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桥梁概念设计在城市桥梁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设计方式亦从传统手绘设计演变为二维设计,再到三维设计,并应用到了最新的VR技术当中。VR即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城市桥梁概念设计也通过VR图形引擎实现了人机交互,更有人大胆地预言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性能飞速提高的21世纪将会在土木及建筑工程行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目前出现了大量的VR图形引擎平台,其中DVS3D是一款面向设计且具有很大优势的VR图形引擎软件,特别是在城市桥梁概念设计当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丰富的素材库以及极为强大的展示度。文章通过基于DVS3D平台在城市桥梁概念设计的应用实例,即分别在异形桥梁结构、城市钢拱桥与斜拉桥中的应用阐明了VR图形引擎在城市桥梁概念设计中的新颖性和重要性,使城市桥梁概念设计方式由三维设计手段进入到了最新的VR设计时代。  相似文献   

2.
浅谈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伟 《山西建筑》2007,33(30):107-108
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桥梁震害,对比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一些关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想法,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限制条件、概念设计、上部结构选择、桥墩和基础选择、延性抗震选择等方面,对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延性抗震设计进行论述,提出了加强箍筋设计的实验方法,提高了桥梁延性抗震强度,解决了桥梁施工中延性抗震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巩雯 《山西建筑》2009,35(22):321-322
介绍了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及设计原则,系统总结归纳了隔震桥梁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概括了隔震桥梁的概念设计与细部构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双曲球形支座对桥梁减震的效果,指出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是将设计人员的造型创意形象化和具象化的重要桥梁,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推动了建筑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结合概念设计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向海外进一步发展的现状,按照欧洲设计习惯,从主梁形式、桥跨布置、预应力等环节,提取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概念设计的过程和内容,为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谭文 《山西建筑》2008,34(5):124-126
介绍了震级和烈度的概念,从结构抗震设防水准的确定、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数值分析和结构抗震构造设计等方面就桥梁抗震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桥梁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主要有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减震隔震设计等,除此之外,在材料上的设计也能够有效达到抗震的效果,比如说预应力混凝土。本文就浅谈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连续梁桥的抗震能力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梁桥应用广泛,对确保交通网络畅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由于地形条件、路线走向等非抗震因素影响致使桥梁结构的抗震体系不合理,导致抗震能力不足。基于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对桥梁结构灵活处理能有效获得良好的抗震体系。结合地震中桥梁震害以及工程经验等,探讨与分析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抗震概念设计能从根本上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为实现经济有效的抗震设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北京地铁海山线的结构设计,对轨道交通高架桥抗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概念设计、钢轨影响效应、桩土相互作用以及墩柱截面合理配筋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在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应先行,明确钢轨对桥跨抗震性能的影响效应,综合比较桩土相互作用的模拟计算方法和延性墩柱截面合理计算方法,提出适用于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案,为今后同类桥梁的设计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王焱 《山西建筑》2010,36(24):312-314
基于两类主梁截面形式进行斜拉桥全桥模态性能的研究,得到刚度是影响结构模态的重要因素,并为桥梁结构的概念设计与构造设计提供全局性、整体性的把握和分析,同时也为其他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谢宝健  单成林  谭伟 《山西建筑》2007,33(8):289-291
通过阐述优化设计的发展与桥梁美学的特点,探讨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把桥梁美感度量化后进行优化设计的全新构思,为建造出更多既经济又符合美学要求的桥梁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桥头跳车问题中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将基于沉降的桩基设计方法应用到桥梁桩基的设计实践中。分别通过调整桩长和桩数,使桩基沉降从桥梁主跨往边跨逐步增大,而在路桥连接处使边跨桥墩沉降与桥坡填土沉降基本一致,实现路桥沉降协同,从而开辟了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新途径。按此设计而成的某桥梁,建成后对桥梁桩墩及桥坡沉降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最初的设计意图得以实现。设计实践表明沉降控制桩基对于简支桥梁是完全可行的,并能同时减少桥坡处理、桩基工程以及后期维修费用,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桥梁建设向大跨径、深水域、近海和崇山峻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在回顾了苏通大桥等一批桥梁的技术难点之后,归纳总结了大跨径桥梁的技术创新,提出了大跨径桥梁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桥梁提出了集成设计的理念;分析了桥梁防灾减灾技术的热点问题;探讨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养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螺洲大桥是国内第一座造型优美的多塔自锚式悬索桥。该文主要阐述了螺洲大桥的总体设计构思、主桥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等内容,为类似桥梁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结构强健性,是指结构系统抵抗未曾遇见或超乎正常的环境作用的能力。为了突出风灾的未曾遇见性和超乎正常性,文章率先将结构强健性的理念引入桥梁抗风设计与颤振评价中,定义桥梁抗风强健性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3个方面,并提出采用桥梁可以抵抗的设计风速的重现时间来表示抗风强健性。针对桥梁抗风稳定中的颤振强健性评价问题,建立用4个随机变量表示的颤振安全域度随机模型,提出采用等效中心点法来计算颤振强健性的可靠指标、失效概率和重现时间。基于提出的颤振强健性评价方法,对4座已经建成的大跨度桥梁和4座将要建设的大跨度桥梁进行颤振强健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立楠  张俊波 《山西建筑》2010,36(22):342-343
对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别从桥梁抗震设防标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简单地论述,并利用MIDAS/CIVIL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以利于读者对新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徐伟华 《山西建筑》2009,35(30):322-323
进行了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病害原因分析,探讨了混凝土桥梁设计耐久性构造措施,提出了保证桥梁耐久性的一些设计原则,以引起人们对桥梁耐久性的重视,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宋晓凯 《山西建筑》2007,33(6):282-284
分析了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着重介绍了拱桥的震害形式,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桥梁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比较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 originated several decades ago and has been evolving since. PBD in its current form aims at achieving one or more predicted performance levels after pre-defined hazar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undamentals, evolutions and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PBD for bridges. The review starts with damage states proposed by researchers, design criteria used i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along with loss estimate methodologies. The code review cover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New Zealand, China, Japan and Europe. A case study i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various design codes. Among the reviewed codes, the Canadian Code (CSA S6-14) has the most stringent criteria. Apart from reviewing current practices, challenges are also discussed. Most design codes quantify the damage of columns but are not clear on the damage states of other components (e.g. foundations, joints). Bridge damage states a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residual vertical load capacity after earthquakes, which pose difficulty in predicting traffic interruption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study suggests a vertical load capacity factor,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future research. At the end of the review, damage avoidance desig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which are expected to further improve seismic resistance of brid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