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GC-MS法研究了在卷烟烟支中分别加入胆甾醇、麦角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对主流烟气中14种多环芳烃释放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甾醇类物质在卷烟燃吸时产生多环芳烃的机理。结果表明:游离甾醇的总量与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总释放量以及苯并[a]芘的释放量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甾醇类物质对主流烟气中不同的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是有差异性的,胆甾醇显著地影响三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β-谷甾醇显著地影响四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豆甾醇对于四环、五环、六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的影响很显著,麦角甾醇对所有PAHs的释放量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龙须菜多糖热裂解过程中香味物质的生成情况及其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影响,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在模拟卷烟抽吸条件下对龙须菜多糖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并对添加龙须菜多糖的试验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7种有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所选温度300,600和900℃范围内,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龙须菜多糖热裂解产物的种类及其总量都呈增加趋势,产物以呋喃类、酮类、有机酸类为主,其中呋喃类化合物的总量接近30%;②龙须菜多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建立一种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j]荧蒽(B[j]F)、苯并[j]醋蒽烯(B[j]A)、苯并[e]醋蒽烯(B[e]A)、苯并[e]芘(B[e]P)、苝(PER)含量的方法,并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56 6~0.181 7,0.188 6~0.605 5 ng/支,线性相关系数达0.998以上;日内重复性和日间重现性分别为1.91%~3.97%,2.54%~4.46%;3种不同添加浓度下,加标回收率为92.60%~107.60%。表明试验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较小,可作为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材料组合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卷烟材料参数(卷烟纸、接装纸和成型纸透气度,复合滤嘴丝端和嘴端丝束规格(丝束指数I),添加剂A(安息香树脂)和B(香柠檬油)用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释放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制备了不同材料组合的试验卷烟样品,通过因子影响效应分析方法对主流烟气中B[a]P释放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的卷烟材料组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成型纸透气度对主流烟气中B[a]P释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余6种因子对B[a]P释放量贡献的大小顺序为:添加剂B用量滤嘴丝端丝束指数I滤嘴嘴端丝束指数I=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添加剂A用量,且存在着两两交互作用;2较低主流烟气B[a]P释放量的卷烟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50 CU、接装纸透气度400 CU、滤嘴丝端丝束规格3.5 Y/34 000、滤嘴嘴端丝束规格3.0 Y/35 000、添加剂A用量2.436 mg/支和添加剂B用量2.100 mg/支;3与正常生产的对照样品相比,采用优化的材料参数组合制备的卷烟样品其主流烟气B[a]P释放量降低了48.87%。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苯并[a]芘(B[a]P)的滤嘴截留效率(FEs),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UPLC-FLD)测定滤嘴中苯并[a]芘截留量的方法。用环己烷萃取烟蒂滤嘴,萃取液蒸干后用乙腈溶解,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复合滤嘴对苯并[a]芘的截留效率高于醋纤滤嘴。苯并[a]芘在1.02~40.8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不同类型滤嘴中截留苯并[a]芘的回收率均在85.0%~9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5%,检出限为0.10 ng/g。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适合于烟用苯并[a]芘(B[a]P)的滤嘴截留效率(FEs)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预测各单等级烟草热解时苯酚的释放量变化,选用15 种代表性的烟草样品(13 种国内外不同产地的单等级烟丝、1 种再造烟叶丝和1 种梗丝),采用热失重与烟草热解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烟草热失重质量损失与苯酚释放量的数学关系,并用5 种单料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烟草在200~400 ℃温度段热解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是苯酚的主要来源,其中木质素的贡献最大;除再造烟叶丝外,其他烟草样品苯酚释放量随3 种物质质量损失的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在标准抽吸模式下,5 种单料烟烟气中苯酚的释放量检测结果与通过数学关系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预测各单等级烟草苯酚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卷烟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燃烧锥结构与主流烟气CO释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包埋切片法考察了卷烟燃烧锥的内部结构,分析了卷烟燃烧锥面孔率变化影响烟气CO释放量的机理,并通过调节燃烧锥结构降低了主流烟气CO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卷烟燃烧锥的面孔率与CO释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燃烧锥面孔率越大,燃烧锥结构越疏松,烟丝燃烧越充...  相似文献   

8.
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吸烟机上,研究了不同抽吸条件下,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以及TPM、烟碱和CO释放量的差异。研究表明减少烟蒂长度、提高抽吸频率、增加抽吸容量均能引起主流烟气苯并[a]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释放量的增加,但并不呈线性。某一抽吸参数的变化,对主流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最小,对烟碱的影响最大。但相对于标准抽吸条件,如果减少烟蒂长度、高频率、高容量这其中的任何2种或3种吸烟方式同时采用,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增加幅度却大于烟碱。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考察范围内,酸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添加量以及乳酸对苯并[a]芘和苯酚的释放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考察范围内,酸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添加量以及乳酸对苯并[a]芘和苯酚的释放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一种市售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选择相应的质量数对不同类型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在二维气相色谱上的分布模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经自动数据处理、辅以二维"结构谱图"及手动纠错等手段,初步鉴定出6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中多环芳烃及烷基取代多环芳烃448种,非烷基取代和杂环多环芳烃衍生物168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定量卷烟纸的性能及其对卷烟主流烟气的影响。主要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探讨卷烟纸定量对卷烟纸不透明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卷烟纸不透明度与卷烟纸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卷烟纸定量对卷烟纸不透明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回归关系:卷烟纸不透明度=48.2+0.9037×卷烟纸定量;且当木浆卷烟纸定量≤26 g·m-2,采用碳酸钙作为填料时,卷烟纸不透明度较难满足GB/T 12655-2007的要求;此外,通过研究低定量卷烟纸对国内3种牌号卷烟常规主流烟气的影响,得出在23 g·m-2到26g·m-2低定量范围内,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焦油、CO含量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考察了萃取条件、弗罗里硅土净化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并采用该方法和国标法测定了肯塔基参考卷烟3R4F和国内参比烤烟以及国内50个牌号卷烟样品烟气中的苯并[a]芘。结果表明:①用环己烷超声萃取40 min效果较好;②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AH作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30 min内苯并[a]芘色谱峰可以和杂质峰有效分开;③该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8.13%~101.36%之间,RSD在1.29%~4.32%之间;④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较为一致,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方法适合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先用乙醇 +乙醚混合溶剂萃取卷烟烟气总粒相物 (TPM) ,再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 ,然后 ,利用配有ODS -C18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在以 90 %甲醇 + 10 %水为流动相 ,流速为 1mL min ,激发波长 2 86nm和发射波长 4 30nm的条件下测定了TPM中的苯并 [a]芘含量。苯并 [a]芘的回收率≥ 91.2 % ,方法的RSD <5 %。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 10种不同焦油量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并 [a]芘含量。结果表明 ,就所测定的卷烟而言 ,①在焦油量相近的情况下 ,混合型卷烟烟气中的苯并 [a]芘含量较烤烟型卷烟的低 8.2 9%~ 19.5 9% ;②无论是烤烟型还是混合型卷烟 ,随着卷烟焦油量的降低 ,虽然焦油中的苯并[a]芘总量明显降低 ,但单位量焦油中的苯并 [a]芘含量却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苯并[a]芘(B[a]P)、甲基亚硝胺吡啶基丁酮(NNK)为目标化合物,设置卷烟烟气冷凝物(CSC)的浓度为0(CK),0.005,0.010,0.015,0.020 mg/mL;NNK的浓度为0(CK),0.005,0.010,0.020,0.040 mg/mL;B[a]P的浓度为0(CK),0.00025,0.00050,0.00075,0.00100 mg/mL,研究了NNK,B[a]P和CSC的联合致突变性。结果表明:①CSC,NNK和B[a]P均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发生突变,且剂量-效应明显。②B[a]P与CSC联合呈相加作用;B[a]P与NNK联合高剂量呈弱相加作用;CSC与NNK联合低剂量呈弱相加作用。③在不同情况下,三者联合作用致TA98呈弱相加作用。综上,NNK和B[a]P在卷烟烟气基质中的联合致突变性呈现量效、时效和先后作用顺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 P)和4-(N-甲基-N-亚硝氨基)-1-(3-吡啶基)-1-丁酮(NNK)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用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后再用甲苯进行振荡萃取,萃取液经过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及氮吹浓缩后采用DB-35MS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①NNK和BaP的定量限、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6和0.29 ng/支,78.8%~95.5%和101.6%~106.6%,2.3%~15.4%和2.9%~14.4%。②与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可实现两种目标物的同时测定。③采用该方法与现有标准方法对27个卷烟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数据的一致性较好,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同时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NNK和BaP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7.
用冷肼捕集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采用三种吸收液进行捕集,对其吸收液进行pH值测定,选取以50%(V/V)异丙醇作为吸收液测定卷烟烟气pH值的合适方法,并对这些烟进行感官评吸,对pH测定结果与感官得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吸收液中测定pH值分别呈下列顺序:50%异丙醇>水>饱和食盐水;烤烟、晒烟pH值范围在酸性内,白肋烟pH值在碱性范围内;对这些烟的感官评分和pH值测定数据作相关性分析发现,pH值与降低综合感受的苦味、收敛、残留、刺激和热感等感官指标的相关性极显著。因此,调节烟气的pH值可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改善其口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广州四个季节中某卷烟品牌A的主流烟气的常规化学指标和香味成分,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四季的温度和湿度对焦油的影响较大,焦油的变化范围为9.52 mg~12.1 mg,春季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②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基本一致,但每种成分的释放量存在差异;③夏、秋、冬三季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春季略有不同.春...  相似文献   

19.
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科研动态与科研新成果,重点介绍了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分子筛、低温催化剂以及低危害烟叶调制技术、低侧流烟气技术等在卷烟降焦减害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新型特殊功能滤嘴、新型滤嘴材料和多种滤嘴及卷烟添加剂在卷烟降焦减害上的应用现状,同时,还简要介绍了近期开发出的可有效降焦减害的几种烟草加工工艺与烟草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液相色谱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挥发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快速准确地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的低级醛酮类化合物,建立了通过装有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试剂酸性溶液的装置捕集烟气,以吡啶为稳定剂,采用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挥发性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的CV<5%,回收率>95%,并用外标法定量测定了7种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的5种醛酮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卷烟烟气中的醛类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