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闪烁体对中子的响应函数,利用05S蒙特卡罗程序进行计算,γ射线响应函数利用MATHA蒙特卡罗程序进行计算。分别对液体闪烁探测器(n,γ)分辨品质测量、Am—Be中子源的中子谱和γ射线能谱的测量、铁球在D—T中子照射下泄漏中子和伴生γ射线能谱的测量、水球在D—T中子照射下泄漏中子和伴生γ射线能谱的测量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于常用中子探测器对中子和γ射线均呈现敏感性,所以消除γ射线对中子测量的影响很有必要性。考虑到支持向量机(SVM)能实现二分类器功能,本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遗传算法(GA),将SVM应用在混合场n/γ的甄别工作中。通过PCA对特征值进行降维,避免SVM出现过拟合现象,同时通过GA迭代方式寻找SVM关键参数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的最优值。对PCA-GA-SVM网络在n/γ甄别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后与电荷比较法及频域梯度分析法甄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PCA与GA优化后的SVM网络甄别精度提升显著,该方法可为混合场n/γ提供有效的甄别。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T(d,n)^4He(D-T)反应快中子源能谱、角分布、面源结构及靶系统对中子的作用的基础上,利用MCNP程序模拟了(D-T)反应快中子在屏蔽材料中子的输运。通过屏蔽体外泄漏中子及γ射线的注量率、能谱及在水中的吸收剂量的分析,给出了满足T(d,n)^4He反应中子源快中子治疗屏蔽体的三种复合屏蔽方案。  相似文献   

4.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已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过程,X射线与机头中的高Z物质(铅、钨、铜和铁)发生(γ,n),(γ,2n)反应产生一定量的中子,引起与治疗无关的中子剂量。本文对工作在15MV能量档的Prim μs-M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标准照射野10cm×10cm内治疗平面的光中子剂量分布,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并使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和中子气泡探测器(NBD)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发现,测量与模拟的中子剂量之间最大偏差约±30%,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加速器产生的光核中子与物质发生非弹性散射反应"而逐步降低能量,产生了低于上述两种探测器阈能(100keV)的中子,使测量值比模拟值偏低。研究结果为X射线放射治疗中减低污染中子剂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液体闪烁体对中子的响应函数,利用O5S蒙特卡罗程序进行计算,γ射线响应函数利用MATHA蒙特卡罗程序进行计算。分别对液体闪烁探测器(n,γ)分辨品质测量、Am-Be中子源的中子谱和γ射线能谱的测量、铁球在D-T中子照射下泄漏中子和伴生γ射线能谱的测量、水球在D-T中子照射下泄漏中子和伴生γ射线能谱的测量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的ZF-150型中子发生器大厅内X-γ照射量率和γ能谱测量的结果。用 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测量了中子发生器运行过程中 X、γ射线照射量率分布;用 FJ-311G γ微伦仪和 NaI(Tl)γ能谱仪测量了中子发生器在产额为3×10~9n/s条件下,运行1小时后,靶头附近的照射量率及γ谱。  相似文献   

7.
n/γ射线甄别是中子探测的一个关键技术。简要阐述了液体闪烁体探测器中利用脉冲形状甄别n/γ射线的基本原理,综述了传统的基于模拟技术的n/γ射线甄别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数字技术的n/γ射线甄别方法,同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指出n/γ射线甄别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用脉冲调制~3T(d,n)~4He的14兆电子伏中子源进行缓发中子测铀井的室内模拟试验中,采用塑料闪烁体记录~(16)O(n,p)~(16)N(T~1/2=7.13秒)β-~(16)O·γO~(16)反应产生的γ射线(Eγ约7.12和6.13兆电子伏)来监视中子源产额。塑料闪烁体因受到14兆电子伏中子的(n,Xγ)反应产生的强瞬发γ射线的照射,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电流波动很大,影响对~(16)O衰变的γ射线的测量。为减小管子输出电流的波动,采用  相似文献   

9.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已广泛的应用于放射治疗过程。由于X射线能量高于某一阈值与周围物质发生(γ,n),(γ,2n)反应而产生光核中子,导致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子污染危害。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以点源模型对一台工作在15MeV能量档的Primμs-M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照射野在0cm×0cm、3cm×3cm、5cm×5cm、10cm×10cm和20cm×20cm时,使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和中子气泡探测器(BND)对照射野及照射野外中子剂量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对光中子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测量和模拟的结果均表明,单一照射野内,光核中子引起的剂量随照射野周长减少呈指数增强趋势。随着照射野面积增大,光核中子总注量逐步增强。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时,光核中子引起的中子剂量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600 kV高压倍加器,通过T(d,n)~4He、D(d,n)~3He等核反应可产生14 MeV和2.5MeV的快中子,中子产额可达10~(11)n/s。其屏蔽设计情况,以及运行中可能产生的中子辐射场分布,在文献[1]中已有报道。在用该高压倍加器作引出质子束对光调束(质子束轰击铁靶)和离子注入等工作时,所产生的X、γ射线的照射将是主要的。测量和掌握高压倍加器上产生的快中子和X、γ  相似文献   

11.
用14MeV中子辐照天然锇靶,发生 ̄(192)Os(n,α) ̄(189)W反应。采用化学分离法分离钨,在HPGe探测器测得的钨样品的γ射线单谱中观察到了可归因于 ̄(189)W衰变的22条γ射线。发现其中的18条γ射线是未知的新γ射线。  相似文献   

12.
对检查隐藏的武器、炸药和毒品的核技术进展作了简要叙述.对于放射性物质,测量其γ射线或中子是最直接的方法;对于非放射性物质,一般违禁品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X光管产生的低能X射线或铯-137、钴-60等放射源的γ射线,或利用中子技术特别是中子瞬发γ谱分析,β射线激发的飞行时间质谱计与离子迁移率仪,核效应--核四极共振与核磁共振和新近发展起来的T波.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快热中子法检测煤的低位热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产生的快热中子感生的瞬发γ射线的两种反应,快中子非弹性散射(n,n'γ)反应和热中子俘获(n,γ)反应,对煤的低位热值进行分析的方法、原理和设备.γ射线探测器采用BGO探头.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元素间的干扰问题.用脉冲中子法测得的低位热量分析值与化验值的误差<0.4MJ/kg.  相似文献   

14.
孙汉城  李广将 《同位素》2005,18(1):110-116
对检查隐藏的武器、炸药和毒品的核技术进展作了简要叙述。对于放射性物质,测量其γ射线或中子是最直接的方法;对于非放射性物质,一般违禁品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X光管产生的低能X射线或铯-137、钴-60等放射源的γ射线,或利用中子技术特别是中子瞬发γ谱分析,β射线激发的飞行时间质谱计与离子迁移率仪,核效应——核四极共振与核磁共振和新近发展起来的T波。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高空核爆炸释放的X射线,瞬、缓发γ射线,瞬发中子,缓发β射线在大气中产生的电离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同位素新闻》1983年第3期报道】目前,在钢铁工业的生产中已有很多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新日本制铁公司拥有约350台这样的仪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仪器有γ(射线)测厚仪、中子湿度计、γ密度计、γ电镀层厚度计、γ萤光 X射线分析仪、γ水平仪和气相色谱仪等。在这些仪器中,数量较多的是γ测厚仪和中子湿度仪。  相似文献   

17.
分析探讨了利用瞬发辐射天基探测核爆炸(包括空间核爆和近地核爆)的可行性,概略估算了近地核爆某些瞬发辐射粒子(含X,γ射线及中子等)自爆点垂直传播至同步探测卫星处的传输总衰减倍数A及相应的辐射厚度B和物理衰减因子Aph等.得出结果:利用γ射线与中子可探测高于10km的核爆;利用10keV X射线可探测高于40km的核爆炸,利用1keV X射线可探测高于80km的核爆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要介绍应用核技术的几种测量骨质密度方法:单光子吸收测量、双光子吸收测量、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双光子γ照相、计算机化断层图像黑度定量(QCT)、双能X射线QCT、γ射线QCT、康普顿散射测量、光子相干散射、活体中子活化延迟γ光子分析、活体中子活化瞬发光子分析等测量方法的近年进展。并对检测部位、受照剂量、准确度、精密度、正常人值、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量裂变碎片的γ射线研究中子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描述了通过测量裂变碎片的γ射线来研究测量中子的方法。^238U薄片的裂变碎片由聚脂膜俘获,其γ射线由NiI(T1)探测器测量。在不同系统上测量了中子,测量结果与用裂变室的测量结果一致。分析和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THDD-90型中子电离室的标定与考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描述在HWRR上进行的THDD-90型中子电离室的中子、γ射线灵敏度刻度,坪特性测量及随堆热考验。结果表明,该电离室的中子灵敏度S_n=2.5×10 ̄(-14)A·cm ̄(-2)·s ̄(-1),γ射线灵敏度S_r=0.94×10 ̄(-11)A·(h·R ̄(-1))。经过13个月的随堆热考验后,其基本性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