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风景园林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与课程精细化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学科定位,以教授规划编制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规划思维和系统思维为教学目的,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文章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概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山东建筑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沈阳市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沈阳市二环内绿地结构互动因子的作用分析,建构沈阳市居住环境绿地空间结构的基本控制方法体系.结果该方法体系提供了分析居住环境景观与绿地结构现状特征、绿地结构与区域生态空间以及其他关联要素之间协调与互动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绿地结构的途径.结论该方法体系可以应用到城市绿地以及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评价体系是保障城市绿地生态性、景观性等多种功能协调统一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空间建设内容与生态功能的分类考察分析,从城市规划专业、生态学专业、景观专业等角度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层次,从数量、结构、功能、质量四个角度确立了一级目标层,二级因素层,三级指标层,构建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评价体系.并结合某市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具体评价方法和合理值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界定了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内涵及特征.在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化、生态园林化、地方特色化的特征;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念主要有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有限目标理念、城市开敞空间管制理念;编制时必须走规划与实施并行的技术路线,规划沿继承、发展、保护三条主线展开,达到科学规划、有效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0年。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土地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咨询五个甲级资质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一类资格,同时拥有市政工程、古建筑保护乙级设计资质。主要从事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地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内涵和实质,并提出了评价的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生成方式和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0年。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土地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咨询五个甲级资质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一类资格,同时拥有市政工程、古建筑保护乙级设计资质。主要从事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城市绿地信息.使用航空像片提取城市绿地相关信息,结合评价模型,进行局域绿地评价;使用卫星图像,经过密度分割、多光谱合成、温度反演等过程,获得哈尔滨市地表辐射温度专题图和绿地分布专题图等,用于区域绿地评价;使用组件式开发方式构建了本系统.本系统模拟和表达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城市热力场空间格局、绿地系统与热岛效应的空间关系,为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建设和规划决策提供所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0年。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土地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咨询五个甲级资质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一类资格,同时拥有市政工程、古建筑保护乙级设计资质。主要从事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市政工程设计、装饰设计、古建筑保护设计、工程加固设计及工程咨询和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是由山东建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建筑学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相似文献   

11.
生态居住区是目前城市生态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规划是结合园林造园手法以及模仿自然环境的景观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营造生态结构复杂、物种丰富、植物群落稳定的居住区生态环境。本文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以打造"健康生态"、"品质高档"、"适宜人居"的精品城市社区为目标,将居住区规划为"一轴、三区、四心,多廊"的空间布局结构,通过城市景观界面及社区内部景观两部分景观空间规划、道路规划以及绿化系统规划,将微山金源居住区打造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态居住区。  相似文献   

12.
城市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基于ETM+遥感影像,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对杭州市住宅小区景观进行分类,解译得到2010年杭州市住宅小区绿地景观格局专题图。采用景观指数法分析杭州市住宅小区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城市径流水质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径流与绿地景观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当绿化率小于33%时,随着绿化率的提高,径流水质明显好转;破碎度和平均邻近指数在一定范围时,绿地斑块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较强。为此,调整城市住宅区绿地景观格局,有利于改善径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德累斯顿大众透明工厂体现了当代西方工业建筑的新型设计思想,工厂规划建设在历史名城德累斯顿的中心区,其建筑融合了生产、展示和社会交往等功能,为顾客和市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通过考察项目的背景、建筑创作和城市理念,指出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前提下,高科技工业建筑结合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和设计有助于提高中心区的活力和丰富城市的景观.  相似文献   

14.
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地方特征和文化传统;建筑色彩同样在建筑更新以及创造新的都市文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建筑色彩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及城市文脉中起的积极作用;不当的建筑色彩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Mountain Urban Landscape Studies is a discipline to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author has mad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subject,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mountain urban landscape studies, its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he research scop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ology,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city planning and other disciplines.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738007)  相似文献   

16.
工矿业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工业废弃地,严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及景观美学,通过研究,探索以生态恢复为基础、景观设计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等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问题,以此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原则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针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从生态学的角态来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目前城市滨水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今人们赖以栖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城市更新中要更加有效地进行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本文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地区的景观规划与环境更新为例,运用ENVI-met软件模拟小气候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对该地区小气候情况的模拟结果,指导北辛安地区绿地景观规划,研究具有可行性的设计指导方法.本文从城市小气候与人体热舒适度的角度出发,探索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过程中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从而实现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近年来城市住区绿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住区绿化应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联系、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为目的,提出了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用生态学与建筑学理论,结合住区热环境实测资料,剖析了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价值.从住区外部环境到建筑单体的各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住区绿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和物种选择、合理的地面铺装搭配及一定的水体景观对改善住区热物理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并针对住区绿地、道路、广场及建筑单体绿化体系,提出了具有技术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后得出要通过尽量减少硬化地面、加强住区立体绿化、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措施,以改善住区小气候,创造舒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热岛对热舒适度的景观格局影响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城市热岛对热舒适度的空间格局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支持,以1992—2011年天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同季同时相的TM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基于人体舒适度和高温生理反应构建地表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等级划分标准,划分成5个强度不同的影响区,进而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区面积和强度都不断增大;二级影响区斑块破碎化,最大斑块面积减小,但其总面积却在升高,热岛影响无实质改善;引起人体不适应的三、四级影响区,斑块的数量与密度不断增大,总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也迅速增加;热岛景观斑块的破碎化、斑块类型的混合、强热岛区的斑块连通度降低,都会改善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高层小区建设虽然节约用地,却增加了热舒适度的恶化总面积,并使局部热舒适度受影响等级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