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与利用猴头菌及人参的药用价值。方法:本文以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PGP组)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得到猴头菌-人参双向固体发酵菌质(HEP组),通过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菌质组及人参药性基质组的不同醇沉组分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并采用DPPH·法、·OH法、ABTS+·法测定不同醇沉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总糖含量以40%醇沉组分最多,发酵至第9 d时,发酵菌质组40%醇沉组分HEP-40总糖含量达到0.98 mg/g,人参基质组40%醇沉组分PGP-40总糖含量达到1.03 mg/g,还原糖、蛋白质含量以90%醇沉组分的最多,发酵至第30 d时,发酵菌质组90%醇沉组分HEP-90还原糖含量达到0.18 mg/g,人参基质组90%醇沉组分PGP-90还原糖含量达到0.24 mg/g;发酵至第40 d时,HEP-90蛋白质含量达到0.54 mg/g,PGP-90蛋白质含量达到0.46 mg/g。菌质组各醇沉组分在发酵至第24 d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达到较好的效果,发酵菌质中不同醇沉组分多糖HEP-40、HEP-70、HEP-90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7.66%、60.06%、73.58%;当发酵至第40 d时,HEP-40、HEP-70、HEP-9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3.71%、54.32%、94.90%;当发酵至第40 d时,HEP组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峰值,HEP-40、HEP-70、HEP-9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4.83%、87.90%、98.90%。结论:猴头菌与人参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发酵产物(HEP组)中的药效活性成分与未经发酵处理的人参(PGP组)中的药效活性成分相较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余甘子果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测定了不同产地余甘子果汁中多酚、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广东野生余甘果汁的多酚、黄酮含量和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04.15±6.85)mg/g干物质、(81.11±8.67)mg/g干物质和(19.78±1.22)mg/g干物质。通过测定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余甘子果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种余甘子果汁都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其中广东野生果汁抗氧化活性较高,浓度为10 mg/mL时,其还原力为1.344±0.14,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0±3.53)%、(92.31±1.30)%,其抗氧化性优于同浓度的Vc;由广东栽培的余甘于做的果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最高,浓度为10 mg/mL时,清除率达到(92.09±1.52)%。  相似文献   

3.
以金针菇废菇柄为研究材料,利用蛹拟青霉为发酵菌种,对金针菇废菇柄进行了双向固体发酵。研究了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蛋白质、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和发酵菌质总还原力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质中活性物质出现了峰谷变化,在发酵中期随着时间的增加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主要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均有大幅度增加,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各种活性物质达到最大的发酵时间略有不同,蛹拟青霉发酵金针菇菌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含量在发酵28 d时达到最高,分别为:717.68 mg/g、90.9μg/g和25.6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1.92倍、90.9倍和2.34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在21 d和24 d达到最高,分别为396.6 mg/g和230.88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2.39倍和4.52倍。发酵菌质的总还原力在21 d^28 d达到最高,且基本稳定。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在28 d最高,达到72.37%,比未发酵菌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提高了59.5%。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在桦褐孔菌液体发酵过程中加入外源诱导剂,探究其对桦褐孔菌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以及菌丝体醇提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亚油酸、桦树皮水提物、铁离子(Fe2+)5种诱导剂均能增加菌丝体中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和提高其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其中MeJA效果最佳,在第6 d加入50 μmol/L茉莉酸甲酯可得到菌丝体的量为(10.05±0.01) g/L,菌丝体中三萜含量(107.72±1.07) mg/g,三萜总量为1082.19 mg/L,与不加入诱导剂的对照组相比三萜总量增加了119.96%。抗氧化能力试验中,MeJA诱导的桦褐孔菌醇提物总还原力1.003,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1、1.657、0.024 mg/mL,与对照组相比总还原能力与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6.67%、53.23%、32.17%和30.30%。本研究为诱导剂在提高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上以及开发新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从食药性真菌-金耳出发,以葛根作为药用基质,进行液体发酵。并在单因素试验上再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双向发酵条件,考察葛根添加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发酵时间和葛根添加时间对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发酵条件是发酵培养基初始p H7.0,在发酵的第2天添加0.10 g/50 mL的葛根,再发酵7 d。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测得的还原力为0.340;羟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分别是46.73%和87.76%。双向发酵菌质的活性成分含量:多糖26.13 mg/g、黄酮25.10 mg/g,发现多糖的含量降了1.82倍、黄酮含量提高了2.04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银杏果的酶菌协同发酵工艺,以期得到一种抗氧化活性高的银杏发酵粉。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糖化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酶解时间、混合发酵剂添加量、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添加质量比、发酵时间对银杏发酵粉可溶蛋白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对银杏果酶菌协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酶制剂添加总量0.3 g/100 g,酶解2 h,发酵12 h的基础上,银杏果酶菌协同发酵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 g/mL,糖化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2:1,混合发酵剂添加总量3.12 g/100 g,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添加质量比1:1,测得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7%±1.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由最佳工艺制得的银杏发酵粉(GFP)与未处理的银杏粉(G)相比,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了257.4%;可溶蛋白含量4.47±0.13 g/100 g,增加了330%;黄酮含量0.15±0.01 mg/g,增加了50%;多酚含量2.49±0.04 mg/g,增加了118%;银杏酸含量2.96±0.32 μg/g,脱除率达85.4%。说明酶菌协同发酵能显著(P<0.05)提高银杏果的抗氧化活性,制得的银杏发酵粉中可溶蛋白、黄酮、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含量显著(P<0.05)增加、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为银杏果的精深加工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古尼拟青霉小孢变种的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古尼拟青霉小孢变种RCEF0864的深层发酵产物进行了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生药;菌丝体中粗蛋白、总糖、麦角甾醇、甘露醇及腺苷等多种物质的含量亦高于冬虫夏草生药;RCEF0864深层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均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Zn、Fe、Ca等元素,尤以Ca的含量最高;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RCEF0864菌丝体和发酵液冻干粉甲醇提取物中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发现2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在浓度为5.0 mg/mL,37℃下保温10 min时,2种提取物对0.4 mg/mL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3.86%和59.66%。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黑皮鸡枞菌(Oudemansiellaraphanipes,O.raphanipes)菌丝体发酵条件,考查其富硒规律及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硒利用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外源硒浓度和发酵条件对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发酵富硒的影响。以3种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菌丝体多糖及富硒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富硒的最佳条件为:硒元素添加量5 mg/L、发酵温度25℃、装液量250 mL (500 mL三角瓶)、发酵起始pH 7.0。在该条件下,黑皮鸡枞菌的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含量、硒利用率分别为(7.68±0.48) g/L、(3.82±0.24)%和(9.28±2.11)%。当富硒菌丝体多糖质量浓度为0.7mg/L时,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05±1.94)%、(52.43±3.05)%和(63.87±2.95)%,分别比对照组(不添加硒)高80.84%、7.75%和34.01%。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橄榄果实中的总酚含量与可溶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研究了橄榄果实中单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橄榄果实中总酚含量较高[(572.35±39.72)mg/g(干重)],用正丁醇-HCl法测得缩合单宁的含量为(1.47±0.02)mg/g(干重),用DPPH法和FRAP法研究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表明,橄榄果实单宁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48.45μg/mL),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2.955 mmol AAE/g)。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一款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菌质饮料,以花脸香蘑为发酵菌,以山药为发酵基质,借助生物发酵技术获得花脸香蘑山药菌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菌质的质量,以菌质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 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检测其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得的花脸香蘑山药菌质不仅具有山药的基本成分,还产生了新的功能性成分;其最佳配方为:花脸香蘑山药菌质添加量4.00%、木糖醇添加量4.11%、柠檬酸添加量0.7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24%,在该条件下,饮料呈亮褐色、酸甜可口、具有花脸香蘑山药菌质特有的香味、清澈透明,感官评分为88.7±0.40分;饮料中总黄酮含量为58.43±0.94 mg/L、总酚含量为45.77±0.43 mg/L;饮料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3.46%和79.26%,表明该饮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两种提取方法对猴头菇、杏鲍菇、松茸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三种食药用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本文采取浸提和热回流方式分别提取了猴头菇、杏鲍菇和松茸子实体多酚。通过改进的Folin-酚法测定了各提取物多酚含量,分别采用了DPPH和ABTS法测试了三种食用菌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后以MTT法对提取物在UVB所致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提取物总多酚的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热回流法对多酚的提取效果较高,该法提取猴头菇、杏鲍菇和松茸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684±0.02)、(4.781±0.06)、(5.028±0.05)mg/g;热回流法的松茸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非常强,其IC50分别为(0.534±0.03)和(0.271±0.01)mg/mL;当三种食药用菌提取物剂量达100 μg/mL均可显著(P<0.05)提高细胞存活率。综上所述,三种食药用菌中热回流法的松茸提取物多酚含量最高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与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呈正相关,而对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猴头菇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猴头菇三萜得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 expert 10.0.3软件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绘制等高线图和响应面图,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55 ℃,料液比1:15(g:mL),验证试验显示猴头菇三萜得率为0.28%,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能合理优化猴头菇三萜的提取工艺。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能力3种抗氧化体系综合评价表明,提取物浓度与自由基清除力呈良好的剂量关系。猴头菇三萜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375±0.020) mg·mL?1和(0.355±0.040) mg·mL?1,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长白山野生食用菌的抗肿瘤活性,选取灵芝、桦褐孔菌、桑黄、猴头蘑、香菇5种长白山野生食用菌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体外、体内抗肿瘤试验。体外抗肿瘤试验采用MTT法研究野生食用菌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测定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结果显示:体外试验中,在最高浓度1mg/mL时,灵芝对HeLa及HepG2两种细胞株的抑制效果最好,桑黄对MCF-7细胞株的抑制率最高,而猴头菇对A549细胞显示了最强的抑制效果。并且除灵芝外其余4种食用菌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存在依赖关系。体内试验中,5种食用菌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株均显示了明显的抑瘤效果,其中猴头蘑高剂量组达到最大值,为75.92%,且香菇提取物在低剂量时就已显示了很高的肿瘤抑制率(为69.39%)。  相似文献   

14.
回晶  李其久  边媛媛  尤田  庞冲  吴娜  胡风庆 《食品科学》2010,31(24):195-198
目的:优化提取桑黄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样品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桑黄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测定桑黄黄酮对·OH、O2·的清除能力等指标,探讨其抗氧化活性;采用MTT 法测定桑黄黄酮对大肠癌细胞CX-1 增殖反应的影响,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桑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70℃、超声提取时间1.5h。桑黄黄酮可以有效清除·OH、O2·,对Fe2+ 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LDL)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桑黄黄酮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癌细胞CX-1 的生长。结论:该工艺提取桑黄总黄酮,方法简单、耗时短。桑黄黄酮抗氧化能力强,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桑黄菌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子坪  李娜 《食品科学》2011,32(19):92-95
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桑黄菌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时,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1.09mg/mL,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1.52mg/mL;清除 ·OH时,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0.23mg/mL,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0.78mg/mL;清除O2- ·时,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20.31μg/mL,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29.97μg/mL;螯合Fe2+时,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1.36mg/mL,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1.66mg/mL;实验范围内胞内多糖、胞外多糖还原能力与质量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可见桑黄菌多糖抗氧化能力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且胞外多糖与胞内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液固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RSM)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超声时间46 min、超声功率492.4 W及液固比20.8 mL/g是较适宜工艺条件,多糖提取量为0.71 g/100 g。结论: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桑黄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液体发酵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分级得到多个级分,以较大分子质量的中性多糖为主。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桑黄菌胞内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范围为5.7×103~6.1×106D,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分子物质的量比为15:4:1,多糖含量为41%,特性黏度为12mL/g。通过体外抗氧化模型,发现桑黄菌胞内多糖均能较好的清除 ·OH、O2- ·和螯合Fe2+,且对O2- ·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比较三种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大鼠胃黏膜的急性损伤指标及慢性溃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口服液样品均能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在急性损伤模型中,当样品浓度偏低时,三种样品的护胃功效无明显差异;随着样品浓度的升高,样品的护胃功效增强,其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的功效最好,其损伤抑制率为33.66%。在慢性损伤模型中,当给药剂量为10.00 mL/kg时,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能够将大鼠胃黏膜的溃疡面积减少至0.181±0.056 mm2,其功效优于其他两种样品。以上结果表明,猴头菇口服液B(多糖含量≥200 mg/100 mL)及猴头菇口服液A(多糖含量≥120 mg/100 mL)分别对大鼠急性、慢性胃黏膜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水相法分离纯化灵芝中三萜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亲水性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建立高效分离纯化灵芝三萜的新方法。考察亲水性有机试剂种类、无机盐(种类、浓度、pH)、样品加入量、分相后下相溶液pH对三萜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K3PO4溶液浓度、样品加入量、分相后下相溶液pH为实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灵芝中三萜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最佳萃取条件为:10.6% K3PO4、42.5%甲醇、5%灵芝粗提液组成的双水相体系,成相后调节下相萃取液pH至 4.0,灵芝三萜提取量可达(10.13±0.19) mg/g,较碱提酸化法(7.42±0.09) mg/g提高了36.5%。甲醇/K3PO4双水相体系是一种简单、高效分离纯化灵芝三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鹿角灵芝、富硒茶和紫苏提取物制成复方粉剂的免疫调节作用,分别提取其有效成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方鹿角灵芝茶颗粒的制备工艺;选用正常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复方鹿角灵芝茶对小鼠细胞、体液免疫调节功能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鹿角灵芝茶颗粒最佳配方为主药为鹿角灵芝粗多糖0.38 g,富硒粗茶多酚1.24 g和紫苏粗多酚33 mg,主药:甘露醇为1:3,乙醇浓度为85%,聚维酮K30含量为4%。复方颗粒的大小均匀,色泽一致,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各项指标;复方鹿角灵芝茶能够提高小鼠细胞因子IL-10、IL-2和IFN-γ的分泌量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为复方鹿角灵芝茶的制备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