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闫飞  廖志勇  吴志华  陈红兵 《食品科学》2010,31(19):426-429
食物过敏现象的日益严重凸显食物过敏原蛋白定量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对食物过敏原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多是基于单个蛋白的间接测定。随着质谱分析方法的进步,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开始并将广泛应用于复杂食品混合物中微量过敏原的直接定量检测。本文分别对基于单个蛋白和蛋白质组学的食物过敏原蛋白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食物过敏原的定量检测是实现食物过敏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现有国家标准中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主要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文着重介绍了靶向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及其在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食物过敏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丽姬  佟平  肖娜  陈红兵 《食品科学》2014,35(21):274-278
食物过敏是目前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物过敏原对保护过敏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的过敏成分依赖于可靠的分析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分辨率、高自动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物过敏原蛋白质的研究中。本文主要阐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单一过敏食物中过敏原蛋白质的检测方面和在复杂基质中多个食物过敏原蛋白质的检测方面的应用,并简要概述了提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过敏原蛋白精确度的措施,指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食物过敏原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食物过敏原蛋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食物过敏已经成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该文对食物中过敏原蛋白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不同食物中蛋白过敏原的检测提供依据。主要介绍了食物蛋白过敏原检测技术的新发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免疫层析法、PCR法、SPR技术和质谱技术,并对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免疫色谱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壳类食物过敏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世界各国食物过敏原标示制度及主要过敏原物质的检测方法.使用免疫色谱法(简易试纸卡盒定性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定量法)对中国国内生产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中食物过敏原物质-甲壳类原肌球蛋白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免疫色谱法(简易试纸卡盒定性法)操作简单、快速便利,可用于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前食物过敏在人群中的収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已成为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食物过敏事敀最有敁的预防方式是过敏者避克食用过敏食物,因此检测不同食物中是否含有过敏原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食品法具委员会、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日本、南非、美国对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的情况,综述了基于蛋白水平的酶联克疫(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法、克疫层析技术和基于核酸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食物过敏原的方法,探讨了质谱法以及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兵他新关检测技术在过敏原检测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加强食品质量监管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高分辨质谱的南极磷虾过敏原检测方法:使用Folin-酚法测定蛋白浓度,采用测序级胰蛋白酶对南极磷虾蛋白进行酶解,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肽段进行分离检测,结合NCBI蛋白数据库和计算机检索对酶解产物进行鉴定,并利用Skyline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虚拟酶解,结合三重四极杆质谱对酶解肽段进行验证,鉴定出了南极磷虾中两种主要的过敏原即原肌球蛋白和精氨酸激酶,对应肽段分别为74和44条。该方法灵敏度强,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与传统生物学方法 ELISA和PCR法鉴定过敏原相比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直接对过敏原蛋白进行鉴定,提高了检测效率,为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手段,也为日后过敏原的消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食物过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确定的过敏性食物多达180种以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了90%以上食物过敏原存在于牛奶、鸡蛋、鱼、甲壳类水产品、花生、大豆、坚果类及小麦8大类食物中。食品的过敏原是国内外检测、监控的一个重点、难点。根据检测目标物的不同,食物过敏原(Food allergen)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全蛋白或酶解后肽段氨基酸序列的质谱技术、检测编码过敏原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过敏原性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食物过敏原标准物质是解决食物过敏问题的关键实验材料之一。在食物过敏原标准化方面,鸡蛋、牛奶和花生过敏原的分离纯化、结构和免疫学性质表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研发单个过敏原蛋白标准物质提供了支撑。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颁布的8种过敏性食物标准物质中,只有RM8445用于检测食物过敏原;由欧盟资助的两大项目中,EuroPrevall项目主要构建了一个食物过敏原信息的数据库,而CREATE项目则首次证实重组花粉过敏原rBetv1可作为天然花粉过敏原Betv1的候选标准物质,为开发重组食物过敏原标准物质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策略。总之,研发食物过敏原致敏性蛋白标准物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极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10.
食物过敏原蛋白单一组分的品质是制约食物过敏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大肠杆菌、酵母表达系统生产出的过敏原重组蛋白,具有产量高、纯度高、均一性好等优点,已在过敏原蛋白标准物质的制备、食物过敏原的检测、低致敏性蛋白的生产以及其他基础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具体的应用。食物过敏原重组蛋白作为天然过敏原提取物的替代物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总之,DNA重组技术是制备高品质过敏原蛋白的一条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Cow milk allerg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od allergies in early childhood and often persists through adult life, forcing an individual to a complete elimination diet. Milk proteins are present in uncounted food products, such as cheese, yogurt, or bakery item, exposing allergic persons to a constant threat.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overcome this global problem and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allergic individuals. First, proper and reliable food labeling is fundamental for consumers, but the verification of its compliance is also needed, which should rely on accurate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s to detect milk allergens in processed foods. At the same time, strategies to reduce milk allergenicity, such as immunotherapy or the use of food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modify allergen structure, have to be extensively studied.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food processing, such as heat treatment, fermentation, or high pressure, have revealed great potential in reducing milk allergenicity. In this review, significant research advances on cow milk allergy are explored, focusing on prevalence, diagnosis, and therapy.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ow milk allergens and cross‐reactivity with other nonbovine milk species are described,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food matrix, and digestibility on milk allergenicity. Additionally,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milk allergens in food are described, from immunoassays and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for protein analysis to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DN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食物过敏作为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食物过敏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严格避免摄入致敏食品仍是过敏性疾病防治的最有效方式。因此,食品中过敏原的识别鉴定、性质分析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八大类过敏食物,从分子结构、免疫学特性等方面介绍了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现阶段用于食品中过敏原分析的常规检测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检测丰富,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方法的优缺点。相比于植物源性过敏原,动物源性过敏原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蛋白家族的确定及空间结构解析等是未来动物源性过敏原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食品中常见过敏原的常规检测方法及新兴检测方法依然存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不高、成本昂贵等局限性,建立高效、准确、低成本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仍是该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食品过敏原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对食品过敏反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和接触各种含有致敏成分的食品.因此,快速和灵敏地检测食品中过敏原对预防和控制食品过敏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食品过敏原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两大类检测技术.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相比,生物传感...  相似文献   

14.
宁亚维  杨正  马梦戈  刘茁  陈艺  赵忠情  李强  张岩 《食品科学》2021,42(15):319-328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由食物过敏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对于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避免摄入含过敏原食物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因此,过敏原检测与标识对过敏人群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本文介绍了8 类常见致敏食品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与致敏特点,综述了现阶段用于过敏原检测的主要技术,包括基于蛋白水平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基因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及质谱技术,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过敏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食物过敏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影响全世界5%的成人和8%的儿童,且患病率仍在上升。食物过敏目前尚无根治疗法,避免摄入或接触含过敏原的食物仍是患者的最佳选择。食物过敏原的检测与食物生产、标识及风险管理等息息相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故开发出快速、灵敏、准确、可重现和标准化的方法对保护过敏患者至关重要。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高度自动化、易操作、响应快速和样品用量微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本文从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等方面对光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物过敏原上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对生物传感器在食物过敏原检测中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快速现场定量检测食物过敏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球范围内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年升高,食物过敏现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食物过敏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与机体发生的风险因素,食物致敏原的识别、评价与检测技术,以及食物过敏的诊断、控制及标识的风险评估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食物过敏与致敏原相关研究的瓶颈挑战与策略,以期为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控制,低/无敏食品的研发,以及保障食物致敏原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