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欠平衡完井技术与传统的常规完井技术相比,可以使流体滤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层损害及改善油气井产能。然而在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同的欠平衡完井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储层。为能优选欠平衡完井方式,文章在分析不同类型的欠平衡完井方式的特点基础上,确定了欠平衡完井储层适应性评价方法,并采用数值计算,定量分析了潼南1井的裸眼欠平衡完井方式下的井壁稳定问题和进行了相应的出砂预测。计算结果表明, 潼南1井的完全适合于裸眼欠平衡完井方式,与现场实际完井方式一致,提出的评价方法能为欠平衡完井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巴彦油田深井高凝油藏在试油完井施工中存在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储层二次伤害严重、施工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高温高压深井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特点及存在不足,结合临河油区油藏地质特征和原油物性特点,设计了3套试油完井一体化管柱,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并对每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上述3种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已在现场成功试验14口井,其中压裂-射流泵排液一体化技术现场试验9口井,缩短施工周期2~3 d,有效提高了压裂后排液求产效率,降低了储层二次污染;完井投产一体化技术现场试验5口井,提高了自喷井和机抽井完井投产效率,缩短了单井完井周期,减少了储层污染,降低了作业成本。深井高凝油藏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巴彦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对国内同类型油藏试油完井技术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AKPO深水油田完井作业中存在环境温度低、海底页岩易失稳、易形成气体水合物等一系列问题,而现用完井液由于滤失量过高,导致储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根据储层特点和潜在伤害因素,通过优选关键处理剂,针对不同的完井方式,优选出了适合于深水钻井并有利于储层保护的3种完井液。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现场常用完井液相比,优选出的完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黏土水化抑制性,滤失量小,能有效抑制气体水合物生成,与储层流体配伍性好,储层岩心在完井液污染后渗透率恢复率均达到85%以上。现场应用发现,采用优选完井液完井的AKPO-302井的表皮系数只有0.25,而采用现用完井液完井的AKPO-1井和AKPO-2井个别井段的表皮系数高达100,表明优选完井液的保护储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堡油田勘探开发以滩海开发为主,为了更好地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并满足滩海安全环保要求,研究应用了无固相弱凝胶钻井完井液。该钻井完井液携岩效果好、抑制性强、能自降解、不需混油、无荧光,既能满足地质录井要求,又具有良好的油层保护效果,与其配套的破胶、酸洗等无固相完井液技术配合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南堡油田储层保护和安全环保的问题。经南堡油田21口井的应用,岩心回收率大于93%,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初期平均日产油大于80t,是相邻区块同层井的2.7倍,实现了南堡滩海良好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王树强  邢金生等 《试采技术》2001,22(1):28-31,44
大港油田官H27-65井,是一口因事故提前完井的水平井,该井是国内首创采用钻杆方式完井的水平井。以该井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钻杆完井方式水平井的钻井概况,地质简况以及试油工艺中的主要技术和特点和试油成果等。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兴古7块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油田兴古7块是兴隆台古潜山油藏的主体区块,确定以“直井控制,大斜度井和水平鱼骨井整体开发、段间叠置、段内交错和底部注水”的方式进行开发,水平井的钻完井质量直接关系该区块的持续生产能力。总结分析了该区钻完井施工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工艺,着重论述了基于遇液膨胀封隔器的水平井选择性完井工艺。该工艺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辽河油田水平井完井方法单一的问题,同时为国内其他油田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深层古潜山油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低压稠油出砂油田防砂完井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绥中36-1油田属于低压稠油油田,目的层位为东营组下段,储层岩石胶结疏松,孔渗性极大.根据现场观察法、经验法及力学计算法等防砂判据综合判断,油井出砂将成为贯穿开发生产过程的主要问题,防砂则为开发生产及油层保护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绥中36-1油田具有地层纵向层系多、含夹层(泥岩夹层、含水夹层)等特殊情况,经研究后决定采用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并在射孔套管内进行井下砾石充填完井方案.国内外的经验和我们的理论研究表明压裂充填不仅能消除射孔压实表皮系数,而且能消除全部或大部分钻井损害,同时还具有增产作用;压裂充填完井产能基本上能恢复到天然产能,且比常规砾石充填提高约2~4倍,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压裂充填完井是低压稠油出砂油田较好的防砂完井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塔里木油田塔北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试油完井生产为基础,结合油田信息化成果运用及系统集成,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推动了试油管理水平提升,对试油完井综合业务的优化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某构造凸起上的MD04井,在侏罗系三工河组中完试油获得"水层",试油结果与地质预期相差很大.通过对该井井筒条件、中完试油过程以及区域上的邻井对比分析认为,中完试油结果为"水层"是由于固井质量不合格导致下部水层上窜,而非目的层的真实反映.完井后对目的层进行完井试油获得工业油流,搞清了该井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的液性及产能.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区域的试油试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保护油气层,减小油层损害。方法:针对江汉油田江陵凹陷中央背斜带储层特征,分析其潜在损害因素,在研究常用处理剂的抗盐性和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两种钻井液体系完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低位古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位于埕南陡坡带下降盘二台阶上,具有“坡下山”的成藏特点。研究发现,在二台阶潜山带上发育2种古潜山类型,即以“两洼之古梁”为背景的古梁低位古潜山和发育于生油洼陷中心的隐伏低位古潜山。前者其上被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四段所覆盖,古潜山顶部以石炭一二叠系为盖层,古潜山主体以奥陶系、寒武系为储层,以前震旦系片麻岩为基底。形成多层古潜山内幕块状油气藏;后者以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底部和奥陶系顶部之间的不整合面为盖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要储层,形成新生古储古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寒武系是近期发现的区域性新高产含油层系。据此认为,在济阳坳陷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一侧寻找类似的古潜山油气藏将取得一定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老堡南1井奥陶系潜山测试获日产700m3高产油流,南堡油田被发现。综合岩心、钻井、地震及测井等多种资料,分析探区油气地质特征,对影响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总结。研究表明:①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有利储层的发育是受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岩溶作用控制的断裂裂缝-岩溶复合储集体,储集空间主要是断裂裂缝、溶蚀孔洞及溶洞充填沉积的溶积砂岩、砂砾岩原生孔隙;②沙三段发育优质烃源岩,是油气的主要来源;③油气藏分布受优势储层控制,由断裂和不整合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状输导体系为油气纵向和横向运移创造条件,有效烃源岩与潜山有利圈闭空间良好配置是油气能否运聚成藏的关键,潜山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潜山低部位只要储层发育也可聚集油气;④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最为重要的要素,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主攻方向是多旋回构造-岩溶作用形成的断裂裂缝-岩溶复合储集体。   相似文献   

13.
在冀中坳陷内冀门1井所钻石门桥断块尚未试油,相继在辛中驿断块上钻探任4井,于1975年发现了任丘古潜山油田.这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高产潜山油田。,该油田为一复式油气聚集带.由蓟县系雾迷山组、寒武系腐君山组、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亮甲山组3个古潜山油藏及古潜山上覆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油藏构成.从而开创了“新生古储”潜山成藏理论.为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继任丘古潜山油田发现后,在不到十年时间相继又发现10个潜山油气田.而后由于物探深层资料精度不够高.该区的潜山勘探处于停滞状态达20余年之久。任丘古潜山油田发现36a之后.由于华北油田主管勘探领导的重视和深层物探资料的提高,牛东1井深潜山油气田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侧钻井技术是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挖掘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恢复长期关停的报废井、低效井等生产能力、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有利途径.一口井完井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开发开采能否顺利进行.具体的完井方式必须与储层地质特性相适应.在大港油田实施的侧钻井中,储层普遍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生产时容易出砂.把油藏是否出砂、井壁稳定与否、储层是否单一作为完井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文章根据大港油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确定完井方式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现场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23,自引:13,他引:10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含油气层系众多,目前探明储量主要分布于奥陶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台盆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3个大型古隆起。通过塔河、哈德逊及塔中11井油气田(藏)的剖析,烃源岩的分布、生烃史与古隆起、古斜坡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控制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台盆区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和调整的特点,海西晚期是现存古生界油藏的主要形成时期,喜山期是早期油藏发生调整、形成次生油气藏的主要时期。区域盖层之下、不整合面上下、断裂带周围油气较为富集。在分析塔河、哈得逊、塔中11油气藏成藏特征及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及三叠系碎屑岩油气藏是下步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华北京58地下储气库群首座储气库是在永22构造高含硫化氢、潜山构造上建立的,它不同于枯竭油气田型储气库和常规潜山储气库等完井工艺,有效地解决了高压、高含硫、水平完井的技术难题。对井筒环境、压井液都作了优化,彻底冲洗产层段,对原有屏障层化学降解,酸化,直至放喷测试,保证储气库长期有效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南堡凹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残丘圈闭勘探潜力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描述、露头观察、成像测井解释、试油资料统计及地震剖面解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储层形成及成藏模式,深入研究了南堡凹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发育模式,提出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残丘圈闭是该区下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潜在新领域。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主要是缝洞型储层,垂向上主要分布于水平潜流带及垂直渗流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潜山不整合面之下<100 m的范围内、少数也可深达200 m以上。该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期暴露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当时的岩溶古地貌及断裂-裂缝的发育控制了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南堡凹陷中南部总体处于岩溶斜坡并形成了优质的潜流带缝洞储层,仅其中的次级高地因发育风化残积层及垂直渗流带较厚等原因导致储层变差。亮甲山组顶部及下马家沟组顶部分别发育1套厚达20~30 m的膏溶角砾岩,因其泥质含量高可作为油气盖层/隔层,与上覆古近系-白垩系区域盖层及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2套潜山岩溶储层形成2套有利储盖组合,并在南堡凹陷中南部斜坡区形成多个岩溶残丘地层-成岩岩性圈闭,成为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潜山有利油气勘探新领域。类似潜山岩溶残丘圈闭在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如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大港油田探区及济阳坳陷也有分布,可作为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黄骅地区叠合盆地演化与潜山油气聚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渤海湾盆地黄骅地区经历了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过程,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种储盖组合,已在中生界及上、下古生界的残留盆地中找到类型各异的潜山油气藏。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反转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印支-喜马拉雅期叠坳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古生古储潜山油气藏;燕山-喜马拉雅期结构反转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生中储潜山油藏。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已发现的奥陶系潜山油气藏均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图5表2参28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社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以FMI为代表的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孔隙特征提供了手段;与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相结合,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计算储层参数,精度较高,具有可地性,采用本方法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研究,为其它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为例,通过裂缝平面分布特征、裂缝孔渗特征、开发井初期产能等方面分析,对苏德尔特潜山油藏裂缝发育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缝发育程度与潜山油藏储层含油性具有正相关性,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原油在圈闭内的运移与聚集,裂缝性储层纵向发育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同一断块内不同井区油水界面的差异分布,裂缝在空间的不连通性造成断块内孤立分布的裂缝性储层发育区保存原有的地层水状态。分析裂缝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油水分布的作用,对于类似地质条件基岩潜山油藏评价及开发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