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云南烤烟品种资源的收集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省收集编目的291份烤烟种质资源材料,依据来源、品种类别筛选出104个烤烟品种。应用计算机系统对104个国内外烤烟品种的14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烤烟品种的系统分类。烤烟可分为4个品种群和6个品种亚群。Ⅰ.优质烟品种类群(内含2个品种亚群,39个品种);Ⅱ.低烟碱多叶品种类群(内含13个品种);Ⅲ.低糖高蛋白品种类群(内含13个品种);Ⅳ.高糖碱比品质欠佳类群(内含4个品种亚群,39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大麦热物理特性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大麦的热物理特性参数,收集不同品种大麦,分析其营养组成、容重和热物理特性参数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的比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品种大麦的比热差异并不显著。在25℃时,大麦的比热范围为1 523.5~2 066.0 J·kg~(-1)K~(-1)。不同品种大麦的热传导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差异显著,其中热传导系数的范围为0.063~0.074 W·m~(-1)K~(-1),热扩散系数的范围为0.177 0~0.250 8 m~2·s~(-1)·10~(-6)。同时比热与原粮容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热传导系数与粗灰分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粉料容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酸洗纤维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原粮容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基于大麦的热物理特性参数对大麦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罗理勇  曾亮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15,36(4):119-125
以27 个重庆地区主要茶树栽培品种的1 芽2 叶鲜叶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各品种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各品种在重庆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差异性,及比较各品种在重庆的表现特性;并采用相关性、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探究27 个品种在重庆地区的表现特性及其适制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重庆地区表现为氨基酸的变化率最大,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率次之;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异性较大;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性,咖啡碱与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和酚氨比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PPO和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通过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成4 大类群,且每个类群的茶类适制性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SSR-PCR反应体系对69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及类群划分。17对SSR标记共检测获得等位变异位点55个,变幅2~5个,平均每对检测到标记3.24个;17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数17个,多态性百分含量10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材料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异范围0.392~0.963,平均值为0.659;在遗传相似系数0.67水平上将69份菜豆种子材料分为4个类群,说明普通菜豆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5.
部分烟草核心种质RAPD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研究对24个不同类型烟草核心种质进行了RAPD标记。通过43个RAPD引物PCR扩增的214个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标记出24个烟草核心种质的指纹图谱,表现了高度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24个种质分为6大聚类群,类群Ⅰ包含11种质,其中烤烟5个,晒烟3个,白肋烟2个,雪茄烟1个;类群Ⅱ包含9个种质,其中烤烟2个,晒烟2个,白肋烟2个,香料烟2个,马里兰烟1个;类群Ⅲ、Ⅴ,分别包含晒烟、黄花烟各1个;Ⅳ、Ⅵ为2个野生种。各类群遗传差异由大到小顺序为Ⅵ > Ⅴ > Ⅳ > Ⅲ > Ⅱ > Ⅰ。种质间的遗传差异并不完全取决于栽培类型间的差异,而与种质间演化关系有关,野生种与栽培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6.
25个干辣椒品种色、香、味品质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色仪、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电子设备测定25个干鲜两用型辣椒品种辣椒粉的色泽、香气与滋味,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差异评价。结果表明:25个辣椒粉的L*在51.15~58.51之间,变异系数3.19%;a*在24.43~31.02之间,变异系数6.75%;b*在25.74~36.31之间,变异系数8.69%;色度角(H)在43.37~53.76之间,变异系数5.53%;饱和度(C)在36.98~45.98之间,变异系数6.39%;25个辣椒粉主要的香味差异表现在无机硫化物类(W1W)和有机硫化物类(W2W),主要的滋味差异表现在鲜味、苦味和咸味上;主成分分析将7个主要的性状综合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气味因子、咸味因子和苦味因子,3个主成分因子包含了25个辣椒品种色、香、味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6.31%以上;在欧式距离D=14.5处,将25份辣椒品种聚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特点是a*最高,鲜味最强,香气最弱;第Ⅱ类群的特点是咸味最强,a*较高,鲜味、香气较强;第Ⅲ类群的特点是b*最高,a*最低,苦味、咸味最弱;第Ⅳ类群的特点是香气、苦味最强,而b*最低,鲜味最弱。本研究对辣椒感官品质电子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33份晒烟种质资源SSR标记的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晒烟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25对SSR标记对33份晒烟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4.31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0028,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603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1389,Nei's多样性指数(H)为0.5693,33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数0.345处,可将供试烟草资源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利用2 5对引物构建了33个晒烟品种的指纹图谱,为晒烟品种鉴定体系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可为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优异基因的挖掘、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SRAP标记研究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用15对SRAP引物组合对46个普通栽培烟草品种,包括30个普通烟草栽培种和16个黄花烟草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共获得30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36条,每对引物平均提供42个多态性标记信息。基于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6个烟草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7~0.98,聚类分析可将这46个品种划分为2个大类群,同种类型的烟草基本聚合在同一种类群中,表明SRAP标记是适合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500多份葡萄种质的果枝率和结果系数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不同种及种间杂种、不同种类(品种群)葡萄品种的果枝率和结果系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果枝率以45-65%居多,结果系数主要集中在1.0-1.5区段。部分种及种间杂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品种群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永惠  沈一  陈志德  王州飞  颜伟 《中国油料》2012,(2):168-173,180
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为指标对41个花生品种(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5%NaCl胁迫能较好反映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可用于花生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E共5个类群,其中A类群耐盐性较强,E类群表现为盐敏感。不同地区品种对不同NaCl浓度的耐性差异明显,河南品种的耐盐性较强;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中以高世代品系的耐盐性较强。本研究筛选到3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1.
蔡斌  尹启生  杨军 《烟草科技》2007,(12):46-50
为评价2-氯乙基磷酸诱导烟碱提前向降烟碱转化的有效性,对湖北和海南两个白肋烟产地的3个白肋烟品种(系)和1个改良品种,进行了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烟碱转化效果研究,并与正常调制的烟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氯乙基磷酸处理后,除湖北恩施种植的鄂烟1号外,其余试验品种(系)群体平均烟碱转化率均高于正常调制后的烟叶,其中B21群体平均转化率和高转化株比例高于其它品种;湖北恩施种植的3个品种(系)早期诱导和正常调制在转化株鉴定结果的一致性上比海南高,其中湖北恩施种植的TN90和海南种植的改良鄂烟1号的转化株数超过正常调制出现的转化株数;利用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鉴定筛选留种非转化株,使鄂烟1号后代转化率分别由改良前的22.10%和16.93%降为3.98%,转化株比例尤其是高转化株的比例分别由改良前的48%和27%降为2%。  相似文献   

12.
光照强度对光敏感型和光不敏感型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光敏感型和光不敏感型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选用19个烟草品种种子分别于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筛选出光照敏感型品种NC297、光照较敏感型品种NC102和光照不敏感型品种MS云烟87、云烟97等。以光照敏感型品种NC297和光照不敏感型品种MS云烟87种子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2个类型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光照强度超过3730 lx后,又逐渐降低,发芽时间则呈相反趋势。研究认为光敏感型和光不敏感型烟草种子发芽的最适光照强度均为3730 lx。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与国内外烟叶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特点及与国内外重要烟区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异同,收集了我国云南8个样点及四川、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产区白肋烟样品,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类总量美国产区的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及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均是重庆的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75%的云南样点与马拉维产区为一类,其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和苯丙氨酸类总量均略大于马拉维产区烟叶中的含量, 其余样点则与美国产区为一类,除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低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外,其余各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国产区烟叶中的含量。总的来说,云南白肋烟与马拉维白肋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白肋烟和烤烟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揭示其形成机理.[方法]以红花大金元(HD)、中烟100(Z100)、TN90、TN86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烤烟和白肋烟碳水化合物含量、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其碳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白肋烟烟叶中色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明显低于烤烟,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  研究烘焙与否对白肋烟膨胀烟丝质量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用烤烟烟片处理线(不加料)、白肋烟烟片烘焙处理线(不加料)对单品种白肋烟进行烟片处理,切丝后分别进入二氧化碳烟丝膨胀线,经290℃热风温度膨胀处理制成膨胀后烟丝,再经回潮加料,制成成品白肋烟膨胀烟丝,对上述两种不同工艺路径处理的试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  结果  (1)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整丝率、填充值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2)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3)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NNN、NAT、NNK含量显著低于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4)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烟气特种成分CO、NNK、NH3、苯酚、巴豆醛释放量均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且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达10.07%。(5)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感官质量得分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  结论  对于白肋烟膨胀烟丝而言,不进行烘焙处理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更有利于卷烟减害。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评价不同晒晾烟品种的西柏烷二萜醇含量,采用气质联用法对6个不同地区11个晒晾烟品种的西柏烷二萜醇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之间的西柏烷二萜醇含量大小顺序为枇杷叶> 杨梅烟> 黑烟> 寸三皮> 麻阳红> 小柳叶> 烤烟> 二黑烟> 马耳烟> K16> 黑老> 公会晒烟,并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晒晾烟品种分成了高含量、中含量和低含量三类。(2)不同类型晒晾烟的西柏烷二萜醇含量大小顺序为浅晒红烟> 晒红烟> 深晒红烟> 晒黄烟。(3)不同部位之间,除马耳烟外,其余品种西柏烷二萜醇含量均表现为中部叶大于上部叶。(4)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发现,α-2,7,11-西柏三烯-4,6-二醇与β-2,7,11-西柏三烯-4,6-二醇的含量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决定系数(R2)为0.9576。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烟草及其制品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及与前体物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我国主要烟叶类型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水平排序为:白肋烟 > 沙姆逊香料烟 > 烤烟 > 巴斯马香料烟,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25、0.89、0.25和0.03 μg/g。在白肋烟和香料烟中,NNN和NAT为主要的TSNA,约占总TSNA的96%,且在总TSNA含量较高的烟样中,NNN占有较大比例。在烤烟中,NNN、NAT和NNK含量水平相差较小,且以NAT含量相对较高。我国烤烟型、混合型、雪茄型卷烟和雪茄的总TSNA含量平均分别为0.211、3.302、3.39和12.66 μg/g。与国外样品相比,我国烤烟烟叶、烤烟型卷烟和混合型卷烟TSNA含量均显著低于国外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烟叶和卷烟中的TSNA含量与降烟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NNN与降烟碱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0.8633。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以烤烟为对照,研究白肋烟硝酸盐同化作用及其对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5倍氮素后,白肋烟较烤烟干物质积累量与烤烟相近;在相同供氮条件下,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含量较烤烟高103.36%,但氮素积累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色素和总糖及还原糖含量,NH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基因GDHA_1、GS1、NIA1和NIA2表达水平均较烤烟低,氮还原同化能力弱。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两糖含量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氮还原同化能力弱和能量物质供应不足是引起白肋烟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白肋烟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分离方法、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的分离分析鉴定技术 ,对2 0 0 0、2 0 0 1年湖北鹤峰试验基地生产的白肋烟中的半挥发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定性鉴定出 91种香味物质。对构成白肋烟香味特征的 2 0种重要香味物质和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着重研究了这 2 0种物质在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发现 ,在生长、采收、调制过程中 ,白肋烟中这 2 0种重要香味物质的含量及香味物质总量不断变化 ,并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调制后 ,茄酮、降茄二酮、巨豆三烯酮、吲哚、氧化异佛尔酮等重要的烟草香味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吡嗪和甲基吡嗪在烟叶生长和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存在 ,直到调制阶段含量才急剧增加。新植二烯从打顶开始持续增加 ,在调制期达到最大值后 ,逐渐下降。这些香味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对探讨白肋烟质量与其内在的香味物质组成的关系 ,为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国产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显著等问题 ,提高其质量及可用性 ,于1999- 2 0 0 1年对我国白肋烟的品种选育、高香味适宜烟碱栽培调制技术、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系、醇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目前国内产区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品种 ;明确了降低烟碱含量和生产优质白肋烟的关键技术措施 ;揭示了国内外、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白肋烟的香味物质组成及其异同 ,考察了生长、采收和调制过程中国产白肋烟 2 0种重要香味成分的变化 ;找到了白肋烟醇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规律及醇化的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