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简述了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广泛应用的地震波层析成象和电磁波层析成象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常用的成象算法。介绍了最大熵代数重建算法和折射线追踪成象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两个应用实例证明了这两种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显示出层析成象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最后,探讨了层析成象技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速度层析成象中某些畸变的原因 B.DYER等张庭棋译文章研究了层析成象技术用于跨井地震资料时所遇到的两种特殊畸变的原因。在测定炮点和检波器位置中的误差可在获得的图象中产生明显的畸变。文章介绍了可同时解决速度场和炮点检波器位置误差用的一种简单方法,该方法已被用于合成和实际资料。在速度界面上射线的反射和折射可引起研究区出现不明显的射线密度和射线角度覆盖面积。很明显,速度场对射线覆盖面积的影响能从根本上影响速度图象中的分辨率,即使已经考虑了射线弯曲也是如此。这种影响的一个后果是:在某些情况下,尽管有明显的射线弯曲出现,但使用弯曲射线而不  相似文献   

3.
在射线层析成象处理中,有若干限制其分辨系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地球物理文献中研究得最全面彻底的是射线近似法本身;忽略了波的散射,并把地震道中包含的信息简化为旅行时拾取。射线层析成象与绕射层析成象的频率域对比表明,射线层析成象可分辨的最小特性的大小与第一菲涅耳带的宽度具有同一量级。我们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空-时域的分辨率。用有限差分法生成了四个合成数据集,它对应于  相似文献   

4.
引言各向异性对旅行时井间层析成象有巨大的影响。假如要做精确的速度估算的话,即使是比较轻微的各向异性也不能忽视,因为各向同性旅行时层析层象把各向异性按非均匀处理。我们例子中的旅行时资料是为各向异性介质用射线追踪合成产生的,而且算出的准纵波传播时间是用二重层析成象技术(Carrion,1991)导出的。层析成象反演的结果显示出了典型的由于各向异性产生的假象,也表明了如不考虑到各向异性的因素的话,精确成象是不可能的。地质层析成象是一种描绘地球内部情况的重要工具。关于层析成象的基本原理,请读者  相似文献   

5.
电磁层析成象可用于估算井间岩石电特性的分 布。对常见的油田井距和储层电特性而言,井间电磁 测量值主要对电导率,而不是渗透率敏感。射线追踪 法一般用于无阻尼波的传播,它也能用于油储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井间地震CT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井间地震层析成象中存在的问题,如强非均匀介质中的射线弯曲及曲射线层析成象、层析反演结果中出现畸变或假异常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及利用超声地震模型检验层析软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大熵井间逆散射层析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地球物理波动方程反演层析成像的诸方法中,典型的算法是地球物理衍射 CT 和迭代逆散射层析成像方法。为了提高层析图像的分辨率,本文根据最大熵原理提出了最大熵逆散射层析成像算法。该法在求逆散射问题时,采用最大熵作为约束条件,从满足数据的多解模型中,选取熵最大的解作为反演结果。此算法对反演不完全和有噪声的波场数据时,十分有效,而且给出的层析图像分辨率要比衍射 CT 成像结果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8.
1992年,Amoco石油开采公司、Conoco有限公司、斯仑贝谢勘探开发公司和斯坦福大学合作,进行了油藏地球物理研究项目,旨在描述北Cowden油田的西得克萨斯CO2先导试验中Grayburg组的油藏特征变量。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超越旅行时层析X射线成角法描述油藏的非均质性及流动各向异性。本项目包括一系列综合测量工作,即:旅行时层析X射线成象、反射物成象、分析油藏连续槽波、研究用于裸眼井应力曲线估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井间地震测量的原理和发展过程;讨论了用于油田开发的井间地震技术装备的要求,介绍了目前国外应用的井下震源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综述了井间地震层折成象原理及正、反演方法;介绍了地震层析成象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象技术已在石油工业广泛应用,但将它们组合使用却很少有人尝试过。本文根据各自不同的物理原理组合使用磁共振成象(MRI)、X射线层析技术(X射线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从而描述岩石结构,探测不同的岩石体积。介绍了具有不同岩性(白垩、角砾白云岩、石灰岩、砂屑灰岩,以及碎屑岩)的各个油田的实验研究情况。结果证明,不同方法的组合使用极大地改进了岩石内部结构描述。  相似文献   

11.
调节方向接收(CDR)层析成象反演法利用反射地震数据去求层速度(Sword,1987).这一方法的难点在于它的目标函数是基于单点射线追踪的(即对每条射线只给出它的出射的位置和角度),而这些射线路径又受近地表处速度水平梯度的影响极大,作者修改了这种层析方法,不再由射线追踪来确定目标函数.射线追踪步骤被在炮—检空间中的向下延拓所代替,结果使其计算方法与 Faye 和 Jeannot(1986)的聚焦深度分析法相类似.射线仍被用于模型的反向投影的速度校正.这种新方法还没有在实际或合成数据上验证过。  相似文献   

12.
一种综合逆垂直地震剖面(RVSP)、井间和地面地震实验的方法被用于相距600英尺、深1000英尺的两口井之间的地下界面成象。用标准射线追踪方法处理RVSP资料以产生一个等效的叠加地震剖面。井间资料由SIRT和共轭梯度旅行时透射层析成象算法处理并得到了一个速度横剖面。叠加的RVSP地下界面成象和井间层析成象速度横剖面两者与地面地震成象相比分辨率较高。例如,从层析成象中得到的速度图显示出急剧的横向速度变化,而在地面地震资料中就没有分辨出来。然而,在其总体分辨率极限内这三种方法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RVSP和井间层析成象能潜在地用于陡倾角岩层或复杂构造的成象,例如小断层、尖灭、蒸气驱动带、礁体或盐丘翼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讨论了地球物理CT成象中的代数重组法的模型建立和各种实用算法的理论基础。从离散反演问题代数方程求解的Hilbert空间变换和逼近理论及Banach空间摄动原理出发,勾通了各类算法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种算法进行了评述,以期发挥这种成象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层析×射线摄影法(CT)约于13年前进入石油科学界。该技术大有前途,但对于大多数石油工程师而言经费高,未经证实且难以得到。而今,层析×射线摄影法扫描仪已成为大多数主要石油公司、服务公司与大学研究实验室的一部分。此论文概述了层析×射线摄影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虽然井间旅行时层析成象法可用于对井间地下成像,但往往是储层所在的井底及其以及介质成象必须应用井间反应。井间反民象的一种方法是把每个井间道集成非零井零井源距VSP,并在叠加和偏移之前进行直达波和反射波的波场分离。  相似文献   

16.
成象科学和工程正在快速进步。“地球物理、医学和空间成象的协同作用”正激励这些学科的成象物理学家们相互结合。每门学科的目的就是展现成象应用指导和分担目前成象技术及“未来”成象研究的挑战。未来协同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地球物理CT技术是探测和重建地下结构的非常有用的工具,现在,许多人都十分注意此技术的发展。以往地球物理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不是单解的,许多科学家注意到CT技术在数学上的单解性,而设法将其应用于地球物理。虽然在实际地球物理条件下,投影是不完全的,其结果仍不是单解,但如采用CT技术,则可做得比以往更好。迄今为止,实际用于地球物理的是以射线理论为基础的CT重建技术,许多学者,例如  相似文献   

18.
引言介质的各向异性对旅行时井间层析成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要使速度估计准确.那么,即便是较弱的各向异性也是不能忽略的,这是因为各向同性介质的旅行时层析成象是把各向异性视作非均匀性加以处理的。在本文实例中,用各向异性介质的射线追踪码合成旅行时数据.接着,用“双层析成象”技术(Carrion.1991)对计算得到的准P波旅行时进行反演。层析成象反  相似文献   

19.
令人满意地控制室内实验是了解油砂沥青采收率和测定预测油田特征基本参数的关键。看不见实验岩心中正发生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实验解释的极大限制。本文叙述了阿伯特(Alberta)研究学会开的的基于X射线的三种独特技术在形象化进程状态和测定流体饱和度方面的运用。这种可能性已由一维的单一衰减发展到二维的静电X射线成象,最后到全三维的计算X射线成象。为了测定现场蒸汽驱替条件下岩心的相对渗透率。第一系统使用单射线方法直接测定沥青和水的饱和度。第二系统,静电 X射线成象技术,是一种定性的技术,开发这一技术是为了形象化密封油田岩心和驱替岩心试验。静电X射线成象技术有很多微妙的特性。这些特性产生了高反差易阅读的岩心内部结构和流体分布的二维图象。第三系统,计算X射线成象技术提供了全三维的成象能力。使用这类图象可高分辨地分析岩心结构和流体饱和度。三种互补技术提供了独特的研究石油采收过程的能力。本文讨论了油藏物理研究的某些成果和在驱替实验时饱和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层析成像技术在静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调研了层析成像技术在静校正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回转射线层析成像静校正找术,然后又介绍了层析拉平法(即在层析静校正后进行叠前皮动方程拉平)通过实例分析证实,层析成像静校正法优于射静校正,层析平平法优于层析静校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