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成熟,城市设计管理的集群化趋势愈加明显.本文针对中国当前城市设计管理中的指令性较强、团队较单一、管理静态化等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对话平台、保障全过程动态管理、充分体现利益协调等管理制度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褚冬竹 《新建筑》2011,(3):39-44
城市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交通问题"。针对"交通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可借鉴"针灸"的原理,从关键地段、关键建筑入手。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建筑师需建立"建筑、交通一体化"观念,将"城市交通"作为内在要素纳入建筑设计范畴综合考虑,实现在"车行主导"背景下高质量地"步行融入"——这既是对城市本质目标最切实的回应,也是当下的一种建筑师策略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孙澄  解文龙 《风景园林》2021,28(8):39-44
严寒地区长达6个月以上的冬季使城市面临更加独特且多元的气候问题,如低温、冷风、冰雪等,这种复杂气候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成为严寒地区城市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梳理既有研究针对城市设计要素与气候韧性关系达成的共识性认知,得到气候韧性视角下城市设计不同维度构成要素的属性特征。以此为基础,针对严寒地区独特多元的气候问题,提出包含调蓄旱涝的生态安全格局、多样连通的生物安全格局、多中心紧凑型城市形态格局、改善雾霾的多层级通风廊道格局、改善冬季光环境舒适性的公共空间体系等内容的气候韧性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并结合住建部城市设计试点项目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进行实践应用。以期为中国严寒地区开展应对气候灾害的韧性城市设计提供方法框架和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4.
唐克扬 《新建筑》2013,(6):36-43
水滨的再开发涉及两组彼此交叉的关系:"城市"和"自然","新"和"旧"。试图通过具体的、个人化的角度理解藉由"设计"之名出现的城市水滨再开发,一个"理想"的案例一方面揭示出当代城市设计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实践滞后于理论的现状,无论"城市"还是"设计"都缺乏明确的定义或共识,因前者是一种事实的积累及总体的视角,后者却是"遂其所愿"的思路。故"城市设计"的危机与这两种思路的差异性有关,其出路在于如何调和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空间的过程,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种推动"城市复兴"的有效手段和媒介。本文在借鉴JonLang归纳的四种城市设计实践策略——即"整体式城市设计"、"整体-局部城市设计"、"局部-局部城市设计"、"插件式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们运用于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的社会经济基础、实施过程和实践特点;指出针对区域、市域、局域三个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必须灵活选择最适用的城市设计策略,充分发挥不同策略的设计效能,以推动复兴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城市设计在城市复兴中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空间的过程,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种推动"城市复兴"的有效手段和媒介.本文在借鉴Jon Lang归纳的四种城市设计实践策略--即"整体式城市设计"、"整体-局部城市设计"、"局部-局部城市设计"、"插件式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们运用于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的社会经济基础、实施过程和实践特点;指出针对区域、市域、局域三个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必须灵活选择最适用的城市设计策略,充分发挥不同策略的设计效能,以推动复兴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首都城市设计和安全计划"。从该计划应对的问题、改造的对象和倡导的原则三个方面,发现并分析了我国首都北京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可能遭遇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城市管理和建设部门以及相关专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由于海量城市信息的涌入,当代城市设计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和综合化的学科特点,为此该文借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内一种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方法——"筐-架"方法,提出了"筐-架式设计"的理念。结合吉林市松花江两岸滨水区总体设计,该文进一步阐述了"筐-架式设计"在确立城市设计研究方向、筛选关注要点、制定方案策略和实施循环调整等过程中的应用,对"筐-架式设计"方法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1,37(8)
城市设计是塑造和干预城市空间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正在成为引导城市更新有序发展的重要治理手段,对提高城市更新成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引入城市设计治理理论,构建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化应对城市更新不同目标层级的理论框架,探索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结合的正式路径之外的,以治理主体创新与半正式治理工具来助力城市更新的策略。同时,结合北京近年来的城市更新实践,综合评判新的城市设计治理路径应对现实挑战的适用性和优势,尝试为我国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涵盖多种学科的研究视角,是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城市广场作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毫无疑问也可以通过城市设计视角来研究。文章从城市设计的不同维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广场的现存问题,探讨总结了相应广场空间设计策略,旨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邢燕 《华中建筑》2011,29(6):177-178,176
"公共价值取向"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职业道德的教育是贯穿专业教育的主线。文章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设施支撑、公众参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以往过多关注于"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设计课教学,以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的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处于重要交通节点或多种功能高密度集中的地段,此类地段可称为"环境敏感地段"。在地段内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与评价时,需要将"交通"作为内在要素之一纳入建筑设计的范畴综合考虑,实现建筑与步行、轨道、机动车等多种交通系统的整合。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提出了"建筑·交通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林老城区进入内涵型发展时期,面临在保护山水空间和历史遗产的同时,提升城市能级的发展更新需要。以桂林"特色街区"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更新和景观风貌引导两大核心目标和相应的策略选择过程,从目标-策略角度阐述对特色街区发展内涵的认识,以及从实践角度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城市景观叙事性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茂川  李沁茹 《新建筑》2012,(1):118-122
为使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必须唤起场所认同,增强参与性,这已成为当代设计师关注的热点。引介语言文学领域中"叙事"这一概念,从语汇、结构、表达媒介三个方面入手,将文学叙事手法引入空间设计,融合文学与空间。通过类比分析法,提出当代城市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策略。该项研究以独特的视角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深化研究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探索相应的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敏稚 《风景园林》2016,(6):112-118
城市正经历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等新进程,依靠单一学科范畴越来越难以应对复杂因素驱动下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设计被视为形体环境创造所凭籍的政策和技术框架,而旅游规划设计则是有效配置资源、平衡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城市设计视野出发研究旅游规划设计,结合深入剖析体现岭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斗门镇区旅游规划设计案例,为探讨两种学科结合的可能性、整合专业价值和技术体系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设计课程“4321”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设计概念传入中国,城市设计历时不长却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对传统城市设计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4321”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全过程主动体验,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代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景观设计创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住宅区景观设计创新思路的完善和改进提出了探索和思考,对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和空间形态进行对比探讨,着重论述了景观创新手法、地域特色,景观生态学三个层面,指出了理想的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建立在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北九州市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治理过去的公害,有效利用生态城等相关环境技术,支援经济发展中的亚洲各国低碳化努力,同时自身也得以发展。为此,北九州市在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和城市时,建设以"环境"和"亚洲"为关键词的"零碳先进街区",同时也切实着手解决人口减少、少子老龄化等地区固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研究地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分析,以期提出针对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该文通过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案例,探讨了面对一个复杂的城市设计课题,如何从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交通组织、节点关联和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以期创造出宜人的、多维联结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