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3)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总是与环境污染相联系,因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论,加强环保教育,不但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受到绿色化学的熏陶,这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4)
艺术、人文、科技素质教育的提出,使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该文探讨艺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创新教育,希望从技能向智能转换、从美术向美育拓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把学生的精神素养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放在首位,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完善人格的熔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使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5)
职业院校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强化教学的操作性和实验性,本文针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过于注重知识性、缺乏实用性等客观问题,建议应从建立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提高实验教学地位、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增进学科间相互交叉衔接等方面采取措施,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注意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人文底蕴,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感受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7.
8.
《Planning》2014,(30)
《科学》学科是师生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维,学会实践,学会创造,使综合素质得到最优发展。那么,我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做到具有科学性。这样,小学的科学课程才能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着重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阐述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引起的对实验教学的深入思考,并对某些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较大程度的创新,更要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理念较为陈旧,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人文教育渗透的建议有:人文视角下进行教学理念转变,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确立人文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在分析当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其与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并从课程设置、授课技巧、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师资培养、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期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科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从工科专业课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大学本科教育中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的同时加入人文教育内容,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提出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要求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实验师资队伍质量、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实验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建设的意义、问题及措施等方面对高校实验教学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黄海涛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9,(4):33-35,89
理性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内在核心素质,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现实缺失理性精神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主要内在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由教育转向教化;教育目标由培养工具人转向培养理性人;教育内容由定论转向问题;教育方式由灌输转向质疑;学生评价由一元转向多元,是我国大学涵育、彰显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大学完成培养创新人才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阐释了河北大学坤舆生活园区的规划理念,详细介绍了独立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该园区规划方案的创作实战,并说明了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对规划方案的调整情况。 相似文献
17.
将水分析化学和给水处理原理结合起来,开发了水质稳定性判断综合性实验。综合实验涉及水的碳酸平衡原理、水质稳定概念及多种水质分析方法。应用于水质检测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目标,也是高校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全英文教学课程设置通常照搬国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材更新缓慢,教学“深度”不够;国内专业课通常聚焦专业领域知识,课程难度较大,教学“广度”不足,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弱。因此,以重庆大学全英文课程工程材料为例,积极探索改革方案,寻求中外课程平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摆脱语言转换思维,分析讨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新思路。该课程面向“重庆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已开设6学期。目前,联合培养学生中共计23人进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其中21人已毕业,成绩优异,90%以上毕业生进入QS排名前50世界名校深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