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得到把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C-K的特种人参皂苷糖苷酶,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菌进行了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该菌大豆汁培养基中25 ℃发酵主要产生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Rg3的酶;35 ℃发酵主要产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F2和C-K的酶.3号菌产酶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4 d;18号菌发酵时间长,一般为4~8 d.  相似文献   

2.
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anobacter sp.14、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进行了菌种筛选。其中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发酵生成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g3、Rh2和苷元的特殊人参皂苷糖苷酶,Arthrobacter sp.3菌发酵产酶速度相对快一些。Rhodanobacter sp.14发酵主要生成能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d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hodanobacter sp.14发酵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较好,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所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略差。综合各因素,选取Arthrobacter sp.3为目标菌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anobacter sp.14、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进行了菌种筛选。其中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ncter sp.20菌发酵生成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g3、Rh2和苷元的特殊人参皂苷糖苷酶,Arthrobacter sp.3菌发酵产酶速度相对快一些。Rhodanobacter sp.14发酵主要生成能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d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hodanobacter sp.14发酵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较好,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所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略差。综合各因素,选取Arthrobacter sp.3为目标菌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真菌sp.g848p发酵产生的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人参皂苷C-K的特异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及该酶的分离提纯。该酶经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提纯,得到纯酶,其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4 ku。这种特异的人参皂苷糖苷酶能水解人参二醇类皂PPD生成稀有人参皂苷C-K,该酶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真菌sp.g848p发酵产生的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人参皂苷C-K的特异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及该酶的分离提纯。该酶经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提纯,得到纯酶,其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4 ku。这种特异的人参皂苷糖苷酶能水解人参二醇类皂PPD生成稀有人参皂苷C-K,该酶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筛选的细菌Phycicoccus sp.BXN5-13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生成Rd和Rg3皂苷酶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该细菌产生的人参皂苷酶为胞内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在含胰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NaCl 10 g/L的培养基中加入产酶诱导物,即人参茎叶总皂苷,在35 ℃培养72 h.其粗酶反应最佳条件:底物质量浓度为1 mg/mL,最适pH为6,在45 ℃反应24 h.其发酵液与人参二醇类皂苷反应后,用薄层层析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其酶液将Rb1等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人参皂苷Rd,将Rd进一步转化为人参皂苷Rg3;转化率为44%.  相似文献   

7.
G8r菌产人参皂苷糖苷酶的酶性质及酶水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Absidia sp.G8r菌产的人参皂苷糖苷酶(Glc8)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性质和酶水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2 ku,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 ℃和5.0,在20~60 ℃、pH 3.0~7.0条件下稳定性较好.该酶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C-K,水解过程是分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GS0202菌所产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Rg3的能力,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对菌体发酵条件,及其所产酶的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胰蛋白胨10 g,酵母粉 5 g,氯化钠10 g,水1 L;诱导物为人参总皂苷,其加入量为3.2 mg/mL,培养温度为28 ℃;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25 ℃,pH 4,底物质量浓度为3 mg/m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筛选的细菌Phycicoccus sp.BXN5-13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生成Rd和Rg3皂苷酶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该细菌产生的人参皂苷酶为胞内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在含胰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NaCl 10 g/L的培养基中加入产酶诱导物,即人参茎叶总皂苷,在35℃培养72 h。其粗酶反应最佳条件:底物质量浓度为1 mg/mL,最适pH为6,在45℃反应24 h。其发酵液与人参二醇类皂苷反应后,用薄层层析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其酶液将Rb1等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人参皂苷Rd,将Rd进一步转化为人参皂苷Rg3;转化率为44%。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Arthrobacter sp.No.3 GS 0202新细菌所产人参皂苷糖苷酶水解人参三醇类皂苷Rg1生成人参三醇类皂苷Rh1的能力,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的发酵条件及所产糖苷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 ℃发酵条件下,人参皂苷酶的诱导物人参茎叶总皂苷存在下,该细菌产生较好.其粗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麦冬总皂苷提取率,采用生物酶法提取麦冬总皂苷,筛选得到产酶微生物Absidiasp.O8s菌株.通过实验确定了该菌产酶的最适条件:诱导物为豆粕,诱导物浸出液在培养基中的体积分数为15%,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为5 d.  相似文献   

12.
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三七自身含有的人参皂苷糖苷酶的作用,采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研究了不同温度水提三七过程中人参皂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0~100℃,15%以上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d、Re、Rg1转化为Rg2、Rg3、Rh2、C-K等稀有人参皂苷;提高温度到110~121℃时完全转化;而人参皂苷本身对温度很稳定,在80~121℃不发生转化。这说明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变化,主要不是温度的作用,而可能是自身酶等三七内部的特殊物质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姜经细菌发酵水解其薯蓣皂苷糖基,产物皂苷用正丁醇萃取法收集;采用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转化的皂苷,得到两种转化的单体皂苷产物Ⅰ和产物Ⅱ。采用薄层层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得知产物Ⅰ为目的产物薯蓣皂苷元,得率为20%,纯度为96.9%,产物Ⅱ的结构和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泳法及DEAE-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GS0202菌分别在20和60℃下培养时产两种不同的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下培养所产的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F2,60℃下培养所产的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Rg3;找到了4条差异蛋白带,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6、47、35、22 ku;将60℃下培养得到的酶分离提纯,其纯酶的分子质量经电泳鉴定约为66 ku,与1号差异带的分子质量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从20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出了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高的菌株Rhodanobactersp.GS3054.该菌株30℃下发酵3~4 d的发酵液提酶后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最佳;水解淫养藿苷成低糖基苷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6.0、底物20 mg/mL,反应时间2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