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玉英  陈平 《计算机科学》2010,37(10):152-155
面向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I3PEL本身缺乏健壮的语义,构建Web组合服务又是一种易于出错的任务。基于有色赋时Pctri网,提出了从13PEI描述的Wcb组合服务流程到有色赋时Pctri网模型的转换方法。在转换过程中考虑了I3PEL活动的执行方式和执行环境,如时间、环境属性等,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模型,为更好地使用工具和现有方法验证和测试Wcb组合服务莫定了基础。并给出了这种转换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来聚合封装的功能以及定义高质量的Web服务,然而,尽管功能强大,但是BPEL却难于使用。另一方面,有色Petri(CPNs)可以用于模拟、分析以及校验Web服务。为了在CPNs协作模型和业务流程的执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给出了基于CPNs从过程模型驱动演绎出一致的BPEL代码的方法。首先,把CPNs协作模型转换为结构工作流网模型;然后,把工作流网模转换为BPEL代码,最后,通过电话机故障修理的案例研究,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周子健  刘冬梅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1,49(10):2062-2068,2132
针对使用BPEL进行Web服务组合过程中,复杂业务流程的正确性验证繁琐且易出错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构建BPEL流程的SMV模型方法.该方法将BPEL流程自动化映射到Petri网,借由Petri网直观展示组合流程并进行边界值、死锁等性质的检查,再由Petri网可达图自动化生成SMV模型,使用模型检测工具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和行为属性,从而在流程的设计阶段发现服务组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论文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验证过程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服务组合流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BPEL访问控制机制是Web服务安全组合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维护活动协同授权的一致性是其中的难点。通过扩展的CPN(有色Petri网)对BPEL活动协同授权执行的动态行为语义进行建模,利用可覆盖树方法分析协同授权模型状态变迁发生的序列,实现活动协同授权约束一致性的动态检测,为组合Web服务中业务流程协同授权约束设计的一致性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检测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余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9):3348-3350
为了解决BPEL组合服务的正确性保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tri 网改善组合服务的正确性的集成方法。提出将BPEL程序转换成由PNML表示的Petri网的规则,实现由BPEL程序转换成Petri网和基于Petri网导出变迁触发序列的算法,借助一个开源工具PIPE2可分析与评价组合服务的正确性、活性等属性,所导出的触发序列可生成BPEL程序的单元测试的测试序列。案例研究表明,此方法有助于保证BPEL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洪晓霞  方洁  江丕俊 《微机发展》2011,(2):170-172,202
BPEL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描述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可执行标准语言,在SOA(面向服务)架构中扮演着将服务串联成商业流程的灵魂角色。但是由于它的不够直观和代码冗长等缺点,BPEL不适合直接用于业务流程的抽象建模。因此研究其它抽象模型与BPEL间转换就相当有意义。在对Petri网和BPEL语言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定义了Petri网的若干部件及部件与BPEL的对应转换,然后提出了如何将业务流程Petri网模型转换成BPEL的算法,并用实例进行分析,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颜色Petri网的服务组合建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晓  吴剑章  王巍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9):108-112,63
Web服务组合技术能快速、灵活的满足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Web服务组合及其形式化描述和验证已经成为Web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给出了一个基于颜色Petri网(CPN)的Web服务和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定义和描述,主要描述了4种组合结构:顺序、选择、并发和循环.给出了一个颜色Petri网建模Web服务组合的实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正确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满足正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间扩展的ASEHA自动机理论,以旅行预订票组合Web服务为例,分别建立了旅行者(Traveler)、旅行代理(Travel Agent)及航空公司预订票(Airline Reservation)三个自动机,并给出该服务的BPEL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使用CPN Tools工具建立系统CPN(Colored Petri Net)模型并进行仿真所得到的状态空间报告中出现的死标识是否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模型的正确性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SK-CTL的有色Petri网模型检验算法及死标识合理性验证算法。算法描述了系统有色Petri网的建模与仿真过程,根据得到的状态空间报告判断是否存在死标识,对存在的死标识采用非标准状态空间查询法使用ML语言编辑相关功能函数以验证死标识的合理性,进而确保所建立CPN模型的正确性与系统的安全性。最后,以电梯门系统为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用一般Petri网进行Web服务合成建模的不足,提出用有色Petri网进行改进.利用有色Petri网原理给出了Web服务的形式化定义,描述了Web服务合成的五种基本结构的Petri网模型,通过一个行程规划实例,分析了行程中的不同Web服务,描述了行程规划服务由不同Web服务合成的有色Petri网模型,展示了有色Petri网在Web服务合成建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的CPN建模方法,描述了基于Web服务业务流程的工作流行为特性。在对BPEL4WS的基本活动和结构性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利用CPN对流程进行建模的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利用该方法建模的详细过程,并对所生成的Petri网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应宏 《微型电脑应用》2005,21(9):11-12,25
介绍了Petri网的基本定义和对并发系统的描述.指出网格是完全异步并发的基础环境。分析了Web服务和网格资源是构造Petri网格的变化元素和状态元素,进而基于Web services标准和WSRF规范构造了Petri网格体系结构的层次模型,指出Petri网格应用就是构造Petri网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13.
防空反导作战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军事系统,具有同步、并发、冲突等特点。应用着色Petri网技术对联合反TBM作战系统进行建模,符合联合反导作战系统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分析联合反导作战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分析了联合反导作战系统的信息交换关系,建立了系统的CPN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仿真。  相似文献   

14.
基于multi-Agent和Petri网的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机组、高电压、大电网”发供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分散式供电系统成为21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此外, 随着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及其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 使研究风光互补系统的分布式供电有着重要意义.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 将分散的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组成分布式系统, 并采用有色Petri网建立了multi-Agent的协作模型. 通过模拟风力–太阳能的运行情况, 证明了分散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列控系统等级转换过程所用的时长和转换成功概率,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行车效率。利用有色Petri网对CTCS-3级列控系统和CTCS-2级列控系统之间等级转换以及典型设备故障导致降级场景分别建模,模拟等级转换过程中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车载设备,有源应答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分析了列车速度对等级转换实时性的要求和对转换成功概率的影响,以及突发降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建模方法满足CTCS-3级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着色Petri网的会话协议不仅能准确地描述Web服务的业务流程特征,而且具备强大的数据承载能力。该文以BPEL4WS语言为例,在对Web服务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会话协议以及相应的Web合成服务设计方法。通过这种框架,可以运用成熟的Petri网技术,对Web服务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以提高服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业生产中液位控制具有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共存这一复杂性,提出建立一种基于Petri网的水箱液位系统运行的混杂状态变换模型,用以分析单容、双容水箱液位等工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多重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设计实现了单容、双容水箱液位混杂系统的仿真控制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混杂模型及控制策略符合液位系统实际运行要求;采用混杂Petri进行建模分析,能较全面地描述液位系统中物理量间的并发及混杂现象,模型具有较好的封装性和可实现性,设计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9.
Control flow models, such as UML activity diagrams or Petri nets, are widely accepted modeling languages used to support quality assurance activities in single system engineering as well as software product line (SPL) engineering. Quality assurance in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is a challenging task since a defect in a domain artifact may affect several products of the product line. Thus, proper quality assurance approaches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 line variability. Automation is essential to support quality assurance approaches. A prerequisite for automation is a profound formalization of the underlying control flow models and, in the context of SPLs, of the variability there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