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羊栖菜多酚,以提高多酚的提取量。方法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酶解时间和复合酶比例(中性蛋白酶量:纤维素酶量)作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以羊栖菜多酚的提取量为响应值,优化酶辅助提取羊栖菜多酚的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羊栖菜多酚进行抗氧化测定。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46℃,p H 5.5,时间46 min,复合酶比例为15:1(其中纤维素酶添加量为6 mg/g),在此条件下,羊栖菜多酚的提取量为9.31 mg/g,与预测值9.3189 mg/g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羊栖菜多酚的总还原力与维生素C相当,且可以清除80%以上的DPPH。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高了羊栖菜多酚的提取率,提取的羊栖菜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核桃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陇南核桃叶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核桃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在温度为40℃,超声功率为110W的条件下,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10,超声提取时间为10min,乙醇浓度为70%,在最佳提取工艺的条件下,核桃多酚的含量可达到4.04mg/g,为核桃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野木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野木瓜多酚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丙酮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木瓜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63℃,丙酮体积分数58%,料液比1∶20(g/m L)。经验证,该条件下野木瓜多酚的得率为8.402mg/g,与预测值8.426mg/g的相对误差为0.3%。该法所得的优化提取条件工艺参数可靠,可行性强,可为野木瓜中多酚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黑加仑多酚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对黑加仑果中多酚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黑加仑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黑加仑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 g/mL。在上述提取条件下,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为538.00 mg/100 g。抗氧化活性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7.97、7.92和5.26 mg/mL,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黑加仑果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蚕豆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pH为自变量,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分析法对蚕豆多酚提取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蚕豆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20 min、pH5,此条件下蚕豆多酚提取量最高为(2.03±0.16) mg/g d.w.,与预测值(2.06±0.23) mg/g d.w.相近,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更高效的稠李子多酚提取方法,以稠李子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其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和乙醇浓度对稠李子多酚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稠李子中的多酚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3 min,超声功率为550 W,液料比为15∶1(mL/g),乙醇浓度为52%,稠李子多酚提取量为(6.23±0.18)mg/g。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总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数学模型,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55%乙醇、液料比为25∶1mL·g-1、45℃下提取25min,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4.678%。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总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数学模型,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55%乙醇、液料比为25∶1mL·g-1、45℃下提取25min,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4.678%。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花生红衣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昕  董全 《食品科学》2012,33(22):1-5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花生红衣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4.4min、超声功率408W、料液比1:29.6(g/mL)、乙醇体积分数51%。结合实际操作,响应面优化的最优工艺参数调整为超声时间24min、超声功率410W、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51%,此条件下花生红衣多酚得率为8.9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试验研究表明,乙醇浓度对玉米须多酚得率的影响比较显著。最终优选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玉米须多酚得率为4.45%。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蒲公英全草为原料,选取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料液比、超声提取温度四个因素为自变量,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对蒲公英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蒲公英不同部位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四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蒲公英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7 min、超声功率380 W、提料液比1∶48、温度42℃,多酚平均提取率为3.68%±0.05%,与理论预测值3.72%误差值仅为0.94%。在优化条件下依次对蒲公英全草、叶片和根中的多酚进行提取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三者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蒲公英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蒲公英叶片>蒲公英全草>蒲公英根。   相似文献   

12.
以脱脂玉米皮为原料,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玉米皮总多酚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体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总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对超声时间、酶解温度、酶加入量和液料比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玉米皮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7.5 min,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加入量4.20%,液料比39 mL/g。此条件下,脱脂玉米皮总多酚提取量为(5.46±0.15)mg/g,该法所得的提取工艺参数可靠,可为玉米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DPPH·和ABTS+·清除法对玉米皮总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皮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行业。  相似文献   

13.
樱桃籽中抗氧化物质的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超声提取樱桃籽中抗氧化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樱桃籽清除DPPH自由基物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W、液料体积质量比30 mL/g、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原液,其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1.13±0.48) mg/g,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显著的清除DPPH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个因素,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应用响应面设计对超声辅助水提鹿茸菇多酚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鹿茸菇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响应面设计结果显示鹿茸菇多酚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 76∶1(mL/g),超声功率 250 W,提取温度 60 ℃,提取时间 90 min,多酚得率为(16.591±0.173)mg/g。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鹿茸菇多酚总抗氧化能力EC50=0.123 mg/mL,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0.303 mg/mL和0.008 3 mg/mL。该研究表明鹿茸菇多酚提取工艺可行,鹿茸菇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高粱全粉中色素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色素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究高粱色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高粱全粉色素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76%、超声功率500.64 W、料液比1∶16.72(g/mL),此条件下色素提取率理论值为54.26%,在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超声功率为504 W、料液比为1∶17(g/mL)时,色素提取率为(53.99±0.26)%;高粱色素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结论: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高粱全粉色素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粱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荠菜中维生素C,使用混合分式析因设计(ConfoundedFractional Factorial)实验选出荠菜维生素C提取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荠菜中维生素C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荠菜中维生素C提取的显著因素为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1%草酸;料液比1∶10 (g/mL);超声时间12 min;超声温度32℃;超声功率1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荠菜中维生素C的量为(54.88±0.22)mg/100g。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方程拟合度高,可用于预测荠菜中维生素C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选用长白山的蓝靛果忍冬冻果作为原料,以蓝靛果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了蓝靛果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40 ℃、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蓝靛果多酚提取量达7.52 mg/g。此外,通过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得出:蓝靛果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 radical,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蓝靛果多酚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BTS+•清除能力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处理辅助提取白灵菇多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进行分析与优化,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56℃、超声波处理时间45 min、提取的液料比为41∶1,在此条件下进行2次提取,得到白灵菇多糖得率为12.26%,相比于传统热水提取法(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189.6 min、液料比46∶1、提取次数为2次)多糖得率提高了44.41%。白灵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白灵菇多糖在质量浓度4 mg/m L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98.39%和6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