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碳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几种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碳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显著,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初始料浆质量分数、搅拌速度、烘干温度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选择活化指数及接触角对碳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进行表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100%,接触角为146.66°.碳酸钙晶须改性前后的IR检测分析表明,硬脂酸钠改性碳酸钙晶须过程中,在硬脂酸钠与碳酸钙晶须间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碳酸钙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改性剂时以硬脂酸钠的改性效果最佳;采用复合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其改性效果优于采用单一改性剂硬脂酸钠;改性剂在碳化反应前加入效果较好;改性剂最佳用量为4%(质量分数)。最优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98%,沉降体积为4.41 mL/g。对比碳酸钙晶须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发现改性后出现了明显的亚甲基,说明改性剂已经牢固地键合在碳酸钙上。  相似文献   

3.
曾一文  周国永  元德阐 《应用化工》2012,41(7):1165-1167,1171
用钛酸丁酯对重质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浓度、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对吸油值、粘度、沉降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丁酯用量为2.0%,改性温度90℃,改性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碳酸钙粉体吸油值、粘度和沉降体积均比改性前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硬脂酸对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碳酸钙沉降体积、吸油值、活化度和黏度,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可以改性碳酸钙,其改性较佳条件:硬脂酸用量为2.5%,改性温度85℃,改性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5.
以硬脂酸、油酸及十二酸为改性剂,利用湿法活化工艺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填充到酚醛树脂中。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及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改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油酸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效果最好,其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时间30min,改性温度75℃,改性剂用量为纳米碳酸钙用量的4%(wt.)纳米碳酸钙经油酸改性后吸油值降低至22,比未改性纳米碳酸钙降低了71.05%,活化度接近100%。将改性纳米碳酸钙分散到酚醛树脂中,使它的耐水性能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B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三元共聚物为改性剂改性重质碳酸钙粉体(简称重钙粉体)。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搅拌速度对重钙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并以沉降体积、吸油值、黏度、白度、接触角、活化度、粒度、形貌等为评价指标对重钙粉体的改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A-BA-BMA三元共聚物对重钙粉体的改性效果良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改性重钙粉体的优化条件:改性剂用量(改性剂相对于重钙粉体的质量分数)为2%,改性温度为85 ℃,改性时间为12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  相似文献   

7.
刘立华 《清洗世界》2011,27(12):9-14
采用硬脂酸镁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碳酸钙粉体的活化度、吸油值、沉降体积以及黏度等性能的测试,从而确定最佳的改性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2%,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30min。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硬脂酸镁与碳酸钙之...  相似文献   

8.
稀土偶联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硬脂酸稀土对碳酸钙进行改性,并对改性产品进行了表征。硬脂酸稀土湿法改性碳酸钙的最佳条件是:硬脂酸稀土用量1%,改性温度90℃,改性时间40min,搅拌速度1000r/min。改性结果表明,碳酸钙由亲水疏油变成了亲油疏水;通过FTIR分析表明,硬脂酸稀土与碳酸钙以化学键结合。  相似文献   

9.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纳米碳酸钙浆料及粉料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脂肪酸盐A、水溶性铁酸酯偶联剂B(B1)以及铁酸酯偶联剂C对新型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得的纳米CaCO3浆料及粉料的湿法表面处理的配方与工艺,确定了A体系的最佳改性时间为30~40min、改性温度为40~50℃、改性剂用量(质量分数)为3%~5%;B(B1)体系搅拌强度必须很高,改性时间30~40min,改性温度80℃左右,改性剂用量(质量分数)3%~5%;C体系的最佳改性时间为30~40min,改性剂用量(质量分数)为3%~5%。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征,表明改性刑已连接至CaCO3表面。最后,用分散稳定模型简要分析了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改性钠基蒙脱土,基于均匀设计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考察了去离子水用量、CTAB用量、搅拌速度、搅拌温度和滴加时间对改性钠基蒙脱土片层间距的影响,表征了改性钠基蒙脱土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改性钠基蒙脱土的相容性提高,片层间距显著增加,各因素对改性钠基蒙脱土片层间距的影响程度为CTAB用量?搅拌温度?搅拌速度?去离子水用量?滴加时间.优化的改性钠基蒙脱土方案为:去离子水用量358 g,CTAB用量0.47 g,搅拌速度2853 r/min,搅拌温度75.6℃,滴加时间128 min.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锑/水滑石复合阻燃微粉,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活化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4%,改性时间40min,改性温度60℃。单硬脂酸甘油酯对阻燃微粉的表面处理属于氢键吸附,表面处理效果理想,氧化锑/水滑石复合阻燃微粉的晶体结构并未因改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从漆蜡中提取的棕榈酸为改性剂,对方解石型碳酸钙粉体进行改性处理.以浊度、沉降体积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改性温度、料浆质量分数、棕榈酸用量、改性时间及搅拌转速等对样品分散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粒度分析等对改性前后碳酸钙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棕榈酸用量为2.0%,碳酸钙料浆质量分数为25.0...  相似文献   

13.
以页岩提钒中和渣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并进行稳定-改性处理,最终制备用于填充塑料的硫酸钙晶须填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浆浓度及助晶剂用量对硫酸钙晶须长径比的影响以及改性剂用量、初始料浆浓度、改性温度及改性时间对硫酸钙晶须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 h、料浆质量分数为3%、助晶剂六水氯化镁用量为10%的条件下,制备出的硫酸钙晶须长径比达90,但晶须在空气中易水化变粗,长径比降至20以下。在硬脂酸用量为4%、初始料浆质量分数为8%、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晶须填料活性指数达0.72,吸油值为0.278 8 g/g,制得的硫酸钙晶须填料呈棒状或纤维状,表面光滑,结晶度较好,长径比稳定在40~50。结合XRD、SEM、FT-IR分析可知,硬脂酸能有效抑制晶须水化过程,保持晶须晶型及形貌稳定,硬脂酸通过与晶须表面发生化学键链接封闭其亲水活性点而抑制晶须水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聚氧化乙烯(PEO)颗粒在水中易成团,溶解速度缓慢的问题,通过自制脂肪酸酯基聚氧乙烯改性剂,对PEO粉末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PEO在水中分散性显著提高,且改性过程不影响PEO主要物性。进一步探讨了改性剂种类、用量、改性时间及改性温度对PEO溶解时间的影响,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脂肪酸酯基聚氧乙烯(S60)为改性剂,改性温度25℃,改性剂用量为3%,搅拌速率为300 r/min,改性时间120 min。该改性条件下PEO水溶液(质量分数0.5%)的溶解时间缩短了40.0%。  相似文献   

15.
超微细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主要是对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首先对改性剂进行筛选,再通过改变改性剂用量,水浴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碳酸钙的活化度、沉降体积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NDZ-201的改性效果比较好,最佳工艺方案为:改性剂添加量为2%,水浴温度为75℃,改性时间为1.5 h。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机械化学法对纳米SiO2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首先通过高速机械冲击将纳米SiO2粒子镶嵌在微米级的CaCO3粒子表面形成草莓结构的CaCO3/SiO2复合粒子,从而阻止纳米SiO2的团聚。而后又以六甲基二硅氮烷(hexmethyldisilazane,HMDS)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对CaCO3/SiO2复合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考察了搅拌速度、CaCO3/SiO2配比、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改性剂用量对CaCO3/SiO2复合粒子形貌和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6500r/minCaCO3与SiO2的质量比为5:1,以HMDS为改性剂在200℃反应90min时,对纳米SiO2的改性效果最好。CaCO3/SiO2复合粒子既保持了纳米SiO2的纳米效应,同时又具有多重表面结构,在橡胶补强填料和超疏水涂层制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5种耐磨改性剂(耐磨改性剂A、硫酸钡晶须、碳酸钙晶须、玻璃微珠、耐磨改性剂B)的耐磨改性效果。结果表明:耐磨改性剂A适宜作为汽车用PVC电缆料的耐磨改性剂,用量为6~10份。  相似文献   

18.
采用Si-69、硬脂酸钠、NDZ101、硬脂酸和十八酸锌5种表面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改性碳酸钙晶须对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Si-69改性碳酸钙晶须,且用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比未改性时分别提高了26.0%,21.1%和22.5%;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最小,比纯胶降低了0.2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2.8℃,耐寒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纳米碳酸钙在涂料中的应用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铝酸酯改性纳米碳酸钙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改性剂用量、转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纳米碳酸钙改性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佳操作工艺条件:铝酸酯用量为纳米碳酸钙的1.8%(质量分数)、转数16000r/min、乳化温度78℃、乳化时间60min和保温时间40min。测定了改性和未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活化指数、吸油量和沉降体积,结果表明铝酸酯改性纳米碳酸钙活化指数可达99.78%,吸油量降为0.1836mL/g,其亲油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纳米碳酸钙常温湿法活化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升温活化工艺,能显著降低活化的能耗成本,减少设备投入,又能拓宽纳米碳酸钙的应用领域。但要达到理想的活化效果,重点在于复合改性剂的选用。本文研究了"无水乙醇-硬酯酸-聚丙烯酰胺"复合改性剂在常温条件下对纳米碳酸钙的湿法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粉体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吸油值、活化指数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对纳米碳酸钙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发现这种复合改性剂能完全满足常温湿法改性工艺,并达到理想的活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