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淮安五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As、Hg、Pb、Cd四种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2011年7~10月分别从淮安市五个区县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采集成品虾样品48批次, 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 并采用单因素污染评定方法对该地区克氏原螯虾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 淮安地区克氏原螯虾四种重金属都未超出安全限量范围。结论 淮安地区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抽查未见As、Hg、Pb、Cd的污染, 即淮安地区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没有受到重金属As、Hg、Pb、Cd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博采     
"一种添加有发酵虾壳粉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饲料及其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周鑫等人发明的"一种添加有发酵虾壳粉的克氏原鳌虾专用饲料及其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9):209-214
以克氏原螯虾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虾青素,探讨了提取剂种类、超声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等因素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克氏原螯虾壳中虾青素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作用时间29.4 min、超声波功率163 W、料液比为1:18.2(g:mL),此条件下虾青素含量为62.52μg/g。  相似文献   

4.
丁建英  康琎  徐建荣 《食品科学》2010,31(24):427-431
为评估东北螯虾和克氏原螯虾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东北螯虾和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一般营养成份、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东北螯虾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略高于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和克氏原螯虾均含17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18%、17.13%,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25%、6.46%;东北螯虾和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EPA 和DHA 总量分别为7.24% 和3.69%。东北螯虾和克氏原螯虾均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从必需氨基酸组成来看,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高于东北螯虾,从EPA 和DHA 的含量来看,东北螯虾的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克氏原螯虾。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利用虾壳资源,以克氏原螯虾虾壳为原料,采用乙酸提取法从虾壳中进行乙酸钙的提取,探讨了乙酸浓度、液料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对虾壳钙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虾壳中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钙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液料比温度乙酸的浓度酸解时间。乙酸钙提取最优条件是乙酸浓度73.60 g/L,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5℃,液料比11.60∶1(m L/g),在此条件下,得到克氏原螯虾虾壳中钙的得率为20.45%。此工艺下钙的得率较高,成本较低。本研究为以虾壳为钙源进行乙酸钙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消耗量巨大,因虾加工而带来的虾壳及虾头的处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上主要采用酸碱法水解处理虾壳及虾头来提取甲壳素,该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容易操作、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不仅可以得到高分子甲壳素,还可以回收利用蛋白质和虾青素等成分。依次利用酶解法、细菌发酵法、真菌发酵法来阐述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虾虾壳为材料,探讨克氏原螯虾壳膜中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方法。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苯基疏水层析和DEAE-32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比活力为44.93 U/mg、纯化倍数约16.28倍的电泳纯的几丁质酶制品。结合SDS-PAGE和飞行质谱测出该酶分子量为37.7 kDa,为单亚基蛋白。本实验的分离纯化方法可行,为后续酶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克氏原螯虾天然饵料、蛋白质需求和脂肪需求三个方面逐一介绍了克氏原螯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为量化江苏地区人群克氏原螯虾镉的膳食暴露量,以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同时结合获得镉的检测数据和江苏地区人群的膳食消费量,运用点评估和概率评估两种方法评价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中镉的膳食暴露及风险。结果显示:江苏地区705个克氏原螯虾样品中镉含量的平均值为0.068 mg/kg,有2个样品的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0.28%。点评估结果显示,江苏地区人群克氏原螯虾镉的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数和90分位数分别占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PTMI)的0.07%、0.05%和0.32%。概率评估结果显示,江苏地区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虾的镉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数和90分位数分别占PTMI的0.08%、0.10%和0.21%,江苏地区91.6%人群镉的暴露量处于安全水平。江苏地区人群克氏原螯虾镉的膳食暴露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范围内,长期食用克氏原螯虾不会增加总膳食镉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克氏原螯虾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开发一款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以克氏原螯虾头与鲜辣椒为原料,添加复合发酵剂,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为:克氏原螯虾头酶解液500g,鲜辣椒40%,复合发酵剂20%,发酵25h,发酵温度33℃。结合理化指标分析其风味物质,研究发现:成品香辣虾头酱共有5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共有16种,其中呈鲜味氨基酸4种,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4.13%,核苷酸以及关联化合物含量丰富。通过添加复合发酵剂制备的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发酵周期短,感官品质佳,风味物质含量丰富,可以作为一款美味的调味品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声波协同流水净化对活体克氏原螯虾携带的细菌数量及菌相构成的影响。方法:测定了净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壳+肉、腮部和肠道部位菌落总数变化,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指纹图谱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分析龙虾在净化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菌相构成。结果:超声波协同流水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虾壳+肉、腮和肠道部位的细菌载量,降低量分别达到2.18、2.23、1.01(lg(CFU/g))。挑取的218个单菌落中存在21种不同的RAPD谱型,不同谱型的细菌属于9个属18个种,其中气单胞菌属、黄杆菌属、嗜冷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为虾壳肉和腮中的优势菌群,净化处理后虾中分布的细菌种群数降低为6个属9个种,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黄杆菌(Flavobacterium granuli)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残留的优势细菌种群。结论:超声波协同流水净化对活体克氏原螯虾具有良好的减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综合分析和评价不同规格及性别的克氏原螯虾各部位的营养成分。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规格及性别的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肌肉、虾壳、虾钳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指标等,综合评价各部位的营养情况。结果 同等规格下雌虾可食用率高于雄虾,中等规格雌虾可食用率最高,为30.28 %;水分含量最高的部位为中等规格雄虾肌肉,含量为81.72±0.66 %;灰分含量最高的部位为中等规格雄虾虾壳,含量为38.42±0.31 %;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部位为大规格雌虾肌肉,含量为17.37±6.00 %;粗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为大规格雌虾肝胰腺,含量为25.00±3.29 %;甲壳素含量最高的部位为大规格雌虾虾钳,含量为14.55±2.55 %;虾青素含量最高的部位为大规格雄虾虾壳,含量为106.93 ug/g;虾的肝胰腺和肌肉中Zn、Se、Fe含量较高;虾壳和虾钳中Ca元素含量较高;虾的肌肉中P、K、Na、Mg元素含量较高。结论 中等规格雌虾具有更大的食用价值,各类虾的虾头壳、虾钳、肝胰腺等副产物中富含甲壳素、虾青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主产区的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累积情况和食用安全风险。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PLC-AFS)分析了湖北、湖南和安徽3省9个地市生产的127份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MeHg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ingle-element pollution indices,Pi)和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目标危害商值(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法分别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安全性。结果 MeHg的检出率达93.7%,含量范围为0~0.313 mg/kg,所有样品的MeHg含量均未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不同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MeHg污染程度排序为:湖南>安徽>湖北。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成人每周摄入量(estimated weekly intakes,EWI)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推荐的食品添加剂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 。结论 所有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样品的THQ值均小于1,介于0.044~0.328之间,表明摄入这些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MeHg暴露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蛋白酶法对克氏原螯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按1:1.5混合作为复合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3h、蛋白酶用量为1.0%、pH6.5、料液比为1:10,该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54.2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克氏原螯虾挥发性风味成分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江苏兴化地区代表性的6组(4类)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克氏原螯虾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品质物质。在克氏原螯虾肉中共检出3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8种酮类、3种酯类、13种烃类、3种胺类、2种醇类、2种其他类物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6.01%,代表克氏原螯虾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信息。综合分析显示“一稻一虾”养殖模式(DX1)得分最高,“藕虾”养殖模式(OX)得分最低。聚类分析中6组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分为5类,将检测到的所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为4类,较好地体现了不同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稻虾养殖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肉的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野生与养殖克氏原螯虾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曜  陈舜胜 《食品科学》2014,35(11):269-273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水溶性滋味物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组成及其呈味效果,分别对野生和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虾肉和虾头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对克氏原螯虾虾肉呈味贡献最大的是精氨酸(Arg),其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7%~48.6%,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为4.18~6.77,远高于其他游离氨基酸,提高鲜度的同时增加了呈味复杂性,其次是丙氨酸(Ala)和组氨酸(His),其TAV值分别在1~2之间;对克氏原螯虾虾头呈味贡献最大的是赖氨酸(Lys)、Arg和谷氨酸(Glu),其TAV值均在1.68~2.61之间。野生与养殖克氏原螯虾虾肉和虾头中主要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的组成成分、含量和对呈味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一种多模式超声高效促进克氏原螯虾酶解效果的方法,分别采用双频探头式超声波和三频发散式超声波对克氏原螯虾进行预处理,对比研究了多模式超声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酶解效果的促进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探头式双频超声设备的最佳频率模式为20/28 kHz双频顺序超声,三频发散式超声波设备的最佳频率为20/40 kHz双频顺序超声。在此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对超声预处理条件进行改进,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优化试验以获得最佳的超声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双频探头式超声设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功率为250 W,时间为10 min,温度为35 ℃,此时克氏原螯虾的水解度为38.98%;三频超声波设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功率为250 W,时间为40 min,温度为40 ℃,此时克氏原螯虾的水解度为46.12%。实验结果表明多模式超声可以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酶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克氏原螯虾熟制前后基本营养成分、可食组织得率的变化,运用电子鼻、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技术结合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重要可食部位是尾肉与肝胰腺,且含有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其中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熟制前后气味差异远大于尾肉熟制前后气味差异;熟制前后克氏原螯虾尾肉和肝胰腺中共检出59 种挥发性物质,结合GC-IMS分析可知,虾肉熟制后出现新的风味物质,并且一些原有物质(乙酸乙酯、丁酸甲酯和3-辛酮等)含量升高,肝胰腺熟制后挥发性有机物种类(醛类、酮类以及少量醇类和呋喃等物质)减少,含量大部分降低,也有少量物质(乙醇、丙醛、丁醛和戊醛等)含量升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熟制后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升高,达119.63 mg/g,而尾肉熟制前后游离氨基酸总量相比肝胰腺熟制前后变化较小,但含量很高,达237.51 mg/g。  相似文献   

19.
以克氏原螯虾虾壳为原料,经真空冷冻干燥与超微粉碎制得虾壳粉,加入小麦粉、红薯淀粉、玉米油、水揉成面团制成生胚,经空气炸锅炸制得到虾条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水量、虾壳粉添加量与炸制温度为响应面优化条件,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对虾条的感官评分结合膨化率所得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得到加水量24.1%、虾壳粉添加量5.4%...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究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文章通过分析4,18,33℃贮藏条件下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的感官品质、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辣椒素含量、色泽、总酸以及菌落总数等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各实验组感官评分逐渐下降,菌落总数、酸度上升,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和辣椒素含量降低,色泽逐渐变差。贮藏温度条件对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品质影响较大,4,18,33℃贮藏条件下各实验组货架期分别为80,70,50d。该研究为香辣克氏原螯虾头酱合理选择贮藏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