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脂酸系列对天然重晶石粉末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钙作为改性剂对天然重晶石粉末进行改性,分析改性时间,改性剂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活化指数和沉降体积对改性效果做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用硬脂酸钠对重晶石粉末改性后的沉降体积最大,改性效果最好,当硬脂酸钠的用量为0.8%,活化指数可达到9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硬脂酸钠与重晶石粉末表面产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2.
重晶石具有密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易吸收辐射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表面改性是提升重晶石性能并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系统介绍了重晶石表面改性的3种方法:表面化学包覆法、机械力化学法、化学沉积法,以及3类表面改性剂:有机表面改性剂、无机表面改性剂、复合表面改性剂;总结分析了重晶石表面改性机理,并指出了重晶石表面改性方法及表面改性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改性剂时以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最佳;采用复合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其改性效果优于采用单一改性剂硬脂酸钠;改性剂在碳化反应前加入效果较好;改性剂最佳用量为4%(质量分数)。最优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98%,沉降体积为4.41 mL/g。对比碳酸钙晶须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发现改性后出现了明显的亚甲基,说明改性剂已经牢固地键合在碳酸钙上。  相似文献   

4.
碳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几种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碳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显著,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初始料浆质量分数、搅拌速度、烘干温度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选择活化指数及接触角对碳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进行表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100%,接触角为146.66°.碳酸钙晶须改性前后的IR检测分析表明,硬脂酸钠改性碳酸钙晶须过程中,在硬脂酸钠与碳酸钙晶须间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采用4种表面改性剂烷基多磷酸酯、硬脂酸钠、柠檬酸单甘酯、十二烷基磷酸酯对超细水镁石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吸水率、接触角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改性剂种类和用量对超细水镁石粉表面改性的影响。2,2,4-三甲基戊烷洗涤后改性水镁石粉的接触角发生了变化,表明改性后的超细水镁石粉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吸附方式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将硬脂酸钠改性后的水镁石粉填充到聚烯烃中,结果表明,硬脂酸钠的较佳用量为2 %,硬脂酸钠改性水镁石粉的加入使聚烯烃的氧指数从29.3 %提高到32.9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0 %。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镁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了氢氧化镁的湿法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用浊度分析方法对改性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剂为硬脂酸钠,改性剂用量为6%(质量分数),改性温度为85℃,改性时间为20min。同时,最佳条件下改性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下,硬脂酸钠有效包覆在氢氧化镁粒子表面,使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增强了氢氧化镁粉体与有机体的亲和性,这对于制取添加型的氢氧化镁阻燃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微细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主要是对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首先对改性剂进行筛选,再通过改变改性剂用量,水浴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碳酸钙的活化度、沉降体积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NDZ-201的改性效果比较好,最佳工艺方案为:改性剂添加量为2%,水浴温度为75℃,改性时间为1.5 h。  相似文献   

8.
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改性剂.对以月桂酸钠作改性剂进行了工艺条件的研究,用活化指数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用量为15%(改性剂占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60 min、改性温度为40℃、改性pH为6时,氧化镁的改性效果最好.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氧化镁做了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IR)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粒子呈疏水性,分散性好且粒径变化不大;氧化镁粒子和改性剂之间既有物理吸附又发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9.
水滑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温度、时间和改性剂用量等各种因素对水滑石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红外和X衍射等仪器对改性前后的水滑石进行了表征。用活化指数表征的水滑石的表面处理效果非常理想,为新型阻燃剂水滑石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丽 《安徽化工》2013,39(3):27-30,36
进行了湿法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以吸油值为考查指标,考查了处理温度、改性剂用量、pH值、处理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筛选并确定了较适宜的表面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通过正交实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2h,处理温度60℃,改性剂用量2%,pH值为7。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体废弃物磷石膏以常压水热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使用不同用量的硬脂酸、硬脂酸钠、油酸钠为改性剂对晶须表面进行改性.通过疏水角、活性指数对晶须改性效果进行分析,取改性效果最佳的晶须采用SEM、FT-IR、XRD、TG-DS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钠离子在制备过程中会进入晶须,生成失水温度更高的水钠钙矾石,分别使用10%硬脂酸、8%油酸钠、8%硬脂酸钠对晶须的改性疏水效果最好.改性剂在晶须表面主要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存在,并伴有少量的物理吸附.结果 可作为利用磷石膏制备适用于聚合物热加工的石膏晶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两种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TiO_2粉体,并对TiO_2表面进行有机改性。结果表明:Ⅰ号工艺更好,在实验范围内,适宜的有机改性条件为:改性剂为月桂酸钠,改性时间为30 min、改性温度为40℃、有机改性剂的用量为10%、在环己烷中的亲油化度值为0.61 g。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有机改性处理二氧化钛 ,首先对表面改性剂进行了筛选 ,然后对改性剂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 ,得到最佳改性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沉淀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硅粉体,用表面活性剂对产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首先对改性剂进行筛选,然后借助数学软件SPSS13.0,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3种方法,分别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讨论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改性剂用量(改性剂占二氧化硅粉体的质量分数)、异丙醇用量4个因素对产品活化指数的影响,并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果,即优化工艺方案为:改性温度85 ℃,改性时间120 min,改性剂A-151用量20%,异丙醇用量15 mL;在此条件下改性后产品的活化指数为35%,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5.
王国宏  李定或 《涂料工业》2005,35(11):10-13
本文研究了纳米CaCO3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改性剂和改性条件,并运用沉降实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粉体的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月桂酸钠为改性剂,用量为10%,pH值为7,改性时间为1h时,改性后的纳米CaCO3的亲油化度达到85.1%,能较好地分散于环己烷和二甲苯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湿法工艺改性碱式碳酸镁,研究了改性剂种类及用量、料浆浓度、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接触角和活化指数的影响。借助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改性前后碱式碳酸镁的性能。结果表明:适宜的改性剂为硬脂酸钠,最佳改性工艺为料浆浓度50 g/L,改性剂用量4%(占碱式碳酸镁粉末的质量),改性温度75℃,改性时间50 min。在最佳条件下,改性粉体的接触角为130.9°,活化指数为99.97%。表面改性过程对碱式碳酸镁的物相组成、化学结构、热分解和形貌没有明显影响。硬脂酸钠改性碱式碳酸镁的实质主要是硬脂酸钠中亲固基与碱式碳酸镁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其疏水基朝外,从而使得碱式碳酸镁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硬脂酸钠对硼酸锌阻燃剂的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和改性时间对硼酸锌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硼酸锌粉体的吸油值和粘度等性能的测试,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同时对改性前、后的硼酸锌进行了红外谱图对比。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4%,改性时间为1.5 h。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硬脂酸钠与硼酸锌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8.
将硬脂酸钠对LDHs表面进行湿法改性,探索了各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控制硬脂酸钠的改性时间为120rain,改性温度为80℃,改性剂的用量为水滑石质量的6%时,水滑石活化度最大,即改性效果最好。采用XRD、FT—IR等对改性前后的LDH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能与水滑石发生吸附作用,但水滑石的层状结构没有被破坏,层间距也不发生变化,证明硬脂酸钠仅改性水滑石表面,而没有插入到水滑石层间。  相似文献   

19.
纳米CeO2的表面改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剂月桂酸钠对自制的纳米CeO2进行表面改性,逐一考察了表面改性工艺的各个影响因素,得到各因素的取值范围,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纳米CeO2表面改性的优化工艺:改性剂质量浓度为2.1 g/L、改性温度为45℃、改性pH值为6和改性时间为18 min。改性后的纳米CeO2的亲油化度达到0.48,能较好地分散于乙醇中。  相似文献   

20.
闫海妮  张正方  唐军 《化学试剂》2011,33(1):62-64,68
采用硬脂酸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析了改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条件改变实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将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分别以4:6和7:3的质量比和聚氯乙烯(PVC SG-5)共混,研究其分散性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剂用量8%(相对干粉质量),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7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