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氯化钙(CaCl2)结合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处理对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抑制效果,同时分析CaCl2对病原菌和酵母拮抗菌生长以及果实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0 g/L CaCl2可有效提升拮抗菌M. guilliermondii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生防效果,其中40 g/L CaCl2与1×108 CFU/mL M. guilliermondii悬浮液的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更能有效地抑制芒果果实采后炭疽病的发生。此外,40 g/L CaCl2对C. gloeosporioides菌丝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拮抗菌M. guilliermondii在芒果果实伤口处的增殖。与此同时,该复合处理显著诱导了芒果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结果表明,40 g/L CaCl2可以直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促进拮抗酵母的增殖、以及间接诱导果实抗病性来提升拮抗菌M. guilliermondii对芒果果实采后炭疽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锦橙447’为试材,研究了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在接种炭疽菌的情况下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机制。结果表明:1×108 cells/mL的膜醭毕赤酵母和0.1 g/L的壳聚糖单独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柑橘果实炭疽病的发病率,而复合处理的防治效果更好。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能够增加NO、水杨酸、H2O2等信号物质的含量;提高苯丙烷代谢中间产物阿魏酸、对香豆酸、绿原酸的含量,相关防御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如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该研究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与壳聚糖复合处理可通过增强柑橘的抗病性来提高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腐烂桑椹中分离致腐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初步研究桑椹内生酵母对桑椹致腐真菌的体内外拮抗效果。结果表明,从腐烂桑椹中分离得到3 株真菌,分别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富克尔核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它们对桑椹均有致腐性。体外拮抗实验显示,拟粉红锁掷孢酵母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和富克尔核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对3 种致腐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体内拮抗实验表明,拟粉红锁掷孢酵母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对桑椹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丹丹  王卓  邢梦珂  屠康  周程雁 《食品科学》2017,38(19):212-217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枇杷采后炭疽菌抑制的效果及其机理,分别用丁香酚、柠檬醛和香芹酚对尖孢炭疽菌进行体外处理,筛选出丁香酚为最优抑制剂并研究了其对尖孢炭疽菌外渗率、核酸泄漏及蛋白质的影响。以枇杷为供试材料,接种尖孢炭疽菌后分别用0.5、1.0、2.5、5.0μL/L的丁香酚熏蒸处理,统计病害发生率及病斑直径,并研究了丁香酚对枇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中,3种供试精油对尖孢炭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μL/L丁香酚可以完全抑制尖孢炭疽菌的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菌内细胞内容物的渗出。在丁香酚对枇杷果实采后炭疽病抑制效果实验中发现,贮藏6 d时,1μL/L丁香酚处理组病斑直径及病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斑直径仅为6.41 mm,病害发生率为66.67%。丁香酚对枇杷品质影响方面,其能够显著抑制采后枇杷质量损失率的上升及VC含量下降(P0.05),但对枇杷的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制备一种含108 CFU/mL 膜醭毕赤酵母KD-316-3(Pichia membranaefaciens KD-316-3)的海藻糖基复合保鲜液,以果实黑斑病菌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species)为对象进行离体抑菌研究,并进行复合保鲜液的冬枣应用保鲜试验,用以探究复合保鲜液的抑菌机制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复合保鲜液处理能抑制病原链格孢霉菌的生长,拮抗效率26.48%,使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电解质外渗,菌丝体核酸泄漏,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在冬枣贮藏过程中,复合保鲜液能抑制冬枣果实失重率的上升,有效减缓冬枣果实的病斑腐烂,对果实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也产生明显影响,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综合分析,使用膜醭毕赤酵母KD-316-3 复合保鲜液处理冬枣果实可抑制病原菌引起的腐烂,维持果实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6.
从南京市马群草莓生产基地的草莓果实、叶片上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灰霉病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酵母菌N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通过用不同浓度N1菌悬液处理打孔后的草莓,发现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最佳浓度为5×108CFU/mL,其病斑直径比对照组小了32.3%。拮抗菌N1处理后果实于(2±1)℃、相对湿度(RH)90%~95%下冷藏,结果表明,拮抗酵母N1菌对果实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保持草莓果实的光泽和硬度,维持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减小了失重率,提高了草莓的冷藏品质,从而显著延长草莓的贮藏寿命。由此推测,该拮抗酵母菌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抑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果实接种试验测定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致病菌(胶孢炭疽菌)的生长抑制作用;观测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接种和未接种病原真菌的柑橘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浓度越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越强,其EC50为0.056mg/mL。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柑橘果实中,PPO、POD、SOD、PAL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并且对羟基苯甲酸诱导的抗性相关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提高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以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诱导其果实抗性。对柑橘采后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采后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机制,该研究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活性与抑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被挥发性物质熏蒸48 h时,菌丝长势明显受阻,抑制率高达72.41%,其产孢量始终低于空白组(P<0.05)。经熏蒸后72 h,菌丝体细胞膜内核酸、蛋白质的大量外泄(P<0.05)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处理过的菌丝表面出现干瘪、皱缩甚至部分菌丝胞内的内容物渗漏。有伤接种实验证明熏蒸处理的番茄果实病斑直径仅为(1.47±0.16) cm,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分离鉴定到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组分为醇类(39.26%)、酮类(24.72%)和有机酸类物质(8.51%)。上述结果为研究酵母菌防控采后果蔬腐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生防菌的安全防腐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冯吉睿  周雅涵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5,36(12):249-254
探究膜醭毕赤酵母与低剂量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筛选能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使用的杀菌剂,考察柑橘常见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继而在果实上验证结合处理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离体实验的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酵母生长无抑制作用;柑橘青霉菌、绿霉菌和炭疽菌对两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但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均小于建议剂量的1%。果实活体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柑橘果实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膜醭毕赤酵母和低剂量杀菌剂单独处理;但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接种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同时,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增效作用,对锦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叠加作用,两种结合处理均能保证夏橙和锦橙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10.
宋琰  徐俐  梁芳  况小玲 《食品科学》2010,31(22):488-491
探讨1-MCP (1- 甲基环丙烯)及仲丁胺(2-AB)对枇杷采后处理的效果,以延长其贮藏期及货架期。采用“大红袍”枇杷为试材,研究在4℃冷藏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1-MCP 加上相同剂量0.1mL/L 2-AB 对枇杷进行熏蒸处理,定期观察果实好果率、失水率、总糖、VC、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浓度为0.1mL/L 2-AB 时,20mL/L 1-MCP 处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最佳,可显著抑制果实呼吸强度, PPO 和POD 活性,从而抑制果实的后熟与衰老,降低枇杷果实的失水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延缓总糖、VC 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贮藏64d 果实外观色泽鲜艳,品质良好,保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张紫微  朱世江 《食品科学》2009,30(6):264-267
用不同浓度的BTH 溶液处理采后枇杷果实,贮藏于常温(22℃)和低温(3℃)下,考察了BTH 对枇杷果实贮藏期间病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BTH 降低了枇杷果实在常温条件下的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减小了接种炭疽菌枇杷的病斑的直径;BTH 提高了枇杷果皮的木质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表明BTH 激活了枇杷的防御系统;与对照相比,BTH 处理降低了枇杷的果肉硬度,提高了枇杷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论在常温下还是低温下贮藏均如此。表明BTH 对保持枇杷的品质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L-半胱氨酸对采后李果实褐腐菌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通过离体实验探究不同质量浓度(1、10、100、1000 mg/L)L-半胱氨酸对李果实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效果及可能的抑菌机制;采用损伤接种的方法评价L-半胱氨酸处理对李果实采后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所选的4 个L-半胱氨酸处理质量浓度中,只有1 000 mg/L L-半胱氨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以显著延缓褐腐菌孢子的萌发,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增加褐腐菌菌丝体胞外电导率和核酸物质的释放量,破坏褐腐菌孢子细胞膜的完整性(P<0.05);且在果实损伤接种实验中,1000 mg/L L-半胱氨酸处理可显著降低李果实的损伤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而1、10、100 mg/L L-半胱氨酸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褐腐病无明显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对采后香蕉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分析测定了接种炭疽病菌后"宝岛蕉"和"东莞大蕉"两个品种香蕉果实的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病情指数及抗病相关酶POD、PP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的硬度迅速下降,贮藏4 d后显著低于未接种炭疽病菌组,香蕉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加,加速了香蕉褪青和转黄;接种炭疽病菌促进了果实中淀粉等多糖物质不断地向可溶性糖的转化,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对"宝岛蕉"的影响更为明显。炭疽病菌侵染促进了香蕉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同时加快果实的呼吸和感病速率;接种炭疽病菌后,抗病相关酶POD、PPO活性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炭疽病菌的侵染加速了两种香蕉的成熟、软化、衰老及腐烂。  相似文献   

14.
研究拮抗酵母结合热空气处理对提高采后海红果果实贮藏性能的效果。分别用107CFU/mL拮抗罗伦隐球酵母悬浮液浸泡处理2 min,36℃热空气处理海红果10 h以及二者结合先后处理海红果,于20℃下储藏15 d,贮藏期每3 d测定相关指标,研究不同处理对海红果果实贮藏期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拮抗酵母处理、先拮抗酵母后热空气处理和先热空气后拮抗酵母处理均能降低贮藏过程中海红果的失重率、腐烂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SOD、CAT和POD活性,其中先热空气后拮抗酵母处理组的各项指标除POD外,其他均显著(P<0.05)优于单一处理组,表明先热空气后拮抗酵母处理海红果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处理方式;能明显降低果实水分和有机质的减少以及病害的发生率,提高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进而延缓细胞衰老,延长货架期。先36℃热空气处理10 h后107 CFU/mL罗伦隐球酵母悬浮液浸泡处理2 min是采后海红果果实保鲜处理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雨  贠建民  毕阳  王霆  何奎 《食品科学》2021,42(21):285-291
新鲜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含水量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发生开伞、褐变、萎蔫等劣变现象,严重影响金针菇采后销售。为此,本文概述了金针菇采后失水、形态劣变、褐变、营养风味损失、微生物侵染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综述了近年来金针菇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保鲜、臭氧保鲜、1-甲基环丙烯保鲜、气调保鲜、生物保鲜剂保鲜及复合保鲜技术,以期为开发食用菌新型绿色安全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红颜’草莓为实验原料,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对草莓果实的贮藏品质 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的EBR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P<0.05)。同时 EBR处理减少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增加了总酚、花色苷和类黄酮的积累量。EBR处理还 诱导草莓果实3 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加,并抑制H2O2的积 累(P<0.05)。研究表明EBR处理可提高草莓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这可能与其维持草莓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安溪油柿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采后安溪油柿果实用1.35 μL/L的1-MCP处理12 h后,在(20±1)℃、相对湿度85%下贮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能有效降低采后安溪油柿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果实表面色度a*值、b*值、C*值、L*值和色调角h的变化,抑制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降低果实转红指数,并保持较好的果实外观色泽;此外,1-MCP处理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蔗糖、还原糖质量分数和VC、单宁含量,减少果实质量损失。因此认为,1.35 μL/L纸片型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安溪油柿果实后熟衰老、改善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抑制芒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gloeosporioides)的生长,进而延长芒果的货架期。方法:通过菌丝生长抑制率法,评价肉桂醛、丁香酚、柠檬醛、香芹酮、香叶醇、己醛6种植物源精油对C.gloeosporioides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测定肉桂醛对C.gloeosporioides细胞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探究抑菌机理;分析肉桂醛-果蜡混合液涂膜于芒果后的品质变化,评价肉桂醛的实际保鲜效果。结果:肉桂醛对C.gloeosporioides的EC50和MIC分别为0.234、0.4 μL/mL,为最佳抑菌精油;与菌丝接触后,可快速导致细胞外核酸,电导率、pH、丙二醛和麦角固醇等含量上升(P<0.05),细胞膜完整性下降;肉桂醛-果蜡混合液涂膜于芒果后可以明显降低果实腐败率(P<0.05),且对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等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肉桂醛对C.gloeosporioides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抑制机理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与果蜡结合,可以明显延长芒果货架期一倍以上,且基本不影响芒果品质,有潜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