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对我国住区静态交通规范指标的现实评价、住区静态交通的规划布局方式和新常态下住区停车方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目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品化住区开发高容积率高停车率新常态下住区静态交通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住区交通的人性化思想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中,道路交通组织方式的确定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住区形态及构成起着决定的意义。从住区交通着手,解决机动车交通的安全威胁,创造人性化的住区,研究城市住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将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翔  曹亮 《浙江建筑》2011,28(12):1-3,7
以杭州闲林地区的郊区住宅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住区结构、住区类型、交通方式、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住区道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了住区道路的发展模式,并结合香港山地住区交通组织的实例,探索适合步行者的住区交通组织模式。指出在小汽车加速进入居民家庭的背景下,步行者仍然是住区交通的主体,交通安宁仍是首位问题,并强调步行与公共交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建和  严钧 《华中建筑》2008,26(10):179-182
该文在分析国外住区交通环境整合模式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住区的特征,提出了住区交通环境整合的三种模式:合流模式、分流模式、一体化模式,目的在于为当前住区交通环境的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绿色交通规划是生态城市的基础。 1990年代中期,德国展开了一系列生态新城 项目,以探索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的未来城 市模式。本文在对中德两国城市交通安全、 交通规划用地与法规框架比较的基础上, 以德国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为案例,通 过对该生态住区的公交系统、非机动交通规 划和机动车交通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详细分 析,总结德国生态住区的绿色交通规划与管 理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推进我国建设人性化 的生态开放住区,促进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 与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城市住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的高强度问题,以长沙某住区为例,基于离散选择模型,从住区空间规划、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低碳消费心理、交通能耗标准4个方面研究城市住区居民低碳行为.结果显示:年龄、绿地配置景观绿化设计、商业设施密度、出行方式与主观规范5个变量对低碳行为选择影响显著;通过外部因素结合心理因素分析居民低碳行为的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住区交通规划在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和决策程序中的相关经验,并与我国住区交通规划进行比较,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促使我国住区交通规划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住区交通规划在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和决策程序中的相关经验,并与我国住区交通规划进行比较,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促使我国住区交通规划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交通规划逐渐步入存量优化阶段,街区制理念下的开放式住区交通安全规划建设已被提上议程。文章阐述了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住区交通规划内涵,总结、评述国内外住区交通安全相关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提高开放式住区交通安全性议题,从理念转型、方法探索、内容架构、公共参与协同四个关键层面提出可参考策略意见,以期构建安全、可持续的住区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南昌市万溪村社区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以紧凑原则为导向的住区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通过适度密集、功能复合、环境友好、集约交通的组织方式,实现老街坊、新住区的蜕变。  相似文献   

12.
刘怡 《南方建筑》2002,(3):80-82
本文以城市住区中汽车交通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人车分行”的交通规划模式和停车场布局,对双层住区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对立体街区和人车共存的思考下提出:现代城市住区汽车交通规划应采用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回顾与总结了住区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模式,然后介绍与分析固外住区规划中道路空间模式的新近研究成果,归纳出住区交通组织和开放空间的构成与发展特征,阐述了住区道路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的实质应当是在其交通性与生活性两种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回顾与总结了住区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模式,然后介绍与分析国外住区规划中道路空间模式的新近研究成果,归纳出住区交通组织和开放空间的构成与发展特征,阐述了住区道路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的实质应当是在其交通性与生活性两种功能之间手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5.
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效率与品质,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形态对城市住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TOD理论与我国城市住区规划现状相结合,从土地使用策略、交通模式、社区场所感三个方面研究TOD对城市住区规划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沙恩花 《山西建筑》2007,33(25):81-82
指出住区的交通网络是住区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就住区的交通组织和设计,从人车分流问题、停车泊位的设置问题和住区封闭管理安全智能化问题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完善住区规划设计,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靖  马进 《华中建筑》2008,26(11):148-151
该文针对大型封闭式住区建设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出了“居住环境区”理论,并从各个影响因素论述“居住环境区”的规模以及“居住环境区”之间的道路设置,以期不仅解决住区内部交通出入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住区中适当地规划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18.
街区制路网在提高片区内交通组织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穿越交通,从而加大交通流对住区居民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街区制路网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住区道路开放的合理性及其合适程度。首先,从路网空间指标、路网运行质量及交通负效应影响三个方面选取街区制路网评价指标;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建立街区制路网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交通仿真中模拟实地案例及其开放方案,得出该住区开放的合理性,并选取评价最优方案作为封闭住区开放方案。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开放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从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公共设施、空间形态四方面,探讨了开放角度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促使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广义的可持续理论与城市可居性研究,以及城市住区实践模式的考察,论文提出了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框架,并试图在紧凑与混合住区、聚居与交通模式、住区与公共空间体系、生态与多样的住区建筑形态四个方面深化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