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镇凹陷不整合特征及地层油气藏形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受区域构造运动影响,车镇凹陷多次发生构造抬升与沉积间断,目前保存6期主要的地层不整合。车镇凹陷具有"双元地质结构",决定了古近系与前古近系分别具有不同的断裂体系和油气成藏条件,广泛分布的燕山期不整合面对油气的聚集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不整合可改善下伏地层的储集物性,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并形成地层圈闭,提供油气聚集的场所。车镇凹陷发育三种类型的地层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基岩油气藏)、削蚀油气藏和超覆油气藏分别发育于不同的含油气层系,具有不同的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削蚀油气藏和超覆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车镇凹陷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江陵凹陷的含油构造入手,通过油源对比,研究了烃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建立了江陵凹陷流体输导体系的整体格架。历史地再现油气生、排、运、聚直至成藏全过程,在分析江陵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的基础上预测了陵西及陵南地区潜在不整合面输导体,并探讨了江陵凹陷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南堡凹陷古近系发育削超不整合、削平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等3种不整合类型。由于区域风化泥岩总体不发育,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划分为双层结构Ⅰ型(砂-泥)、Ⅱ型(砂-砂)、Ⅲ型(泥-砂)、Ⅳ型(泥-泥)等4种类型,其中Ⅲ型(泥-砂)是区域最主要不整合油气藏成藏方式。受不整合结构类型的控制与断裂系统较为发育的影响,已发现油气藏主要为削平不整合油气藏与不整合-断层复合型油气藏。这两类不整合油气藏也是南堡凹陷不整合油气藏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4.
车镇凹陷地层压力结构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镇凹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凹陷内不同次级洼陷压力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钻井泥浆、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车镇凹陷不同洼陷的地层压力结构特征.在单井垂向上,地层压力系统可划分为上部静水压力系统、中部异常高压系统和底部常压系统.在二维剖面上,根据压力的分布可划分为外环常压系统、中环异常高压系统和内环超压系统.结合点面体地层压力结构研究发现,在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中下亚段形成独立的超压封存箱型压力结构体系,顶部由沙三段中下亚段的洪泛面形成封盖,侧向由岩性及岩性相变形成封隔.车镇凹陷地层压力结构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范围以及构造断裂活动.在洼陷之间存在沟通深层超压断裂体系则容易形成低幅他源压力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廊固-大厂凹陷地层发育特征及油气藏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廊固-大厂凹陷为基底上发育的古近纪箕状断陷湖盆,受构造运动的控制,断裂体系发育,湖盆演化控制着沉积地层的展布,新生界古近纪沙河街组为主要含油气层段。受构造、岩性、地层等因素的共同控制,该区发育有丰富多样的油气藏类型,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及复合型油气藏共计五大类十二亚类。构造油气藏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藏类型,发育有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及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塔北隆起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的上,下普遍发育残积层,渗流层和潜流层,残积层广泛分布于不整合面上,下,是区域性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渗流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溶蚀性大油气田;潜流层主要分布于隆坳过渡斜坡区,有利于内幕油气藏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车镇凹陷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及成藏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车镇凹陷地层压力,在允分认识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异常地层压力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研究表明,车镇凹陷下第三系地层烃源岩中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共发育正常压实型、局部欠压实型、欠压实型、严重欠压实型4种地层压力.纵向上具有Es1-Es2、Es3z-Es3x、Es4三套异常压力发育带,平面上异常高压带分布于深洼区沉降中心附近,形成了ChG25井、Ch66井、D62井、G6井4个压力中心,向洼陷边缘和构造高部位逐渐降低为止常压实.异常高压控制了油气运聚,第三系沙二段油气的区域运移、聚集受"离心式"流体势场的控制,有助于形成油气藏围绕生油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格局.异常压力带与正常压实带之间形成的压差为油气向潜山等凹陷边部运移提供了动力,异常高压对深部储层物性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车57井在沙三段砂砾岩体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后,如何准确预测描述砂砾岩圈闭成为亟需攻克的勘探难题。为此,对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下第三系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的划分,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对层序地层单元不同体系域的砂体分布和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构造岩相带成藏特点,建立不同构造带岩性油藏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取得了多个重要油气发现,其中埕914井获得日产100t的高产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9.
车镇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镇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沙河街组三段-一段地层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层序演化体现了凹陷的深陷期、稳定沉降期、断陷萎缩期和凹陷整体抬升后再次扩张期阶段。区内主要发育有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等相类型,可概括为北部陡坡带、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三种沉积模式,在层序内不同体系域时期,沉积体系体现出各自的发育特点和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地层油气藏类型与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油气藏分为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油气藏等4种类型。不整合发育的层状结构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不整合构造体内部,不整合面的上、下都发现有油气藏的存在。这种新的类型被定义为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它以不整合结构体体系内成藏为特点。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主要以削截不整合和褶曲不整合类型为主,超覆带易于形成复合型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与不整合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成藏规律。不整合展布具有区带性;与传统上把不整合理解为遮挡性面状体的认识不同,不整合还能提供优质的储集空间;不整合油气成藏受多因素影响,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类型多。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决定其圈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古构造背景与沉积物源体系的匹配,成藏机理为“三元耦合控藏”。该工区有5个领域值得重视:①古隆起围斜、倾没端、构造坡折带之反向碎屑物源区;②沉积频繁相变区;③古隆起缓坡带;④(半)封闭湖湾区;⑤湖盆陡坡坡折带及凹陷之中卸载区。根据“宏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原理,将构造带当作岩性变化带,在复式油气藏勘探方法基础上,采用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与精细勘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同构造油气藏相比,该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空间范围广,体系域全,压力场宽,储量也占优势,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TN凹陷经历了侏罗纪至早白垩世裂谷盆地发育全过程,不整合面普遍发育。通过井震结合识别出不同级别不整合界面12个,以超覆不整合、截超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及褶皱不整合4种类型为主。研究不整合结构,明确了不整合界面的封闭或疏导作用,当不整合与构造、断层较好匹配时可形成有利圈闭。与不整合相关的油藏类型主要发育4种,分别为多层系叠加反向屋脊断块油藏、水下扇体的构造-岩性油藏、砂体尖灭油藏和潜山油藏。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分析了不同油藏类型的特点,明确了不同油藏在凹陷的分布规律,对下步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车镇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远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镇凹陷是济阳坳陷西北部的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发育沙四段、沙三段、沙一段三套烃源岩。储集层类型多,除碳酸盐岩、碎屑岩储层外,还发育火成岩、变质岩和泥岩等类型的储层。车镇凹陷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多种圈闭类型、多期聚集成藏、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期匹配较好的特点,油气成藏条件十分有利。车镇凹陷的剩余资源量达4.6×108t以上,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低勘探程度区和新含油气层系是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沾化、车镇凹陷泥岩油气藏储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泥岩以其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岩石学特征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烃源岩和盖层。近年来,沾化,车镇凹陷沙三段油页岩中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表明泥岩亦可是较好的储集层。该区的泥岩油气藏为“自由自储”的裂缝油气藏,泥岩储集层形成于半深入-深水,低能,强还原环境,富含有机质,与灰岩组成纹层状油页岩;较高的有机碳含量,特殊的岩石组合使其性脆,延展性变差,构造变动,烃类转化,热流侵入等使地层压力升高;大范围稳定分布的“欠压实”弱导压“壳”为裂缝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沾化,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油页岩形成了层间裂缝,溶蚀裂缝,油气演化裂缝,扩张缝和剪切缝等五种裂缝。  相似文献   

15.
车镇凹陷富台油气田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台油气田的主体构造由下古生界车古20潜山和其上覆的下第三系车3鼻状构造两部分组成。为了搞清该油气田构造、储层和油气成藏特征,在区域构造沉积发育史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和储层分析技术,对工区两部分主体进行了构造、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不同油气藏的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认为,下古生界主要为潜山内幕层状-缝洞(孔)型油气藏,而沙三段为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从而构建了研究区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对指导本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车镇凹陷沙四段是区内较为重要的勘探层系,但该段层序特征划分难且分布规律复杂。通过应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层序划分方案,明确了各层序在平面上的展布。研究表明:车镇凹陷沙四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又可划分出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其中车西洼陷和郭局子洼陷为研究区两个相对沉降中心,控制了层序Ⅰ和层序Ⅱ的展布格局和沉积特征;层序Ⅲ受构造抬升剥蚀在车东地区不发育,车西地区仅局部残留。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发育多期不整合,其中孔店组底界的区域性不整合对研究区深层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表明,八面河地区发育削超、平超和削平3种不整合类型。根据岩性及测井资料分析,将不整合在纵向上划分为不整合之上岩石、不整合之下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3层结构;受风化淋滤作用影响,半风化岩石的储层物性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不整合构成了八面河地区油气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众多油气显示或油气藏均位于不整合上、下40 m范围内。研究区不同的不整合类型与其上、下岩性相配置,可形成12种不整合岩性组合模式,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在八面河地区削超型和平超型不整合分布区,若纵向上为砂—泥对接岩性组合,可在不整合之上的孔店组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削超型和削平型不整合分布区,若纵向上为泥—砂对接岩性组合,可在不整合之下形成潜山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构造-地层层序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不仅对于认识盆地结构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利用井、震结合的思路,精细追踪地震同相轴,结合连井剖面对比,分析石炭纪以来各地层内部的削蚀及超覆尖灭关系,并结合相应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将研究区综合划分出6个大的构造层。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重点分析了沙湾凹陷自晚石炭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沙湾凹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晚石炭世伸展断陷、早二叠世伸展拗陷、中二叠世—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侏罗纪陆内拗陷及压扭盆地、白垩纪—古近纪陆内拗陷及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7个阶段,其演化过程主要受周缘边界断裂带多期活动的控制。西边界的红车断裂带在晚海西运动中期(P2),印支运动晚期(T3)及燕山运动中晚期(J2-E)的强烈扭压作用对沙湾凹陷的构造演化及相应地层的发育与分布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昌吉凹陷西斜坡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文中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的宏观样式及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不整合的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岩性组合的配置方式,研究了地层圈闭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由凹陷区向凸起区依次发育平行式、平超式、截超式以及截平式等4种不整合宏观样式;针对不同宏观样式,系统开展盖层条件(泥岩顶板、风化黏土层)、遮挡条件(断裂、地层超覆线及地层削蚀线)等圈闭要素分析是在斜坡区寻找地层圈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板桥凹陷隐蔽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板桥凹陷内断陷结构发育完善,具有凹深、坡广、断裂多、不整合面多的地质结构,并且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砂体。在对各类型砂体与构造地质相匹配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多种隐蔽油气藏类型,对该地区隐蔽油气藏归纳为3类6种:砂体尖灭油气藏、孤立砂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斜坡带地层超覆油气藏、古地貌油气藏、复合型油气藏,并对各类隐蔽油气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