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SREBP-1c、FAS、ACC、SCD1的mRNA表达(P<0.05、P<0.01);而n-6 PUFA油脂花生四烯酸油会升高血脂水平并上调肝脏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结论:两种n-3 PUFA均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小鼠脂代谢紊乱,且南极磷虾油效果更好;而n-6 PUFA花生四烯酸油则加剧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3S, 3’S构型虾青素(3S,3’S Astaxanthin, 3S,3’S-AST)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然而,其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尚未被研究。Na/K-ATP酶(NKA)/Src信号的激活对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3S,3’S-AS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SPF级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心肌缺血再灌注给予虾青素组(I/R+AST),虾青素组(AST)。小鼠心脏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再灌注7 d。qRT-PCR检测心肌重构相关基因TGF-β1、ColⅠ(CollegenⅠ)和ColⅢ(Collegen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心肌重构、凋亡、NKA/Src/Erk1/2/ROS信号扩增环路相关蛋白ColⅠ、ColⅢ、Bcl-2、Bax、p-Src/c-Src和p-Erk1/2/Erk1/2的表达水平,通过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标志物LDH、MDA、GSH-PX和CK-MB酶活性,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的水平。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中,心脏组织胶原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损伤明显增加,发生心脏重构。而经口给予3S,3’S-AST能显著减低TGF-β1、ColⅠ和ColⅢ mRNA水平(P<0.05,P<0.001),降低ColⅠ、ColⅢ、Bax蛋白表达并促进Bcl-2表达增高(P<0.05,P<0.001),抑制Src和Erk1/2活化(P<0.05),减少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3S,3’S-AST通过抑制NKA/Src/Erk1/2/ROS扩增环路,产生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从而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改善I/R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海地瓜酶解液对db/db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海地瓜提供理论依 据。方法:以db/db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正常进食10 周,分别给予海地瓜酶解液,定期测定各组小鼠的尿糖、空腹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以及血脂水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不同组别间肾脏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 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验证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 小鼠的尿糖、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5),改善糖耐量水平;显著降低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获得81 个差异基因, 其中54 个上调基因,27 个下调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选取的基因均与基因芯片表达水平 一致。结论:海地瓜酶解液均可显著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与脂代谢(P<0.05),它的作用效应可能与 slc2A4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B2对高脂膳食小鼠钙代谢异常与股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 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高脂膳食组和原花青素B2组,原花青素B2添加量为0.2%(以饲料质量计);持续饲喂8 周后分析小鼠体质量、血浆脂质水平、钙内稳态、钙吸收能力和骨矿物含量的变化,并运用真核有参转录组技术分析小鼠股骨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原花青素B2能够显著提高小鼠钙净吸收和贮留能力(P<0.05),并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和甲状旁腺素质量浓度,改善高脂膳食导致的小鼠骨矿物、股骨钙含量和最大荷载量的降低。高通量测序发现49 个差异共表达基因,原花青素B2可干预其中48 个基因的表达,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发现其归属于生物进程和细胞组分两个分支,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3 条通路具有显著性富集意义(P<0.05),其中涉及钙代谢相关信号转导和代谢通路5 个基因(Cdkn2a、Adrb1、Fcgr4、Aldh1a3和Calml3)的表达量发生显著改变(P<0.05)。与高脂膳食组相比,原花青素B2下调Cdkn2a、Adrb1、Fcgr4基因表达量分别为9.19、3.68 倍和3.61 倍,上调Aldh1a3和Calml3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2.06 倍和3.29 倍。结论:原花青素B2具有干预高脂膳食导致的小鼠钙代谢异常的作用,其可能与下调破骨细胞活性与上调成骨细胞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极磷虾油(Antarctic krill oil,AKO)对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DSS组、低剂量AKO组(L-AKO,0.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髋关节骨折模型探讨高蛋白保健品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分别以低、中、高3个剂量组0.15、0.75、1.5 g/kg/d,每天1次给小鼠灌胃28d,然后采用X光检查、组织病理切片、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测定等方法,观察不同的蛋白含量对骨折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含量实验组的小鼠骨折愈合明显加快。X光检查结果显示,1.5 g/kg/d试验组骨折线消失且骨髓腔通畅,有明显促进小鼠髋关节骨折愈合的作用;HE染色实验结果证明,1.5 g/kg/d蛋白含量使骨性连接更加稠密,骨髓腔充满大量骨髓细胞;给予1.5 g/kg/d蛋白组的小鼠血清中IGF-1和ALP含量较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更高。1.5 g/kg/d的蛋白含量可以加速骨形成和骨折愈合,其治疗效果与小鼠血清中IGF-1和ALP的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快速热激处理(rapid heat treatment,RHT)对促进采后甘薯块根愈伤的影响及机理,本研究以‘大叶红’甘薯为材料,经人工损伤处理后,以传统愈伤处理(35 ℃、2 d,CK+)和未愈伤处理(CK-)为对照,采用65 ℃热空气对甘薯块根热激15 min,于13 ℃下贮藏7 d,观察愈伤期间甘薯块根伤口处木质素和软木脂的沉积情况;同时,测定块根伤口处组织活性氧代谢中间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力;此外,测定抗氧化活性以及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活力和木质素、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RHT能有效促进甘薯块根伤口处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与传统愈伤处理效果相近,愈伤并贮藏6 d后块根的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T处理能显著促进H2O2、·OH和O2-·的快速积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上升,显著提高愈伤期间甘薯愈伤组织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P<0.05)。RHT还能诱导愈伤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活力上升并提前达到峰值,促进总酚、芦丁和木质素的积累。此外,RHT还显著增加了块根愈伤组织中新绿原酸、儿茶素、绿原酸和表儿茶素含量。综上,RHT不仅可以通过促进活性氧成分的积累和抗氧化活性上升来维持愈伤组织中活性氧的动态平衡,还能激活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加速木质素和软木脂沉积,从而促进甘薯块根伤口的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4.
植物乳杆菌AR49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R495)具有良好的抗炎、缓解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探讨L. plantarum AR495缓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本实验建立了OA大鼠模型,考察L. plantarum AR495对OA大鼠骨关节炎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关节部位病理学染色和Micro-CT检测以验证软骨基质和骨质恢复情况。结果显示,L. plantarum AR495能够显著缓解OA大鼠因活动量减少而导致的体质量过度增长(P<0.05);病理分析表明,L. plantarum AR495能够显著降低OA大鼠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P<0.05),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软骨基质降解物II型胶原C端肽(C-telopeptideoftypeIIcollagen,CTX-II)的生成(P<0.05),从而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质量浓度10 ng/mL TGF-β1诱导CFs建立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纤维化细胞,细胞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绿原酸对CF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纤维化标志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Col)I、Col III和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Twist1、Acta2、Snail2及纤维化蛋白S100A4等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抑制细胞异常增殖;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下调纤维化标志蛋白Col I、Col III和α-SMA的表达;qPCR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高度显著下调纤维化转录调控因子Acta2、Twist1、Snail1、Snail2、Smad4及纤维化蛋白S100A4的mRNA表达(P<0.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高度显著下调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在本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TGF-βl/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不同饲养方式下(放牧和舍饲)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材料,分析其肉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ATPase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肌纤维类型进行划分,同时对相关代谢酶活力以及肌纤维转化相关调控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组的胴体质量、L*值、剪切力和pH24值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或P<0.01);IIB型肌纤维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I型、IIA型和IIB型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横截面积,乳酸脱氢酶酶活力均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或P<0.01)。而放牧组IIA型肌纤维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MyHC I和MyHC IIX mRNA表达量、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力、AMPKα2和COX IV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或P<0.01)。PGC-1α mRNA表达量在两种饲养方式下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舍饲相比,放牧饲养能提高肌纤维的AMPKα2 mRNA相对表达量,激活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V,提高肌肉的线粒体生物合成水平,增强肌肉的氧化代谢能力,使肌纤维类型由酵解型向氧化型转化,进而改善肉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田笑  仝其根 《食品科学》2022,43(21):163-170
目的:比较蛋黄油中分离的4 种脂质组分(分别记为蛋黄油1、蛋黄油2、蛋黄油3及磷脂)促进小鼠消化性胃溃疡愈合的效果。方法:对6 周龄胃溃疡模型小鼠分别灌胃4 种蛋黄油脂质组分(0.3 g/d蛋黄油、0.1 g/d磷脂),干预5 d后以胃窦溃疡情况、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及胃组织生化指标(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评价不同脂质组分促进小鼠消化性胃溃疡愈合的效果;进一步对胃溃疡模型小鼠分别灌胃高剂量(0.3 g/d)、低剂量(0.15 g/d)蛋黄油1以及高剂量(0.1 g/d)、低剂量(0.05 g/d)磷脂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蛋黄油1和磷脂作用胃组织后,小鼠胃窦溃疡明显愈合,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4 种蛋黄油脂质组分干预可以维持细胞完整性并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蛋黄油1干预后胃组织SOD、GSH-Px、NO水平显著或极显著提升(P<0.05、P<0.01),MDA和ET-1含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下降(P<0.01、P<0.05);磷脂干预后胃组织SOD活力与GSH-Px含量极显著提升(P<0.01),MDA、ET-1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0.15 g/d)蛋黄油1干预对小鼠消化性胃溃疡仍有显著促愈合效果,但低剂量(0.05 g/d)磷脂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较高n-3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占比的液态脂质(蛋黄油1)及磷脂为蛋黄油中促进消化性胃溃疡愈合的有效成分,且对胃溃疡模型小鼠灌胃0.15 g/d蛋黄油1或0.1 g/d磷脂均有良好的促进消化性胃溃疡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