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符海琰 《中国油脂》2021,46(4):72-75
分别对煎炸时间、煎炸方式、煎炸温度、煎炸食材及煎炸油种类对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和酸值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控制煎炸过程中油脂劣变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煎炸油的极性组分含量、酸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连续性煎炸优于间歇性煎炸;煎炸温度越高,油脂劣变速度越快,油脂的极性组分含量、酸值升高越快,为保证煎炸食品的卫生质量,延长煎炸油的使用寿命,控制煎炸温度低于200 ℃;不同煎炸食材对煎炸油品质劣变速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鱼饼>鸡腿排>薯条;不同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含量、酸值的变化均不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大豆油比稻米油、棕榈油更容易发生水解和氧化,稻米油的煎炸周期接近棕榈油。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昆明、曲靖两市102个煎炸食品摊点及食品加工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煎炸油脂卫生质量基本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质量标准,但其中个体摊点低于国营、集体单位(P<0.01);曲靖市低于昆明市(P<0.01),提示今后卫生部门监测管理重点应是个体摊点。评价油脂卫生质量除对油脂感官性状进行检查外,还应进行理化指标检验,综合评价。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煎炸时间及在煎炸过程中添加新油(5~10%/小时)能够稳定煎炸油的卫生质量,防止油脂劣变。油脂在高温下反复使用,可产生裂解、氧化及聚合等反应,使油脂卫生质量下降、感官性状改变、营养价值降低、长期食用易导致对机体急、慢性毒性危害,目前,许多国家已加强了煎炸油卫生质量的管理,我国于1987年制订了煎炸油卫生质量标准、为了了解我省煎炸油卫生质量现状,探索防止煎炸油脂劣变的方法,为今后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室于1989年3月至6月对昆明、曲靖两市102煎炸食品摊点及食品加工厂进行了煎炸油卫生质量的调查及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会发生劣变,产生的极性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对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影响极性成分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性成分的含量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还与煎炸油品种和煎炸过程中新油的添加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4.
侯靖 《中国油脂》2021,46(11):36-39
为了探究棕榈油在煎炸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与极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取了不同煎炸时间煎炸油的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数据筛选、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后的数据,不同煎炸时间煎炸油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区分明显;聚类分析可将煎炸不同时间的煎炸油分成三类,每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其中过度煎炸组极性组分含量基本大于27%;初步鉴别出9种煎炸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均与极性组分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5)。研究表明,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部分变化与极性组分含量呈线性相关,极性组分含量可以作为评判煎炸油劣变程度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于评价煎炸油稳定性的传统方法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煎炸过程中的变化,为了快速可靠地模拟实际煎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情况,将以淀粉、葡萄糖、硅胶(质量比4∶1∶1)为原料制备的配方食物加入(180±5)℃的大豆油中,在自制快速煎炸装置中以500 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煎炸试验,测定煎炸油极性物质含量的变化。通过分析快速煎炸和实际煎炸中极性物质的含量及其组成变化,确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快速煎炸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与实际煎炸中油脂劣变程度有良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快速评估煎炸体系中油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对煎炸油劣变程度的影响,将大豆油在180℃条件下煎炸鸡胸肉和土豆,连续煎炸7 d,每天煎炸6 h;分别检测煎炸油的酸值、羰基值、总极性成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不同食物对煎炸油品质影响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讨论不同食物成分对煎炸油理化指标影响的原因。结果显示:煎炸鸡胸肉的煎炸油的酸值(KOH)、羰基值、总极性成分含量分别上升到3.14 mg/g、66.69 meq/kg、40.02%,各指标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大于0.95;煎炸土豆的煎炸油的酸值(KOH)、羰基值、总极性成分含量分别上升到1.48 mg/g、192 meq/kg、47.16%,各指标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大于0.86;煎炸鸡胸肉的煎炸油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煎炸土豆的煎炸油上述脂肪酸呈显著相关性(P0.05)。煎炸不同食物对煎炸油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5种精制食用油在煎炸薯条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液油、棉籽油和煎炸调和油为研究对象,以薯条为煎炸原料,通过研究5种精制食用油在高温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从而反映出不同精制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可以作为一个最直观的指标反映食用油的煎炸程度;用酸值来评价煎炸油的品质具有滞后性和多变性;过氧化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油脂的煎炸程度,仅可作为判断食用油煎炸品质的参考指标;羰基值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整体呈线性正相关趋势,说明羰基值是一个判断煎炸油热劣变程度的灵敏指标;5种精制食用油一旦经过煎炸,氧化诱导时间迅速缩短,与油脂的煎炸程度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氧化诱导时间不能作为评价油脂煎炸品质的可靠指标;极性组分的含量是评价煎炸油热劣变程度的可靠手段之一。在煎炸过程中,棕榈液油的煎炸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4种食用油。  相似文献   

8.
<正>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煎炸是最常用的食品加工方法之一.煎炸食品作为快餐食品,销量不断增加,随之人们对于煎炸油的质量及安全性也更加重视.由于脂肪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聚合物、挥发性物质、羰基化合物等,导致味臭,颜色变深,发泡和烟点低等,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保证煎炸油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从安全和经济上考虑都是必要的.为改进油质,选用无机吸附剂对热氧化劣变的大豆油进行物理方法处理后,再测定其处理后的总极性物含量、酸价、色素(420nm的吸光度)参数.实验结果,劣变后的豆油经吸附剂处理,根据参数变化,可以看出油质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劣变煎炸油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加工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煎炸用油卫生质量状况,油炸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缓解煎炸油劣变的常用方法的不足,说明开发应用专用煎炸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同时提出了专用煎炸油的开发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戚岱莎  张清 《食品科学》2021,42(21):338-346
食物油炸过程中,来自食物和煎炸油的各种成分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产物,最终对油炸食物的食用品质和煎炸油的使用期限产生影响。在这些产物中也存在种类较多且含量不可忽视的有害成分,其中与食品成分相关的主要有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等伴生危害物。这些有害成分的产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油炸条件,如煎炸油种类、油炸时间、油炸温度和添加外源抗氧化剂等措施来加以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食物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的形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旨在为寻找抑制食物油炸过程中伴生危害物产生的新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油炸食品中可食性膜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炸食品因含油量高、易氧化变质、油炸过程中易产生有害物质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可食性膜因具有阻隔性、抗氧化性等特性可以有效降低油炸食品含油量,在提高油炸食品品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油炸食品中可食性膜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利用可食性膜技术生产出安全、健康、低脂的油炸食品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煎炸用油品质变化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近年来煎炸油脂的应用和煎炸油脂的品质变化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着重说明煎炸后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羰基价、极性组分、脂肪酸组成、皂化值、烯烃的变化规律,并对国内外的测定煎炸油品质的新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滤油粉对大豆油煎炸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一级大豆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煎炸过程中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等3项评价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对煎炸后的食材进行了风味差异性对比的感官评价实验。结果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使用了滤油粉后,一级大豆油的酸价、色泽、极性组分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使用滤油粉的大豆油所炸制出来的的食物在风味上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滤油粉能改善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的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特级初榨橄榄油、混合橄榄油、一级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作为煎炸油,以薯条、鸡翅为煎炸原料,对4种食用植物油在重复煎炸过程中发生的品质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测定酸价、羰基价和极性组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4种食用植物油的酸价、羰基价变化与煎炸次数有关;各种食用植物油的品质变化有差别,且煎炸荤食时的品质变化比煎炸素食时的品质变化大。结论 4种食用植物油在反复煎炸后品质均有劣变趋势,但特级初榨橄榄油总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可见特级初榨橄榄油是煎炸油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During frying, the degradation of oil produces harmful compounds. Improper monitoring of oil‐discard times in restaurants either risks the public health or causes financial losses to industries. Measuring the oil quality is a complex problem and an online sensor is needed. The process of frying reviewed includes moisture, heat and fat/oil transfer, crust formation and various structural, textural and chemical changes in the product, and degradation of frying medium. Some of the European nations and the U.S. have specific regulations against the use of deteriorated frying oils. Due to the absence of a suitable online frying oil quality sensor for restaurant situ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y regulation against the use of deteriorated frying oil. Based on various regulations, a model regulation to increas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fried foods is discussed. Background and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an online sensor to measure frying oil quality are discussed. Other related area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are factors affecting oil penetration and absorption by the food, surfactant theory of frying, analytical indices, quick tests and acceptability of frying oil.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文选择薯条和油条两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h内每隔2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栀子果油和大豆油比较相似,栀子果油可以作为煎炸油。但栀子果油连续煎炸12 h时极性组分超过国家现有煎炸油的卫生标准,因此其连续煎炸时间不能超过12 h。同时对1、10、20h煎炸出来的油条和薯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煎炸食材相同时,三种食用油的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栀子果油对油条和薯条的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煎炸油。  相似文献   

17.
煎炸油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煎炸的食用油在高温煎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对煎炸食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如何评价煎炸油使用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检测部门都十分重要。概述了国内外常用的煎炸油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采用传统的如酸值、碘值、过氧化值、黏度等物理化学指标可以评定煎炸油质量,但是其使用范围常常受到限制。采用柱层析方法检测总极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其检测比较费时。一些新兴的检测方法如微波法、化学感观系统、核磁共振、红外等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设备相对昂贵。  相似文献   

18.
电导率法快速检测煎炸油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煎炸油品质的电导率法快速检测进行了研究。以猪油和花生油为煎炸用油,进行连续煎炸,采用柱层析法测定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的含量;采用电导率法测定相应煎炸油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猪油和花生油的极性物质含量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极性物质含量和电导率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加入抗氧化剂的食用油中极性物质含量相应减少,增加较缓慢。因此,电导率法能否快速检测煎炸油品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