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棉花市场放开之后,各地大大小小棉花加工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加工能力提高很多。但由于2003年天气的原因,国内棉花产量下降。棉花企业为了抢购资源,对棉农交售的棉花不做严格要求,收购了大量超水棉,这些潮湿的棉花无论加工还是储存,都给棉花加工厂带来了许多的麻烦,籽棉干燥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2.
整合进行时     
自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2004年开始试点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给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提出了集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有力地引导了棉花加工行业的发展。2007年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呈现倒退趋势,大批棉花加工厂被收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业部近期预测,全球库存减少到689.4万吨,是94、95年度以来最低。就我国来讲,由于2003年大面积受害,造成棉花大量减产,预测产量有479万吨,而国内消费量约650万吨。同时由于棉花市场放开,各地棉花加工企业积聚增多,形成加工能力大大过剩,导致加工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籽棉  相似文献   

4.
《纺织指导》2006,(11):28-29
棉花市场放开后,我国棉花加工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设备落后、加工质量不高及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等问题,浪费了有限的棉花资源。面对当前国内、国际棉花统一大市场的新形势,集团化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棉花加工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为确保规模化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积极参与棉检改革、鼓励技术改造、加强企业间整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周健 《中国纤检》2010,(9):82-83
<正>随着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棉花加工企业的加工设备不断更新,加工进度进一步提高,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下,棉花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收购加工能力过剩,随之而来的是棉花资源短缺。加工企业的收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中国最具有潜力的棉花产区。数年来,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占据全国产量的30%,棉花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也随之提高,许多轧花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疆遍地开花。不管是否有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其加工的棉花质量能否保证,都竞相地参与收购、加工,使棉花的收购、加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新疆棉的声誉。笔者近年来曾多次于收购季节前往产地参与收购、加工,亲自感受到了有些不法棉花加工企业以牟取利润为目的,利用机械或人工手段,故意在棉花中掺入会导致棉花质量下降,变质或改变其重量的棉性、非棉性杂物,给用棉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介入,致使棉花经营主体的多样化,棉花加工能力远远大于生产能力,目前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已逐步趋于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棉花市场放开以后,各地棉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据保守的估计,全国已有8,000多家。而且在未来的二、三年内还会持续膨胀,呈现“爆米花”效应。由于加工能力过剩,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的恶性竞争。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必将引发棉花加工市场的“大洗牌”,必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使棉花加工企业在市场法则的作用下回归正常并得到提高、发展、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棉花加工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过程中都要涉及到棉花加工机械设备的选择,用户在选择棉机设备时,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津法规,从企业的生产工艺、资源占有量、生产能力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自1999年底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的“爆米花效应”使棉花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1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棉花加工行业流通体制迅速向依靠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过渡。棉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现在已经发展到近2万家;棉机制造企业也是群雄并起,诸侯争霸,一派战国时代的景象。棉花市场有限,棉花质量检验体制要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八团棉花种植面积十二万余亩,正常年份可生产籽棉3500万公斤。棉花加工厂有MY-90和88-17二条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棉花加工设备相对滞后,每年都有近千万公斤籽棉在来年春天才能加工完。经过冬春长时间的露天堆放,一则棉场鼠害严重,浪费大;二则回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棉花加工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标准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杨明建棉花加工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标准化是指在棉花加工厂的技改或新建中,具有可选择的标准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厂区平面的布局、主设备的选用、生产工艺的确定及生产车间建筑面积、几何尺寸等。在加工能力一定...  相似文献   

13.
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作用 随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湖北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速度较快,棉花资源和金融资本逐渐向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集中,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方面的管理构成企业管理的有机整体。设备管理就是通过正确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定期检修,保证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良产品,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建立在尽可能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上。设备的维修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事后的维修与预防性的维修。事后的维修是一种被动的设备管理过程,是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工作能力或降低生产效率,使得设备不得不停止运转,而进行设备的抢修工作。这是一种不得以的维修。面对棉花资源减少,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可供资源严重不足,加之加工复杂,针对这种状…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棉花加工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近年来 ,我国的棉机事业发展很快 ,主要棉花加工机械的水平和技术含量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来 ,这方面的体现更为突出。中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基地企业中的几个主机生产单位 ,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能够结合我国的国情 ,研制出一代又一代适合我国目前手摘棉和机采棉加工的新型棉花加工及清理设备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不同规格的气流式、机械式皮棉清理机。这些棉花清理及加工设备的应用 ,为我国推广机械化采棉和提高棉花加工能力、缩短棉花加工周期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机行业在2004年创出新高后,目前再次遇到发展瓶颈。尽管有全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但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头骨干企业普遍未能较好完成预定销售计划,应收帐款持续攀升,销售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中小企业已处于泡沫化边缘。中国棉机行业再次遭遇严冬已成共识,新一轮棋局对弈前洗牌在即。随着我国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局面的缓解,1万多家棉花加工企业混战的局面将永远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世界棉花加工机械现状和市场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加工技术和装备在棉花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棉花生产模式转变、提高棉花资源使用价值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产能和棉花加工技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前世界棉花加工产能严重过剩、棉机市场几近饱和的形势下,中国棉机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世界棉机市场的蛋糕做大的一些建议,以期促进中国棉机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昌吉州棉花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昌吉州棉花发展中技术推广慢,棉种繁多,棉花存储不当,残膜严重及企业加工能力过剩等问题.探讨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棉花加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方便棉农售棉、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企业规模偏小、加工质量不高及无序竞争等问题。笔者认为,规模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棉花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一、目前我国棉花加工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美国和我国棉花加工工业现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对棉花加工工艺的要求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为顺利执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提升我国棉花加工企业竞争力,须从棉机设备生产企业和棉花加工企业两方面入手;在设备上实现设备工艺一体化,设备控制一体化,设备监测、检测一体化;在棉花加工企业杜绝棉花加工企业建厂设备安装东拼西凑,注重棉花加工企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