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过氧化氢诱导H epG 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过氧化氢(H_2O_2)介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为筛选抗氧化活性物质以及揭示抗氧化应激机制提供细胞学模型。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Hep G2细胞不同时间,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表明,随着H_2O_2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Hep G2细胞存活率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升高,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_2O_22处理Hep G2细胞6 h,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仅为63.1%;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127.1%和135.1%;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77.28%、78.56%和77.41%。H_2O_2诱导HepG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为H_2O_2作用浓度200μmol/L,作用时间6 h。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飞  周孟良 《食品科学》2011,32(5):55-57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作用人肝癌细胞(HepG2)4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DNA损伤状况,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研究过氧化氢的最佳作用浓度,构建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mol/L,作用细胞的时间选择4h,可以成功构建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应激诱导剂的HepG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细胞代次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构建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氧化应激模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t-BHP(1、2和3 mmol/L)处理第F15代Caco-2细胞1、2、3、4、5和6 h后测定不同处理下细胞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以确定构建Caco-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条件。再以8-OHdG为分子标志物,探究细胞代次(F14、F15、F18、F19和F20)对Caco-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构建的影响。结果:采用1、2和3 mmol/L t-BHP处理F15代Caco-2细胞3~6 h均可稳定构建氧化应激模型。当以2.0 mmol/L t-BHP处理不同代次Caco-2细胞5 h后,F14、F15和F18代细胞的8-OHdG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F19和F20代细胞的8-OHdG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Caco-2细胞代次会影响其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F19代之前的Caco-2细胞采用2 mmol/L t-BHP处理细胞5 h可稳定构建氧化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作用人肝癌细胞(HepG2)4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DNA损伤状况,分光光度法测定MDA含量、SOD及GSH-Px活性,研究过氧化氢的最佳作用浓度,构建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mol/L,作用细胞的时间选择4 h,可以成功构建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应激诱导剂的HepG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氧化应激与天然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太  纪莹 《食品科学》2015,36(7):268-277
活性氧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是一柄“双刃剑”,其在生理浓度时广泛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生命过程,过量时又能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从而导致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如何保持细胞内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既不过度氧化损伤,也不过度抗氧化而影响正常的信号转导,这对健康极为重要。因此,细胞氧化还原调控与衰老机制不再是简单的“衰老的自由基学说”,也不再是简单的抗氧化延缓衰老。抗氧化剂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富含抗氧化剂的膳食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发病率的降低。本文从线粒体氧化应激、抗氧化剂的必要性和来源、抗氧化防御系统、氧化还原平衡与抗氧化悖论、天然抗氧化剂等方面阐述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为促进健康并延缓衰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探讨H2O2诱导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建立。以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胰岛RIN-m5F细胞株12,18,24h探索氧化应激模型;显微镜观察细胞诱导后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Hochst染色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2O2诱导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随着H2O2浓度升高,细胞团块减少,崩解增多,细胞数目呈现减少的趋势,ROS含量依次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诱导时间的加长,ROS含量显著增加(P0.01)。250μmol/L H2O2诱导18h是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衰老是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随机破坏性的作用结果,活性氧代谢在自由基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而酵母作为衰老自由基学说的新模式生物,随着抗衰老活性物质与功能性食品的深入研究而被日益重视。基于对酵母活性氧代谢机制的阐明,探讨其对于细胞氧化、衰老、凋亡和寿命的影响和在抗衰老研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探究固态酿造浓香型白酒(NX)和酱香型白酒(JX)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评价细胞增殖,用试剂盒检测乙醇脱氢酶(ADH)、过氧化氢酶(CAT)、黄嘌呤氧化酶(XOD)的酶活以及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评价HepG2氧化应激酶的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氧化应激关键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基因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表达。结果:100 mmol/L乙醇(ETOH)浓度时NX和JX均能显著抑制HepG2的增殖,抑制率达15%;JX(6.25~100 mmol/L ETOH)显著上调HepG2细胞内XOD和CAT的活力。ROS检测发现在12.5 mmol/L ETOH时其含量达到峰值,且受JX影响较大。NX(6.25~100 mmol/L ETOH)较JX显著促进NO的生成。NX和JX(100 mmol/L ETOH)均可显著抑制HepG2 胞内NRF2及其下游基因HQO-1的表达。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后,NX和JX抑制HepG2增殖的作用均消失,同时也阻断其对NRF2和HQO-1表达的调控。结论:NX和JX均通过促进氧化应激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解决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多种新型抗菌剂应运而生。其中,银纳米粒子(AgNPs)的抗菌效果颇为突出,受到广泛关注。AgNPs抗菌性涉及生物膜、细胞损伤和基因表达等复杂的生物过程。氧化应激反应在这一生物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AgNPs胁迫下,微生物胞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激发胞内的氧化应激,并产生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破坏细胞壁、细胞膜及其内容物;影响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影响蛋白质翻译过程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将介绍AgNPs胁迫下微生物氧化应激的产生,重点阐述氧化应激在细胞、基因表达、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对微生物的影响机制,以便深入了解氧化应激在AgNPs抗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机制。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0μmol/L H2O2)、番茄红素组(20μmol/L番茄红素+200μmol/L H2O2,阳性对照组)和红酵母红素组(1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2O2、2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2O2和3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2O2),分别观察PC12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3μmol/L的红酵母红素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降低了11.6%的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了62.92%的Caspase-3活性(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能够下调Bax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从而阻止了凋亡链反应。综上所述,红酵母红素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来发挥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作用,且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细胞抗氧化活性方法在食物抗氧化活性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体内过剩自由基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病人日渐增加,通过抗氧化物质的作用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是减少此类疾病发生的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大量研究证实,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些物质的最好来源是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其在体内的抗氧化效果及活性评价是当前功能食品研究的热点。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测定方法是目前建立起的能有效预测植物化学物质在生物系统中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被广泛用于食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评价。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CAA测定方法及其在抗氧化功能食品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运用超滤与凝胶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逐级分离麦胚清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产物组分,并以该组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PeptideRanker数据库活性预测技术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小肽,并通过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及H2O2诱导HepG2细胞与VSMCs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小肽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经超滤与层析筛选出分子质量较小的V组分抗氧化活性最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出该组分主要由20 个小肽组成,PeptideRanker预测与抗氧化实验验证发现肽序列LNYPPY(765.3 Da)抗氧化活性最高(ORAC 3.01 μmol TE/μmol)、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5.58%)。肽序列LNYPPY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和VSMCs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对高糖诱导的VSMCs异常增殖以及活性氧水平上升无明显影响。综上,肽LNYPPY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对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可为麦胚清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技术是一种新兴非热食品加工技术,由于PEF对食品质量损伤小且能杀灭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所以被广泛应用。PEF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激活植物类食品的营养物质合成途径,诱导营养物质合成、提高食品质量,然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PEF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造成了营养物质合成与积累,植物类食品受到PEF刺激后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会激活代谢物合成途径最终合成蛋白、多酚、硫代葡萄糖苷和胡萝卜素等物质;ROS聚集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会造成蛋白表达异常,损害脂质层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最终导致微生物失活。  相似文献   

14.
肉色作为衡量肉品质的关键指标一直是肉品产业关注的焦点。刚屠宰的牛胴体由于缺氧、缺血产生了大量活性氧,活性氧积累造成胴体氧化应激,进一步促进肌红蛋白的氧化,对肉色产生不利影响。但目前关于氧化应激对肉色及肉色稳定性的影响鲜有系统、深入总结。本文综述氧化应激通过调控脂质氧化、蛋白质氧化和降解以及线粒体的功能等途径对肉色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通过控制宰后氧化应激来保持牛肉良好的肉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Bioactive peptides are known for their chemic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However, the importance of cellular antioxidant peptides has relatively been overlooked; nevertheless, scientific evidence supporting their potential to prevent chronic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oxidative stress is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Cellular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ntioxidant bioactive peptides possess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decrease oxidative stress biomarkers (e.g. lipid peroxidation, intracellular ROS levels, apoptosis), increase diverse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and modulate levels of antioxidant molecules. These cellular in vitro bioactive properties and in vivo health effects suggest that antioxidant peptides could be used as components of functional foods and contribute to health promotion by improving specific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bout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ioactive peptides, their protective effect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It also describes the underlying antioxidant mechanisms and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牛肝菌多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价模型。方法:基于人结肠癌细胞Caco-2、人肝细胞L02和人肝癌细胞HepG2 3种细胞,检测黄牛肝菌多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确定适宜的细胞抗氧化评价模型。采用适宜细胞模型测定红牛肝菌、黄牛肝菌和黑牛肝菌多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并与牛肝菌的多酚提取率、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3种细胞模型均能检出黄牛肝菌多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而在检测多酚浓度范围、灵敏度方面存在差异,Caco-2、L02和HepG2模型检出限分别为0.025,0.1,0.2 g黄牛肝菌提取的多酚,其中Caco-2检出限最低,明显优于L02和HepG2模型。基于Caco-2细胞模型测定3种牛肝菌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与牛肝菌的多酚提取率、ORAC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2和0.9156,为显著性相关,Caco-2细胞模型有效、准确。结论:Caco-2细胞模型更适用于牛肝菌多酚细胞抗氧化活性检测,可与ORAC等体外化学评价方法联合评价牛肝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张扬  孙和平  刘卓  周鸿立 《食品科学》2015,36(23):279-282
探索紫苏油作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紫苏油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给昆明小鼠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紫苏油,饲养3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灌胃乙醇造成小鼠氧化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100、200、4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6.08%(P<0.01)、17.28%(P<0.05)、25.12%(P<0.05)、48.16%(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活力极显著增强(P<0.01);100、200 mg/( k g • 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PC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紫苏油在乙醇诱导氧化损伤模型小鼠的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其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内MDA、PC含量,提高GSH含量,升高血清SOD活力发挥作用,其中100 mg/(kg•d)为紫苏油推荐剂量,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阿魏酸及其类似物姜黄素、谷维素对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将9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阿魏酸组、姜黄素组、谷维素组和阳性对照(辅酶Q10)组.每3d正常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其他组注射40 mg/kg mb强的松进行造模.正常组和模型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他4组每千克饲料中分别添加40 mg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Caco-2单层细胞与HaCaT细胞形成的迁移小室(trans-well)共培养体系,采用HaCaT细胞SIRT3-EGFP报告基因系统评价5种膳食多酚(白藜芦醇、山奈酚、安石榴苷、漆树黄酮、月见草素B)对SIRT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筛选的SIRT3多酚激活剂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