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波作用对木薯淀粉颗粒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理场中微波对木薯淀粉颗粒进行处理,考察微波作用对木薯淀粉结晶形态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作用后的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作用木薯淀粉,以水为溶剂,配置木薯淀粉悬浮液的含量12.5%,微波作用时间60s,功率160W时,木薯淀粉状态最佳,此时的木薯淀粉颗粒不仅保持着原木薯淀粉的颗粒形状,无溶胀变大或者出现淀粉凝胶和糊化的现象,并且木薯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呈现减弱或消失的状态,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减弱或消失。微波作用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使颗粒表面与反应试剂的接触面积增多,从而提高了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碱对木薯淀粉结构的影响,利用第IA主族碱金属氢氧化物配制的碱/醇溶液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偏振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处理木薯淀粉进行表征,并对其直链淀粉和总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碱/醇溶液处理均不影响木薯淀粉颗粒形貌的完整性。红外结果显示没有产生新的官能团,但处理木薯淀粉在3412 cm-1处的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且其强度均小于原木薯淀粉。此外,随着碱金属元素所在周期的增大,碱/醇溶液处理对木薯淀粉内部结构的破坏明显增强,木薯淀粉的晶型发生变化,其相对结晶度由原来的22.03%降至15.07%,淀粉颗粒中直链淀粉含量由22.30%逐渐降低至16.51%。所有处理样品中的总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原木薯淀粉。综上可知,不同碱/醇溶液处理对木薯淀粉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木薯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和氧化淀粉的糊化性质、流变特性和凝胶强度等凝胶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醋酸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的糊化温度与原淀粉相当,氧化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醋酸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糊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属假塑性流体,氧化淀粉糊呈牛顿流体的特征.3种变性淀粉糊的表观粘度受浓度、温度和pH值的影响,与木薯原淀粉相比,变性淀粉糊具有较好的耐热和耐酸碱稳定性.而凝胶强度因变性基团的不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木薯淀粉、木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交联淀粉、醋酸酯淀粉、醋酸酯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凝沉、耐盐性、耐酸性、糊化特性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变性的木薯淀粉和原木薯淀粉有很大的不同,经过羟丙基化、羟丙基交联、醋酸酯化、醋酸酯交联后,分别引入了羟丙基、交联键、乙酰基等,使其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耐盐性、耐酸性。据RVA分析,各种变性淀粉糊液性质较原淀粉有较大的提高。经过交联后糊液稳定性较原淀粉、羟丙基及醋酸酯淀粉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外结晶指数、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考察不同高含水量的木薯淀粉在敞口和封口条件下,经微波辐射后的热效应及其结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样品含水量越低,样品温度升高幅度越大,且都会出现等温转换,含水量越高等温转换时间越长,尤其是敞口辐射较封口辐射的等温转换更显著;同时,微波辐射会造成木薯淀粉的结晶结构变化,其红外结晶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冷冻结晶法制备B型淀粉球晶。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得的淀粉球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酸解悬浮液采用Na2CO3饱和溶液洗涤效果最好,可以大大地缩短洗涤时间。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备得到的淀粉球晶具有典型的B型晶体结构,并且球晶粒度均匀,球形度好,大小在1~2μm之间。   相似文献   

7.
戴昊  张淑芬 《食品工业》2020,(1):200-203
使用高碘酸钠氧化木薯淀粉制备了醛基含量5%~85%的双醛淀粉(DAS-5~DAS-85),利用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双醛淀粉的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木薯淀粉分子量高于1 000万,醛基含量为5%时淀粉重均分子量降为9300。氧化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非晶区,而后破坏结晶区,醛基含量高于39%时淀粉变为无定型结构。随醛基含量增加,双醛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糊化焓减小,颗粒表面变粗糙,结构塌陷。在25℃下,质量分数为10%的DAS-85溶液放置6 h出现透明沉淀, DAS-53溶液放置12 h出现透明沉淀, DAS-39溶液48 h后仍澄清。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木薯淀粉、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对鱼糜加工性质的影响,并测定了二种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二种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以及木薯淀粉和鱼糜加工相关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性、膨润度和凝沉性等特性。并将木薯淀粉和四种变性淀粉分别添加到鱼糜中,测定鱼糜冻融过程中的持水性、白度以及凝胶强度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木薯变性淀粉因引入了磷酸基、羧甲基等亲水性基团,在透光率、冻融稳定性、溶解性和凝沉性等性质方面较木薯淀粉均有提高,添加木薯变性淀粉所得到的鱼糜制品白度、持水性和凝胶强度分别增加了17.7%、10.2%、77.7%。木薯变性淀粉较木薯淀粉更适合用于加工鱼糜。  相似文献   

9.
木薯淀粉及木薯变性淀粉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木薯淀粉、木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交联淀粉、醋酸酯淀粉、醋酸酯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凝沉、耐盐性、耐酸性、糊化特性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变性的木薯淀粉和原木薯淀粉有很大的不同,经过羟丙基化、羟丙基交联、醋酸酯化、醋酸酯交联后,分别引入了羟丙基、交联键、乙酰基等,使其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耐盐性、耐酸性.据RVA分析,各种变性淀粉糊液性质较原淀粉有较大的提高.经过交联后糊液稳定性较原淀粉、羟丙基及醋酸酯淀粉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比较了木薯淀粉、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对鱼糜加工性质的影响。首先测定了2种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2种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以及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黏性、膨胀度和凝沉性等特性。然后将木薯淀粉和4种变性淀粉分别添加到鱼糜中,测定鱼糜冻融过程中的持水性、白度以及凝胶强度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木薯变性淀粉因引入了磷酸基、羧甲基等亲水性基团,在透光率、冻融稳定性、黏性和凝沉性等性质方面较木薯淀粉均有提高,添加木薯变性淀粉所得到的鱼糜制品白度、持水性和凝胶强度分别增加了17.7%、10.2%、77.7%。木薯变性淀粉较木薯淀粉更适合用于加工鱼糜。  相似文献   

11.
可食性木薯淀粉成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成膜特性,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成膜最佳条件。溶解成膜后,在60℃烘干2h,可得到较为理想的产品。正交试验和分析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当淀粉浓度为5%、甲基纤维素(MC)为0.3%、甘油含量以3%时,木薯淀粉膜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木薯微孔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文宏  袁怀波  王宇 《食品科学》2006,27(10):265-26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探讨α-淀粉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微孔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和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构表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及其乙酰化淀粉的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n-Vitro 消化模型和美国谷物化学协会(AACC)的76-13 标准方法,以消化速度和抗酶解淀粉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机械活化淀粉及其乙酰化变性处理产品的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颗粒的消化性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活化时间越长,消化速率越大,抗酶解淀粉的含量越低。主要原因是机械活化使木薯淀粉紧密的颗粒表面及晶体结构受到破坏,结晶度下降,提高了淀粉颗粒对酶的敏感性,增加反应活性。活化淀粉经乙酰化变性可加快其颗粒的消化性能,降低其糊的消化性能,破坏和阻止抗酶解淀粉的形成,并随取代度提高,淀粉颗粒和糊的消化速度呈下降趋势,抗酶解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汪树生  苏玉春  陈光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2):1645-1647
利用超声波对木薯淀粉糊液进行处理,研究超声作用对糊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降低了木薯淀粉糊液的粘度,提高了抗剪切作用能力,处理5 min效果最明显;短时间的超声作用能有效改善淀粉糊液的透明度,处理1.5 min透明度最高,由原来的10.05上升到38.5;超声处理能延缓淀粉糊液的凝沉趋势,加强凝沉的强度,处理时间超过1.5 min后,效果接近。超声波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变淀粉糊液特性的途径应用于淀粉的变性处理中。  相似文献   

15.
胡珊珊  王颉  孙剑锋  王娜  赵松 《食品科学》2012,33(17):73-77
利用C-LTD80 RheolabQC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温度、加热时间和pH值条件下羟丙基木薯淀粉糊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羟丙基木薯淀粉糊是假塑性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服从Herschel-Bulkley模型。随着质量浓度增大,非牛顿性增强,黏稠系数k增大;随着温度升高,非牛顿性减弱,黏稠系数k减小;随着加热时间延长,非牛顿性呈现先增强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黏稠系数k先增大后减小;在pH2.5~11.5范围内,非牛顿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黏稠系数k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6.
以野葛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将木薯淀粉分别以10%、30%、50%和70%的质量分数掺入野葛淀粉。研究了原粉基本成分、原粉和混粉的结构、凝胶特性、抗氧化活性、热特性、冻融稳定性、消化特性、冲调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木薯淀粉比例的增多,可以根据扫描电镜中的颗粒形状明显区别原粉及混粉,混粉平均粒径(10.68~13.05μm)均比野葛淀粉(9.47μm)高。野葛淀粉与木薯淀粉分别为C型及A型晶体结构,混粉后并未改变其结构及红外光谱图。混粉的糊化起始温度随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更难糊化。混粉抗氧化能力降低、多次冻融后趋于稳定、冲调黏度增大;混粉后硬度增大,最高达到2 410.46 g,质地硬化,凝胶性能变差;混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0.37%~1.59%)相对野葛淀粉较低(5.65%)。木薯淀粉的掺入对混粉影响较大,有利于从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等方面为鉴别野葛淀粉中是否掺有木薯淀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淀粉基水凝胶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天然淀粉水凝胶存在高脆性、低拉伸性等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羟丙基改性木薯淀粉提高其凝胶特性,并将羟丙基木薯淀粉与玉米淀粉复配,探究复配淀粉水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羟丙基化改性后,焓值从14.885 J/g降低到7.780 J/g,结晶度由28.2%降低到22.1%,其构成的水凝胶拉伸应变从320%提高到550%。通过将羟丙基木薯淀粉与玉米淀粉复配,提高了复配淀粉凝胶的拉伸应变,能够拓展其在工业、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变性木薯淀粉糊精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醇介质酸水解制备变性木薯淀粉糊精.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淀粉糊精的制备条件,并对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进行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持水性比原淀粉大,吸湿性较强,感官及其理化特性符合麦芽糖标准,酸解淀粉糊精的粘度与原淀粉相比数值下降,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交联酯化作用对木薯淀粉热糊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丁二酸酐为变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并制备交联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以淀粉热糊粘度为评价指标,着重讨论了制备过程中淀粉乳的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交联时间、交联pH值、丁二酸酐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酯化时间、酯化pH值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热糊粘度的影响,与原木薯淀粉的峰值相比较,热糊粘度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