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一类螯合捕收剂α肟基膦酸二酯R1C(NOH)P(O)(OR2)2的设计、合成,并对其异构性质、浮选硫化矿合适链长、浮选性能等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α肟基膦酸酯的最稳定的异构体可能是α亚硝基膦酸酯,α肟基膦酸酯是一类高选择性的硫化矿捕收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考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浮选药剂应用研究。简要总结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和调整剂的化学结构特点,分别列举了几种最新浮选药剂的典型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察尔汗盐湖光卤石矿反浮选-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用QHS-3型氯化钠浮选剂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QHS-3中添加A表面活性剂较单独使用QHS-3型浮选剂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达到了常温浮选产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共沉淀、浮选、萃取等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富集微量元素的方法,而螯合纤维也能较好地富集微量元素。本文以我校新合成的螯合型纤维P-3做富集剂,用色谱的手段连续监测了金属离子的富集情况,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实验部分 1.仪器和试剂各种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山西焦煤公司西曲矿各煤层的煤质情况,针对结焦性强、可选性差的4#煤进行了筛分、浮选试验,得出了不同入料浓度、浮选剂用量以及浮选时间条件下的浮选结果,对提高精煤产率、降低精煤灰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氯化钠浮选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化钠的浮选动力学研究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用混合浮选剂对盐湖钾镁硫酸盐混矿中的氯化钠进行了浮选动力学研究,并给出了动力学方程:ε=0.2264 e-0.1704t 0.7736 e-0.8165t.  相似文献   

7.
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中心选煤厂近期受六矿三层原煤煤质变化影响,浮精产率降低明显,且精煤灰分升高。为了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回收率,对六矿三层浮选入料进行实验室药剂试验。试验药剂分为现场捕收剂和起泡剂,试验捕收剂、起泡剂和浮选调整剂。试验主要包括在用现场药剂及试验药剂浮选单元试验、分步释放试验、浮选调整剂试验及二次精选降灰试验。结果表明:2号捕收剂相比现场捕收剂捕收性更佳,精煤产率可提高10.74个百分点;试验起泡剂相比现场起泡剂可降低精煤灰分3.87个百分点;分步释放试验发现,试验药剂组合比现场药剂组合在合格精煤灰分前提下,精煤产率可提高24.96个百分点;浮选调整剂的加入可提高精煤产率的同时降低精煤灰分;二次精选后精煤灰分可降低至11.40%。试验药剂可以有效降低精煤灰分的同时提高精煤产率,提高浮选效率。  相似文献   

8.
吉化公司长松化工厂生产的11~*油浮选剂是一种新型起泡剂,,经过大冶铁矿、德兴铜矿、天宝山铅锌矿等单位工业化实验证明,它具有起泡性强,用量少(为2~*油浮选剂的40~60%),精矿回收率高,高效低毒无刺激性气味,可提高精矿品位,改善操作环境等特点; 该油浮选剂,生产成本低廉,原料供应渠道有保障,可降低选矿成本,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铅锌分离目前仍是选矿领域的一大难题,介绍了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晶体结构与可浮性,指出了优先浮选、混合浮选、等可浮浮选和异步浮选等传统工艺以及电化学浮选、分支浮选、载体浮选和高浓度浮选等新工艺的特点和适用对象;综述了硫化铅矿捕收剂、硫化锌矿捕收剂、硫化铅锌矿调整剂的研究现状;分析指出了浮选分离工艺的发展方向为高浓度浮选工艺、低碱工艺和无氰工艺等绿色工艺,优化药剂制度和研发环保高效新药剂是未来硫化铅锌矿选矿药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组合用药提高黄铁矿浮选回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金山店矿黄铁矿浮选回收率,对其浮选药剂制度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异丁基黄药=4:1)与新型起泡剂RB1相配合,在相同浮选条件下,硫精矿品位提高2.08%的同时,硫回收率提高5.87%。  相似文献   

11.
简述新桥矿选煤厂先后采用的XK-1600型矿浆准备器和FCA-2500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FCA-2500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的应用效果—节省了浮选剂用量,提高了浮选指标,节省了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QHS-2型氯化钠浮选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道了用QHS-2型氯化钠浮选剂浮选分离察尔汗盐湖光卤石矿中氯化钠的方法.使用该药剂后富集的精光卤石中KCl含量提高到25%以上,NaCl含量降到3%以下,氯化钾相对收率97%左右,氯化钠捕收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磷矿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中大多属于中低品位的硅(钙)—钙(硅)质型磷块岩矿石。 对于这类矿石,国内外选矿工作者,采用各种不同的选别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苏联采用以磷酸为调整剂的反—正浮选或“双反浮选”来处理卡拉套矿区的磷块岩;美国则以细粒磷酸盐的脱泥和选择性絮凝为主,近期在选别其西部磷矿石时,又发展了以H_2SiF_6为抑制剂的“双反浮选”。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对反浮选(如宜昌磷矿盐池河矿段)、反—正浮选(如石门磷矿清官渡矿区)、特别是直接浮选(如荆襄磷矿王集三层矿)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从光卤石矿中浮选硫酸钙杂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QHS-2型氧化钠浮选剂与AN化合物制备的复配药剂浮选分离光卤石矿中硫酸钙杂质的方法,该方法可使清光卤石中氯化钾品位达25.5%左右,对硫酸钙杂质的捕收率达68%以上,氯化钠捕收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小秦岭地区含金氧化铅钼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重选实验、混合浮选实验以及优先浮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工艺路线是可行的,硫化矿浮选指标较为理想,氧化矿浮选钼铅回收率较高,但精矿品位较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虽对含碳酸盐脉石的磷酸盐选矿还未达工业规模,但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抑制碳酸盐,直接浮选磷酸盐。 抑制磷酸盐,反浮选碳酸盐。 反浮选使用磷酸、氟硅酸、硫酸铝和酒石酸盐的混合物等抑制剂。 (一)Nancy矿采用的ENSG法 摩洛哥谢里菲磷酸盐公司Nancy矿采用的ENSG法为: 1.浮选含方解石的磷矿 矿石的脉石组纷主要是方解石(18%),及少量的石英(2%)。经洗矿机脱泥,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磷酸盐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薄膜而被抑制,而在捕收剂的作用下反浮选方解石。分选出磷酸盐的回收率可超过95%  相似文献   

17.
3,5,6-三氯-2-羟基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6-三氯-2-羟基吡啶(3,5,6-trichloro-2-hydroxy-pyridine),简称三氯吡啶醇,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光谱有机磷杀虫剂、杀螨剂毒死蜱,同时又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螯合浮选剂。毒死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和低抗药性的有机农药。  相似文献   

18.
浸金体系中影响硫脲消耗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厂硫化矿及其氧化焙破对硫脲的吸附,空气对硫脲的氧化,以及Fe(Ⅲ)离子作氢化剂时,浮选剂黄药、起泡剂松节油、硫化矿和焙砂对硫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及焙砂对硫脲部有吸附作用;空气的氧化亦不容忽视;硫化矿和培砂对硫脲-Fe(Ⅲ)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作用,而浮选药剂则几乎没有影响.在浸取体系中,各有过量的Fe(Ⅲ)离子,硫脲很不稳定,迅速被氧化而分解,相应的Fe(Ⅲ)离子绝大部分转化为Fe(Ⅱ),浸液电位随之下降.存在培砂时,体系相对稳定电位是245mV;存在硫化矿时,电位是235mV如果浸取操作电位高于上述指标,将导致较高的硫肥消耗  相似文献   

19.
为探清Ca2+对煤泥中其他杂质矿物的抑制作用,改善浮选效果,采用CaCl2为抑制剂,柴油为捕收剂,松醇油起泡剂,探索实验得到柴油和松醇油最佳用量分别为1 000 g/t和300 g/t。利用煤泥浮选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考察了Ca2+对煤泥中高岭土和石英的抑制效果,浮选实验均采用单元浮选实验流程,人工混合矿为4 g纯煤与1 g高岭土或1 g石英的混合矿。浮选实验开始前矿浆中分别加入0 mmol/L,2 mmol/L,4 mmol/L,6 mmol/L,8 mmol/L,10 mmol/L的CaCl2溶液。结果显示:煤泥浮选中Ca2+浓度由0 mmol/L增加到4 mmol/L时,可燃体回收率增加了8.24%,抑制效果明显,Ca2+浓度大于4 mmol/L时,精煤灰分含量显著提高,不利于浮选;纯煤与高岭土混合矿浮选时,随着Ca2+浓度增加,可燃体回收率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回收率从87.16%增加至96.18%;纯煤与石英混合矿浮选时,Ca<...  相似文献   

20.
湖南某萤石矿含CaF245.71%、SiO_213.83%,为典型的中低品位石英型萤石矿,为回收矿石中的目的矿物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油酸钠为捕收剂、盐化水玻璃为脉石矿物抑制剂、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87.32%的条件下,原矿经1粗2扫6精闭路浮选流程获得了品位为96.24%、回收率为82.96%的萤石精矿,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为该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