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聚酰胺树脂纯化金鸡毛草叶总黄酮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考察总黄酮纯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p H 3、洗脱液乙醇的浓度70%、上样体积1.2 BV、上样流速1.5 BV/h,在此条件下纯化后总黄酮的保留率为54.44%,纯化后样液纯度提高至4.52倍;抗氧化活性方面,在干浸膏浓度20~100μg/m L范围内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20.79%~50.66%,在100μg/m L浓度下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3.58%,在3.6~18.2μg/mL浓度范围内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为28.71%~82.14%,表明金鸡毛草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金鸡毛草的深入开发、产业附加值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大孔树脂,优化出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并评价纯化后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适合纯化美味牛肝菌总黄酮,最佳吸附条件为pH6.0、样品浓度3.0mg/mL、上样流速1.0mL/min,解吸条件为乙醇浓度80%、洗脱流速1.0mL/min,黄酮纯度由16.52%提高到49.77%。纯化后美味牛肝菌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清除DPPH·、ABTS~+·、·OH和O_2~-·的IC_(50)分别为317.66μg/mL、338.28μg/mL、231.99μg/mL和222.81μg/mL。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总黄酮是一种潜在的食品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迷迭香叶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6种类型大孔树脂,比较其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最佳树脂,单因素分析最佳纯化工艺条件,检测迷迭香叶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AB-8为最佳树脂,上样液浓度为2.25mg/mL,上样流速为3BV/h,pH为3.15,上样体积为1.5BV。以4BV 80%乙醇在流速2BV/h下洗脱,得黄酮的纯度为68.39%,精制倍数为3.37。迷迭香总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结论:AB-8树脂对迷迭香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且迷迭香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程  罗国平  闫梦茹  文明  党莎 《食品与机械》2016,32(12):156-160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追风七总黄酮,并测试其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以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评价指标,考察纯化追风七总黄酮大孔树脂的吸附性和洗脱参数;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评价追风七中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追风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乙醇浓度45%、液料比161(mL/g)、超声时间102min,超声温度73℃,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7.02mg/g;AB-8树脂富集纯化追风七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柱径高比16,上样质量浓度为0.5g/mL,上样量为20mL(2BV),乙醇体积分数40%,洗脱液用量60mL(6BV)。纯化后总黄酮保留率达83.3%,精制倍数达4.5倍,总黄酮含量达61%。清除自由基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纯化物的IC50明显小于总黄酮提取物,略大于VC,其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为57.4μg/mL,其IC50大小顺序为VC总黄酮纯化物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密蒙花黄酮的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密蒙花黄酮纯化工艺参数,并评估密蒙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密蒙花黄酮进行纯化,考察5种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密蒙花黄酮的动态吸附及解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类型和纯化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4种抗氧化指标评价密蒙花抗氧化活性并与黄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X-5型树脂,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为:样品上样质量浓度6.00 mg/mL,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20 BV,解吸附流速1.5 BV/h,解吸附剂用量2 BV,80%乙醇解吸附效果最好。密蒙花粗提物经纯化后,其总黄酮、毛蕊糖苷和蒙花苷含量分别提高2.28倍、2.72倍和2.00倍,纯化后密蒙花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且与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筛选出大孔树脂法纯化密蒙花黄酮的最佳条件,黄酮对密蒙花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芫荽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总黄酮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通过筛选优化大孔树脂型号,优化大孔树脂提取芫荽总黄酮条件,利用DPPH芫荽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琼脂扩散法测试芫荽总黄酮抗菌活性。结果:AB-8树脂对芫荽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优工艺条件为:芫荽总黄酮上样液的质量浓度为1.5 mg/mL,上样速率为2 mL/min,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4BV,洗脱速率为2mL/min,芫荽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为1.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黑曲霉均有抗菌活性,但是对酿酒酵母无效。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富集芫荽总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野生椒蒿总黄酮的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吸附量和解析量为响应值,考察7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野生椒蒿总黄酮的吸附和解析能力,再通过动态吸附和解析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筛选出最佳的树脂类型为AB-8,并考察野生椒蒿总黄酮对ABTS+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椒蒿总黄酮纯化的较佳工艺为:提取液黄酮质量浓度为1 mg/mL、pH4、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5 BV、洗脱剂为体积分数60%的乙醇溶液、洗脱剂用量为4 BV。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纯化后的黄酮提取液浸膏中总黄酮含量由13.6%提高到52.4%。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椒蒿总黄酮对ABTS+具有清除活性,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活性有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8.
马娇  高蕾  施月  蔡冬宝  熊双丽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4):207-213,219
通过比较D-101、AB-8、X-5、DA-201 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景天三七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筛选出最适合的树脂及最佳静态吸附-解吸附条件。对纯化后的总黄酮进行初步鉴定,并考察了纯化前后的体外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最好,其最佳静态吸附分离工艺参数为:吸附时间为1 h,样液质量浓度为0.7 mg/mL,上样液pH为3.0,解吸附乙醇浓度为90%。在该条件下静态吸附率为81.05%,解吸附率为86.05%。纯化后,总黄酮的纯度由19.38%提高到43.78%,其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由69.47、44.02 μg/mL下降到43.25、30.16 μg/mL。另外初步判断纯化后的景天三七总黄酮可能含有水飞蓟素类、金丝桃苷类、山奈酚类、槲皮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橘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对比考察纯化前后橘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总黄酮吸附工艺,以吸附率为指标,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液pH值、上样液流速3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洗脱剂及其用量进行考察。对比研究橘叶黄酮纯化前后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D101型大孔树脂对橘叶总黄酮纯化的较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 mg/mL,上样液流速1 BV/h,上样液pH 2.5;其他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量与树脂体积之比为7.7∶1(mg/mL),洗脱剂用量与树脂质量之比为5.6∶1(mL/g)。纯化后,总黄酮含量从4.8%提升至72.8%。同一黄酮浓度下,纯化后体外抗氧化能力均较纯化前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对橘叶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且纯化后黄酮是总黄酮中发挥抗氧化能力的主要贡献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龙牙楤木嫩芽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对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并对其黄酮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测定。通过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龙牙楤木黄酮静态吸附及解吸能力,筛选出最适纯化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AB–8,并进一步对AB–8的动态吸附及解吸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条件为:上样流速3 BV/h,上样浓度3.5 mg/mL,上样量3 BV;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洗脱剂流速1.0 BV/h,洗脱剂用量3 BV,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含量由184 mg/g提升至754.4 mg/g。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适用于分离纯化龙牙楤木芽中总黄酮,且经纯化后的总黄酮含量提高了4.1倍,纯化后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0.51 mg/mL。  相似文献   

11.
针对色纺织物呈色机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建立了基于离散Fréchet距离与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光谱泛相似测度模型;结合特征间的类内距离与类间距离, 构建了光谱反射率曲线特征差异性判别准则,并应用于色纺纱线与其织物间的颜色传递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色差分析模型,建立的光谱泛相似测度模型与差异性判别准则具有稳定且有效的颜色表征与判别能力;同时,染色纤维的混配比、性状特性、种类以及捻系数差异均会对其纱线和织物的呈色产生显著影响;当染色纤维混配比差异小于2.0%以及纱线捻系数差异小于10时,纱线与织物间存在颜色变化,但相对于纤维性状与种类差异而言,织造过程引入的影响有限,属于弱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聚氯乙烯(PVC)/聚酯(PE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相对于纯聚氯乙烯、聚酯阻燃性能下降的问题,在聚氯乙烯/环己酮溶液中添加5种不同阻燃机制的阻燃剂,利用自动涂膜机将其涂覆在聚酯机织物上制备得到极限氧指数大于28%可应用于建筑领域的聚氯乙烯/聚酯复合材料。借助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可见光透过率测试仪对PVC/PET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烯丙基苯并三唑的阻燃剂对PVC/PET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PVC涂层中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0%,涂层厚度为1.35 mm时,其透光率为5%,极限氧指数为30%,可满足建筑膜材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狗绒资源,探究了湿/热处理对狗绒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对狗绒纤维进行湿处理和热处理,采用单纤维万能测试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保暖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狗绒纤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狗绒纤维经湿处理后卷曲率下降,经热处理后卷曲率呈上升趋势;热处理对狗绒纤维表面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湿处理,且热处理后狗绒纤维力学性能明显变差;狗绒纤维具有蛋白质纤维红外特征,湿处理和热处理对其分子结构无明显影响,但对其二级结构造成影响,结晶指数由未处理时56.87%,分别降低为46.21%和45.92%,并且热稳定性均有下降;狗绒纤维经湿处理后中空率下降,保暖率也随之下降,经热处理后纤维中空率增加,保暖率提高至96.88%。  相似文献   

14.
针对苎麻纤维刚度大、成纱毛羽过多、经典四组分嵌入纺操作不便等技术问题,采用简化嵌入纺组分、加捻成纱段增设海绵接触纱条装置,提出接触式简易嵌入纺的纺纱方法。分析了简易嵌入纺、干态接触式简易嵌入纺、湿态接触式简易嵌入纺的成纱机制,并改造传统环锭纺纱小样机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各种简易嵌入纺技术的成纱性能与品质。结果表明:与简易嵌入纺、干态接触式简易嵌入纺相比,采用湿态接触式简易嵌入纺技术,可在线柔化苎麻纤维,利于纤维间扭转抱合与弯曲包缠,纺制的纱线毛羽大幅降低,拉伸断裂强力较高,成纱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选用优质的玉米须作为原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再造烟叶中,结果显示添加了玉米须的再造烟叶比未添加玉米须的再造烟叶松厚度有所增加,而再造烟叶抗张强度随着玉米须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再造烟叶的填充值随着玉米须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从而提高再造烟叶在卷烟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再造烟叶的评吸结果表明:添加了玉米须的再造烟叶比未添加玉米须的再造烟叶烟气更加柔和,刺激性更小,余味更舒适,其中玉米须的添加量相对于烟碎和玉米须的总质量比例为25%时,制成的造纸法再造烟叶感官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综述填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填料种类、添加工艺以及对再造烟叶产品的影响等。通过分析认为,填料种类的选择及添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取得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以党参多糖(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CPP)为研究对象,在HNO3-BaCl2催化下,利用Na2SeO3合成党参多糖硒酸酯(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 selenate,CPPS)。考察温度、Na2SeO3与CPP的质量比值、HNO3体积分数对合成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CPPS制备的最佳工艺,同时采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CPP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PP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 ℃,Na2SeO3与CPP的质量比值为1,HNO3体积分数为0.6 %,制得的CPPS中硒含量为3.06 mg/g,模型拟合良好,CPPS中硒以Se=O的形式存在。抗氧化试验表明合成的CPPS对Fe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筒子纱不规则的纹理基元增加缺陷检测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方向模板卷积的筒子纱表面网纱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系统采集筒子纱的顶面纹理图像;其次对原图像进行OTSU阈值处理,并采用椭圆拟合确定纹理位置,利用极坐标变换将其展开;然后利用水平方向一维高斯差分算子提取边缘,通过改变高斯核的标准差获取多个尺度的边缘图像;进而将0°~180°角度区间量化成多个方向模板与各尺度的边缘图像进行卷积,并投票记录每个像素位置在各尺度下的多方向模板卷积结果的最大值;最后,选取经验阈值对最强卷积响应进行分割得到缺陷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筒子纱表面的网纱缺陷,识别准确率达0.96。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热致液晶聚芳酯(TLCP)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同时保持其优异的热学和力学性能,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钙(DMAc/CaCl2)体系对TLCP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TLCP/聚氨酯复合材料。借助单纤维万能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TLCP纤维经DMAc/CaCl2改性处理后表面条纹增多,平均粗糙度由96.42 nm增至438.60 nm;改性处理后的TLCP/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有明显改善,平均剥离强度由0.71 N/mm提高到1.14 N/mm;改性后TLCP纤维分子结构无明显变化,纤维结晶结构不变,结晶度由69.00%降至64.45%;当DMAc体积分数不超过30%时,纤维的力学性能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通过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差异分析,实现分类判别,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单芽、1芽1叶、1芽2叶的名优绿茶样品进行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贝叶斯(Bayes)判别分析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构成存在各自的典型特征,以磷酸丝氨酸、磷酸乙醇胺、天冬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茶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为因子通过Bayes判别能较好进行区分。依据茶样中氨基酸组分含量,通过结合PCA和Bayes判别分析法能够实现对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的有效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