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为获得青梅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株,从糖渍青梅液和青梅果皮中分离获得10株酵母菌,经产气、产酒、产香、发酵力四级筛选后获得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6株酵母菌,其编号分别为J3、J6、J7、J8、J9和J10。2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J7、J8和J9为酿酒酵母,J3、J6和J10属于生香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6株酵母菌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均能耐受体积分数为4%的乙醇、质量浓度为400 g/L的葡萄糖和pH 3.1的环境条件,且J7和J8还能耐受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J3、J6和J10能耐受质量浓度为450 g/L的葡萄糖,J3、J6、J7、J8、J9能耐受pH 2.9。6株酵母菌均可在高糖低pH条件下生长,能满足青梅果酒发酵的要求,经过驯化后有望成为具有优良特性的青梅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黑糯米酒曲中分离出酵母菌312株。通过菌落形态菌体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实验将其初步鉴定至5个属。酵母属57株、假丝酵母属14株、复膜孢酵母属28株、毕赤酵母属212株、德巴利氏酵母属1株。经TTC法、杜氏管法、发酵法及玉米糖化醪法逐级筛选,最终筛选出1株产酒量高产香好的菌株,编号为Q3~J8。并提取菌株Q3-M8ITS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Q3-J8为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167-171
对四川地区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的酵母菌进行筛选,得到6株耐45℃高温的生香酵母。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初步确定其中3株为汉逊酵母(Hansenula),2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株为红酵母(Rhodotorula)。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检测了生香酵母高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并利用风味贡献理论,大致比较了不同代谢产物的香气值大小,结果表明:耐高温生香酵母Y1的主体香气成分为己酸乙酯和乙酸-3-甲基丁酯,Y4的主体香气成分为乙酸乙酯和2-戊基呋喃,Y5的主体香气成分为辛酸乙酯和3-羟基-2-丁酮,Y7和Y9的主体香气成分均为辛酸乙酯,Y11的主体香气成分为辛酸乙酯和己酸乙酯,从而为耐高温生香酵母在甜面酱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微生物众多的柑橘中筛选得到生香酵母。方法从四川地区的柑橘果皮中筛选出4株产生浓郁香味的生香酵母,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ITS序列特征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其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依据风味贡献理论比较不同菌株发酵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 4株菌株(Y3、Y7、Y11、Y13)分别鉴定为桔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蜜二糖假丝酵母(Candida melibiosica)、毕赤酵母(Pichia sp.1 TMS-2011)、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Y3的主体香味成分为2-壬醇、苯乙醇,Y7、Y11、Y13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均为苯乙醇,且苯乙醇相对含量均在30%以上。结论分离得到的生香酵母具有发酵增香功能,在柑橘果醋工业化生产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柑橘果皮中生香酵母的筛选及挥发性香气 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从微生物众多的柑橘中筛选得到生香酵母。方法 从四川地区的柑橘果皮中筛选出4株产生浓郁香味的生香酵母,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ITS序列特征进行分析鉴定, 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其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 依据风味贡献理论比较不同菌株发酵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 4株菌株(Y3、Y7、Y11、Y13)分别鉴定为桔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蜜二糖假丝酵母(Candida melibiosica)、毕赤酵母(Pichia sp.1 TMS-2011)、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Y3的主体香味成分为2-壬醇、苯乙醇, Y7、Y11、Y13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均为苯乙醇, 且苯乙醇相对含量均在30%以上。结论 分离得到的生香酵母具有发酵增香功能, 在柑橘果醋工业化生产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发酵甜面酱中筛选出6株生香酵母,利用18SrRNA基因序列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TMJJ1,TMJJ2,TMJJ3归属为Debaryomyces hansenii(汉逊德巴利酵母),TMJJ4,TMJJ5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TMJJ6为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胶红酵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生香酵母的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6株生香酵母产生的芳香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生香酵母在甜面酱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几株生香酵母的分离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香酵母广泛应用于芝麻香和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从芝麻香酒醅中分离筛选得到8株生香酵母菌株,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从中选取4株优良菌株应用于芝麻香酒班生产,可有效提高芝麻香原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酒曲中生香酵母的分离及生理生化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酒曲中筛选出11株生香酵母,并对其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种属。筛出菌后进行发酵测发酵液中总酯含量,选出高产优质菌株。在11株产酯酵母中,产酯最高的菌株是X7,其发酵液总酯含量达到1.78 g/L。  相似文献   

9.
研究从橘子果实上分离筛选出的2株天然野生菌株和3株商业果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5种酵母酿造的果酒的香气成分共检出38种,安琪果酒酵母发酵橘子酒检出最多,有32种。JZ-2酿造的橘子酒中苯乙醇含量较高,乙酸乙酯相对含量也是最高的。野生酵母JZ-2生香效果最好,安琪果酒酵母酿造的橘子酒,香气成分最丰富。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见食品为分离材料,采用冻融法对耐冷冻酵母进行富集,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耐冷冻酵母;并分析这些酵母菌株的生长特性、产气特性、抗鱼肉脂肪氧化特性。获得25 株具有耐冷冻特性的酵母,其中菌株J3、J7、J8、J9、J12、J15、J18、J25低温下发酵力较好,菌株J8、J12、J18抗鱼肉脂肪氧化活性较强,可消减鱼肉中脂肪氧化产物;通过5.8S rDNA测序法及系统发育分析,8 株耐冷冻酵母均鉴定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水产品保鲜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酒花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分别添加6个品种酒花(法格、哈拉道、捷克萨滋、卡斯卡特、西楚、西姆科)和4个梯度剂量(0.5 g/L、0.8 g/L、1.0 g/L和1.3 g/L)进行葡萄酒发酵,评价葡萄酒气味、滋味、色泽和口感等感官指标,并结合电子鼻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0.5 g/L西楚酒花葡萄酒气味(92.5分)与0.5 g/L西姆科酒花葡萄酒滋味和口感感官评分较高(86.0分和87.9分),0.8 g/L法格葡萄酒的色泽呈红宝石色,颜色最清澈透明(90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空白对照和捷克萨滋、西姆科和哈拉道、法格和卡斯卡特两两相似度高;西楚与其他5种酒花葡萄酒及空白对照差异较大。实验结果对酒花酿造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马尿酸和苯甲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同沉淀剂、流动相、流速、回收率、最低检出限等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C18(250 mm×4.6 mm,5.0μm)为分离柱,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液量为20μL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0.4%乙酸水溶液(50∶50,体积比),流速为0.9 mL/min时,马尿酸、苯甲酸在1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38μg/mL,马尿酸平均回收率为96.79%~98.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58%~1.07%,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3.54%~98.99%,RSD为0.71%~1.19%。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分析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黑芝麻粉、蛋白中糖的添加量、以及低筋面粉和玉米淀粉的比例对黑芝麻蛋糕产品质量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黑芝麻蛋糕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配方参数为:黑芝麻26 g,低筋面粉38 g,玉米淀粉9g,蛋白中白砂糖36 g,鸡蛋120 g,塔塔粉1 g,盐1 g,色拉油18 g,水32 g,蛋黄中白砂糖20 g,在此配方下黑芝麻蛋糕感官评分可达90.89。建立感官得分与质构特性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103.064-1.96a+2.21b-2.216c-17.382d。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以丙酸钙作抑菌剂制备猕猴桃酒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最优工艺制备猕猴桃酒,对其理 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结果显示, 猕猴桃酒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4 ℃,初始pH值为3.5,接种量0.09%,所得猕猴桃酒与以SO2为抑菌剂制得的猕猴桃酒具有相似 的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组成,但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具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以菌龄5 d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1.5 %溶壁酶和1.5 %蜗牛酶酶液,酶解3 h,酶解温度为30 ℃,0.6 mol/L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金针菇和平菇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融合后,25 ℃静置培养2 d随后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以34 ℃菌丝培养温度作为标记筛选出融合子,融合的细胞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中实现再生,通过菌丝形态、细胞学观察、拮抗性试验、出菇试验验证再生出的为融合子,最终从18个再生菌株中选择出1株耐34 ℃高温菌株可进行出菇试验,且融合菌株子实体粗壮、原基形成较多、菇形好的金针菇新品种,命名为F1P8。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对乳腺增生的保健效果,采用浸轧法制备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功能织物组,功能织物组穿着由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制成的外套,模型组穿着普通面料外套,采用公认的雌激素法制备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通过测量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 进行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乳头直径、高度增大;与模型组比较,功能织物组乳头直径、高度减小;功能织物组较模型组乳腺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所改善;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直径明显缩小,对大鼠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解析中温大曲在不同发酵期和贮存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获得表征中温大曲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中温大曲细菌有19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均属于优势菌群;真菌共13种,其中根霉属(Rhizopus)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均属于优势菌。大曲微生物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发酵开始时微生物数量较少,发酵中期(4~8 d)微生物数量达到顶峰,大量细菌和真菌旺盛繁殖,发酵后期(12 d)微生物群落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贮存期内,微生物的种类的趋于平稳,数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体系中添加天麻醇提物,考察天麻醇提物对灰树花发酵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起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 g/L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及优化添加量。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天麻醇提物能够显著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的含量,在其质量浓度为7g/L时,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08 g/L、5. 974%和2. 055 mg/g,与不添加天麻醇提物相比分别增加了0. 36、1. 29和1. 44倍(P<0. 05)。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分别为天麻素5. 837 5 mg/g,对羟基苯甲醇1.107 2 mg/g,对羟基苯甲醛0.660 1 mg/g,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均为对羟基苯甲醛,其.优化添加量分别为100、250、150 mg/L。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泡腾片对烟草青枯病防效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泡腾片生防菌剂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盆栽 试验表明,黑曲霉泡腾片稀释800倍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2.9%,显著高于稀释1 200倍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loymyxa)(42.9%)的防效(P<0.05)。大田试验表明,黑曲霉泡腾片在提高烟草叶片数、叶长、叶宽、直径、株高等农艺性状方面优于 清水对照,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效果;对采收的烤烟进行送检,结果表明,施用泡腾片的烟叶呈现出良好的评吸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前期研究中获得的扁平足儿童及正常足儿童的足部数据为基础,通过Ortho Model及Ortho Mill软件设计支撑垫模型.并利用VS0907型三轴雕刻机制作出3种不同弓高的足弓支撑垫;采用Novel Pedar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就3种足弓支撑垫对轻度扁平足儿童足弓处的干预情况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3种足弓支撑垫对轻度扁平足均有干预作用,并且随着足弓支撑垫弓高的增加,足弓处受到的支撑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