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炭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属曲霉属黑色曲霉菌,是葡萄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主要产生菌,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葡萄及其制品中,是造成葡萄酒中OTA污染的主要来源。控制这些霉菌的生长与产毒是从源头上减少葡萄原料及其制品OTA污染的关键环节,有关炭黑曲霉的污染规律及其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国际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研究,紫外线照射、杀菌剂、二氧化硫、纳他霉素、多酚、香精油、天然提取物和挥发性化合物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对炭黑曲霉的生长与产生OTA的能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最新研究发现,酵母、细菌和一些非产毒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也对炭黑曲霉的生长和OTA产生具有良好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无毒无害,安全性好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展示出很好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受到相关科研工作者和应用者的重视。本文主要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赭曲霉毒素A主要由赭曲霉和青霉属的某些菌株产生,广泛分布于谷物、其他植物性食品及相关产品和动物性食品,对动物和人体具有肾脏毒性、肝脏毒性,另外还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并有免疫抑制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赭曲霉毒素A对食品的污染、毒性、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赭曲霉毒素A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6):545-550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种具有致癌、致畸、免疫抑制和肝肾毒性的有毒代谢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制定了食品中OTA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而准确、可靠、灵敏的分析OTA方法是法规标准实施的重要依据。有机溶剂与酸(或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是提取食品中OTA的常用溶剂系统;含有OTA提取液的净化手段包括液液分配、固相柱萃取和免疫亲和层析等;反相液相色谱配荧光检测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是分析OTA的常用方法,本文就OTA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一种具有极端毒性、污染广泛及危害严重的次级代谢产物。由于赭曲霉毒素A具有这些特点且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 所以确定食品和商品中的OTA污染水平非常重要。目前对于OTA的检测, 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分析手段, 如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酶联免疫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lent assay, 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等。本文综述了多种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分析方法, 简介了它们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并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 的 筛选小麦和其他相关食品中常见的赭曲霉毒素A真菌毒素核酸适配体。方 法 采用固态靶标筛选策略和磁分离的筛选方法筛选赭曲霉毒素A的核酸适配体。结 果 获得的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亲和力较高,解离常数为纳摩尔级;特异性好,与赭曲霉毒素A结构相似性化合物如赭曲霉毒素B、N-乙酰苯丙氨酸或华法令不结合或结合力非常弱。结 论 本文采用固态靶标筛选策略和磁分离的SELEX筛选方法获得了赭曲霉毒素A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核酸适配体,有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替代传统抗体开发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传感器或制备固相亲和柱。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全局调控因子veA基因对黑曲霉生长发育及赭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过表达veA基因的黑曲霉菌株,比较出发菌株(黑曲霉CICC 41702)与veA过表达菌株(OE::veA)在形态发展和赭曲霉毒素合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OE::veA菌株中veA基因的表达量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299%。相比于出发菌株,OE::veA突变株的生长速度与出发菌株基本一致,但菌丝枝节较少且枝节较短,菌丝整体疏散,有更多的分生孢子头;赭曲霉毒素 β(ochratoxin β,OTβ)、赭曲霉毒素 α(ochratoxin α,OTα)、赭曲霉毒素 B(ochratoxin B,OTB)以及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含量都有大幅度降低。在培养的5、6 d和7 d中,出发菌株的OTA含量呈上升趋势,OE::veA突变株基本保持不变,与出发菌株相比,OE::veA菌株OTA的含量相对减少46%、63.33%、和75.81%。 相似文献
9.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曲霉或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不仅有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性,还有肠道毒性,对人体有多种毒害作用.赭曲霉毒素A的合成途径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一些中间产物和相关酶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对OTA的毒性、与OTA合成有关的基因、生物...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9)
目的筛选小麦和其他相关食品中常见的赭曲霉毒素A真菌毒素核酸适配体。方法采用固态靶标筛选策略和磁分离的筛选方法筛选赭曲霉毒素A的核酸适配体。结果获得的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配体亲和力较高,解离常数为纳摩尔级;特异性好,与赭曲霉毒素A结构相似性化合物如赭曲霉毒素B、N-乙酰苯丙氨酸或华法令不结合或结合力非常弱。结论本文采用固态靶标筛选策略和磁分离的SELEX筛选方法获得了赭曲霉毒素A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核酸适配体,有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替代传统抗体开发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传感器或制备固相亲和柱。 相似文献
11.
12.
免疫学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赭曲霉毒素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某些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其毒性大、污染范围广、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对赭曲霉毒素A检测是利用其本身荧光特性进行高灵敏度荧光检测,易受其它本底物荧光干扰,造成检测周期长,成本高;免疫化学分析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性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中应用广泛,其中,免疫传感器具有独特专一性和选择性,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领域能发挥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赭曲霉毒素A(OTA)几种霉菌/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谷类及干果制品,经由胃肠道吸收,会导致肾脏慢性中毒,研究赭曲霉菌在葡萄干表面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生长和赭曲霉毒素A的积累量.发现赭曲霉菌的最佳生长温度(20℃)和湿度(18%~22%)与OTA大量积累的温度(25℃)和湿度(22%~26%)不完全重和.低温保藏(2℃-10℃)可减缓但不能停止OTA的产生.而干燥保藏(湿度<14%)是防止OTA产生积累的有效方法.研究比较了清水清洗,超声波清洗,或经紫外线照射方法对降低葡萄干表面赭曲霉菌和OTA浓度的效果,发现超声波清洗的杀菌和降低OTA浓度效果最为显著,分别降低2.7log CFU/g和41.4%. 相似文献
14.
赭曲霉毒素(OTA)是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对防止OTA进入人类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OTA的三种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法、高压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赭曲霉毒素A(OTA)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并用间接竞争ELISA和HPLC法评价了免疫亲和柱的性能,其柱容量(结合OTA的能力)约为200ng,加标回收率为90.38%~100.1%,可反复使用3次。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HPLC联用分析谷物中OTA的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2μg/kg,线性范围为0.6~400μg/kg,OTA加标量为1~10μg/kg时谷物样品中的回收率为78.7%~87.1%,变异系数小于6.5%。用此法检测了大米、小麦、玉米和玉米饲料等15份市售样品,检出率为46.7%,其中OTA的最高含量为0.785μg/kg。 相似文献
16.
魏润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3,(4)
赭曲霉毒紊A(Ochratoxin A.缩写OA)主要污染谷物和豆类,该毒索的毒性为肾脏毒,曾引起丹麦和瑞典猪的霉菌毒素肾病,OA也可能是人的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病因。OA对实验动物还具致畸和致癌作用,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现将文献报导的有关OA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赭曲霉毒素A的产生 OA是由曲霉和青霉属的几个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这些霉细是赭曲霉、硫色曲霉、蜂蜜曲霉、洋葱曲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学报》2015,(10)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IIB类致癌物,对动物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OTA对谷物和葡萄等的侵染导致其制品酒类中OTA的污染严重。而酒类制品中,葡萄酒的OTA含量普遍高于其它酒类,情况最为严重。它被认为是人类摄取OTA的第二大来源。随着葡萄酒消费量的增加,研究如何清除葡萄酒中OTA的污染日益迫切,已成为引起全球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OTA的清除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方式。虽然物理、化学方法可以有效清除OTA,但是物理化学方法用于清除葡萄酒中的OTA存在很大的缺陷,将带来更不安全的隐患。由此,近年来相关研究更倾向于应用生物法清除葡萄酒中的OTA。本文综述了目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生物法降解葡萄酒中OTA的机理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9):175-179
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酿酒葡萄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葡萄皮-SPE-HPLC"法:将酿酒葡萄剥皮后用0.1 mol/L磷酸-二氯甲烷(1∶10)提取;取10 mL提取液进样固相萃取小柱,0.1 mol/L磷酸、双蒸水淋洗,乙酸乙酯洗脱后吹干,流动相溶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为C18反相柱分离,乙腈-水-乙酸(体积比99∶99∶2)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0 nm,发射波长460 nm)检测。该方法回收率为102%109%,变异系数为0.1%109%,变异系数为0.1%2.0%;用此方法检测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和"万义山庄"两个产地酿酒葡萄中OTA含量,结果介于52.0%;用此方法检测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和"万义山庄"两个产地酿酒葡萄中OTA含量,结果介于510μg/kg,均有一定程度赭曲霉毒素A污染。 相似文献
19.
20.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等有毒真菌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常见污染食品的五大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以及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OTA广泛存在于各种谷物及其制品、葡萄与葡萄酒、咖啡等多种食品原料及其成品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OTA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OTA的检测,目前已经拥有许多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本研究对赭曲霉毒素A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食品中OTA的检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