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究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小麦秸秆浓度与β-葡聚糖酶对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降解产物的关系,确定酶解小麦秸秆的最佳碱处理浓度,分析降解产物主要成分.将不同浓度碱处理的小麦秸秆用72%硫酸溶液酸解,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酸降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及木糖含量,并进而推算出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及酶解转化率决定最佳碱处理条件;HPLC定性检测β-葡聚糖酶降解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的主要降解产物 .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小麦秸秆的最佳浓度为1%,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为44.13%、21.34%;β-葡聚糖酶降解小麦秸秆的主要产物为纤维二糖. 本研究为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酶解制备纤维寡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秸杆经过粉碎处理后,稀酸、稀碱、氨水、冷冻四种预处理方法对秸杆理化性质及酶生物转化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各种预处理方法中纤维素的纤维转化率、酶解转化率、总转化率,以及对设备的要求、环境污染等因素。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分解木质素和降解半纤维素,并且能提高纤维素的酶解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方法对作物秸杆生物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了秸杆经过粉碎处理后,稀酸、稀碱、氨水、冷冻四种预处理方法对秸杆理化性质及酶生物转化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各种预处理方法中纤维素的纤维转化率、酶解转化率、总转化率,以及对设备的要求、环境污染等因素。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分解木质素和降解半纤维素,并且能提高纤维素的酶解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弱碱性亚硫酸盐法预处理蔗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较高的还原糖转化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弱碱性亚硫酸盐预处理蔗渣的工艺条件并将预处理后的蔗渣进行高浓磨浆后再进行酶解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比了蔗渣原料纤维、预处理后和酶解后蔗渣纤维的结晶度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OH用量1.5%(化学品用量对蔗渣绝干质量而言)、Na2SO3用量10%、液比1∶5、蒸煮最高温度160℃、升温时间1h、保温时间1h的预处理条件下,酶解后的蔗渣还原糖转化率较高,为61.1%(对蔗渣原料).预处理后蔗渣纤维素的结晶度由预处理前的57.1%变为63.3%;酶解后蔗渣纤维素的结晶度由预处理后的63.3%变为55.6%.蔗渣纤维经预处理后和酶解后,各晶面的晶体尺寸增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预处理后和酶解后的蔗渣纤维在1037 cm-1处出现了磺酸基的特征峰,说明预处理后蔗渣纤维的部分木素被磺化.预处理后蔗渣纤维表面形成许多微孔,暴露出大量的细小纤维,纤维比表面积增大;酶解后,蔗渣纤维的结构被破坏,有大量的残余块状木素.  相似文献   

5.
纤维质物料的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使用加入无机盐和H2O2的稀酸溶液处理玉米秸秆,并考察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相应的降解速率和处理强度(R)。结果表明,无机盐和H2O2的存在提高了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促进了半纤维素的单糖转化率,但对纤维素的降解影响不大。通过条件优化,当R值为0.2时,木糖回收率最高达85%,而纤维素得到了有效的保留,损失率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乙酸或NaOH调节水热预处理的pH值,通过分析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降解产物的变化,研究了水热预处理的pH值对玉米秸秆水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预处理过程中,乙酸的添加促进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但木素溶出率略有下降,水解液中木糖、低聚木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含量增加,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等物质含量快速提升;当NaOH用量小于3%时,随着NaOH用量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减少,NaOH主要消耗于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脱除;当NaOH用量为3%时,此时水热预处理终点pH值为5.84,固体物料得率达到最大值为75.15%;继续增加NaOH用量,木素的溶出率开始增加,固体物料得率下降。结果显示pH值可以成为调控水热预处理水解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对麦草生物转化为乙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鹏  刘忠  王高升 《酿酒科技》2005,(10):43-47
以蒸汽爆破法预处理麦草,预处理温度分别为190℃和210℃,停留时间分别为2min,4min和8min,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条件对麦草原料得率、半纤维素组分、纤维素的回收率、纤维素的酶水解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的提高,汽爆原料的得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的溶解程度提高,酶水解得率相应提高。在温度为190℃,停留时间为2min的预处理条件下,汽爆麦草原料的得率和纤维素的回收率最高,分别达到81.2%和58.4%;在温度为210℃,停留时间为8min的预处理条件下,汽爆麦草原料的纤维分离程度最佳,并且纤维素的酶水解得率最高,达到73.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主要技术,并指出技术先进、低成本的预处理工艺所需达到的关键指标。与用淀粉或糖类生产生物质乙醇相比,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即第二代生物质乙醇)具有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优势,但由于木质纤维原料主要组分较为紧密,阻碍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为可发酵糖的进程。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酶的可及性,从而提高纤维素降解率。每种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都有特定的影响,应根据后续水解和发酵工艺来确定预处理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经球磨预处理后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物质结构改变,更容易被相应的酶降解,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其饲用品质提高,从而可能替代饲料中的部分粮食。研究表明,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粒径大小均匀,约90%的颗粒集中在10~100μm,酸性洗涤纤维下降3.5%,可溶性总糖提高2.0倍,对其单糖组成分析发现:可溶性总糖的增加主要来自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子断裂。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酶解前分别提高了3.3倍和9.7倍,球磨预处理后酶解效率大大提高。球磨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经固态酶解、发酵后,总酸质量分数达26.3 mg/g,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下降9.1%和4.9%,乳酸菌含量达到1.5×109CFU/g,饲用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预处理工艺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罗鹏  刘忠 《酿酒科技》2005,(8):42-47
预处理是利用木质生物资源生产乙醇的一个重要环节,纤维细胞的空隙度、纤维本身的结晶度、预处理温度、反应时间、pH值、纤维质原料的浓度对预处理产生影响,目前的预处理技术对木质生物资源的3种主要组分分离不完全且纤维素降解程度较高。今后对预处理的研究方向:有效分离出活性纤维,同时使半纤维素免遭破坏并充分利用,尽量减少对纤维素酶起抑制作用的降解产物的形成,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成本,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木素产品。  相似文献   

11.
12.
油料预处理是油脂加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油脂的质量和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不同预处理技术对油脂质量和风味的影响,综述了不同油料在加工中的不同预处理技术,重点分析脱皮、高温烘烤、微波、挤压膨化、脉冲电场、红外线烘烤及超声波等油料预处理技术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油料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不同预处理技术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多种油料预处理技术协同应用的加工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油脂工业中膨化预处理新工艺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化预处理新工艺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继负压蒸发后又一新的突破,它对浸出油厂增产节能效果显著,文中就膨化预处理新工艺对油品质量影响,经预处理物料结构变化对浸出参数的影响,以及与常规浸出方法在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了比较,建议我国油脂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油茶籽高值化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和高附加值山茶油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以油茶籽为实验材料,未经任何预处理的油茶籽作为对照组,直接进行压榨制油,研究微波(800 W,4 min)、烘烤(140℃,30 min)、焙炒(120℃,1 h)和红外(150℃,55 min)预处理技术对油茶籽出油率,压榨山茶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总甾醇含量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微波、烘烤、焙炒和红外预处理使油茶籽的出油率分别提高了5.92、3.52、2.93、3.86百分点;不同预处理组山茶油的酸值(KOH)在0.20~2.00 mg/g之间,过氧化值在0.98~2.07 mmol/kg之间,均在山茶油国家标准范围内;4种预处理技术对山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4种预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茶油中总甾醇含量,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微小;5组山茶油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醛类化合物含量均最高;5组山茶油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别较大,预处理技术可丰富山茶油特征风味物质种类,使山茶油整体风味由清淡的油脂香转变为浓烈的油脂香和坚果香。综上,4种预处理技术在不影响压...  相似文献   

15.
生物酶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棉织物分别采用轧堆法和轧蒸法进行退煮一步法或退煮漂一步法处理织物,通过测试退浆率、白度、毛效和强力,比较了不同的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的碱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织物可以采用生物酶进行短流程加工,前处理效果与碱处理的效果相当,可以用来代替常规碱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碱-酶预处理麦草工艺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清  赵登  张安龙  刘叶 《中国造纸》2013,32(9):71-74
对麦草进行碱预处理和碱-酶预处理,然后对碱-酶预处理麦草进行烧碱-蒽醌法蒸煮.探讨了碱预处理时不同用碱量和反应温度对碱预处理后和碱-酶预处理后麦草得率和聚戊糖得率的影响和碱-酶预处理后进行烧碱-蒽醌法蒸煮纸浆的硬度及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碱预处理用碱量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麦草得率和聚戊糖得率均呈下降趋势;经碱-酶预处理的麦草采用烧碱-蒽醌法蒸煮后浆的硬度降低,抗张指数升高;当碱预处理用碱量为5%、反应温度为70℃时,碱-酶预处理后麦草得率为77.0%,聚戊糖得率为82.9%,烧碱-蒽醌法麦草浆卡伯值为10.0,抗张指数达49.3 N·m/g.  相似文献   

17.
用酶预处理来替代碱性煮练的想法可以通过Beisol HP和Beisol PRO实现。根据设备和基布,用这些酶可以进行生态预处理且降低能耗,它们对于纺织基布和环境均是温和的。织物亲水性、白度及退浆度均增加,而且在此范围内也有可能节约时间、能源和水。  相似文献   

18.
预处理方式能够改变原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原料的降解,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清水浸泡、碱处理、超声协同等预处理方式对蔗髓酸解的效果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酸解还原糖的得率,其他几种方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酶法化学制浆时,对酶处理后的麦草再进行黑液处理,并进而蒸煮成浆,研究了具有黑液处理段的酶法化学制浆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相同蒸煮条件下酶处理可以使纸浆卡伯值多降低约2个单位,但对纸浆得率影响不大,蒸煮后黑液的有效碱浓度增加.在较低的蒸煮用碱量条件下,提高预处理黑液的有效碱浓度,有利于降低纸浆的硬度,但当用碱量较高时,增加预处理黑液的有效碱浓度对减少纸浆的卡伯值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0.
卡拉胶生产中碱处理工艺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沙菜为主要原料、研究在生产卡拉胶过程中碱处理工艺对藻体组织结构的作用,及对卡拉胶的产率、胶凝性能、质构、化学结构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理,为卡拉胶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