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某地区微细粒嵌布的难选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矿嵌布粒度极细,其中-0.02mm占69.40%;石墨与脉石矿物主要呈脉状及浸染状构造,石墨主要呈碎裂状结构,鳞片状结构石墨质量分数较少。采用1次粗磨1次粗选1次扫选,粗精矿4次再磨7次精选,中矿1和扫选精矿合并再磨返回粗选,中矿2、3、4合并返回粗选,中矿5、6、7合并返回精选1的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固定碳质量分数为80.32%、回收率为50.56%的石墨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2.
贵州某大型沉积型矿床主要有用矿物为重晶石,原矿BaSO4品位为60.74%,重晶石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属低品位重晶石矿。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质量分数占85.52%条件下,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硅酸钠为脉石抑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捕收剂,经过闭路试验,获得了BaSO_4品位为97.34%、BaSO_4回收率为92.73%的重晶石精矿,可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含稀土磷块岩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了贵州某含稀土磷块岩选矿工艺。通过原矿筛析及水析结果得出稀土元素赋存于磷矿物中,且与磷成正相关系的结论。试验中采用一粗一精一扫反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P2O534.38%,MgO0.28%产率为63.13%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4.
昆阳磷矿低品位沉积型磷块岩选矿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反浮选和双反浮选方法从贫矿和低品位矿选出合格的磷精矿的实验结果。本实验的P_2O_5回收率为78%~84%,P_2O_5%由17.35%~20.5%提高到29.6%~30.5%,符合湿法磷酸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云南某萤石与重晶石共生矿选矿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萤石重晶石共生矿可浮性相近、浮选分离困难的选矿难题,对云南某萤石重晶石共生矿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原矿含重晶石44.38%,萤石20.2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经多个实验流程对比后,最终采用萤石和重晶石混合浮选流程,以皂化油酸钠为捕收剂. 采用抑重浮萤的流程,以硫酸铝为重晶石抑制剂,保证萤石可浮性. 经闭路分选流程得到品位96.13%、回收率88.74%的萤石精矿和品位87.65%、回收率97.78%的重晶石精矿.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某铅锌尾矿中重晶石含量低、白云石含量高的特点,开展了重选工艺和磁选-浮选联合工艺回收重晶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选-浮选联合工艺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对BaSO_4品位为13.52%的铅锌尾矿,采用高梯度磁选可预先抛除35.27%的脉石矿物,浮选采用酸化水玻璃作抑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作捕收剂,闭路试验获得了BaSO_4品位为92.16%、回收率为79.36%的重晶石精矿。该工艺有效地回收了铅锌尾矿中的重晶石,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对某锂辉石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嵌布粒度及解离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锂辉石矿原矿Li2O含量为0.77%,锂矿物主要以锂辉石和腐锂辉石的形式赋存,含锂矿物的组成复杂且分布不均匀.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磨矿介质及细度,采用不脱泥-优先浮硫化矿+云母和石英-再浮选锂辉石的工艺以及水杨羟肟酸+油酸作为锂辉石的混合捕收剂,获得了精矿品位大于Li2O6.43%,回收率大于82.78%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难选凹凸棒石提纯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磨矿一分级工艺流程,对安徽嘉山县难选官山凹凸棒石粘土进行了提纯试验,凹凸棒石原矿含量55%左右,获得了精矿含量80.92%.产率49.30%.粒度-1μm占100%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贵州某重晶石原矿品位低、含有碳质的特点,采用"跳汰抛尾-浮选"联合流程对其回收,取得重晶石精矿BaSO4品位93.96%、BaSO4回收率81.66%的较好技术指标。该重晶石精矿可用于钻井泥浆加重剂。  相似文献   

10.
(一)风化矿的基本特征 某矿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由于地理位置高,复盖层薄,加上气候旱雨季明显,所以风化作用十分强烈。地质考证,其中部分地段还存在古风化作用。由于长期风化作用,磷矿石不仅松散脆软,而且长期的淋滤侵蚀,致使部分易溶组分溶解迁移,对矿石物质组成、种属、晶胞参数等均有明显影响。无论物理特性还是化学组分均与原生矿不同。风化矿一般保留原生矿的结构构造特点,矿石解理和裂隙更加发育,有的呈现疏松状或蜂窝状。据国外文献报道,磷矿受风化作用后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谦  文书明  丰奇成  刘建 《硅酸盐通报》2018,37(6):1914-1919
萤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是生产氟工业产品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等领域.随着萤石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对萤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萤石矿的开发和利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对石英型萤石、方解石型萤石、重晶石型萤石和硫化矿型萤石的选矿方法及采用的药剂制度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采用自动控制精准加药控制药剂的组合与用量,提高药剂的选择性;采用浮选柱精选减少精选次数,简化精选流程;采用选矿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精矿中的杂质含量,提高精矿质量等是提高萤石矿资源回收效率的有效手段,指出了萤石矿选矿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某复杂低品位硫铁矿矿石性质复杂,结构构造多样,硫、铁矿物主要赋存在黄铁矿、磁铁矿和磁黄铁矿中,分选难度较大,为合理开发该矿产资源,本文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硫—尾矿磁选收铁"工艺,在原矿含硫13.62%、含铁21.52%的基础上,闭路试验可获得含硫41.35%、硫回收率83.37%的硫精矿,含铁64.86%、铁回收率76.35%的铁精矿,试验指标良好,硫、铁矿物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沉积型和热液型重晶石基本性质的不同和所应选择的煅烧和浸取方式。并就煅烧和浸取的工艺设备提出了新的观点。对提高重晶石的利用率、优化工艺设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某铜矿矿石属于凝灰岩型氧化铜矿石,选矿厂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存在回收率低、捕收剂耗量高、泡沫量大且发黏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新疆滴水铜矿火山凝灰岩型氧化铜矿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铜精矿品位为18.94%,回收率为85.05%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沭阳蓝晶石矿已建成6000t/a精矿的采选联合企业,该矿曾对蓝晶石的选别做过碱法单一浮选和酸法浮磁联合流程的扩大试验,本文对这两个流程进行讨论,指出在碱性浮选流程中增加对蓝晶石精矿的强磁选和预先的脱泥作业,开路流程改闭路流程,在酸性流程中采用羟肟酸代替脂肪酸二元氨基酸,均可改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难选氧化锌矿氨浸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兰坪氧化锌矿氨浸的动力学实验表明,氧化锌矿的氨浸动力学遵从不生成固体产物层的未反应核缩减模型,即符合1–(1–a)1/3=[MkCn/(brd0)]t方程. 通过研究氨水的浓度、温度以及矿石粒度对难选氧化锌矿浸出速率的影响,发现氧化锌矿氨浸反应为一级反应,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11.1 kJ/mol,为边界层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8.
白云石矿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碳酸镁、氧化镁及金属镁等,本文着重谈了硅热法开发金属镁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灵山多金属硫化矿是氧化程度较高的矿石,且伴生有易浮的闪锌矿。采用铜硫部分混合浮选,以及联合使用H2SO3、ZnSO4、Na2S作闪锌矿的抑制剂,较好地解决了铜锌浮选分离问题,获得了合格的铜精矿和硫精矿。  相似文献   

20.
某铅锌浮选尾矿中伴生萤石质量分数为18.84%,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等,为回收该尾矿中的萤石,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常温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硫酸铝和腐植酸钠为脉石矿物的抑制剂,油酸和731作为组合捕收剂,采用2次粗选8次精选的闭路浮选流程,最终得到CaF_2品位为96.18%,回收率为69.63%的优质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