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直径钻孔扩底桩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区位于钱塘江下游两岸,地面标高3—9M,作为建筑物地基土的构成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特别是东部沿江地区受三次海侵的影响,形成了极其复杂的第四纪土层。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布情况自上而下是:地表一定厚度的人工填土层(包括杂填土与素填土),最大厚度可达到1—7M;下为一层厚约3—12M的本黄色粉土或粉细砂,该土层地基承载力为120—160KPa,q_c=4000—130000KPa,f_s=50—120KPa,为相对较好的上层,是一般多层建筑物的良好天然地基持力层,亦称为硬壳层,但该土层  相似文献   

2.
挖孔扩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南省济源市某公路工程实例,通过对挖孔扩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指出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应计算桩侧摩阻力,对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抗拔试验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旭伟  葛炜 《建筑技术》2005,36(3):225-227
目前钻孔扩底灌注桩的应用领域尚局限于抗压桩,在抗拔领域的应用还不多见。当前高层或小高层地下室的连通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地下室柱下会产生许多需承受向上拔力的抗拔桩,因此钻孔扩底灌注桩就有了较大的应用空间.对这类桩的受力性能的研究也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以大量试验数据及工程实例为基础 ,论述了大直径扩底桩底压浆桩的工作机理 ,介绍了该种桩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造价低等特点 ,同时给出该种压浆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的提高系数 βs、βp,提出了压浆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以佛山市某工程钻孔扩底桩为例,对该桩基的抗压静载试验进行论述,将试验结果和按规范公式算得的值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抗压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为以后同类桩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扩底桩的原型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合肥电冰箱总厂综合楼工程挖孔桩的原型静载荷试验,探讨了以土层作为持力层的挖孔扩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荷载传递规律、端承力和各土层桩周摩阻力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2016,(7):134-139
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桩基的设计承载力值一直是工程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通过调整安全系数的取值,以获得安全有效的承载力设计值,将大大简化扩底桩的设计工作。通过对某工程2根"扩底桩"基础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扩底桩"受力过程中端阻力、侧摩阻力的发挥情况。研究表明:"扩底桩"桩长越大,侧摩阻力占总承载力比例越大,端阻力占总承载力比例越小。结合合肥地区95根"扩底桩"试验数据的分析统计结果,建议在合肥地区设计"扩底桩"基础时,可根据桩长的不同取不同的安全系数,并给出相应的安全系数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超长钻孔桩自平衡法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晔  王陶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275-278
利用自平衡法进行了超长桩基的静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向传统静载试桩结果进行转化和对比,并对桩的承载性能与荷载传递特点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在超长桩静载试验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扩底桩是在灌注桩的基础上,加用相应的扩孔钻头在柱状的底部进行扩孔,形成一个混凝土扩大头来提高桩端承载力,目前在浙江省的应用实例较少,且国家尚无该类桩型扩底部分的施工规范和图集,只能套用相应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由于它具有施工简便易行,工程费用低和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同场地扩底桩和直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4个场地的4组扩底桩与直桩的竖向静荷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场地1中桩身直径、桩长相同,桩顶沉降3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直桩的5.5倍,桩顶荷载都为2700kN时,扩底桩顶沉降仅为直桩的1/22,扩底桩每多用1m3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就提高1746kN;场地2中(短直桩桩长和扩底桩相当,长直桩比扩底桩长1.65m),桩顶沉降1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短直桩的3.58倍,为直桩的1.70倍(虽然长直桩所处的持力层土性较强);场地3中各桩桩长相当,直桩直径较大,虽然直桩的混凝土用量为扩底桩的2.09倍,且刚开始加荷时直桩桩顶沉降比扩底桩大,但总的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承载力大,沉降小;场地4中如要充分发挥2桩桩长、直径相当,扩底桩底有0.2m厚的沉渣,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很靠近,单桩承载力几乎相同,因此,扩底桩的高承载力就必须减小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11.
结合深圳福田地区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承载力研究课题,对三根试桩进行了足尺静载试验。通过试验得到桩身轴力及桩端压力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还采用逆斜率法推导了本次试验的极限承载力,证明钻扩桩还存在巨大的承载力潜力。建议按照s/D=0.01~0.15来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既能保证安全性,又可以发挥了大直径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夯扩桩桩端承载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夯扩桩扩大头的形成机理和形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夯扩变形影响半径、桩端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为夯扩桩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泥土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的加固效果和承载特性,对水泥土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载荷试验,实测出长桩、短桩和桩间土顶面应力,并对采用水泥土长短桩方法对深厚软土进行处理时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水泥土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并在临界荷载pc前后,主次桩顺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钻(冲)孔灌注桩高压灌浆法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教芳 《工业建筑》1996,26(8):35-37
采用高压灌浆法是一种提高钻(冲)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应用这一方法于实际工程中提出一些看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夯扩桩桩端夯扩效果全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似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夯扩桩全模试验研究方法及试验装置。以大直径全套管夯扩桩技术为背景 ,以夯扩变形机理、桩端承载力特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全模试验 ,分析了该技术条件下的夯扩影响半径。在影响半径之内 ,土体被加密 ,承载力得到提高。通过静力载荷的模拟试验 ,得到了夯扩底提高桩端承载力的大致幅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黏性土和砂土中的等截面抗拔桩的模拟计算,研究抗拔桩的承载力、变形以及侧阻力发挥机理;并进行对比分析。抗拔桩在上拔力作用下,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具有初始段为直线段,中间为过渡段,终段为陡降特征。桩身摩阻力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摩阻力存在"滞后"效应和"软化"效应;存在"越拔越松"的现象。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单回顾上海桩基设计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论证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桩基沉降的合理计算,从而提出系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以综合确定合理的桩基沉降值.最后,对上海桩基沉降容许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数字式多功能CPTU与中国CPT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对国内外不同尺寸探头测试参数的对比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合不同场地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和静力触探(CPT)现场试验,总结江苏典型黏土场地上国际10 cm2的CPTU探头和中国双桥15 cm2的CPT探头试验结果,对2种尺寸探头的测试参数作了详细比较。在划分土层、判别土类方面,多功能CPTU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针对不同土类,从实用角度建立CPTU测试指标与中国CPT测试指标的转化关系。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工程实际中应用国际10 cm2的CPTU探头基础,对推广应用国际标准的CPTU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为研究带有垫层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及发展过程 ,设计了一组足比例尺单桩复合地基试验 ,在桩身内埋设钢弦式应力计测出了桩身轴力 ,并由此得出桩侧摩阻力。从实测结果与散体桩、无垫层带台单桩的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分布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三者传力机理是不同的。与散体桩相比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荷载沿桩身全长传递。与无垫层带台单桩相比 ,桩侧摩阻力从加荷开始在桩周上部土层即出现负摩阻 ,使得桩身轴力最大点不在桩顶而在中性点处。带有垫层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中桩侧负摩阻力的大小随荷载加大而变小 ,同时中性点位置逐渐上移 ,相当一部分上部土层的摩阻力随着荷载的加大由负摩阻力逐渐变为正摩阻力。该负摩阻力使桩从加荷开始就承担较大荷载 ,并使桩下部的摩阻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使桩在全过程都发挥了作用。同时 ,桩周土体的承载力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