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构建人MUC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研究5株乳酸菌对MUC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及ELISA方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就乳酸菌对SW480结肠细胞内源性MUC2转录表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5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SN)和菌体裂解液(CL)均能明显增强MUC2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并上调肠道细胞MUC2转录及表达水平,其中L. acidophilus 1.2686菌体裂解液的作用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TGF-β抑制剂可阻断L. acidophilus 1.2686对MUC2的转录激活作用,TGF-β激动剂协同性增强该作用,说明TGF-β信号通路很可能在乳酸菌增强肠道细胞MUC2基因转录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作为现阶段一个研究的热点,在得到很多关注的同时,发展的十分迅速。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组学的内容,深入探索了组学在食品科学中能够起到的作用。组学的内容转录组学转录组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细胞转录物,包括转录物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现阶段,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杂交技术的芯片技术,对数据进行获取分析,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259-264
微生物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如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是食品及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此,对抑菌物质抑菌机制的研究也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可以从转录组水平上揭示各种抑菌物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分子机制。文中综述了转录组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目前应用最多的RNA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的技术特点以及转录组学在抑菌机制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录组学在抑菌机制研究中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品质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一门新兴组学,日益成为食品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代谢处于生命活动调控的末端,相较于其他组学,代谢组学更接近表型。作为一种新型研究手段,代谢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生命体代谢活动和状态,对生物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性和高准确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概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分析技术,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代谢组学在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加工、食品溯源及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乳酸菌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的制备、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等主要方法进行概述,并介绍了乳酸菌代谢组学在发酵食品中和益生菌食品对肠道的影响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黑曲霉的代谢组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黑曲霉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数据不断增多,对于黑曲霉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也在逐渐完善。以黑曲霉代谢组学为例,对代谢组学研究中有关样品制备、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黑曲霉代谢组学研究运用实例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黑曲霉代谢组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组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们对红曲霉生长发育、代谢产物的合成及代谢调控机制的认知。总结了近年来红曲霉组学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维度剖析了组学技术在红曲霉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基因组学主要用于探讨红曲霉的进化地位、基因簇的预测与挖掘、同源基因的比对及代谢途径分析等;红曲霉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基因或基因簇的转录表达、代谢调控机制及新转录调控因子的预测和挖掘是转录组学的应用范围;蛋白质组学主要涉及红曲霉代谢过程中重要酶类的功能解析及其参与代谢产物的机制解析;而代谢组学则以红曲霉代谢产物为基础,解析其潜在的代谢机制。阐述了红曲霉代表性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红曲色素在研究和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并围绕调控红曲色素生产的高效化、精细化、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基于组学技术的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化学和物理因素调节及菌株的代谢改造等调控技术。对综合运用组学技术围绕红曲色素代谢调控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推动红曲霉研究及其代谢产物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乳杆菌作为公认普遍安全的微生物,其具有免疫、抗氧化、降胆固醇、降解亚硝酸盐、抑菌、吸附重金属等功能,在发酵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化,加快了益生菌的研究向定量化和高通量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发现益生菌在遗传水平上的特征。该研究对植物乳杆菌组学技术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阐述了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在植物乳杆菌研究进展及其发酵食品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植物乳杆菌组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综合利用组学技术,可从遗传、表达、代谢等多个方面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地研究,以期为植物乳杆菌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杜润峰  徐勇将  刘元法 《食品科学》2021,42(23):349-354
油脂作为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消费者对其品质特性、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的关注与日俱增。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被大量应用到油脂科学研究领域。油脂组学是采用多组学技术,研究油料从种植、加工到储运消费全链条过程中物理和化学特性、营养和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学科。油脂组学不同于传统脂质组学,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全面,逐渐成为食品组学的重要分支。本文对油脂组学的定义、方法以及在油脂营养与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为油脂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先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是健康人类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群,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乳酸菌的益生功能具有菌株特异性,因此准确、灵敏的分子鉴定技术对乳酸菌功能的研究十分重要。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是一种基于核酸序列测定的细菌分型方法,能够准确地从亚种水平进行菌株分类,在鉴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概述MLST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乳酸菌分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乳酸菌株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 D2-5)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5-5)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不同浓度乙醇胁迫处理后,进行诱变育种,探究经乙醇胁迫后乳酸菌诱变育种的耐受性;根据最佳诱变剂量的条件,确定最佳诱变方法;以乙醇胁迫处理后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验证乙醇胁迫后乳酸菌诱变菌株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添加与乳酸菌悬浮液等体积的1%硫酸二乙酯(DES)化学诱变效果最佳,最适诱变时间为40 min,乙醇胁迫过程中诱变菌株的生长速率有所提高,以体积分数8%乙醇胁迫为例,24 h时,D2-5菌落总数的对数值由6.2提高至7.3,D5-5菌落总数的对数值由6.9提高至7.1。说明诱变育种有助于乳酸杆菌乙醇胁迫耐受性的提高,并获得乙醇耐受特性较好的菌株D2-5。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机理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彬  贺银凤 《食品科学》2012,33(3):277-28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关系所进行的相关实验,通过对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机理的概述,在信号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初步探讨了乳酸菌与酵母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二者的共生机理提供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13株食品常见乳酸菌为研究对象,考察酸和盐胁迫对其活性的影响,探究这13株乳酸菌的最适酸、盐生长条件及耐酸、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适当的低盐浓度(1%、2%)对部分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最适盐浓度为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最适盐浓度为2%;盐浓度进一步增大,13株乳酸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盐浓度为10%时,除戊糖片球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嗜热链球菌和乳酸片球菌外,其余9株菌的生长抑制率都>95%。当pH值为5~7时,13株乳酸菌都生长良好,pH=6时,7株乳酸菌活性均最高;随着酸胁迫的增强,13株乳酸菌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pH为1~3时,13株乳酸菌的生长抑制率都>90%,高盐及高酸对9株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4株球菌。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在黄酒酿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黄酒中的乳酸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乳酸菌为黄酒发酵带来的作用,但是对于在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引起的问题鲜有研究。该文概括了乳酸菌的生理保健功能,并阐述了近年来黄酒中乳酸菌的作用研究进展与乳酸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旨在为对黄酒中乳酸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环境适应的调控(生物膜、耐酸、耐胆盐),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益生特性(抑制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为乳酸菌群体感应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益生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且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乳制品在人类膳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对乳品品质和健康要求的提升,具有各种健康功能的益生乳酸菌在乳品中的应用及相关加工技术和功能产品的研发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添加益生乳酸菌等活性因子获得功能性乳制品,是增强乳品健康功效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益生乳酸菌在发酵乳、干酪、乳饮料、冰淇淋和奶粉等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益生乳酸菌发挥功能的主要代谢产物酶类和胞外多糖的应用研究,包括在不同乳制品中益生乳酸菌及其产物发挥的作用,常用的益生乳酸菌菌株种类,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为益生乳酸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乳源益生菌具有安全、适应人体环境等开发利用优势。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开发利用成为乳品和乳酸菌产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母乳中的乳酸菌益生特性及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潜力,将推动我国乳酸菌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作者对母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母乳中乳酸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以卤制鸭脖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鸭脖中乳酸菌的生长状况,构建乳酸菌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卤制鸭脖中乳酸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时间的关系,用平方根模型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级模型非常显著.建立的生长预测一级和二级模型可有效地描述5℃~25℃温度范围内卤制鸭脖中乳酸菌的生长,为卤制鸭脖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菊芋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乳酸菌对菊芋汁进行发酵,研究了不同乳酸菌在菊芋汁中的生长规律、低温存活性及发酵菊芋汁中主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在菊芋汁中均生长良好,最高活菌数可达到109CFU/mL;菊芋汁经乳酸菌发酵后具有良好风味,其风味的差异与发酵菌种有关;发酵菊芋汁中乳酸菌在4℃低温贮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低温存活性,4周后活菌数保持在108CFU/mL。菊芋汁适用于开发成新的功能性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20.
益生乳酸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概述了益生乳酸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3种耐药性机制(靶位突变、外排泵作用、质粒介导)及其可能出现的耐药机制。显示出国内关于益生乳酸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甚少的现状,提出对益生乳酸菌的耐药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