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认识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以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为依据,对吴起地区长6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为附加导电作用,以网状伊/蒙混层矿物最强,是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关键因素;第二为对孔隙结构的改造,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电阻率降低,以伊利石最为明显;第三是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以绿泥石等为主。综合三者的作用大小和矿物含量,吴起地区黏土矿物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此项研究可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存在机理和分布进行有效解释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A 油藏M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为了查明造成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从储集层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及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形式、孔隙结构特征、导电矿物含量、砂泥岩薄互层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高阻层段M2 油组进行对比。形成M1 油组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储集层细颗粒含量高,泥质含量高,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造成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增强了油层的导电性能;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呈薄膜状、絮状、分散状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附加导电能力;砂泥岩薄互层的发育使本身低阻的油层受围岩低电阻率的影响而变得更低。导电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虽对储集层电阻率降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黏土矿物是储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和类型对油田的勘探开发有着较大的影响。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分别测出地层中铀(U)、钍(Th)、钾(K)的含量,且利用Th、K含量交会图能够确定地层的黏土矿物类型。由于K含量往往会受到钾长石的影响,不能正确指示地层的黏土矿物。对K含量曲线进行校正,校正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并基于Th、K含量交会图,准确识别了地层中的黏土矿物类型。采用多元回归法,分层段建立了黏土矿物类型含量的计算模型,运用这些模型对CFD油田的黏土含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对CFD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A油藏M_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为了查明造成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从储集层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及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形式、孔隙结构特征、导电矿物含量、砂泥岩薄互层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高阻层段M_2油组进行对比.形成M_1油组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储集层细颗粒含量高,泥质含量高,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造成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增强了油层的导电性能;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呈薄膜状、絮状、分散状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附加导电能力;砂泥岩薄互层的发育使本身低阻的油层受围岩低电阻率的影响而变得更低.导电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虽对储集层电阻率降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图尔盖盆地WTK油田白垩系油藏低阻油层发育广泛、识别难度大的现状,利用岩心分析与测井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研究,并结合试油等资料,探索油、水层识别方法。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从沉积过程储集层岩性与黏土矿物含量、成岩作用中孔隙结构特征与流体分布、成藏过程中油水分异等内因及钻探过程中测量方法精度等外因开展综合研究。研究区油层低阻主控因素为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与高束缚水饱和度和矿化度引起的导电性,构造幅度低与油层厚度薄为次要因素。通过对储集层导电模型分析,基于地层水与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构建电性特征与流体饱和度对应关系,分层系建立低阻油层定量评价模型,划分各流体类型下限标准,实现流体精确识别。在生产实践应用中,测井解释与实际生产匹配程度88.2%,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常规测井方法难以有效识别致密砾岩低电阻率油层的难题,利用玛湖凹陷油藏地质、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测井、试油等资料,开展从宏观到微观的低电阻率油藏成因、主控因素及储盖融合的油层识别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目的层沉积环境以扇三角洲前缘砂质碎屑流为主,储层分选差,黏土含量高,黏土类型主要为伊蒙混层,伊蒙混层具有很强的阳离子交换量。由于泥岩的欠压实性形成超压油藏,地层超压改善储层孔隙结构,发育微细裂缝,地层超压形成的微细裂缝会增强地层的导电能力。因此,黏土类型为伊蒙混层、黏土含量高、地层超压是形成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因素。基于储盖测井响应特征机理,提出储盖融合的超压物性指数、电阻率消减率识别致密砾岩低电阻率油层的新方法。研究成果为玛湖凹陷致密砾岩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识别及勘探评价提供理论基础,该方法可应用于试油选层,助力油田高效勘探。  相似文献   

7.
通过储集层粘土矿物类型、骨架颗粒特征、岩石润湿性、特殊重矿物导电特性研究,对潜江凹陷潜江组低电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油层岩石骨架粒度分布形式、骨架颗粒平均粒径小、泥岩与粘土矿物产生的高束缚水含量和特殊重矿物的存在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低电阻率油层特点,建立了图版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和定量解释法等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并确定了判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YD油田具有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黏土矿物含量高、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以及无统一油气水界面的特征,储层中不同流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区别不明显,采用常规测井图版无法准确识别油层、气层、油气层,以及低电阻率油层。文中通过选择相关性强的测井参数,应用神经网络建立分级解释模型,实现了对复杂储层中不同流体的自动化、准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储层流体分级识别技术,成功识别了油层、气层、油气层,以及低电阻率油层,解决了复杂储层的流体识别问题,并成功应用于YD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9.
王集油田相对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识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的油水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地层水共同控制,正常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高电阻率水层共存,且测井曲线特征相似,影响正确判断含油性。岩矿分析、地层水分析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颗粒间普遍富集与充填有黏土矿物,以高龄石(局部地区高达66.2%)、蒙脱石为主,微孔隙发育,使束缚水饱和度增高,油层束缚水矿化度高,导电性增强,这是油层显示相对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利用多参数判别分析法,纵波等效弹性模型差比值法等方法,可有效地识别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图5表2参12  相似文献   

10.
低电阻率油层表现为电阻率接近甚至低于邻近水层,使得油层在电性特征上难以与水层进行区分,给测井解释带来较大困难.鄂尔多斯盆地东仁沟地区三叠系长21油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差,为中孔、中渗到低孔、低渗储集层.利用测井、试油、水性分析、扫描电镜、岩心分析等资料,对长21油层的低电阻率特征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了束缚水含量、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及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等4种因素对长21油层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其中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是长21油层低电阻率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重叠图和交会图技术对研究区内低电阻率油层进行了分步骤的识别,分析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准确度较高,与油层的试油结果匹配度好.  相似文献   

11.
以港东开发区二区六断块为例,在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主要为黏土附加导电性、薄层和咸水泥浆侵入,并针对性地提出电阻率动态响应数值模拟法、电阻率曲线重构法及双水模型法对低电阻率油层进行识别,经现场实施,这3种方法对复杂断块底水油藏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与评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确认识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目的,利用该区地质资料、岩性沉积资料、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分析资料,对该区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较详细的剖析,得出:沉积韵律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储层填隙物中特殊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是该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谢青  王建民 《岩性油气藏》2013,25(3):106-111
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地层中低阻油层较发育,其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由于其成因机理复杂,表现 形式多样,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因此,结合油田生产实践,以录井、测井、实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为 依据,并以主力产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志丹、安塞地区长6 低阻油层的成因 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对其进行识别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能力 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是研究区长6 低阻油层主要的成因机理;采用交会图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及邻近水 层对比法可以提高对低阻油层的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在薄片、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 油层组砂岩中黏土 矿物的主要类型、赋存方式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 油层组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绿 泥石、伊利石和混层伊利石/蒙皂石,黏土矿物总量平均为4.55%;自生绿泥石主要以孔隙衬里方式产出, 对深埋藏砂岩的储集空间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伊利石和混层伊利石/蒙皂石主要以孔隙桥接或孔隙充填 方式产出,其大量存在会堵塞孔隙喉道、减小孔喉半径,从而对储层物性产生负面影响;高岭石在华庆地 区长6 油层组砂岩中不发育,是由于高含量杂基导致长6 油层组砂岩在酸性流体出现之前已基本完成压 实作用,且长7 烃源岩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对其影响十分有限,使其缺乏足够的粒间孔隙 和活跃的酸性流体沉淀高岭石。  相似文献   

15.
塔河石炭系低阻油藏被披覆于奥陶系顶面古地貌隆起上的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所控制,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值接近,难以正确识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岩心分析、薄片观察、地层水分析及压汞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塔河油田石炭系油层低阻成因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高及束缚水饱和度高是造成其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为此,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并根据测井参数解释结果、测试及录井资料,利用交汇图,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标准。该标准应用于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作用的综合影响,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中发育了常规测井识别难度较大的低阻油层。文中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明确了南堡凹陷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结果表明:微观上受蒙皂石、伊/蒙混层等阳离子交换能力强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增加的影响;宏观上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控制,在粒度细、分选差、泥质体积分数高的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处、末端、侧翼或河道叠置处及河口坝微相砂体中易发育低阻油层。地层现今处于中成岩演化期,黏土矿物类型以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压实作用中等—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东营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的火山运动导致圈闭中油气发生再次运移,含油饱和度降低,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7.
从四性关系、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对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三工河组低阻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其内部的中高地层水矿化度和较高束缚水含量的影响;提出了定性识别该区块低阻油层的方法。为测井更精确识别该类油气层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长8储层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以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录井显示以油斑为主,测井电性显示为中高电阻率(30~150Ω·m),电性与油层相当,甚至好于油层,常规测井解释多为油层或油水层。但经过压裂改造后试油出水,测井解释符合率极低。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试油等资料,从储层岩心、物性、地层水、原油性质和润湿性等5方面开展了该区长8中高电阻率储层出水原因分析。形成了基于常规测井及核磁共振测井高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判识技术,提高了长8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南梁油田长8油藏存在高阻水层,油水层对比度低,油层识别难度大。为提高油层判识率,以大量测井、录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确定油藏水层高阻的主控因素。根据不同类型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中子、密度和声波时差测井数据,评价孔隙结构,识别复杂孔隙结构型高阻水层;利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特征进行电性因子校正,扩大油水流体特征,有效识别复杂润湿型高阻水层。通过对不同主控因素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采用相应测井技术方法有效识别,提高图版油水特征值的准确度和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