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中带折返线地下三层车站由于线路及运营的考虑,折返线上方的空间进行商业开发。底板上的柱子受形成限界的影响布置不规则,需对负二层以上进行托柱转换设计。本站采用盖挖逆作工法,需预先施工钢立柱,部分作为临时立柱,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割除,转换梁受负三层后施工永久立柱及临时钢立柱割除的影响,梁托柱处的弯矩、剪力都非常大,本文从永久立柱的施工完成到各层钢立柱割除下的各工况分析转换梁受力的变化,复核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2.
合肥华润万象城项目东塔楼结构40层、48层层楼板结构内缩,全钢爬架无法附着及爬升,在工期紧张、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难题较高等复杂工况下。在结构内缩层处设计一种钢立柱转换系统,将原设置在楼板上的爬架导轨附着支座和爬升吊挂件固定在钢立柱上,实现了全钢爬架在结构内缩层处的爬升。工程应用证明,该钢立柱转换系统爬升方式施工安全,节省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某工程内缩层全钢爬架附着爬升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内缩层位置安装钢立柱转换系统,把通常安装在楼板上的附着支座及吊挂件转移到钢立柱上,顺利实现了在内缩楼层钢爬架的爬升施工,该工法确保了施工安全、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郭宏斌 《建筑施工》2014,(12):1319-1321
一柱一桩先插法施工是一种利用地面调直设备,通过调直架上下2层螺杆、孔内导向纠偏装置以及第三方垂直度测斜设备来控制钢立柱垂直度及固定钢立柱的施工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在软土地基中采用一柱一桩先插法施工设备的改良、调垂工艺的改进、支承桩施工控制、钢管立柱调垂的关键点以及后续工序对钢立柱的保护等内容,为类似的逆作法一柱一桩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嘉锋  张经纬 《建筑施工》2021,43(2):236-238
针对大净空结构施工过程中,附着式爬架无法使用常规架体在主体结构中进行附着的问题,采用一种爬架层间附着施工技术,在楼层中间制造了附着点,使得爬架附着不再限制于层高和结构边梁.使用钢立柱立于结构楼板之上,通过对穿螺栓与楼板固定,在每层钢立柱高度范围内合理设置附着点,通过立柱将架体荷载传递到结构楼板上,完成架体的附着.层间附...  相似文献   

6.
针对填海区基坑超长空孔状态下钢立柱定位精度与垂直度偏差难以控制的问题,基于某枢纽工程介绍了钢立柱及立柱桩的施工定位技术。采用焊接平台能保证2节钢管柱对接的完整性,利用马凳形钢筋控制钢立柱与立柱桩钢筋笼叠合段的空间位置,在立柱钢筋笼顶焊接封顶钢板控制桩芯混凝土超灌量,钢立柱上端插入定位钢筋笼控制钢立柱高程与桩心位置,传统吊筋改良减少钢筋受力拉伸对立柱标高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大多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型式的支护体系,内支撑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及立柱组成。工程上最常用的立柱为钢立柱,钢立柱主要有二种:钢管立柱及格构式角钢立柱。每拆除一道支撑,则钢立柱在该处的约束被解除,钢立柱的承载力随之降低。当钢立柱承载力下降的幅度大于该道支撑的重量时,钢立柱将因承载力不足而失稳。无论是设计者还是施工者均未对拆除过程中钢立柱的稳定性引起足够重视,这将有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对拆撑过程中钢立柱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编写程序推导出拆撑时可以不考虑钢立柱稳定性的临界条件,并编制成实用的表格,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松杰 《建筑施工》2014,(11):1252-1254
一柱一桩是逆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立柱桩之上后安装的钢立柱的垂直度校正较为困难,因此立柱桩的垂直度常常成为影响结构稳定的一种制约因素。以上海合生国际广场立柱桩钢立柱施工为例,介绍采用的一种新型又简易的立柱校正仪,不仅大大提高了钢立柱的垂直度,而且克服了不同标号混凝土浇注的施工困难,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理论公式算得某石材幕墙工程中矩形钢立柱的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值,并将计算结果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的石材幕墙矩形钢立柱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相对比,研究了钢立柱受弯状况,验证了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近似计算石材幕墙矩形钢立柱抗弯强度和挠度方法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中复杂石材幕墙钢立柱抗弯强度与变形的计算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中心某工程地下室紧贴用地红线,周边为重要市政道路及诸多浅基础建筑物。该工程原设二层地下室,采用地下连续墙(二墙合一)结合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工程桩、支撑竖向立柱施工完毕后,地下室调整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加深了4m。地下室加深后,已经施工完毕的地下连续墙插入深度不足以满足最新的开挖深度要求,且原有竖向钢立柱底标高高于地下室底板面标高,钢立柱底部悬空。介绍了地下室增层后的围护设计措施、施工过程以及监测成果,分析了地下室加深后的基坑变形性状。工程的实践表明,合理地确定新增地下空间范围是地下室增层围护的关键,组合式的支护结构可通过合理地分解措施,简化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